說嶽全傳 第三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

關燈
家中坐定。

    王铎家人禀說:“公子放了康王,一同逃去了!”王铎驚得呆了,隻得奏禀道:“逆子放走康王,一同逃去了。

    ”粘罕大怒,吩咐把都兒們,将王铎家私抄了,房屋燒毀了。

    命王铎與張邦昌兩個,同作向導,一路去趕康王。

    王铎暗恨:“早知粘罕這般狠毒,何苦做此奸臣!” 卻說王孝如身邊有一家将,名喚王德壽,聽見小主放走康王,一同逃走,便追将上去,思想跟随孝如。

    那王铎在路望見了,便禀上狼主道:“前邊這個是我家人王德壽。

    他熟谙路途,叫他做向導去追拿康王,必然穩當。

    ”粘罕道:“既然如此,喚他來。

    ”王铎叫轉王德壽來,見了粘罕。

    粘罕叫他騎匹好馬,充作向導。

    德壽道:“小人不會騎馬的。

    ”粘罕道:“就是步行罷。

    ”王德壽想道:“公子拚命放走康王,我怎麼反引他去追趕?不如領他們爬山過嶺,耽擱工夫,好讓他們逃走。

    ”定了主意,竟往高山上爬去。

    那粘罕在山下紮住營盤,命衆番兵跟了王德壽爬山。

    爬到半山之中,擡頭觀看,上面果有七八個人,在上面爬山。

    王德壽叫聲:“我死也!怎麼處!”就把身子一滾,跌下山來,跌成肉醬。

     那些番兵看見上邊果然有人,就狠命爬上去。

    那君臣八人回頭望下觀看,見山下無數番兵爬上來,高宗道:“這次決難逃脫的了!”君臣正在危急之際,天上忽然陰雲布合,降下一場大雨,傾盆如注。

    但見:霆轟電掣玉池連,高岸層霄一漏泉。

    雲霧黑這山忽隐,霎時不見萬峰巅。

     那君臣八人也顧不得大雨,拼命爬上山去。

    那些番兵穿的都是皮靴,經了水,又兼山上沙滑,爬了一步,倒退了兩步。

    立腳不牢的跌下來,跌死了無數。

    那雨越下個不祝粘罕道:“料他們逃不到那裡去。

    且張起牛皮帳來遮蓋,等雨住了再上去罷。

    ” 再說那高宗君臣八人爬到了山頂平地,乃是一座靈官廟,又無廟祝,渾身濕透,且進殿躲過這大雨再處。

    做書的一枝筆,寫不得兩行字;一張口,說不出夾層話。

    且把高宗在靈宮廟内之事,暫擱一邊。

     且說那潭州嶽元帥,一日正坐公堂議事,探子報道:“兀術五路進兵。

    杜充獻了長江,金陵已失,君臣八人逃出在外,不知去向了!”元帥一聞此言,急得魂魄俱無,大叫一聲:“聖上吓!要臣等何用!”拔出腰間寶劍,就要自刎。

    張憲、施全二人,急忙上前,一個攔腰抱住,一個扳住臂膊,叫聲:“元帥差矣!聖上逃難在外,不去保駕,反尋短見,豈是丈夫所為?”嶽爺道:“古語雲君辱臣死。

    如今不知那聖上蒙塵何處,為臣子者何以生為!”旁邊走過諸葛英道:“元帥不必愁煩,末将同公孫郎善能扶乩請仙,可知君王逃在何處,我們就好去保駕了。

    ”元帥拭淚,就命快排香案,祝拜通忱。

    諸葛、公孫二人在仙乩上,扶出幾個字來道: 落日映湘潭,崔巍行路難。

     速展乾坤手,覓迹在高山。

     元帥道:“這明明說是聖上在湘、潭二處山上。

    但不知在那一個山上,叫我向何處去尋覓?”便請過潭州總兵來道:“有煩貴鎮,将湘、潭二州山名盡數寫來。

    ”總兵就在下邊細細開明,送上元帥。

    元帥就将山名做成阄紙,放在盒内,重排香案,再囗清香,虔心禱告:“願求神明指示,天子逃在何處,即拈着何山。

    ”祝畢,拈起一阄,打開看時,卻是“牛頭山”三字。

    元帥就命:“牛臯兄弟,你可帶領五千人馬,同着總兵,速往牛頭山打探。

    我領大兵随後即來。

    ”牛臯得令,如飛而去。

    将到牛頭山,恰正是君臣爬山遇雨的時候。

    牛臯軍士在山下,也撐起帳篷,等雨過了再行。

    軍士回報說:“前面有番兵紮營。

    ”牛臯道:“既有番兵,君王必然在這山上了。

    請問總兵,從何處上山?”總兵道:“從荷葉嶺上去,卻是大路。

    ” 牛臯領兵,就從荷葉嶺上去,一馬當先跑上山來。

    那靈宮廟内君臣們走出偷看,見是牛臯,便大叫:“牛将軍!快來救駕!”牛臯跑到廟前下馬,進殿見了高宗,叩頭道:“元帥聞知萬歲之事幾乎自盡,幸得衆将救了,令牛臯先來保駕,果然在這裡!”就将身邊幹糧獻上與高宗充饑,然後吩咐三軍守住上山要路。

    那些番兵等雨住了,正要上山,忽見有宋兵把守,忙報知粘罕。

    粘罕就命人去催趱大兵,又着人望臨安一路,迎報兀術領兵來。

    且把康王困住,不怕他插翅飛去。

     且說牛臯就叫潭州總兵回去保守潭州,速請元帥來救駕。

    那總兵在路,正迎着元帥大兵,報說:“聖駕正在牛頭山,牛将軍請元帥速速上山保駕。

    ”元帥聞得,飛奔上牛頭山來。

    牛臯迎接,同至靈宮廟朝見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