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金龍奪鼎
關燈
小
中
大
師前去居延海查個究竟。
這個國師原本是個道士,此道士本是中原人,神通廣大,善能預測吉兇。
因為在中原得罪了人,隻好跑到西域來躲避。
因為本領高強,就被西夏皇帝聘為國師。
國師到了幹涸的居延海,轉了一圈,回去就對皇帝說,昨晚的異兆,是因為一件神器由天而落,砸穿了居延海的底,所以才導緻整個海子裡的水全都漏盡那個窟窿裡去了。
待到那個窟窿填滿,居延海又會充滿水。
沒過幾天,居延海裡果真又充滿了水。
皇帝聽了,就打起了那個神器的主意,想要派人下去打撈。
可是那個洞實在是太深了,很多人要麼潛不到底就用完了氣浮上來,要麼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上來。
國師說水底有一條金龍守衛,凡是下去的人,都被吃了。
皇帝見得不到神器,隻好作罷。
但是他心裡一直念念不忘,就想知道這神器是從何而來。
國師就對西夏皇帝說,他昨夜蔔了一卦,得知此神器來自中原的大周王朝,金龍掠得神器而來,定然是中原要有翻天覆地的事情要發生了。
但是至于怎麼回事,他願意親自前往中原一趟,打聽一下消息。
西夏皇帝大喜,為他準備了盤纏,給他送行。
國師依舊打扮成一個道士的模樣,隻帶了一個小道童,就向東而來。
兩個月後,國師回來,就對西夏皇帝說,他知道這水底是什麼寶物了。
國師到了中原,四處為人打卦,借以打探消息。
有一天他來到大周朝的國都洛邑,見都城上空陰雲籠罩,王氣衰落,心中一動,就留在這裡。
白天就到最熱鬧的街頭擺攤打卦,方便打探消息。
不幾天,國師就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此時大周朝氣數将盡,已經無力掌控自己的國土了。
四周諸侯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俱都虎視眈眈,想取而代之。
甚至出了楚莊王問鼎中原的鬧劇。
周天子萬分憂心,為了不緻将九鼎落入野心勃勃的諸侯國手裡,于是打算将九鼎換個地方存放。
他派身邊信得過的大臣秘密的選好了地點修建工事,隻要一完工,就立刻遷鼎。
隻是因為這九鼎乃國之重器,如果一起遷出,一定會被諸侯國的密探發現。
為了保證安全,周天子就打算一個一個的運出去。
前八個都安全的運走了,當将要運第九個的時候,天空忽然陰雲密布,電閃雷鳴。
緊接着,一聲霹靂刺破天穹,電光奪目,聲震四野。
周天子和衆大臣就見一條巨大的金龍從天而降,落在最後一隻銅鼎上,巨大的金爪抓住銅鼎,怒吼一聲,沖破房頂就向西飛去。
周天子失去寶鼎,幾乎暈過去!急忙派人四處打探金龍的去處。
但是神龍畢竟不是人間之物,又能上哪裡去查。
密探們查來查去,也沒有個結果,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周天子下令将這件事封鎖,不允許傳出去。
但是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到最後還是傳了出去,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劉教授講完這個故事,就皺着眉頭說道:“這可真是奇怪,像這種怪誕的内容,怎麼會被記錄在居延漢簡當中。
要知道,居延漢簡所記載的,除了史料,就是西夏國的政治文化等内容,突然出現一個神話般的故事,卻是讓人難以理解。
” 我剛才被那個故事吸引了,聽得津津有味。
此時聽劉教授這麼說,就道:“這有什麼奇怪的,古人記載東西都愛誇大其詞,比如描述一個人的長相,什麼身高丈二,虎背熊腰。
按照古代的度量衡,這一丈二得有四五米高,這豈不成了巨人國穿越而來。
” 劉教授笑了笑,“這麼說也有道理,當年或許真的發生過什麼事情,但一定不是這樣的。
比如居延海真的幹涸過一次,後來又填滿了,于是史官記載的時候就添加了一些筆墨,就成了如今的這個故事了。
” 我暗自點點頭,心裡卻疑惑起來。
這個故事也是跟九鼎有關,且不說故事的真實性,單看這件事本身,就似乎說明了什麼。
我感覺腦子裡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
但是腦子裡的信息太過雜亂,一時間也理不出來。
看來我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找出一些線索來。
我裝出一副十分感興趣的樣子,就對劉教授說道:“教授,咱們這裡有沒有關于西夏國曆史的資料?聽完這個故事,我忽然對西夏産生了興趣,想要研究研究。
” 劉教授十分高興,“有啊有啊,好久沒有見過向你這麼好學的年輕人了。
不過我要提醒你,咱們這裡的額資料并不全面,當初西夏文明被發現的時候,正是西方列強侵華時期,所以大亮的珍寶都流落道外國去了。
其中以俄羅斯和英國最多。
我們這裡的資料,主要來自俄羅斯出版的一些書面材料,你可以參考着看看。
”
這個國師原本是個道士,此道士本是中原人,神通廣大,善能預測吉兇。
因為在中原得罪了人,隻好跑到西域來躲避。
因為本領高強,就被西夏皇帝聘為國師。
國師到了幹涸的居延海,轉了一圈,回去就對皇帝說,昨晚的異兆,是因為一件神器由天而落,砸穿了居延海的底,所以才導緻整個海子裡的水全都漏盡那個窟窿裡去了。
待到那個窟窿填滿,居延海又會充滿水。
沒過幾天,居延海裡果真又充滿了水。
皇帝聽了,就打起了那個神器的主意,想要派人下去打撈。
可是那個洞實在是太深了,很多人要麼潛不到底就用完了氣浮上來,要麼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上來。
國師說水底有一條金龍守衛,凡是下去的人,都被吃了。
皇帝見得不到神器,隻好作罷。
但是他心裡一直念念不忘,就想知道這神器是從何而來。
國師就對西夏皇帝說,他昨夜蔔了一卦,得知此神器來自中原的大周王朝,金龍掠得神器而來,定然是中原要有翻天覆地的事情要發生了。
但是至于怎麼回事,他願意親自前往中原一趟,打聽一下消息。
西夏皇帝大喜,為他準備了盤纏,給他送行。
國師依舊打扮成一個道士的模樣,隻帶了一個小道童,就向東而來。
兩個月後,國師回來,就對西夏皇帝說,他知道這水底是什麼寶物了。
國師到了中原,四處為人打卦,借以打探消息。
有一天他來到大周朝的國都洛邑,見都城上空陰雲籠罩,王氣衰落,心中一動,就留在這裡。
白天就到最熱鬧的街頭擺攤打卦,方便打探消息。
不幾天,國師就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此時大周朝氣數将盡,已經無力掌控自己的國土了。
四周諸侯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俱都虎視眈眈,想取而代之。
甚至出了楚莊王問鼎中原的鬧劇。
周天子萬分憂心,為了不緻将九鼎落入野心勃勃的諸侯國手裡,于是打算将九鼎換個地方存放。
他派身邊信得過的大臣秘密的選好了地點修建工事,隻要一完工,就立刻遷鼎。
隻是因為這九鼎乃國之重器,如果一起遷出,一定會被諸侯國的密探發現。
為了保證安全,周天子就打算一個一個的運出去。
前八個都安全的運走了,當将要運第九個的時候,天空忽然陰雲密布,電閃雷鳴。
緊接着,一聲霹靂刺破天穹,電光奪目,聲震四野。
周天子和衆大臣就見一條巨大的金龍從天而降,落在最後一隻銅鼎上,巨大的金爪抓住銅鼎,怒吼一聲,沖破房頂就向西飛去。
周天子失去寶鼎,幾乎暈過去!急忙派人四處打探金龍的去處。
但是神龍畢竟不是人間之物,又能上哪裡去查。
密探們查來查去,也沒有個結果,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周天子下令将這件事封鎖,不允許傳出去。
但是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到最後還是傳了出去,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劉教授講完這個故事,就皺着眉頭說道:“這可真是奇怪,像這種怪誕的内容,怎麼會被記錄在居延漢簡當中。
要知道,居延漢簡所記載的,除了史料,就是西夏國的政治文化等内容,突然出現一個神話般的故事,卻是讓人難以理解。
” 我剛才被那個故事吸引了,聽得津津有味。
此時聽劉教授這麼說,就道:“這有什麼奇怪的,古人記載東西都愛誇大其詞,比如描述一個人的長相,什麼身高丈二,虎背熊腰。
按照古代的度量衡,這一丈二得有四五米高,這豈不成了巨人國穿越而來。
” 劉教授笑了笑,“這麼說也有道理,當年或許真的發生過什麼事情,但一定不是這樣的。
比如居延海真的幹涸過一次,後來又填滿了,于是史官記載的時候就添加了一些筆墨,就成了如今的這個故事了。
” 我暗自點點頭,心裡卻疑惑起來。
這個故事也是跟九鼎有關,且不說故事的真實性,單看這件事本身,就似乎說明了什麼。
我感覺腦子裡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
但是腦子裡的信息太過雜亂,一時間也理不出來。
看來我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找出一些線索來。
我裝出一副十分感興趣的樣子,就對劉教授說道:“教授,咱們這裡有沒有關于西夏國曆史的資料?聽完這個故事,我忽然對西夏産生了興趣,想要研究研究。
” 劉教授十分高興,“有啊有啊,好久沒有見過向你這麼好學的年輕人了。
不過我要提醒你,咱們這裡的額資料并不全面,當初西夏文明被發現的時候,正是西方列強侵華時期,所以大亮的珍寶都流落道外國去了。
其中以俄羅斯和英國最多。
我們這裡的資料,主要來自俄羅斯出版的一些書面材料,你可以參考着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