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金龍奪鼎
關燈
小
中
大
劉教授就說道:“西夏國當時是多民族雜居地,當時主要使用漢文和西夏文為主,但也有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其他文字。
上面這幾個字是西夏文,說的是‘如朕親臨’四個字。
這種青銅法令并不常見,你那枚若不是假的,倒也值不少錢呢。
” 我點了點頭,心裡想,這個砍頭将軍的墓選在這裡,十分詭異。
而且,在他的棺床上,除了那身黃金甲以外,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倒是手裡抱着這麼個銅牌和簡書,顯得十分不尋常。
按理說墓主人最喜歡的,或者最有價值的東西才會在陪葬的時候帶在身邊,這區區一個法令,能有什麼秘密? 我轉念一想,或許有秘密的不是這個青銅法令,而是那卷簡書。
我看了一眼劉教授,心裡有些猶豫了。
經曆過這麼多,我已經不敢輕易的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
但是如果我想破解簡書上的字,就必須找人翻譯出來。
劉教授既然認識西夏文,或許也應該認識簡書上的那些古怪字體吧。
隻是不知道,這個人可信不可信。
我在這裡上班的期間,每日裡和劉教授接觸,發現他其實是個治學十分嚴謹的學者,為人沖淡和藹,并不像古教授那般老奸巨猾,或許值得信任。
我思索了一天,神不守舍的,下班回家的路上幾乎被車撞了。
到家之後,翻出那卷簡書,最終決定,明天還是拿給他看看。
第二天,我仔細包好了簡書放在包裡去上班。
到了班上,待到四處沒人了,我才找到劉教授,對他說道:“教授,您對西夏文很了解麼?” 教授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問,就說:“以前研究過一段時間,不能算了解,隻不過是認識一些而已。
” 我心中一喜,就說:“我手上有一些資料,是我爺爺當年在****年間保存下來的。
家裡也沒人懂這些東西,所以我就想讓您給看看,上面都是寫了些啥。
” “哦?有這等事?”劉教授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我掏出簡書放在桌子上讓他過目。
劉教授甫一看到這卷簡書,臉上就露出驚訝的神色。
他輕輕的揭開簡書,掃了一眼,不禁發出一聲贊歎。
“這是居延漢簡啊,這竟然是居延漢簡。
這是西夏國的遺物無疑!” 我見他這麼激動,心知這居延漢簡一定很珍貴,就問:“什麼事居延漢簡?” 劉教授向我講到,居延漢簡是居延文化中的一部分,這要從黑水城說起。
在元朝以前,有一條和流經黑水城,名為黑水河,黑水城也是以此河而得名。
黑水河在黑水城附近形成一個内陸湖,名為居延海。
因為有了水源,所以黑水城就成了大漠當中的綠洲,也是西北地區一顆耀眼的明珠。
黑水城當年最繁華的時候,東西長470米,南北寬384米,總面積18.05萬平方米。
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整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隻是後來經過戰亂,居延海幹涸,黑水城一度被黃沙覆蓋,直到20世紀初,才被發覺出來。
居延漢簡是西夏早期的文獻資料,漢朝時期,造紙術剛剛發明,還沒有大面積使用,人們便隻好将字寫在竹簡上。
而西北大漠裡并不産竹子,所以就用木簡。
上面記載的,大都是曆史事件,經濟文化等内容,十分有研究價值。
我聽他說了這麼多,就問道:“那不知道我這個上面寫的是啥?” 劉教授看了幾眼,就說,“你别着急,我翻譯過來就告訴你。
” 我把簡書放在他那裡就去忙去了,直到晚上快下班了,劉教授才對我說,“我翻譯完了,真是奇怪,這卷居延漢簡上居然講了一個十分離奇的故事。
” 我急忙說道:“那你快跟我講講。
” 故事是這樣的,很久以前的一天深夜,整個黑水城已經陷入沉睡,就在這時,忽見一道金光由東至西從天而降,轟然一聲墜入居延海裡。
那金光将整片天空俱都照耀如白日,聲震千裡,大地顫抖不止。
黑水城的居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天降異兆,紛紛出門觀看。
就見金光漸漸散去,大地的震動也漸漸止息。
第二天,黑水城的百姓門赫然發現城外不遠的居延海竟然幹涸了,露出幹枯的河床,隻有正中央一塊最深的地方,還有一汪水。
一時間,各種謠言在黑水城裡傳播開來。
有的說是天罰下降,要懲罰人間,所以天神發威,把整個居延海的水全都吸走了。
也有的說昨晚是一條金龍路過這裡,因為口渴,就喝幹了居延海裡的水。
也有的說這是上天在警告人們,這裡将要發生巨大的災難,這是在提醒人們趕緊離開這裡為妙。
謠言很快就傳到西夏皇族的耳朵裡。
西夏皇帝為了穩住人心,就派出國
上面這幾個字是西夏文,說的是‘如朕親臨’四個字。
這種青銅法令并不常見,你那枚若不是假的,倒也值不少錢呢。
” 我點了點頭,心裡想,這個砍頭将軍的墓選在這裡,十分詭異。
而且,在他的棺床上,除了那身黃金甲以外,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倒是手裡抱着這麼個銅牌和簡書,顯得十分不尋常。
按理說墓主人最喜歡的,或者最有價值的東西才會在陪葬的時候帶在身邊,這區區一個法令,能有什麼秘密? 我轉念一想,或許有秘密的不是這個青銅法令,而是那卷簡書。
我看了一眼劉教授,心裡有些猶豫了。
經曆過這麼多,我已經不敢輕易的相信任何人,尤其是不熟悉的人。
但是如果我想破解簡書上的字,就必須找人翻譯出來。
劉教授既然認識西夏文,或許也應該認識簡書上的那些古怪字體吧。
隻是不知道,這個人可信不可信。
我在這裡上班的期間,每日裡和劉教授接觸,發現他其實是個治學十分嚴謹的學者,為人沖淡和藹,并不像古教授那般老奸巨猾,或許值得信任。
我思索了一天,神不守舍的,下班回家的路上幾乎被車撞了。
到家之後,翻出那卷簡書,最終決定,明天還是拿給他看看。
第二天,我仔細包好了簡書放在包裡去上班。
到了班上,待到四處沒人了,我才找到劉教授,對他說道:“教授,您對西夏文很了解麼?” 教授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問,就說:“以前研究過一段時間,不能算了解,隻不過是認識一些而已。
” 我心中一喜,就說:“我手上有一些資料,是我爺爺當年在****年間保存下來的。
家裡也沒人懂這些東西,所以我就想讓您給看看,上面都是寫了些啥。
” “哦?有這等事?”劉教授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我掏出簡書放在桌子上讓他過目。
劉教授甫一看到這卷簡書,臉上就露出驚訝的神色。
他輕輕的揭開簡書,掃了一眼,不禁發出一聲贊歎。
“這是居延漢簡啊,這竟然是居延漢簡。
這是西夏國的遺物無疑!” 我見他這麼激動,心知這居延漢簡一定很珍貴,就問:“什麼事居延漢簡?” 劉教授向我講到,居延漢簡是居延文化中的一部分,這要從黑水城說起。
在元朝以前,有一條和流經黑水城,名為黑水河,黑水城也是以此河而得名。
黑水河在黑水城附近形成一個内陸湖,名為居延海。
因為有了水源,所以黑水城就成了大漠當中的綠洲,也是西北地區一顆耀眼的明珠。
黑水城當年最繁華的時候,東西長470米,南北寬384米,總面積18.05萬平方米。
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整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隻是後來經過戰亂,居延海幹涸,黑水城一度被黃沙覆蓋,直到20世紀初,才被發覺出來。
居延漢簡是西夏早期的文獻資料,漢朝時期,造紙術剛剛發明,還沒有大面積使用,人們便隻好将字寫在竹簡上。
而西北大漠裡并不産竹子,所以就用木簡。
上面記載的,大都是曆史事件,經濟文化等内容,十分有研究價值。
我聽他說了這麼多,就問道:“那不知道我這個上面寫的是啥?” 劉教授看了幾眼,就說,“你别着急,我翻譯過來就告訴你。
” 我把簡書放在他那裡就去忙去了,直到晚上快下班了,劉教授才對我說,“我翻譯完了,真是奇怪,這卷居延漢簡上居然講了一個十分離奇的故事。
” 我急忙說道:“那你快跟我講講。
” 故事是這樣的,很久以前的一天深夜,整個黑水城已經陷入沉睡,就在這時,忽見一道金光由東至西從天而降,轟然一聲墜入居延海裡。
那金光将整片天空俱都照耀如白日,聲震千裡,大地顫抖不止。
黑水城的居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天降異兆,紛紛出門觀看。
就見金光漸漸散去,大地的震動也漸漸止息。
第二天,黑水城的百姓門赫然發現城外不遠的居延海竟然幹涸了,露出幹枯的河床,隻有正中央一塊最深的地方,還有一汪水。
一時間,各種謠言在黑水城裡傳播開來。
有的說是天罰下降,要懲罰人間,所以天神發威,把整個居延海的水全都吸走了。
也有的說昨晚是一條金龍路過這裡,因為口渴,就喝幹了居延海裡的水。
也有的說這是上天在警告人們,這裡将要發生巨大的災難,這是在提醒人們趕緊離開這裡為妙。
謠言很快就傳到西夏皇族的耳朵裡。
西夏皇帝為了穩住人心,就派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