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蕙表姐的事你看有沒有辦法?”淑華不知道他的心情,又問起那件事。
覺新并不直接答複這個問題,他卻說:“三妹,我們到媽屋裡去,等我同媽商量。
” 覺新同周氏談的仍舊是蕙的事情。
他們兩個人都沒有确定的主張。
除了向鄭家交涉外他們再也想不出别的辦法。
這樣的商量很使淑華失望。
她覺得他們說話辦事都不痛快,不過她自己也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對付國光才好。
初四日白白地過去了。
鄭國光仿佛完全忘記了他答應覺新的話。
蕙的靈柩仍舊冷清清地放在連花庵中一個小房間裡。
蜘蛛在棺木的一個角上結了網。
棺上塵土積了一寸厚。
靈前牌位橫倒在桌上。
挽聯被吹斷了一條。
周貴帶着氣憤回到周公館,把他眼見的情形告訴了周老太太和陳氏。
她們又差他到高家,把同樣的話對周氏和覺新再說一番。
“那麼把伯雄請來談談也好,”周伯濤對他的母親說。
“最好把姑少爺請來,再跟他辦交涉,”覺新也是這樣對周貴說。
第二天周老太太差人去請鄭國光,鄭國肖又托病辭謝了。
周老太太逼着周伯濤到鄭家去。
周伯濤也隻見到國光的父親,他們随意談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問題依舊得不到解決。
初六日下午覺新到鄭家去。
他也沒有見到國光。
但是他看見了鄭家張燈結彩的情形。
他向看門人問起,才知道鄭國光的續弦問題已經決定,舊曆初八日就要下定(訂婚)了。
看門人的簡單的叙述好象是一勺煤油燒在覺新的怒火上面。
覺新從這裡立刻到周家去。
他把這個重要的消息毫無隐瞞地對周老太太和陳氏說了。
“你說該怎麼辦?”周老太太顫巍巍地問周伯濤道。
“媽不必動氣。
本來初四這個日期就太近了。
我看伯雄大概沒有買到好地,才又把日期改遲。
安葬的事情關系他們一家的興衰,我們外人也不便多說話,”周伯濤陪笑道。
勉強做出的笑容并不能使他那張暗黑的臉現一點光彩。
“你總是有理!你說什麼‘外人’?你替伯雄倒想得周到。
你忘記了你是蕙兒的父親!”周老太太氣惱地罵道。
“我看媽生氣也沒有用。
媽最好再耐心等一等。
其實蕙兒死後還不到一年,時間并不久,”周伯濤固執地說。
“你給我出去!我不要聽你這些話!”周老太太對周伯濤揮手說。
但是他并不馬上走出房去。
“外婆請不要動氣,事情總可以慢慢想法子,”覺新連忙勸道。
周老太太在喘氣,周伯濤帶着一種奇怪的表情看他的母親。
陳氏用憎厭的眼光看她的丈夫。
徐氏和芸都不作聲,她們時而關切地看周老太太,時而不滿意地看周伯濤。
忽然另外一種聲音打破了房裡室息人的沉寂。
這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她威嚴地罵着: “你是什麼東西?你敢跟我頂嘴?這種茶也倒給我吃?難道周家就沒有好茶葉?喊你去另外倒杯茶來。
就說你是老太太、二小姐的丫頭,難道我就使喚不得?” 在這一番話中間還夾雜着一個清危的聲音,仿佛茶杯落在地闆上碎了。
“你們聽,孫少奶又在罵翠鳳了。
她一天要睡到十點鐘才起來,還好意思罵人,”周老太太指着窗戶歎息道。
“是,”陳氏、齊氏齊聲應道。
陳氏痛苦地說:“這也是我的命不好:蕙兒得到那樣的結果,枚娃子又接到這種媳婦。
” 周伯濤不作聲,他裝出沒有聽見的樣子。
“翠鳳倒可忪,她昨天晚上才挨過一頓罵,在我房裡哭了好久。
我從沒有罵過她,”芸憤憤不平地說。
“我也沒有罵過她。
我們現在倒接了一個祖宗來了,”周老太太冷冷地說。
在另一間房裡翠鳳似乎在辯解,枚少奶拍桌頓腳地罵着。
枚少爺也幫着枚少奶罵翠鳳。
忽然翠鳳放聲哭了。
“現在我們公館裡頭熱鬧了,”周老太太冷笑地說。
“年輕人總是這樣的,枚娃子現在倒比從前活動多了,”周伯濤接着解釋道。
“那麼我請問你蕙兒在鄭家過的又是什麼日子?她給人家折磨死了,也不聽見你做父親的說一句話。
現在倒輪着我們來受媳婦的氣了,”陳氏闆着臉質問她的丈夫道。
周伯濤正要開口,卻被他的母親搶先說了:“大少奶,你對他說話簡直是在白費精神。
我從沒有見過象他那樣不通人情的人。
他天天講什麼舊學,我看他讀書就沒有讀通過。
你說他究竟做過什麼正經事情?還不是靠他父親留下的錢過舒服日子!” 這幾句話使覺新感到非常痛快,他覺得它們正是對周伯濤的正确的批評。
他對他這位舅父的最後一點尊敬也早已消失了。
看見周伯濤受窘,他感到了複仇似的滿足。
但是同時他又感到一種絕望的憤怒。
他在這裡短時間中的一點見聞,給他說明了一個年輕人前程的毀滅和一個和睦的家庭的毀壞。
在這樣短促的時間裡,一個頑固的糊塗人的任性可以造成這樣的悲劇。
他對于把如此大的權力交付在一個手裡
覺新并不直接答複這個問題,他卻說:“三妹,我們到媽屋裡去,等我同媽商量。
” 覺新同周氏談的仍舊是蕙的事情。
他們兩個人都沒有确定的主張。
除了向鄭家交涉外他們再也想不出别的辦法。
這樣的商量很使淑華失望。
她覺得他們說話辦事都不痛快,不過她自己也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對付國光才好。
初四日白白地過去了。
鄭國光仿佛完全忘記了他答應覺新的話。
蕙的靈柩仍舊冷清清地放在連花庵中一個小房間裡。
蜘蛛在棺木的一個角上結了網。
棺上塵土積了一寸厚。
靈前牌位橫倒在桌上。
挽聯被吹斷了一條。
周貴帶着氣憤回到周公館,把他眼見的情形告訴了周老太太和陳氏。
她們又差他到高家,把同樣的話對周氏和覺新再說一番。
“那麼把伯雄請來談談也好,”周伯濤對他的母親說。
“最好把姑少爺請來,再跟他辦交涉,”覺新也是這樣對周貴說。
第二天周老太太差人去請鄭國光,鄭國肖又托病辭謝了。
周老太太逼着周伯濤到鄭家去。
周伯濤也隻見到國光的父親,他們随意談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問題依舊得不到解決。
初六日下午覺新到鄭家去。
他也沒有見到國光。
但是他看見了鄭家張燈結彩的情形。
他向看門人問起,才知道鄭國光的續弦問題已經決定,舊曆初八日就要下定(訂婚)了。
看門人的簡單的叙述好象是一勺煤油燒在覺新的怒火上面。
覺新從這裡立刻到周家去。
他把這個重要的消息毫無隐瞞地對周老太太和陳氏說了。
“你說該怎麼辦?”周老太太顫巍巍地問周伯濤道。
“媽不必動氣。
本來初四這個日期就太近了。
我看伯雄大概沒有買到好地,才又把日期改遲。
安葬的事情關系他們一家的興衰,我們外人也不便多說話,”周伯濤陪笑道。
勉強做出的笑容并不能使他那張暗黑的臉現一點光彩。
“你總是有理!你說什麼‘外人’?你替伯雄倒想得周到。
你忘記了你是蕙兒的父親!”周老太太氣惱地罵道。
“我看媽生氣也沒有用。
媽最好再耐心等一等。
其實蕙兒死後還不到一年,時間并不久,”周伯濤固執地說。
“你給我出去!我不要聽你這些話!”周老太太對周伯濤揮手說。
但是他并不馬上走出房去。
“外婆請不要動氣,事情總可以慢慢想法子,”覺新連忙勸道。
周老太太在喘氣,周伯濤帶着一種奇怪的表情看他的母親。
陳氏用憎厭的眼光看她的丈夫。
徐氏和芸都不作聲,她們時而關切地看周老太太,時而不滿意地看周伯濤。
忽然另外一種聲音打破了房裡室息人的沉寂。
這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她威嚴地罵着: “你是什麼東西?你敢跟我頂嘴?這種茶也倒給我吃?難道周家就沒有好茶葉?喊你去另外倒杯茶來。
就說你是老太太、二小姐的丫頭,難道我就使喚不得?” 在這一番話中間還夾雜着一個清危的聲音,仿佛茶杯落在地闆上碎了。
“你們聽,孫少奶又在罵翠鳳了。
她一天要睡到十點鐘才起來,還好意思罵人,”周老太太指着窗戶歎息道。
“是,”陳氏、齊氏齊聲應道。
陳氏痛苦地說:“這也是我的命不好:蕙兒得到那樣的結果,枚娃子又接到這種媳婦。
” 周伯濤不作聲,他裝出沒有聽見的樣子。
“翠鳳倒可忪,她昨天晚上才挨過一頓罵,在我房裡哭了好久。
我從沒有罵過她,”芸憤憤不平地說。
“我也沒有罵過她。
我們現在倒接了一個祖宗來了,”周老太太冷冷地說。
在另一間房裡翠鳳似乎在辯解,枚少奶拍桌頓腳地罵着。
枚少爺也幫着枚少奶罵翠鳳。
忽然翠鳳放聲哭了。
“現在我們公館裡頭熱鬧了,”周老太太冷笑地說。
“年輕人總是這樣的,枚娃子現在倒比從前活動多了,”周伯濤接着解釋道。
“那麼我請問你蕙兒在鄭家過的又是什麼日子?她給人家折磨死了,也不聽見你做父親的說一句話。
現在倒輪着我們來受媳婦的氣了,”陳氏闆着臉質問她的丈夫道。
周伯濤正要開口,卻被他的母親搶先說了:“大少奶,你對他說話簡直是在白費精神。
我從沒有見過象他那樣不通人情的人。
他天天講什麼舊學,我看他讀書就沒有讀通過。
你說他究竟做過什麼正經事情?還不是靠他父親留下的錢過舒服日子!” 這幾句話使覺新感到非常痛快,他覺得它們正是對周伯濤的正确的批評。
他對他這位舅父的最後一點尊敬也早已消失了。
看見周伯濤受窘,他感到了複仇似的滿足。
但是同時他又感到一種絕望的憤怒。
他在這裡短時間中的一點見聞,給他說明了一個年輕人前程的毀滅和一個和睦的家庭的毀壞。
在這樣短促的時間裡,一個頑固的糊塗人的任性可以造成這樣的悲劇。
他對于把如此大的權力交付在一個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