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十二則
關燈
小
中
大
局開兌,則原封不動而易以磚石矣。
内有一紙書雲,“大宗師如此清正,汝曹妄想功名,理應重罰。
所封千金,權借濟急,銷汝罪衍。
以佛法論之,或者來世有奉還之日,未可知也。
不必冤屈好人,此囑。
”金大怒,納交巡官以訪其事,始知學使幕中實無施姓,即大公子亦年貌不符,細揣其故,系騙子先冒雜役,放水菜時入内,其時号舍尚空,藏匿其中,易衣冠而出,巡官見其華煥,且自内出,則拱候之,其入亦然。
入則仍易破衣,由雜役中出矣。
至把門張老及燈籠夫,皆其黨投充者,榜後俱逸。
所騙亦不僅金姓一處也。
有貴公子挾重資遊姑蘇以買妾者,官媒喚來數十人,皆不合意。
一老妪随輿而來,曰:“郎君法眼過高,此等人皆不中選,非我姨家瑤仙大姑不能如願,惜身價過高耳。
”公子聞之曰:“如果真正佳人,何妨重價?第恐有名無實耳。
汝姑帶來一觀。
”妪笑曰:“我知郎君隻好看瘦馬家婢耳。
清白人家,即窮至不吃飯,何肯将嬌女送與人看耶?”公子謝過,願同往訪之。
妪曰:“我試言耳,知人家願不耶?”公子許重給媒資,妪請姑探之。
隔五六日,公子望眼幾穿,妪始欣欣然來曰:“憑我一片舌煞費苦心,肯與郎君一面矣。
”遂往觀之。
其女一拜而退,娉婷之态,秀麗之容,公子已神魂欲堕。
旋聞琴韻铿然,和以燕語莺聲,長吟度曲,公子幾入癡魔,亟問價值,妪忙掩其口拉之出曰:“郎君幾自誤,此女不可唐突,當雲聘作亞妻,則其父貪而好名,或可動之,既至爾家,則任分嫡庶矣。
”又言聘隻千金,女須衣飾,尚需彩輿迎之,缺一不能成也。
公子已心醉,無不從命。
乃立婚書,納聘,約吉迎娶。
公子雇巨舫作洞房,欲仿範蠡載西子遊五湖故事。
先買二婢以候,至日彩輿迎來,妪與婢扶新人入艙坐,妪乘鬧逸去,公子揭去新人面巾,神色煥然,惟不言不動。
爰設席遣婢,公子親手扶之,新人失跌倒地,其聲秃然。
以火照之,乃廟中之術偶耳。
急帶人追至女家,則大門鎖閉,訪諸鄰右,曰:“是家偶賃此宅以嫁女,茲已送女去,不知所之。
”問諸官媒,無識妪者。
公子費千餘金,僅載二粗婢索然而歸。
姑蘇阊門外,通衢大道,百貨交集之區,而人參行尤盛。
間有空宅,亦甚寬廣,時有服四品衣冠者,遷于空宅。
門懸候補府陳姓封條,其司阍、司賬、司廚及侍從之仆數十人,出入乘四人輿,張紅蓋。
現任之府廳州縣佥鳴钲開道來拜。
時亦宴客,輿馬紛纭,參行中人覓之屢矣。
一日,有二仆衣履鮮華,相率至各參行閱貨問價。
行家叩其主,則曰:“西人也,為陳天官之長公子,以萌生加納太守,分發江蘇候補者,家資億萬,舉宅皆嗜人參,以代茶飲。
是以寓此就便也。
主人命我等選擇公平之家,以便長相交易。
”于是行主争趨其仆,而仆遊十餘家,皆不恰意。
是時參業中專有陪賓之夥,已遍傳各行,故二仆遠至一裡之外,行主皆知之,情願許二仆重扣。
仆喜,行主遣夥持參同去,其主先秤一兩試嘗之,價值三百餘,換與寶銀七提回。
其夥侈張公館内之華靡,且探知其太夫人每月須服參三錢,一年有十數萬金交易。
其眷屬不日到矣。
行主甚悅。
未幾,其主便服乘輿而來,謂行主曰:“爾家貸真價實,我太夫人将到,為所嗜好,須至佳者。
”行主奉以頂毫,擇定四十兩,命二夥攜參偕往兌價,曰兌齊後遣工人擡送銀封來也。
二夥相執至館台,登堂入室,旋達後樓。
其主以樓上為房,房内羅帳高懸,錦衾繡褥,洋表時鐘之屬,陳設煥然。
其箱箧以四為式,自床東直至窗前數十号,乃命仆開第五排二十号貼地一箱,正拆銀封秤兌,忽樓下有人操西音大呼而來曰:“今日虎邱之東奈何不赴?我尋将來也!”其主謂二夥曰:“客且坐,此我鄉親某刺史也,其向我借貸屢矣,不可使彼登樓,見如許物,則更擾累不清矣。
”使仆以參及銀皆歸箱内鎖之,匆匆下樓,聞被來客強拉之行。
仆來送茶,傳其主命曰:“煩客略坐,守去即來也。
”乃反扣樓門而去。
旋聞幼仆數人在樓下戲谑,始而喧嘩,繼而揪鬥,有老蒼頭來,吆喝不應,鞭撻從之,幼仆不服,哭聲震耳。
久之寂然。
至晚無一人來,二夥餒甚,推窗望樓下,适行主同夥伴持燈喚入,二夥應曰:“毋庸着慌,人參與銀俱在此。
”行主登樓去扣,入門以火照之,二夥指此箱曰:“參銀都在内也。
”行主曰:“予自大門至樓,人物一空,似已遷去,不妨開其箱。
”遂共觀之,洞見樓下。
細揣其箱,底與地闆鑿通,觸機旋轉,遍舉各物,無甚貴重者。
除羅帳外,其衾褥系高麗紙印洋花者。
鐘表僅有外面,中空無物。
箱皆紙糊,中藏石塊數包而已。
始悟諸仆叫喚争鬥時,正轉運箱内之物,以人聲嘈雜圂之,俾不覺。
行主鳴諸官,且問與騙子往來之故,官曰:“以都中樞密信來,不能不答。
”乃為
内有一紙書雲,“大宗師如此清正,汝曹妄想功名,理應重罰。
所封千金,權借濟急,銷汝罪衍。
以佛法論之,或者來世有奉還之日,未可知也。
不必冤屈好人,此囑。
”金大怒,納交巡官以訪其事,始知學使幕中實無施姓,即大公子亦年貌不符,細揣其故,系騙子先冒雜役,放水菜時入内,其時号舍尚空,藏匿其中,易衣冠而出,巡官見其華煥,且自内出,則拱候之,其入亦然。
入則仍易破衣,由雜役中出矣。
至把門張老及燈籠夫,皆其黨投充者,榜後俱逸。
所騙亦不僅金姓一處也。
有貴公子挾重資遊姑蘇以買妾者,官媒喚來數十人,皆不合意。
一老妪随輿而來,曰:“郎君法眼過高,此等人皆不中選,非我姨家瑤仙大姑不能如願,惜身價過高耳。
”公子聞之曰:“如果真正佳人,何妨重價?第恐有名無實耳。
汝姑帶來一觀。
”妪笑曰:“我知郎君隻好看瘦馬家婢耳。
清白人家,即窮至不吃飯,何肯将嬌女送與人看耶?”公子謝過,願同往訪之。
妪曰:“我試言耳,知人家願不耶?”公子許重給媒資,妪請姑探之。
隔五六日,公子望眼幾穿,妪始欣欣然來曰:“憑我一片舌煞費苦心,肯與郎君一面矣。
”遂往觀之。
其女一拜而退,娉婷之态,秀麗之容,公子已神魂欲堕。
旋聞琴韻铿然,和以燕語莺聲,長吟度曲,公子幾入癡魔,亟問價值,妪忙掩其口拉之出曰:“郎君幾自誤,此女不可唐突,當雲聘作亞妻,則其父貪而好名,或可動之,既至爾家,則任分嫡庶矣。
”又言聘隻千金,女須衣飾,尚需彩輿迎之,缺一不能成也。
公子已心醉,無不從命。
乃立婚書,納聘,約吉迎娶。
公子雇巨舫作洞房,欲仿範蠡載西子遊五湖故事。
先買二婢以候,至日彩輿迎來,妪與婢扶新人入艙坐,妪乘鬧逸去,公子揭去新人面巾,神色煥然,惟不言不動。
爰設席遣婢,公子親手扶之,新人失跌倒地,其聲秃然。
以火照之,乃廟中之術偶耳。
急帶人追至女家,則大門鎖閉,訪諸鄰右,曰:“是家偶賃此宅以嫁女,茲已送女去,不知所之。
”問諸官媒,無識妪者。
公子費千餘金,僅載二粗婢索然而歸。
姑蘇阊門外,通衢大道,百貨交集之區,而人參行尤盛。
間有空宅,亦甚寬廣,時有服四品衣冠者,遷于空宅。
門懸候補府陳姓封條,其司阍、司賬、司廚及侍從之仆數十人,出入乘四人輿,張紅蓋。
現任之府廳州縣佥鳴钲開道來拜。
時亦宴客,輿馬紛纭,參行中人覓之屢矣。
一日,有二仆衣履鮮華,相率至各參行閱貨問價。
行家叩其主,則曰:“西人也,為陳天官之長公子,以萌生加納太守,分發江蘇候補者,家資億萬,舉宅皆嗜人參,以代茶飲。
是以寓此就便也。
主人命我等選擇公平之家,以便長相交易。
”于是行主争趨其仆,而仆遊十餘家,皆不恰意。
是時參業中專有陪賓之夥,已遍傳各行,故二仆遠至一裡之外,行主皆知之,情願許二仆重扣。
仆喜,行主遣夥持參同去,其主先秤一兩試嘗之,價值三百餘,換與寶銀七提回。
其夥侈張公館内之華靡,且探知其太夫人每月須服參三錢,一年有十數萬金交易。
其眷屬不日到矣。
行主甚悅。
未幾,其主便服乘輿而來,謂行主曰:“爾家貸真價實,我太夫人将到,為所嗜好,須至佳者。
”行主奉以頂毫,擇定四十兩,命二夥攜參偕往兌價,曰兌齊後遣工人擡送銀封來也。
二夥相執至館台,登堂入室,旋達後樓。
其主以樓上為房,房内羅帳高懸,錦衾繡褥,洋表時鐘之屬,陳設煥然。
其箱箧以四為式,自床東直至窗前數十号,乃命仆開第五排二十号貼地一箱,正拆銀封秤兌,忽樓下有人操西音大呼而來曰:“今日虎邱之東奈何不赴?我尋将來也!”其主謂二夥曰:“客且坐,此我鄉親某刺史也,其向我借貸屢矣,不可使彼登樓,見如許物,則更擾累不清矣。
”使仆以參及銀皆歸箱内鎖之,匆匆下樓,聞被來客強拉之行。
仆來送茶,傳其主命曰:“煩客略坐,守去即來也。
”乃反扣樓門而去。
旋聞幼仆數人在樓下戲谑,始而喧嘩,繼而揪鬥,有老蒼頭來,吆喝不應,鞭撻從之,幼仆不服,哭聲震耳。
久之寂然。
至晚無一人來,二夥餒甚,推窗望樓下,适行主同夥伴持燈喚入,二夥應曰:“毋庸着慌,人參與銀俱在此。
”行主登樓去扣,入門以火照之,二夥指此箱曰:“參銀都在内也。
”行主曰:“予自大門至樓,人物一空,似已遷去,不妨開其箱。
”遂共觀之,洞見樓下。
細揣其箱,底與地闆鑿通,觸機旋轉,遍舉各物,無甚貴重者。
除羅帳外,其衾褥系高麗紙印洋花者。
鐘表僅有外面,中空無物。
箱皆紙糊,中藏石塊數包而已。
始悟諸仆叫喚争鬥時,正轉運箱内之物,以人聲嘈雜圂之,俾不覺。
行主鳴諸官,且問與騙子往來之故,官曰:“以都中樞密信來,不能不答。
”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