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十二則

關燈
日見倪,似有不豫之色。

    倪惶然叩故,其人曰:“貴鄉親某号緞局内看定貨物,不過偶挂數百金耳,堅持不舍,何其吝也?”倪曰:“市儈恒情無足怪者,吾與素識,代為作保,雖千金亦不勒矣。

    ”其人曰:“如此固好,恐先生來之信某耳。

    ”倪日。

     “忝在同署,尚何可疑,是足下多心矣。

    ”即偕赴緞局。

    緣所定之物實千餘金,僅付百兩,餘皆挂欠,故未肯與也。

    然局主已訪得大名,确有姻事,及倪就其幕,被倪至殷懃款接。

    其人笑曰:“爾鋪主不我信耶?請以先生為質,明年來請先生時,其價原車帶到,決無贻誤。

    ”倪亦言同事之故,願力任之。

    局主欣然交倪貨物,給其人滿載而去。

    次年俟至春仲,無車來接,局主懷疑,邀倪同往大名,問司阍并無其人,亦無易幕事,倪歸,貨其行李以償鋪賬,悔恨無及。

     江右某宰相,保舉其門人某為江南中丞者。

    某感恩戴德,思有以報之。

    适相之次公子以書來幹谒,中丞見之,其人少年俶傥,應對如流,緣書中有告助意,問其所需,以二千金為請。

    中丞允之,留與盤桓,則以父命促迫為辭。

    及回拜,則見其巨舫懸旗,行李仆從莫不眩耀。

    中丞意師相素尚儉樸,而其子不類,心有所疑。

    其幕中有同門某孝廉,以疑質之,孝廉曰:“某公子予幼曾見之,今相隔有年矣。

    ”出其所書扇與中丞觀之,楷法挺秀,笑謂孝廉曰:“明日我宴公子,屈閣下作陪,面索其書,則真僞立辨矣。

    ”乃設席請公子,公子來,見孝廉先呼曰:“兄台相隔多年,尚識鄙人否?”孝廉不能辨,唯唯而已。

    中丞出紙求書,公子欣然允諾,命仆研墨,其仆面赤手戰,目視公子,公子吟哦聯句,提筆欲書,忽擲筆叱仆曰:“曷去諸!彼慢我矣。

    乘我有所幹求之際,故索我書,無乃以賣字之交丐視我耶?”揚長出外,登輿竟去。

    中丞追送之,亦不回顧。

    中丞自悔鹵莽,具黃金二百,至其舟中謝罪,強之收受而去。

    未幾,又一中堂之幼子來,與前人名柬相同,并無信劄,見之則樸素暗淡,恂恂儒雅,使孝廉相晤,各不認識。

    留之入署,亦願住,索其書法亦勿辭。

    中丞狐疑莫解,使捷足入都探之,始知前者入騙子手矣。

     浙有洋商金姓者,送其子侄應童子試,寓學院之東轅外。

    有人叩門請見,金見之,衣冠華煥,仆從甚都,訪問諸生陳某有無在是。

    金與陳系中表,知其向在江南遊幕者,其時實未回籍,乃告以故,叩其來訪之意。

    其人躊躇曰:“陳君不來事不諧矣,我施姓,江南某科乙榜,與陳君至好。

    我為學使所聘,來此閱卷者。

    ”遂告别而出門,有肩輿,施登輿由東轅直入儀門去矣。

    金聞學使向有貨取之名,疑來人與陳必有勾串事,然亦無從探問,已置之矣。

    一日,偕親友遨遊西子湖,于聖因寺前遇施公,偕兩客,俱翩翩少年,從仆三四人,随有輿馬。

    遙見金來,施出隊趨迎,握手道故,指一衣秋香绉襖、帶盤金便帽者曰:“此學使之大公子也。

    ”又指一表卵色紡衫者曰:“此某孝廉,我同年同事也。

    ”又謂二人曰:“此金長者,系我至友。

    ”遂問金同行之親友姓名,互相揖讓,施大笑曰:“難得英俊多人,不期而會,我合作東道主,暢叙一日矣。

    ”邀入五柳居,登樓列坐,酒家以水版來,指點酒肴之精妙者,次第供應。

    施與孝廉縱談古人,議論文墨,公子殷懃勸金浮大白。

    酒正酣,蒼頭飛馬而來曰:“大人有命,請公子同歸。

    ”金乃起給資,酒家曰:“上坐之客,入門時先已付訖。

    ”金蹐局不安,施等皆下樓謂金曰:“三生有幸,始得訂交,如蒙相思,隻須告把門張老,我自來耳。

    ”作别登輿乘馬,紛紛而散。

    金歸,與子侄言之,佥參贊作報瓊之舉,以探消息。

    遂于旅邸盛設,具柬交張老以邀三君子。

    次日施來赴宴,雲公子與孝廉皆為公事所羁,不能共酌,心甚歉,然囑某緻謝。

    遂入席,請金之子侄皆出,索窗課閱之,曰:“佳則佳矣,但與學使風氣尚不甚合,就文論之,即如某篇,某處應提,某處應頓,結以大尾,則投學使之好,無不命中矣。

    ”鹹服其論。

    金乃重伸陳君之說,究為何事,施曰:“爾我既成相好,不妨實告。

    學使之大公子好與人交接,囑我輩為之介紹,陳君前約貴處之某姓,通邑富豪,欲與公子納交,不意陳君逗遛不至,實為缺典。

    ”金曰:“如我子侄,不識可以充數乎?”施曰:“無不可者,但缟纻之費,各需千金,能乎?否乎?”金曰:“得半之道,尚可勉力。

    ”施難之,金再三懇切,既而曰:“幸有我在,或可商辦。

    ”言未已,有二役以提督學院大燈來迎,金送出門,見其由中道入,文武巡官皆拱立候進,金深信不疑。

    翌辰,施來曰:“關防在迩,遲恐不得出矣。

    大公子以我故,屈允所請,須面封禮物,榜發來取。

    ”相與同赴錢局,如數兌銀。

    公封而回,給以關節。

    未幾試畢,金之子侄皆落孫山外,始疑之,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