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十二則
關燈
小
中
大
緝捕,杳無蹤影。
有耄而聾者,在武陵大關乞丐。
關前來一官舫,揚旃鳴钲而泊,艙中有五品官,探首見丐,使從者扶之登舟。
官細察之曰:“汝非某長者乎?前曾繼我為義子,我因回籍求功名去,今幸選得是邦矣,不意義父一貧至此,兒之罪也。
”丐知其誤,姑應之曰:“我年老糊塗,前事如夢矣。
”官曰:“雖系風塵面目,骨格猶存,兒識之無誤。
”饬從者請封翁先赴澡堂沐浴更衣,移舟至僻靜處,頤養月餘,為之栉沐,須發暗以膠粉染之,皤然一叟。
謂之曰:“兒衣不稱父身,将入市買金帛,為父修飾,以便同赴任所。
但父曾在此行乞,恐城中有識者礙兒顔面,至鋪内閱貨時,合意隻須搖首,不可多言。
”丐允之。
放舟入城,喚肩輿二乘,随帶二仆,父子皆服五品衣冠,招搖過市。
入銀樓,換金約臂,每個重四兩者兩對,謂鋪主曰:“我将赴緞局,偕往兌銀可也。
”鋪主從之。
入緞局,以單與局主觀之,須三千餘金貨物。
邀入廳堂,殷懃款接,私叩其仆,知少者為嚴州二府,老者是其封翁,因二府之妹與首郡太尊之子結親,送至會垣完姻,置辦贈嫁物耳。
局主分外趨承,設席宴之。
官局邀金鋪主同坐曰:“是我好友。
”鋪主唯唯聽命。
方自以為榮,局主乃出绉緞洋呢各物,先奉封翁閱之,封翁皆搖首,局主曰:“此皆上等貨也,可以入貢,豈不堪服用耶?”官曰:“既不合父意,可與我妹觀之。
”饬輿夫扛擡貨物,一仆押去,良久未回。
又饬一仆往催,輿夫先回曰:“舟中人囑我禀官,鈾緞經姑娘目俱合意,不知應用何号平色銀兩,請官自去檢點。
”官謂局主曰:“煩侍父暫坐,我去兌銀即回。
”乃乘輿去,至舟中,多給輿夫錢文曰:“爾等往來勞苦,先吃飯去。
”輿夫走而舟大行矣。
丐坐局中,俟至更深不來。
局主與金鋪主皆惶急,不得不追問封翁,丐亦情虛,語言閃爍,群擁之鳴縣,大令究得實情,亦無可如何,不過踩緝而已。
釋丐出,衆褫其衣服,惟靴帽不合時宜,衆皆不要。
此丐尚藏五品冠,着朝靴,赤體叫化,見者大笑。
蔣中丞撫浙時,察訪官民之不法者重懲之。
溫郡某太守簠簋不饬,聞風而懼。
突有外來三人操北音者,寓府廨側,不言所事。
凡太守升堂必往觀之,暇則與館人辯論太守之是非曲直。
館人怪之,密報府縣。
太守瞷俟三人出,遽搜其行李,得中丞訪牌一道,凡太守私事俱在内,宛然紫印。
又首縣緻永嘉令一面,尚未緘封,有雲“蔣廳尊奉大憲命探事來治,諸祈照察”雲雲。
太守益懼,歸與永嘉令商酌,拟重賂之。
三人歸,見箱箧俱亂,喚館人诘之,館人曰:“閣下去後,太尊來拜,必欲面晤。
在房中坐俟半日方去,動閣下之行李者,其太尊乎?”三人默然,既而曰:“機事洩矣,盍去諸。
”遂買舟行。
館人飛報太守,轉令永嘉令往拜之。
至舟中,僅有二人。
令問蔣司馬何在?二人曰:“我主馳回省垣去矣,留函奉呈。
”令收閱,一系首縣原函,一系司馬自緻,雲公事匆促,不及謀面,深緻抱歉之意。
令白太守修書,饋柑橘四桶,中藏白物,因其仆追贈之。
未幾,太守至省晤蔣司馬,訊無赴溫事,知前物已入騙子手而不敢言。
有乘舟攜仆訪親者,舟抵岸,謂其仆曰:“我先赴親戚家,汝将行李收拾遷至頭艙,我着人協同起去。
”仆如命,坐于舟首俟之。
有一人來,手攜竹籮,内存大米數升。
至河涘淘洗者,笑謂其仆曰:“此處泊舟,須要小心。
昨日我目睹一舟亦如是停泊,一賊如是登舟。
”其人即躍上曰:“舟中亦有如是一卷行李,賊如是竊取。
”其人即背負之曰:“如是登岸竟去。
”仆方笑曰:“此人何其呆也,自棄其米為人負重妝點何為耶?”舟子曰:“此人一去不顧,恐是騙子。
”仆悟,急追,不知所之矣。
有儒生赴歲試者,舟抵岸,行李遷起,尚未議定腳價,站坐行李上守之。
忽有衣冠而來者,對之長揖曰:“兄台何自來耶?”生忙回揖,細認彼此皆不識。
來人曰:“誤矣。
”揖謝不安而别。
生退坐,仰跌倒地,方知行李已為人抽去。
芗厈曰:龍有嗜,可豢之;物先腐,蟲生之。
諸公皆有隙可乘,故入其玄中。
然東坡雲:“回視人間世,了無一事真。
”誠哉是言也。
無論癏阓中百貨雜僞,試問醫者充市,疇為張長沙、劉河間耶?星者盈街,疇為李虛中、袁天罡耶?當今入幕之賓,名為習申、韓者,不知申、韓是一是二,是何代人,何曾讀不害、非子之書耶?或者謂九流雜技固不足道,甚至科甲遍宇内,何者為班、馬、屈、宋之詞華,何者為周、程、張、朱之理學,叩之茫然者居多,不過以八股時文騙功名耳。
嗟乎!紛紛一大世界,人騙己,己騙人,有時己亦騙己,何怪乎騙子手耶! 方幼樗雲:一片婆心,映醒世間多少自欺欺人之輩,筆亦古秀而健。
有耄而聾者,在武陵大關乞丐。
關前來一官舫,揚旃鳴钲而泊,艙中有五品官,探首見丐,使從者扶之登舟。
官細察之曰:“汝非某長者乎?前曾繼我為義子,我因回籍求功名去,今幸選得是邦矣,不意義父一貧至此,兒之罪也。
”丐知其誤,姑應之曰:“我年老糊塗,前事如夢矣。
”官曰:“雖系風塵面目,骨格猶存,兒識之無誤。
”饬從者請封翁先赴澡堂沐浴更衣,移舟至僻靜處,頤養月餘,為之栉沐,須發暗以膠粉染之,皤然一叟。
謂之曰:“兒衣不稱父身,将入市買金帛,為父修飾,以便同赴任所。
但父曾在此行乞,恐城中有識者礙兒顔面,至鋪内閱貨時,合意隻須搖首,不可多言。
”丐允之。
放舟入城,喚肩輿二乘,随帶二仆,父子皆服五品衣冠,招搖過市。
入銀樓,換金約臂,每個重四兩者兩對,謂鋪主曰:“我将赴緞局,偕往兌銀可也。
”鋪主從之。
入緞局,以單與局主觀之,須三千餘金貨物。
邀入廳堂,殷懃款接,私叩其仆,知少者為嚴州二府,老者是其封翁,因二府之妹與首郡太尊之子結親,送至會垣完姻,置辦贈嫁物耳。
局主分外趨承,設席宴之。
官局邀金鋪主同坐曰:“是我好友。
”鋪主唯唯聽命。
方自以為榮,局主乃出绉緞洋呢各物,先奉封翁閱之,封翁皆搖首,局主曰:“此皆上等貨也,可以入貢,豈不堪服用耶?”官曰:“既不合父意,可與我妹觀之。
”饬輿夫扛擡貨物,一仆押去,良久未回。
又饬一仆往催,輿夫先回曰:“舟中人囑我禀官,鈾緞經姑娘目俱合意,不知應用何号平色銀兩,請官自去檢點。
”官謂局主曰:“煩侍父暫坐,我去兌銀即回。
”乃乘輿去,至舟中,多給輿夫錢文曰:“爾等往來勞苦,先吃飯去。
”輿夫走而舟大行矣。
丐坐局中,俟至更深不來。
局主與金鋪主皆惶急,不得不追問封翁,丐亦情虛,語言閃爍,群擁之鳴縣,大令究得實情,亦無可如何,不過踩緝而已。
釋丐出,衆褫其衣服,惟靴帽不合時宜,衆皆不要。
此丐尚藏五品冠,着朝靴,赤體叫化,見者大笑。
蔣中丞撫浙時,察訪官民之不法者重懲之。
溫郡某太守簠簋不饬,聞風而懼。
突有外來三人操北音者,寓府廨側,不言所事。
凡太守升堂必往觀之,暇則與館人辯論太守之是非曲直。
館人怪之,密報府縣。
太守瞷俟三人出,遽搜其行李,得中丞訪牌一道,凡太守私事俱在内,宛然紫印。
又首縣緻永嘉令一面,尚未緘封,有雲“蔣廳尊奉大憲命探事來治,諸祈照察”雲雲。
太守益懼,歸與永嘉令商酌,拟重賂之。
三人歸,見箱箧俱亂,喚館人诘之,館人曰:“閣下去後,太尊來拜,必欲面晤。
在房中坐俟半日方去,動閣下之行李者,其太尊乎?”三人默然,既而曰:“機事洩矣,盍去諸。
”遂買舟行。
館人飛報太守,轉令永嘉令往拜之。
至舟中,僅有二人。
令問蔣司馬何在?二人曰:“我主馳回省垣去矣,留函奉呈。
”令收閱,一系首縣原函,一系司馬自緻,雲公事匆促,不及謀面,深緻抱歉之意。
令白太守修書,饋柑橘四桶,中藏白物,因其仆追贈之。
未幾,太守至省晤蔣司馬,訊無赴溫事,知前物已入騙子手而不敢言。
有乘舟攜仆訪親者,舟抵岸,謂其仆曰:“我先赴親戚家,汝将行李收拾遷至頭艙,我着人協同起去。
”仆如命,坐于舟首俟之。
有一人來,手攜竹籮,内存大米數升。
至河涘淘洗者,笑謂其仆曰:“此處泊舟,須要小心。
昨日我目睹一舟亦如是停泊,一賊如是登舟。
”其人即躍上曰:“舟中亦有如是一卷行李,賊如是竊取。
”其人即背負之曰:“如是登岸竟去。
”仆方笑曰:“此人何其呆也,自棄其米為人負重妝點何為耶?”舟子曰:“此人一去不顧,恐是騙子。
”仆悟,急追,不知所之矣。
有儒生赴歲試者,舟抵岸,行李遷起,尚未議定腳價,站坐行李上守之。
忽有衣冠而來者,對之長揖曰:“兄台何自來耶?”生忙回揖,細認彼此皆不識。
來人曰:“誤矣。
”揖謝不安而别。
生退坐,仰跌倒地,方知行李已為人抽去。
芗厈曰:龍有嗜,可豢之;物先腐,蟲生之。
諸公皆有隙可乘,故入其玄中。
然東坡雲:“回視人間世,了無一事真。
”誠哉是言也。
無論癏阓中百貨雜僞,試問醫者充市,疇為張長沙、劉河間耶?星者盈街,疇為李虛中、袁天罡耶?當今入幕之賓,名為習申、韓者,不知申、韓是一是二,是何代人,何曾讀不害、非子之書耶?或者謂九流雜技固不足道,甚至科甲遍宇内,何者為班、馬、屈、宋之詞華,何者為周、程、張、朱之理學,叩之茫然者居多,不過以八股時文騙功名耳。
嗟乎!紛紛一大世界,人騙己,己騙人,有時己亦騙己,何怪乎騙子手耶! 方幼樗雲:一片婆心,映醒世間多少自欺欺人之輩,筆亦古秀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