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真叟
關燈
小
中
大
浙人章生,在閩遊幕,應台灣縣之聘,司征收,偕渡重洋。
方其入署時,同事者欺其木讷。
凡寬房暢室可以栖止者,皆為占去,章生幾無息肩地。
主人憫之,讓居二堂左個,喧嚣甚,獨步後圃,以散其心。
見岑樓三間,左右有廂,環以短垣,地極幽雅,而寂無人居。
叩其關,則鎖閉堅固,莫知其故。
徘徊間,有汲井入至,咨詢其緣,始知樓為狐仙供奉之所,無敢擅入者,惟主人行香,一開即閉。
章生年已六旬,向習莊老,好談清靜,亦無所畏忌,今得其地,豈肯舍旃,急與主人謀遷,許之。
遂啟關糞除,以安卧榻于層樓之下,寓仆于廂。
肅具衣冠,焚香登梯,見樓上清潔無塵,中設一幾,一牌書“無真仙人之位”。
章生再拜,緻敬而禱曰:“弟子某遊幕至此,與仙有緣,寄托宇下,伏祈庇佑,如蒙不棄,下愚某亦好道,維冀開其茅塞,诏以自新,則感受慈恩,益無既極。
”自此安居樓下,從公無擾。
朔望,則具雞子清酒再申前祝,積誠不懈。
雖無形迹,而風清月朗,則聞履聲橐橐,自樓而下,或散步中庭,或推門徑去。
章生益朝夕緻虔,哀祝前詞。
半載餘,時值中秋,天朗氣清。
是夜設幾席于院落,樽酒盤飧,将欲獨酌。
忽一杯旋轉,自移至對座而定,章生見而喜,急具衣冠拜請曰:“仙人果憐下愚,來格來飨,某敢侍坐。
”亦舉一杯敬謹酬酢,則無音響。
又夜,獨坐房中,忽一座自移相并。
章生益喜曰:“仙人來矣。
”亟向座拜迎,亦無他異。
章生悟曰:“仙人屢顧而不接洽者,必因有仆在側,恐洩其機耳。
”次夜,托故遣仆他室卧,閉門而敦請,忽座上有人言曰:“先生可謂誠矣,老朽久鑒賢衷,惟不敢稍示異迹,以贻人口實耳。
今吾兩人相對,可無他慮。
請言其志。
”章生聳然曰:“下愚久幕仙道而無所遇,意謂黃庭道德諸經,皆古之寓言耳。
今坐對仙人,是必真實無妄,請明以教我。
”對座笑曰:“老朽道号無真,而先生欲真之,奈何?”章生曰:“請問無真之義?”對座曰:“即如目前之房屋器具真矣,百年後安在耶?父子夫婦真矣,瞑目後何有耶?世人惟其認真即為真,累六欲得以牽之,三毒得以制之,老朽無此,故無牽制,不過一閑散漢。
尊之曰仙人,則吾豈敢?請以無真叟喚吾可也。
”章生曰:“叟為何朝人,以何成道,因何不居山林而圂迹坐寰?請言其故。
”叟曰:“吾曾見宋高宗南渡,至今五百餘年矣。
自天台得道後,奉天狐命派司是邑印信,故不得不居此耳。
”章生曰:“凡有衙門,即有印信,其盡仙人司之耶?”曳曰:“然。
”章生曰:“何衙署中有彰彰供奉者,有默默無聞者?”叟曰:“道蘊有淺深,故靈應亦有隐顯。
如世之官長有能有拙,其能者赫赫争先,其拙者事事退後,亦由此理。
”自是遂成相與,無夕不聚。
凡章生
方其入署時,同事者欺其木讷。
凡寬房暢室可以栖止者,皆為占去,章生幾無息肩地。
主人憫之,讓居二堂左個,喧嚣甚,獨步後圃,以散其心。
見岑樓三間,左右有廂,環以短垣,地極幽雅,而寂無人居。
叩其關,則鎖閉堅固,莫知其故。
徘徊間,有汲井入至,咨詢其緣,始知樓為狐仙供奉之所,無敢擅入者,惟主人行香,一開即閉。
章生年已六旬,向習莊老,好談清靜,亦無所畏忌,今得其地,豈肯舍旃,急與主人謀遷,許之。
遂啟關糞除,以安卧榻于層樓之下,寓仆于廂。
肅具衣冠,焚香登梯,見樓上清潔無塵,中設一幾,一牌書“無真仙人之位”。
章生再拜,緻敬而禱曰:“弟子某遊幕至此,與仙有緣,寄托宇下,伏祈庇佑,如蒙不棄,下愚某亦好道,維冀開其茅塞,诏以自新,則感受慈恩,益無既極。
”自此安居樓下,從公無擾。
朔望,則具雞子清酒再申前祝,積誠不懈。
雖無形迹,而風清月朗,則聞履聲橐橐,自樓而下,或散步中庭,或推門徑去。
章生益朝夕緻虔,哀祝前詞。
半載餘,時值中秋,天朗氣清。
是夜設幾席于院落,樽酒盤飧,将欲獨酌。
忽一杯旋轉,自移至對座而定,章生見而喜,急具衣冠拜請曰:“仙人果憐下愚,來格來飨,某敢侍坐。
”亦舉一杯敬謹酬酢,則無音響。
又夜,獨坐房中,忽一座自移相并。
章生益喜曰:“仙人來矣。
”亟向座拜迎,亦無他異。
章生悟曰:“仙人屢顧而不接洽者,必因有仆在側,恐洩其機耳。
”次夜,托故遣仆他室卧,閉門而敦請,忽座上有人言曰:“先生可謂誠矣,老朽久鑒賢衷,惟不敢稍示異迹,以贻人口實耳。
今吾兩人相對,可無他慮。
請言其志。
”章生聳然曰:“下愚久幕仙道而無所遇,意謂黃庭道德諸經,皆古之寓言耳。
今坐對仙人,是必真實無妄,請明以教我。
”對座笑曰:“老朽道号無真,而先生欲真之,奈何?”章生曰:“請問無真之義?”對座曰:“即如目前之房屋器具真矣,百年後安在耶?父子夫婦真矣,瞑目後何有耶?世人惟其認真即為真,累六欲得以牽之,三毒得以制之,老朽無此,故無牽制,不過一閑散漢。
尊之曰仙人,則吾豈敢?請以無真叟喚吾可也。
”章生曰:“叟為何朝人,以何成道,因何不居山林而圂迹坐寰?請言其故。
”叟曰:“吾曾見宋高宗南渡,至今五百餘年矣。
自天台得道後,奉天狐命派司是邑印信,故不得不居此耳。
”章生曰:“凡有衙門,即有印信,其盡仙人司之耶?”曳曰:“然。
”章生曰:“何衙署中有彰彰供奉者,有默默無聞者?”叟曰:“道蘊有淺深,故靈應亦有隐顯。
如世之官長有能有拙,其能者赫赫争先,其拙者事事退後,亦由此理。
”自是遂成相與,無夕不聚。
凡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