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節
關燈
小
中
大
——唉!
——唉喲,唉喲,唉喲喲喲喲。
嘎洛罵:“小土匪,打嘴!”——打!打!打打打打打嘴! 嘎洛終于轉過頭來。
因為關節僵化,他實際上是整個肩背和頭頸一起别轉過來。
他的臉皺巴巴的像幹旱年頭的核桃一樣。
那隻獨眼,獨眼上粗大而又泛出淡淡金黃的眉毛使他的面容看上去十分和善。
我伸長頸項咽下一口唾沫。
他扶着拐杖慢慢站起身來,他兒子走過去替他放下挽起的褲腿,他說:“娃娃們到溝邊掏些野蔥來。
”我們快活地叫喊着。
吆喝着幾條肚皮被牲血脹得溜圓而脊背骨卻像一串算盤子一樣支棱在皮下的瘦狗們,奔向瑪崗覺卡岸邊潮濕的灌木叢。
隻有我家皮毛光滑的黑狗追風虎踞在那根木頭前對着我們的背影兇惡地吠叫。
它是在提醒我,像父親提醒過的那樣:不要和這群被少油水的肚皮弄賤了骨頭弄厚了臉皮的孩子們攪在一起。
父親曾用極其鄙屑的神情對我講過:過去,每當收完了若巴家的莊稼,頭人就吩咐宰殺三頭牛,牛血用以釁鼓,牛肉挂在家裡的寨樓橫梁上風幹以備随時佐酒,頭蹄和肚腸則像這樣煮好犒賞小民。
現在我和所有孩子一樣鑽進多刺的灌木叢,采集陰濕處野生的飄帶蔥、芫荽和水芹菜。
而女人們在一隻水随時都會漏光的罅了縫的木桶中洗手後,在木案上把那些晾幹水氣的頭蹄和肚腸切成碎塊,重新倒進鍋中烹煮。
我們掏來的作料也剁碎了投進鍋中。
嘎洛又吩咐我們把鍋底的柴火全部抽走,隻剩下一大堆火炭在竈中聚成一座尖塔,慢慢燃燒,銅鍋中的湯翻騰着,湯越來越黏稠,咕嘟聲越來越沉悶,香氣越來越誘人。
這時大隊長嘎洛吩咐蓋上銅蓋。
這是相傳已久而成為禮儀的舉動之一。
過去若巴家好幾個頭人在鍋裡東西已經完全煮熟時多次這樣吩咐。
嘎洛也曾被也許逃到印度,也許逃到加拿大或者棄屍曝骨于荒野的父親的父親多次吩咐。
就在他風濕病發作時,他也未曾推卸過這一神聖的職責。
這時,在水邊用石沙搓去了油垢的柏木鍋蓋在騰騰的蒸氣中沉沉落下。
人們騷動一陣,再次檢查自己的碗筷和盛湯的罐子。
而香氣和肉湯的翻沸聲都被厚實的紫柏木鍋蓋罩住了。
三口紫銅鍋一字排開沉沉地坐壓在石竈上,鍋壁被熏得漆黑,浮雕在其上的幾條夔龍更顯得猙獰可怖。
銅鍋漆黑,銅鍋沉重,銅鍋散發出巨大的熱量。
人們為了忘記越來越強的食欲,不約而同地想象三四一十二條龍怎樣淩空而起,駕雲飛翔。
隻有孩子們才完全被饑餓所攫獲,老人們大都沉湎于往事的回憶中間。
那時,頭人都帶着盛裝的太太坐在遠處,打着酒嗝,吩咐嘎洛掌勺站在鍋邊,頭人的眼光自得而又殘忍。
誰也難以确定什麼時候他會吩咐開鍋。
往前三代一個頭人就那樣在褥子上坐到天黑,開口卻說:明天吧。
第二天,他吩咐把豹皮又鋪在老地方,等了半天,廣場上連個鬼影都沒有出現。
隻有幾扇有罅隙的門縫中漏出幾縷孩子的啼哭。
那天整個村子像遇了瘟疫一樣。
三天當中,村子中沒有一個人走動。
在初幾的彎月下,頭人從寨樓上俯視廣場,昏蒙月光裡,幾隻野狗和貓把爪子搭上鍋沿,但它們無力掀翻沉重的鍋蓋。
甚至一隻狼也夾着尾巴溜進廣場。
月亮慢慢豐盈。
滿月的廣場上彌漫開一種淡淡的惡臭。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那三口鍋被人掀翻了,腐爛的雜碎和凝成透明的膠狀物的肉湯四處流溢。
深秋季節,四周的山頭積雪晶瑩耀眼,雪光使整個色爾古村每個角落的陰影都無處逃遁。
折射的太陽光透耀色爾古村每一個角落。
瑪崗覺卡的水卻帶來凜冽的寒氣。
在寒氣中顫抖起來的頭人對他兒子說:“蒼蠅。
”果然有許多成陣的蒼蠅麇集廣場。
在腐爛的雜碎上快樂地飛舞。
頭人痛苦地思索:那些蒼蠅是那堆雜碎本身孵化還是來自一個遭瘟疫侵襲而已經絕滅的村莊。
頭人絕望了。
他把透過寨樓後高大的核桃樹枝葉篩落到臉上的太陽光斑也當成了蒼蠅。
風吹動樹葉,送來廣場上沖天的臭氣和蒼蠅的振翅聲。
他吩咐兒子:“打聽一下,這些蒼蠅來自哪裡?”他兒子騎馬出去,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
打馬在山野裡奔跑一遭。
然後回來告訴父親:“神山的岩壁沒有顯示。
連我詢問時該有的回聲都沒有。
您知道,那個湧出溫泉的石壁連人的夢呓也能回應,在平時——”頭人無力地擡擡頭,說:“知道了。
”頭人又對兒子即将消失于樓梯口的狡詐的腦袋說:“知道了。
”當天,頭人脫掉右腳的靴子,把腳拇趾拴在槍機頭,把槍口帶準星一起咬在嘴裡,但他始終不敢勾動腳趾。
最後,他舉起鍍銀的槍叉狠勁捅自己的胸脯,槍叉甚至未能捅破皮襖大襟上那溜金錢豹皮。
但腳趾卻勾動了槍機
嘎洛罵:“小土匪,打嘴!”——打!打!打打打打打嘴! 嘎洛終于轉過頭來。
因為關節僵化,他實際上是整個肩背和頭頸一起别轉過來。
他的臉皺巴巴的像幹旱年頭的核桃一樣。
那隻獨眼,獨眼上粗大而又泛出淡淡金黃的眉毛使他的面容看上去十分和善。
我伸長頸項咽下一口唾沫。
他扶着拐杖慢慢站起身來,他兒子走過去替他放下挽起的褲腿,他說:“娃娃們到溝邊掏些野蔥來。
”我們快活地叫喊着。
吆喝着幾條肚皮被牲血脹得溜圓而脊背骨卻像一串算盤子一樣支棱在皮下的瘦狗們,奔向瑪崗覺卡岸邊潮濕的灌木叢。
隻有我家皮毛光滑的黑狗追風虎踞在那根木頭前對着我們的背影兇惡地吠叫。
它是在提醒我,像父親提醒過的那樣:不要和這群被少油水的肚皮弄賤了骨頭弄厚了臉皮的孩子們攪在一起。
父親曾用極其鄙屑的神情對我講過:過去,每當收完了若巴家的莊稼,頭人就吩咐宰殺三頭牛,牛血用以釁鼓,牛肉挂在家裡的寨樓橫梁上風幹以備随時佐酒,頭蹄和肚腸則像這樣煮好犒賞小民。
現在我和所有孩子一樣鑽進多刺的灌木叢,采集陰濕處野生的飄帶蔥、芫荽和水芹菜。
而女人們在一隻水随時都會漏光的罅了縫的木桶中洗手後,在木案上把那些晾幹水氣的頭蹄和肚腸切成碎塊,重新倒進鍋中烹煮。
我們掏來的作料也剁碎了投進鍋中。
嘎洛又吩咐我們把鍋底的柴火全部抽走,隻剩下一大堆火炭在竈中聚成一座尖塔,慢慢燃燒,銅鍋中的湯翻騰着,湯越來越黏稠,咕嘟聲越來越沉悶,香氣越來越誘人。
這時大隊長嘎洛吩咐蓋上銅蓋。
這是相傳已久而成為禮儀的舉動之一。
過去若巴家好幾個頭人在鍋裡東西已經完全煮熟時多次這樣吩咐。
嘎洛也曾被也許逃到印度,也許逃到加拿大或者棄屍曝骨于荒野的父親的父親多次吩咐。
就在他風濕病發作時,他也未曾推卸過這一神聖的職責。
這時,在水邊用石沙搓去了油垢的柏木鍋蓋在騰騰的蒸氣中沉沉落下。
人們騷動一陣,再次檢查自己的碗筷和盛湯的罐子。
而香氣和肉湯的翻沸聲都被厚實的紫柏木鍋蓋罩住了。
三口紫銅鍋一字排開沉沉地坐壓在石竈上,鍋壁被熏得漆黑,浮雕在其上的幾條夔龍更顯得猙獰可怖。
銅鍋漆黑,銅鍋沉重,銅鍋散發出巨大的熱量。
人們為了忘記越來越強的食欲,不約而同地想象三四一十二條龍怎樣淩空而起,駕雲飛翔。
隻有孩子們才完全被饑餓所攫獲,老人們大都沉湎于往事的回憶中間。
那時,頭人都帶着盛裝的太太坐在遠處,打着酒嗝,吩咐嘎洛掌勺站在鍋邊,頭人的眼光自得而又殘忍。
誰也難以确定什麼時候他會吩咐開鍋。
往前三代一個頭人就那樣在褥子上坐到天黑,開口卻說:明天吧。
第二天,他吩咐把豹皮又鋪在老地方,等了半天,廣場上連個鬼影都沒有出現。
隻有幾扇有罅隙的門縫中漏出幾縷孩子的啼哭。
那天整個村子像遇了瘟疫一樣。
三天當中,村子中沒有一個人走動。
在初幾的彎月下,頭人從寨樓上俯視廣場,昏蒙月光裡,幾隻野狗和貓把爪子搭上鍋沿,但它們無力掀翻沉重的鍋蓋。
甚至一隻狼也夾着尾巴溜進廣場。
月亮慢慢豐盈。
滿月的廣場上彌漫開一種淡淡的惡臭。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那三口鍋被人掀翻了,腐爛的雜碎和凝成透明的膠狀物的肉湯四處流溢。
深秋季節,四周的山頭積雪晶瑩耀眼,雪光使整個色爾古村每個角落的陰影都無處逃遁。
折射的太陽光透耀色爾古村每一個角落。
瑪崗覺卡的水卻帶來凜冽的寒氣。
在寒氣中顫抖起來的頭人對他兒子說:“蒼蠅。
”果然有許多成陣的蒼蠅麇集廣場。
在腐爛的雜碎上快樂地飛舞。
頭人痛苦地思索:那些蒼蠅是那堆雜碎本身孵化還是來自一個遭瘟疫侵襲而已經絕滅的村莊。
頭人絕望了。
他把透過寨樓後高大的核桃樹枝葉篩落到臉上的太陽光斑也當成了蒼蠅。
風吹動樹葉,送來廣場上沖天的臭氣和蒼蠅的振翅聲。
他吩咐兒子:“打聽一下,這些蒼蠅來自哪裡?”他兒子騎馬出去,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
打馬在山野裡奔跑一遭。
然後回來告訴父親:“神山的岩壁沒有顯示。
連我詢問時該有的回聲都沒有。
您知道,那個湧出溫泉的石壁連人的夢呓也能回應,在平時——”頭人無力地擡擡頭,說:“知道了。
”頭人又對兒子即将消失于樓梯口的狡詐的腦袋說:“知道了。
”當天,頭人脫掉右腳的靴子,把腳拇趾拴在槍機頭,把槍口帶準星一起咬在嘴裡,但他始終不敢勾動腳趾。
最後,他舉起鍍銀的槍叉狠勁捅自己的胸脯,槍叉甚至未能捅破皮襖大襟上那溜金錢豹皮。
但腳趾卻勾動了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