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一種選擇,一種結果(2)
關燈
小
中
大
的。
” “你看把他高興的……你早該來了。
” 錢寬坐在沙發上,帶着滿意的神情看看李憶珍,又看看蘇北,好像非常驚異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不插話,他總是很欣賞年輕的妻子和客人的談話,并且讓人感覺到妻子落落大方和得體談吐也是他的人生成就之一,是他使這一切都成了目前這種樣子。
“你們談正事吧,我回避一下。
小蘇,我等着你正式決定。
” 蘇北要站起來,被李憶珍用柔軟的手按住了。
她又對丈夫說了一句:“有事叫我。
”就到另一個房間去了。
蘇北和錢寬在一起總是有一種輕松的、家庭式的和諧感覺;這種感覺在他和吳運韬之間是從來沒有過的。
錢寬用慣有的緩慢語調說:“說說吧,你怎麼想?” 蘇北誠懇地說:“我想來。
” “好。
”錢寬說。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表示對這件事進一步的确認。
“我對你說過我要把這個攤子交給一個我放心的人,雖然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有特殊的地方,但都是文化領域,你會很快熟悉……” “我不知道能不能幹好。
” “沒有問題,蘇北。
”錢寬說,“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在任何時候你都不要懷疑自己。
” “可是我懷疑,”蘇北說,“當然,從實質意義上來說,我不是懷疑自己能不能把工作幹好,我是懷疑……” 錢寬沉吟一會兒,歎息道:“蘇北呀!我知道,你在僞飾自己。
我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都被改變了,人們不受任何道德和法律的約束,随心所欲地被欲望驅使,把世界搞得烏煙瘴氣。
你可能具體說不來對身邊人和事的反感,但是你總是感到不适,覺得哪裡出了很嚴重的問題……你實際上讨厭出現在人面前的那個蘇北,那并不是真實的你自己。
你的全部苦惱都來自這裡。
你把真正的自己牢牢地封閉在了内心。
沒有人能從這個角度看你。
我希望你來,就是希望讓你看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我這樣一個行将退出生活舞台的人想做你的朋友……我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是兩個人站在一起畢竟比一個人好些……” 蘇北以他這個年紀的人不常有的感激目光看着錢寬。
他經曆很多,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很少有人像錢寬這樣用如此坦誠的方式對待他,這樣深刻地理解他。
當他對生活進行形而上思考的時候,他是一個絕對的悲觀主義者;哪怕是一個明朗的夢,他都做不出來,在夢中他總是身陷絕境,無法掙脫,他總是被追逐,被各種各樣的人追逐……夢是不欺騙人的,那裡展示的是你的真實的精神狀态……這巨大的絕望因何而來?它到底出自哪裡?當他每天晚上把自己還原為自身,在劄記本中寫下那些絕望的時候,他無數次問自己。
在别人的眼中,你是一個成功者啊,和你一同到K省插隊的同學,很多人不是下崗了嗎?他們一家三口人隻有一千多元的收入,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甚至還在為住房、為子女上學心急火燎……你有什麼不滿足的?人間的确缺少真誠,但是你内心的巨大絕望,僅僅是因為這個嗎?他周身寒冷,真誠隻是他手裡團着的一團火光,它不可能溫暖全身,但是,他現在就為它激動着。
一個特别寒冷的人對溫暖會特别敏感。
“您說的是對的……我感激您。
” 錢寬從蘇北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内心的激情,這個心靈已經被磨出老繭的人,竟感到了一絲羞澀,擺着手說:“别,蘇北,别這樣……” 蘇北沒說什麼,把臉别過去裝作看高幾上一盆盛開的仙客來。
錢寬趁機到李憶珍那個房間去了。
李憶珍正靠在床上看書。
“怎麼了?”李憶珍把書放下,慢慢從床上站起來。
“你不是一直說要吃上海菜嗎?現在咱們走吧!” 李憶珍猜出事情已經談妥了,非常高興,但是她不知道錢寬的眼睛中為什麼會有一種憂郁的神色。
事情進展很快,錢寬把蘇北的材料上報文協黨組,人事部門對蘇北進行了間接調查了解。
錢寬逐個拜訪了黨組成員。
兩周之後,黨組同意調進蘇北,任遠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錢寬把這個情況及時通告了蘇北。
蘇北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如何向費黧等非常了解他的朋友解釋?一個從來不把職務、位置當回事的人,竟然為得到一個出版社副總編輯的職務調動了工作單位! 人的靈魂就像大海,很多時候你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它是怎樣的情形,即使你站在海邊,看到海的波濤,聽到海的低語,你也無法知曉海洋深處發生的事情。
但願費黧知道并能夠理解。
………… 蘇北和吳運韬一道從盧荻老人家裡出來。
他們來和老人商量出去郊遊的事情———陪老人遊玩已經成為寫作小組的例行工作,每次的設想都由吳運韬提出來,參與工作的吳運韬、金超、師林平和蘇北都參加。
這次他們和老人确定到懷柔雁栖湖去,那裡有一家條件相當不錯的湖畔賓館。
上車的時候,蘇北的手機響起來,是錢寬打來的。
吳運韬聽到蘇北簡單嗯嗯幾聲,就挂斷了。
車在馬路上疾馳,蘇北默默從後面看着吳運韬,想到他和吳運韬的關系,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問自己:為什麼?你和吳運韬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吳運韬給了你那樣多的幫助,可以說沒有吳運韬就沒有你的今天,吳運韬是你應當感激不盡的人。
那麼,究竟為什麼要離開他?為什麼?為什麼和這個人總不能夠像和其他朋友那樣相處?什麼東西在妨礙他或者他? 他無法回答自己。
吳運韬把蘇北送回家,然後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去了。
他囑咐蘇北注意休息。
望着遠去的小轎車,蘇北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
蘇北一直沒到單位去,在家裡寫《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他對錢寬說,他要用三個月時間把《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寫完,給老人,同時也給吳運韬一個交待。
這雖然是一部和他的生活沒有什麼關聯的作品,但是他傾注了全部熱情。
盧荻那一輩人的人生動力不僅僅是生存,他們身上有一種精神的東西,正是這種東西給他們的人生賦與了非凡的意義。
這是理解這個老人的根本。
他尊敬她,佩服她。
他在精神層面上和這位老人取得了溝通,盡管老人不曾意識有這種溝通。
老人不在現世生活之中,她已經成了過去。
她做過了她應當做的一切,她有資格對自己說:我可以安歇了。
調動的事情不能不和吳運韬見面了。
吳運韬完全沒有想到蘇北提出要調走,當蘇北帶着某種程度的歉意說明事情原委之後,他不說話,看着地面。
他是來看蘇北的。
這是一個工作日的上午,整個家屬院顯得靜悄悄的,聽不到人聲,也聽不到汽車的轟鳴聲。
在一兩分鐘之内,兩個成熟男人之間既不見友誼也不見感情,連人生交往中應酬的笑意和彼此間的憎惡也沒有。
“不好改變了,是嗎?”吳運韬用陌生的聲音說。
“很難了。
”蘇北望着吳運韬,“這不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我非常感謝三年來您對我各方面的關照,這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
我會寫完這本書,我已經和錢
” “你看把他高興的……你早該來了。
” 錢寬坐在沙發上,帶着滿意的神情看看李憶珍,又看看蘇北,好像非常驚異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不插話,他總是很欣賞年輕的妻子和客人的談話,并且讓人感覺到妻子落落大方和得體談吐也是他的人生成就之一,是他使這一切都成了目前這種樣子。
“你們談正事吧,我回避一下。
小蘇,我等着你正式決定。
” 蘇北要站起來,被李憶珍用柔軟的手按住了。
她又對丈夫說了一句:“有事叫我。
”就到另一個房間去了。
蘇北和錢寬在一起總是有一種輕松的、家庭式的和諧感覺;這種感覺在他和吳運韬之間是從來沒有過的。
錢寬用慣有的緩慢語調說:“說說吧,你怎麼想?” 蘇北誠懇地說:“我想來。
” “好。
”錢寬說。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表示對這件事進一步的确認。
“我對你說過我要把這個攤子交給一個我放心的人,雖然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有特殊的地方,但都是文化領域,你會很快熟悉……” “我不知道能不能幹好。
” “沒有問題,蘇北。
”錢寬說,“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在任何時候你都不要懷疑自己。
” “可是我懷疑,”蘇北說,“當然,從實質意義上來說,我不是懷疑自己能不能把工作幹好,我是懷疑……” 錢寬沉吟一會兒,歎息道:“蘇北呀!我知道,你在僞飾自己。
我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都被改變了,人們不受任何道德和法律的約束,随心所欲地被欲望驅使,把世界搞得烏煙瘴氣。
你可能具體說不來對身邊人和事的反感,但是你總是感到不适,覺得哪裡出了很嚴重的問題……你實際上讨厭出現在人面前的那個蘇北,那并不是真實的你自己。
你的全部苦惱都來自這裡。
你把真正的自己牢牢地封閉在了内心。
沒有人能從這個角度看你。
我希望你來,就是希望讓你看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我這樣一個行将退出生活舞台的人想做你的朋友……我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是兩個人站在一起畢竟比一個人好些……” 蘇北以他這個年紀的人不常有的感激目光看着錢寬。
他經曆很多,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很少有人像錢寬這樣用如此坦誠的方式對待他,這樣深刻地理解他。
當他對生活進行形而上思考的時候,他是一個絕對的悲觀主義者;哪怕是一個明朗的夢,他都做不出來,在夢中他總是身陷絕境,無法掙脫,他總是被追逐,被各種各樣的人追逐……夢是不欺騙人的,那裡展示的是你的真實的精神狀态……這巨大的絕望因何而來?它到底出自哪裡?當他每天晚上把自己還原為自身,在劄記本中寫下那些絕望的時候,他無數次問自己。
在别人的眼中,你是一個成功者啊,和你一同到K省插隊的同學,很多人不是下崗了嗎?他們一家三口人隻有一千多元的收入,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甚至還在為住房、為子女上學心急火燎……你有什麼不滿足的?人間的确缺少真誠,但是你内心的巨大絕望,僅僅是因為這個嗎?他周身寒冷,真誠隻是他手裡團着的一團火光,它不可能溫暖全身,但是,他現在就為它激動着。
一個特别寒冷的人對溫暖會特别敏感。
“您說的是對的……我感激您。
” 錢寬從蘇北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内心的激情,這個心靈已經被磨出老繭的人,竟感到了一絲羞澀,擺着手說:“别,蘇北,别這樣……” 蘇北沒說什麼,把臉别過去裝作看高幾上一盆盛開的仙客來。
錢寬趁機到李憶珍那個房間去了。
李憶珍正靠在床上看書。
“怎麼了?”李憶珍把書放下,慢慢從床上站起來。
“你不是一直說要吃上海菜嗎?現在咱們走吧!” 李憶珍猜出事情已經談妥了,非常高興,但是她不知道錢寬的眼睛中為什麼會有一種憂郁的神色。
事情進展很快,錢寬把蘇北的材料上報文協黨組,人事部門對蘇北進行了間接調查了解。
錢寬逐個拜訪了黨組成員。
兩周之後,黨組同意調進蘇北,任遠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錢寬把這個情況及時通告了蘇北。
蘇北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如何向費黧等非常了解他的朋友解釋?一個從來不把職務、位置當回事的人,竟然為得到一個出版社副總編輯的職務調動了工作單位! 人的靈魂就像大海,很多時候你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它是怎樣的情形,即使你站在海邊,看到海的波濤,聽到海的低語,你也無法知曉海洋深處發生的事情。
但願費黧知道并能夠理解。
………… 蘇北和吳運韬一道從盧荻老人家裡出來。
他們來和老人商量出去郊遊的事情———陪老人遊玩已經成為寫作小組的例行工作,每次的設想都由吳運韬提出來,參與工作的吳運韬、金超、師林平和蘇北都參加。
這次他們和老人确定到懷柔雁栖湖去,那裡有一家條件相當不錯的湖畔賓館。
上車的時候,蘇北的手機響起來,是錢寬打來的。
吳運韬聽到蘇北簡單嗯嗯幾聲,就挂斷了。
車在馬路上疾馳,蘇北默默從後面看着吳運韬,想到他和吳運韬的關系,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問自己:為什麼?你和吳運韬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吳運韬給了你那樣多的幫助,可以說沒有吳運韬就沒有你的今天,吳運韬是你應當感激不盡的人。
那麼,究竟為什麼要離開他?為什麼?為什麼和這個人總不能夠像和其他朋友那樣相處?什麼東西在妨礙他或者他? 他無法回答自己。
吳運韬把蘇北送回家,然後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去了。
他囑咐蘇北注意休息。
望着遠去的小轎車,蘇北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
蘇北一直沒到單位去,在家裡寫《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
他對錢寬說,他要用三個月時間把《一個中國婦女的傳奇》寫完,給老人,同時也給吳運韬一個交待。
這雖然是一部和他的生活沒有什麼關聯的作品,但是他傾注了全部熱情。
盧荻那一輩人的人生動力不僅僅是生存,他們身上有一種精神的東西,正是這種東西給他們的人生賦與了非凡的意義。
這是理解這個老人的根本。
他尊敬她,佩服她。
他在精神層面上和這位老人取得了溝通,盡管老人不曾意識有這種溝通。
老人不在現世生活之中,她已經成了過去。
她做過了她應當做的一切,她有資格對自己說:我可以安歇了。
調動的事情不能不和吳運韬見面了。
吳運韬完全沒有想到蘇北提出要調走,當蘇北帶着某種程度的歉意說明事情原委之後,他不說話,看着地面。
他是來看蘇北的。
這是一個工作日的上午,整個家屬院顯得靜悄悄的,聽不到人聲,也聽不到汽車的轟鳴聲。
在一兩分鐘之内,兩個成熟男人之間既不見友誼也不見感情,連人生交往中應酬的笑意和彼此間的憎惡也沒有。
“不好改變了,是嗎?”吳運韬用陌生的聲音說。
“很難了。
”蘇北望着吳運韬,“這不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我非常感謝三年來您對我各方面的關照,這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
我會寫完這本書,我已經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