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最後的推動(3)
關燈
小
中
大
吳運韬的意念都在老人提出的去不去Q省的問題上。
他不發一言,在想怎樣和邱小康見面,直接請示這個問題。
蘇北看着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深感世界之豐富多彩。
回北京以後,他的生活過于内省了,他有意收縮了自己的社會交往面,他企望過一種平靜的内心生活。
這種生活很好,但是它的一個副作用是空間狹小,有喘不上氣來的感覺。
他決定全身心投入到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中去。
也許是盧荻老人親自和邱小康說了,吳運韬在帶蘇北去看她的第三天就接到了邱小康從家裡打來的電話。
“……你看,老太太就是這麼個脾氣,她想幹的事情,誰也攔不住。
這樣吧,你們就陪老太太去一下。
人,我看不一定多,三四個就行了。
我和當地打一聲招呼……” 吳運韬說:“行行行。
” 放下電話以後,吳運韬馬上到盧荻那裡去了一趟,商量走的事情。
老人喜出望外,就像要出行的孩子。
吳運韬原本打算十天以後再走,他可以安排一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老人堅持馬上就走,最後商定五天以後。
吳運韬盤算了一下,時間已經相當緊了。
回到中心,他馬上開始對事情做出安排。
臨走的前三天,吳運韬才最終決定了參加這次行動的人選:金超、師林平、蘇北、鄭九一、沈然。
他把他們召集到一起開了一個會,說了一下前後情形。
“我們大後天走,”吳運韬說,“這樣你們可以把手裡的工作安排一下……怎麼樣?沒有什麼問題吧?” 金超和師林平都說:“沒問題。
”意思是随時都可以走。
在這件出乎預料的事情面前,他們暗暗感到驚喜,心裡強烈感受到一種莊嚴感。
實際上,要陪同盧荻老人到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采訪”這件事,已經在他們中間傳好幾天了。
沈然沒想到會叫她參與這件事。
吳運韬主持工作以後,盡管知道沈然因為其丈夫謝東方的關系是一個不能小觑的人物,但是由于她和夏乃尊、徐罘接觸較多,心底裡對沈然總是有所提防。
沈然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吳運韬核心圈子裡的人。
她曾經對李天佐說:“一個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呆太久……”她的意思是呆久了你就會知道很多不該知道的事情,“你看老吳現在用的人,不都是新來的嗎?” 李天佐說:“遠道的和尚會念經。
” 沈然現在還不知道讓她加入到念經班子裡僅僅是吳運韬一時需要———她已經知道她的任務是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起居———還是預示着别的什麼……她想不出所以然,但是她心情很好,她盡力使自己在外表上顯得很平靜,說她沒問題。
蘇北也表态說沒問題。
惟一有問題的是鄭九一。
他父親最近患中了風,離不開人。
吳運韬說:“行,那你就留下來。
”其實,父親中風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手裡的一套有利可圖的項目正運作在火候上,無法離開。
他對寫報告文學這件事本來就不感興趣,有這樣一個機會,他正好可以退出來。
從此,寫作小組裡就沒有了鄭九一這個人。
人就是這樣在生活中為自己确立位置的,位置一旦确立,要改變很難很難。
對此,鄭九一五年以後才真正有所感悟。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暫時由富烨代理,金超等人也都指定各自部門的臨時召集人。
走的時候,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互相打聽他們去幹什麼?李天佐懷着妒意恨恨地看着感覺良好的金超等人。
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成為公開的秘密之後,李天佐說:“這幾個人都是什麼貨?寫過東西沒有?” 李天佐時不時在報刊上發表一些詩歌,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吳運韬之外沒有人知道蘇北是作家,所以,人們都認為李天佐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第一支筆。
誰聽說過金超寫過東西?誰聽說過師林平寫過東西?誰聽說蘇北和鄭九一寫過東西?沒人聽說過。
但是,半年前吳運韬把金超、師林平和鄭九一召集到一起的時候曾經說過:“東西都是沒寫過東西的人寫出來的,寫過東西的人未必能寫出東西。
” (4) 有了這個邏輯,人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呢?
他不發一言,在想怎樣和邱小康見面,直接請示這個問題。
蘇北看着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深感世界之豐富多彩。
回北京以後,他的生活過于内省了,他有意收縮了自己的社會交往面,他企望過一種平靜的内心生活。
這種生活很好,但是它的一個副作用是空間狹小,有喘不上氣來的感覺。
他決定全身心投入到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中去。
也許是盧荻老人親自和邱小康說了,吳運韬在帶蘇北去看她的第三天就接到了邱小康從家裡打來的電話。
“……你看,老太太就是這麼個脾氣,她想幹的事情,誰也攔不住。
這樣吧,你們就陪老太太去一下。
人,我看不一定多,三四個就行了。
我和當地打一聲招呼……” 吳運韬說:“行行行。
” 放下電話以後,吳運韬馬上到盧荻那裡去了一趟,商量走的事情。
老人喜出望外,就像要出行的孩子。
吳運韬原本打算十天以後再走,他可以安排一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老人堅持馬上就走,最後商定五天以後。
吳運韬盤算了一下,時間已經相當緊了。
回到中心,他馬上開始對事情做出安排。
臨走的前三天,吳運韬才最終決定了參加這次行動的人選:金超、師林平、蘇北、鄭九一、沈然。
他把他們召集到一起開了一個會,說了一下前後情形。
“我們大後天走,”吳運韬說,“這樣你們可以把手裡的工作安排一下……怎麼樣?沒有什麼問題吧?” 金超和師林平都說:“沒問題。
”意思是随時都可以走。
在這件出乎預料的事情面前,他們暗暗感到驚喜,心裡強烈感受到一種莊嚴感。
實際上,要陪同盧荻老人到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采訪”這件事,已經在他們中間傳好幾天了。
沈然沒想到會叫她參與這件事。
吳運韬主持工作以後,盡管知道沈然因為其丈夫謝東方的關系是一個不能小觑的人物,但是由于她和夏乃尊、徐罘接觸較多,心底裡對沈然總是有所提防。
沈然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吳運韬核心圈子裡的人。
她曾經對李天佐說:“一個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呆太久……”她的意思是呆久了你就會知道很多不該知道的事情,“你看老吳現在用的人,不都是新來的嗎?” 李天佐說:“遠道的和尚會念經。
” 沈然現在還不知道讓她加入到念經班子裡僅僅是吳運韬一時需要———她已經知道她的任務是照顧好老人的生活起居———還是預示着别的什麼……她想不出所以然,但是她心情很好,她盡力使自己在外表上顯得很平靜,說她沒問題。
蘇北也表态說沒問題。
惟一有問題的是鄭九一。
他父親最近患中了風,離不開人。
吳運韬說:“行,那你就留下來。
”其實,父親中風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手裡的一套有利可圖的項目正運作在火候上,無法離開。
他對寫報告文學這件事本來就不感興趣,有這樣一個機會,他正好可以退出來。
從此,寫作小組裡就沒有了鄭九一這個人。
人就是這樣在生活中為自己确立位置的,位置一旦确立,要改變很難很難。
對此,鄭九一五年以後才真正有所感悟。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暫時由富烨代理,金超等人也都指定各自部門的臨時召集人。
走的時候,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互相打聽他們去幹什麼?李天佐懷着妒意恨恨地看着感覺良好的金超等人。
為盧荻老人寫作報告文學成為公開的秘密之後,李天佐說:“這幾個人都是什麼貨?寫過東西沒有?” 李天佐時不時在報刊上發表一些詩歌,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吳運韬之外沒有人知道蘇北是作家,所以,人們都認為李天佐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第一支筆。
誰聽說過金超寫過東西?誰聽說過師林平寫過東西?誰聽說蘇北和鄭九一寫過東西?沒人聽說過。
但是,半年前吳運韬把金超、師林平和鄭九一召集到一起的時候曾經說過:“東西都是沒寫過東西的人寫出來的,寫過東西的人未必能寫出東西。
” (4) 有了這個邏輯,人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