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盤沒有下完的棋(4)
關燈
小
中
大
他做點兒可口的飯菜,他知道三嫂根本不知道體貼三哥,他知道三哥根本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蘇北沒向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任何人透露生活中發生的這個重大變故。
吳運韬關心地問道:“怎麼樣?房子冷嗎?” 蘇北剛來的時候,吳運韬已經去看過他租住的地方,知道那裡陰暗潮濕,當時他安慰蘇北說:“堅持一下,兩年,有兩年,就好了。
”Z部系統正在建新的宿舍樓。
蘇北說:“挺好的,不冷。
” “現在,你是很艱苦的啦!”吳運韬語氣中含着某種程度的歉意,好像他應當對蘇北目前的處境承擔責任似的。
(2) 蘇北很感動,連連說:“挺好的挺好的。
我小的時候,就是在這樣的平房裡度過的,有很多的樂趣哪!”他說看電視的時候,就在爐台上烤幾十個栗子,住樓房,至少沒有這一點樂趣。
吳運韬就笑。
不到十二點,胡楊來了,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另外一個人,蘇北驚訝地發現,竟然是費黧。
費黧專程從K省趕來幫助胡楊料理《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事宜。
蘇北伏在費黧的耳邊,笑着說:“我就知道你該來了。
” 蘇北向胡楊和費黧介紹吳運韬,向吳運韬介紹胡楊和費黧。
吳運韬用熱烈的目光看着胡楊,完全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胡楊身材竟然這樣矮小瘦弱,換一句話說,他沒想到這樣矮小瘦弱的軀體之内,竟然會蘊藏着那麼豐富的思想和情感,蘊藏着那樣蓬勃的生命創造力。
胡楊在人面前總是顯得很木讷,似乎很不善于言談,場面有些冷清。
蘇北對吳運韬說:“老吳你可能知道,費黧不單是《西北文學》主編,他更是研究胡楊的專家。
” “哎呀,”吳運韬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很早就讀過你的作品……” 其實費黧的作品不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胡楊的傳記。
費黧現在在某種程度上是胡楊的經紀人。
但是他的這種身份僅僅是旁人的一種認定,因為他曾經幫助胡楊料理過幾部作品的出版事宜,人們據此認為他對胡楊把作品交給哪一家出版社出版具有決定性影響力。
費黧期望胡楊把《最後一片戈壁》交給蘇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他感激蘇北離開K省的時候,竭力推薦讓費黧接任了《西北文學》主編職務;另外,他認為《國色》的出版有很多教訓,在安排《最後一片戈壁》出版的過程中應當記取這些教訓。
費黧和王岚沒見過面,《國色》出版的諸多事宜都是胡楊獨自完成的。
在他看來,胡楊和遠東文藝出版社簽訂的是一個很不嚴謹的合同:它沒有保障作品在不能正常出版和發行的情況下作家應當得到的權益。
所以,《國色》被查禁以後,胡楊事實上僅僅拿到了幾千元稿費,而社會上的盜版書,據有關部門估計,至少有二十多種,全國總發行不會低于百萬冊,這就意味着胡楊在這部作品中損失了幾百萬元。
席間,吳運韬對胡楊奉承有加,懷着極大的敬意談到他的《國色》,吳運韬說:“那時候我還真的很擔心你。
” 胡楊說:“過來了,過來了。
” 吃得很好,談得很好,吳運韬的情緒很好。
吳運韬說到《國色》的地域特色:“那就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呀!我現在已經不記得那些方言了,但是你在作品裡描寫的那種鄉土氣息,喚起了我記憶深處的那種感覺,那些人物,就是我們村子裡的人物,語言、衣着,甚至于他們住的偏廈,村裡的澇池,都是活生生的,真的是……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現在就有這樣的感覺……” 吳運韬沉浸在那種感覺裡。
他說了他的大緻經曆,說到他至今不改的生活習慣,家裡飲食的家鄉特色。
蘇北适時建議胡楊到吳運韬家裡坐坐,“你在那裡能夠吃到地地道道的家鄉飯。
”胡楊和費黧都把這個安排視為《最後一片戈壁》出版談判的一部分,爽快地答應了。
吳運韬大喜過望,站起來,對胡楊說:“我老婆最愛看你的書,今天早上還問我能不能見上大作家一面呢。
”他笑起來,“我那個老婆,别的本事沒有,就是會擀面,咱們吃面……” 協議條款是蘇北和費黧商談的,在此期間,胡楊和吳運韬聊着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談妥了主要條款以後,蘇北給吳運韬和胡楊簡要念了一下,吳運韬揮揮手算作首肯,胡楊也說:“就那樣吧!” 吳運韬和胡楊在費黧抄寫的正式文本上分别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規定:《最後一片戈壁》的起印數是十萬冊,也就是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即使一本都沒有售出,也要付十萬冊的版稅;版稅是總碼洋的百分之十。
就胡楊來說,不能說這個條件多麼苛刻,也不能說蘇北因為朋友關系、吳運韬因為對胡楊的景仰損害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利
蘇北沒向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任何人透露生活中發生的這個重大變故。
吳運韬關心地問道:“怎麼樣?房子冷嗎?” 蘇北剛來的時候,吳運韬已經去看過他租住的地方,知道那裡陰暗潮濕,當時他安慰蘇北說:“堅持一下,兩年,有兩年,就好了。
”Z部系統正在建新的宿舍樓。
蘇北說:“挺好的,不冷。
” “現在,你是很艱苦的啦!”吳運韬語氣中含着某種程度的歉意,好像他應當對蘇北目前的處境承擔責任似的。
(2) 蘇北很感動,連連說:“挺好的挺好的。
我小的時候,就是在這樣的平房裡度過的,有很多的樂趣哪!”他說看電視的時候,就在爐台上烤幾十個栗子,住樓房,至少沒有這一點樂趣。
吳運韬就笑。
不到十二點,胡楊來了,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另外一個人,蘇北驚訝地發現,竟然是費黧。
費黧專程從K省趕來幫助胡楊料理《最後一片戈壁》的出版事宜。
蘇北伏在費黧的耳邊,笑着說:“我就知道你該來了。
” 蘇北向胡楊和費黧介紹吳運韬,向吳運韬介紹胡楊和費黧。
吳運韬用熱烈的目光看着胡楊,完全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胡楊身材竟然這樣矮小瘦弱,換一句話說,他沒想到這樣矮小瘦弱的軀體之内,竟然會蘊藏着那麼豐富的思想和情感,蘊藏着那樣蓬勃的生命創造力。
胡楊在人面前總是顯得很木讷,似乎很不善于言談,場面有些冷清。
蘇北對吳運韬說:“老吳你可能知道,費黧不單是《西北文學》主編,他更是研究胡楊的專家。
” “哎呀,”吳運韬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很早就讀過你的作品……” 其實費黧的作品不多,他最重要的作品是胡楊的傳記。
費黧現在在某種程度上是胡楊的經紀人。
但是他的這種身份僅僅是旁人的一種認定,因為他曾經幫助胡楊料理過幾部作品的出版事宜,人們據此認為他對胡楊把作品交給哪一家出版社出版具有決定性影響力。
費黧期望胡楊把《最後一片戈壁》交給蘇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他感激蘇北離開K省的時候,竭力推薦讓費黧接任了《西北文學》主編職務;另外,他認為《國色》的出版有很多教訓,在安排《最後一片戈壁》出版的過程中應當記取這些教訓。
費黧和王岚沒見過面,《國色》出版的諸多事宜都是胡楊獨自完成的。
在他看來,胡楊和遠東文藝出版社簽訂的是一個很不嚴謹的合同:它沒有保障作品在不能正常出版和發行的情況下作家應當得到的權益。
所以,《國色》被查禁以後,胡楊事實上僅僅拿到了幾千元稿費,而社會上的盜版書,據有關部門估計,至少有二十多種,全國總發行不會低于百萬冊,這就意味着胡楊在這部作品中損失了幾百萬元。
席間,吳運韬對胡楊奉承有加,懷着極大的敬意談到他的《國色》,吳運韬說:“那時候我還真的很擔心你。
” 胡楊說:“過來了,過來了。
” 吃得很好,談得很好,吳運韬的情緒很好。
吳運韬說到《國色》的地域特色:“那就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呀!我現在已經不記得那些方言了,但是你在作品裡描寫的那種鄉土氣息,喚起了我記憶深處的那種感覺,那些人物,就是我們村子裡的人物,語言、衣着,甚至于他們住的偏廈,村裡的澇池,都是活生生的,真的是……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我現在就有這樣的感覺……” 吳運韬沉浸在那種感覺裡。
他說了他的大緻經曆,說到他至今不改的生活習慣,家裡飲食的家鄉特色。
蘇北适時建議胡楊到吳運韬家裡坐坐,“你在那裡能夠吃到地地道道的家鄉飯。
”胡楊和費黧都把這個安排視為《最後一片戈壁》出版談判的一部分,爽快地答應了。
吳運韬大喜過望,站起來,對胡楊說:“我老婆最愛看你的書,今天早上還問我能不能見上大作家一面呢。
”他笑起來,“我那個老婆,别的本事沒有,就是會擀面,咱們吃面……” 協議條款是蘇北和費黧商談的,在此期間,胡楊和吳運韬聊着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談妥了主要條款以後,蘇北給吳運韬和胡楊簡要念了一下,吳運韬揮揮手算作首肯,胡楊也說:“就那樣吧!” 吳運韬和胡楊在費黧抄寫的正式文本上分别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同規定:《最後一片戈壁》的起印數是十萬冊,也就是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即使一本都沒有售出,也要付十萬冊的版稅;版稅是總碼洋的百分之十。
就胡楊來說,不能說這個條件多麼苛刻,也不能說蘇北因為朋友關系、吳運韬因為對胡楊的景仰損害了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