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跳舞的人(1)
關燈
小
中
大
裡去試試。
” 金超當然願意到那裡試試。
紀南和很多家出版單位打過交道,卻惟獨不認識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任何人。
紀南在他的社會關系網中尋找能夠通到那裡的人,打了很多電話都沒有結果。
一個在宣傳部門工作的同志聲稱認識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夏乃尊,聊了兩回,紀南覺得不要這個人幫忙成功的把握性可能會更大一些,所以最後就決定誰也不找,讓金超自己直接去聯系,“也算作一次鍛煉”。
小佩知道金超在生人面前不善言談,提出和金超一起去。
金超開玩笑說:“那我和人家說你是我的什麼人呢?” 紀小佩說:“随你便———朋友?情人?媳婦?愛人?還是像你們老家那樣,說我是你的婆姨?”兩個人笑成一團。
金超最終還是謝絕紀小佩,一個人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聯系工作去了。
讓人想不到的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東面,隔着兩個街區———金超百思不得其解:上大學的時候,他孤獨地一個人散步,幾乎走遍了大學周圍的所有地方,竟然不知道這裡隐藏着将在幾年以後和他的命運發生聯系的單位! (3)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白色小樓坐落在環境優美的居民小區當中,前面是巨大的公共綠地,區政府剛剛投資數百萬元進行美化,建了甬道、涼亭、噴水池,安裝了體育健身設施。
小區周邊有一些低矮的建築,一律被裝飾成為尖頂洋房。
看上去就像在明信片風景裡一樣。
“天哪!這裡原來這樣!”金超感歎說。
八十年代初,Z部成立以後,常務副部長梁峥嵘帶人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選擇辦公樓建設地點,一眼看中了這個地方。
那時候這裡還是中國文化大學等單位傾倒垃圾的地方,臭氣熏天,沒有被垃圾覆蓋的地方,也已經被取土拉沙的人挖得滿目瘡痍。
老鼠像兔子那樣大,看到人不但不跑,還站起身子端詳,輕輕咳嗽一聲……更有人發現有遊蛇出沒于荒草亂紙之間。
大多數人不同意在這裡蓋樓,“不管多便宜”。
他們開玩笑說,辦公樓要是在這裡蓋起來,老鼠也會戴着眼鏡像模像樣地來談做廣告或者出書的問題。
梁峥嵘别有意味地笑着,一言九鼎:“這事不讨論了!” 有人說梁峥嵘決策武斷,把問題反映到邱小康那裡,邱小康也隻是笑笑,說:“就照峥嵘說的辦。
” 小樓蓋好兩年就顯示出了梁峥嵘的遠見卓識———北京的第一個居民小區就建在了這裡,又過一年,居民小區投入使用,道路、商店、電腦公司、書店、學校變戲法一樣在中國文化大學和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周圍冒出來,這裡成了最聚攏人氣的地方。
Z部投資八十萬元人民币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建設的辦公樓很快升值,一家民營電腦公司老闆找到梁峥嵘,竟然提出要出資三百萬元購買。
這是梁峥嵘傑出的經營頭腦結出的碩果之一。
後來,Z部凡是遇到經營發展問題,常務副主任梁峥嵘的意見往往是決定性意見。
梁峥嵘的才能不僅僅在于懂得經營。
從整個Z部的發展曆史來說,梁峥嵘都是功不可沒的。
如果把邱小康比喻為規劃藍圖的人,梁峥嵘就是把藍圖變為現實的人———是這個人一磚一瓦地打好了地基,一磚一瓦地把樓房蓋了起來,而且蓋了不止一座。
當金超這樣的後來者來到這座建築物裡面,用好奇的目光欣賞優美的造型和複雜結構,贊歎它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才能時,他實際上根本無法想象當年這些人為成就這項事業付出了多麼大的辛勞。
金超在心裡感歎說:“能到這裡上班,平生所願了!”他想象着大學同學甚至于從老家來的鄉親到這裡來看他時的情形。
在一樓大廳,金超碰到一個留大背頭的人。
“大背頭”對金超進行認真盤查。
金超說他希望到這裡來工作。
“大背頭”說:“歡迎,歡迎呀!” 突然,“大背頭”叫住一個從旁邊走過的中年人:“老吳!有人找!” 被稱之為老吳的人帶着幾分驚訝看着金超。
金超站起來,謙恭地笑着。
“大背頭”說:“這是我們副主任,老吳,吳運韬。
” 吳運韬讓金超到二樓的辦公室,“大背頭”上三樓去了。
吳運韬五十多歲,個子不高,面部蒼白,肌肉松弛,像長期沉湎于肉欲的人。
但是他并不是這樣的人,那麼,他面相上的這種特點就隻能解釋為内心生活沉重,嚴重的睡眠不足或者其他。
他的頭發全白了,很稀疏,可以看到粉紅色的頭皮。
略顯臃腫的臉上,鑲着一雙不大的眼睛,像所有高智商的人一樣,目光如錐———睡眠不足的眼睛竟然目光如錐,這是這個人的超常之處;他的鼻梁高而直,灰白的幾根鼻毛伸到了外面;人中很長,顯着青色的胡茬,上嘴唇也多了幾分嚴肅,微笑的時候傳達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一
” 金超當然願意到那裡試試。
紀南和很多家出版單位打過交道,卻惟獨不認識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任何人。
紀南在他的社會關系網中尋找能夠通到那裡的人,打了很多電話都沒有結果。
一個在宣傳部門工作的同志聲稱認識東方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夏乃尊,聊了兩回,紀南覺得不要這個人幫忙成功的把握性可能會更大一些,所以最後就決定誰也不找,讓金超自己直接去聯系,“也算作一次鍛煉”。
小佩知道金超在生人面前不善言談,提出和金超一起去。
金超開玩笑說:“那我和人家說你是我的什麼人呢?” 紀小佩說:“随你便———朋友?情人?媳婦?愛人?還是像你們老家那樣,說我是你的婆姨?”兩個人笑成一團。
金超最終還是謝絕紀小佩,一個人到東方文化出版中心聯系工作去了。
讓人想不到的是,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就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東面,隔着兩個街區———金超百思不得其解:上大學的時候,他孤獨地一個人散步,幾乎走遍了大學周圍的所有地方,竟然不知道這裡隐藏着将在幾年以後和他的命運發生聯系的單位! (3)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白色小樓坐落在環境優美的居民小區當中,前面是巨大的公共綠地,區政府剛剛投資數百萬元進行美化,建了甬道、涼亭、噴水池,安裝了體育健身設施。
小區周邊有一些低矮的建築,一律被裝飾成為尖頂洋房。
看上去就像在明信片風景裡一樣。
“天哪!這裡原來這樣!”金超感歎說。
八十年代初,Z部成立以後,常務副部長梁峥嵘帶人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選擇辦公樓建設地點,一眼看中了這個地方。
那時候這裡還是中國文化大學等單位傾倒垃圾的地方,臭氣熏天,沒有被垃圾覆蓋的地方,也已經被取土拉沙的人挖得滿目瘡痍。
老鼠像兔子那樣大,看到人不但不跑,還站起身子端詳,輕輕咳嗽一聲……更有人發現有遊蛇出沒于荒草亂紙之間。
大多數人不同意在這裡蓋樓,“不管多便宜”。
他們開玩笑說,辦公樓要是在這裡蓋起來,老鼠也會戴着眼鏡像模像樣地來談做廣告或者出書的問題。
梁峥嵘别有意味地笑着,一言九鼎:“這事不讨論了!” 有人說梁峥嵘決策武斷,把問題反映到邱小康那裡,邱小康也隻是笑笑,說:“就照峥嵘說的辦。
” 小樓蓋好兩年就顯示出了梁峥嵘的遠見卓識———北京的第一個居民小區就建在了這裡,又過一年,居民小區投入使用,道路、商店、電腦公司、書店、學校變戲法一樣在中國文化大學和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周圍冒出來,這裡成了最聚攏人氣的地方。
Z部投資八十萬元人民币為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建設的辦公樓很快升值,一家民營電腦公司老闆找到梁峥嵘,竟然提出要出資三百萬元購買。
這是梁峥嵘傑出的經營頭腦結出的碩果之一。
後來,Z部凡是遇到經營發展問題,常務副主任梁峥嵘的意見往往是決定性意見。
梁峥嵘的才能不僅僅在于懂得經營。
從整個Z部的發展曆史來說,梁峥嵘都是功不可沒的。
如果把邱小康比喻為規劃藍圖的人,梁峥嵘就是把藍圖變為現實的人———是這個人一磚一瓦地打好了地基,一磚一瓦地把樓房蓋了起來,而且蓋了不止一座。
當金超這樣的後來者來到這座建築物裡面,用好奇的目光欣賞優美的造型和複雜結構,贊歎它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才能時,他實際上根本無法想象當年這些人為成就這項事業付出了多麼大的辛勞。
金超在心裡感歎說:“能到這裡上班,平生所願了!”他想象着大學同學甚至于從老家來的鄉親到這裡來看他時的情形。
在一樓大廳,金超碰到一個留大背頭的人。
“大背頭”對金超進行認真盤查。
金超說他希望到這裡來工作。
“大背頭”說:“歡迎,歡迎呀!” 突然,“大背頭”叫住一個從旁邊走過的中年人:“老吳!有人找!” 被稱之為老吳的人帶着幾分驚訝看着金超。
金超站起來,謙恭地笑着。
“大背頭”說:“這是我們副主任,老吳,吳運韬。
” 吳運韬讓金超到二樓的辦公室,“大背頭”上三樓去了。
吳運韬五十多歲,個子不高,面部蒼白,肌肉松弛,像長期沉湎于肉欲的人。
但是他并不是這樣的人,那麼,他面相上的這種特點就隻能解釋為内心生活沉重,嚴重的睡眠不足或者其他。
他的頭發全白了,很稀疏,可以看到粉紅色的頭皮。
略顯臃腫的臉上,鑲着一雙不大的眼睛,像所有高智商的人一樣,目光如錐———睡眠不足的眼睛竟然目光如錐,這是這個人的超常之處;他的鼻梁高而直,灰白的幾根鼻毛伸到了外面;人中很長,顯着青色的胡茬,上嘴唇也多了幾分嚴肅,微笑的時候傳達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