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跳舞的人(1)
關燈
小
中
大
的屬于國家部委管轄,有的是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稅務、電信、金融、新聞、出版等等。
金超和紀小佩沉默不語。
金超需要消化紀南的觀點,他還說不來紀南和自己的差别究竟在哪裡;紀小佩則為父親的觀點感到意外———他是一個學者,他的觀點又似乎不是學者的觀點,這和她平時對父親的了解有很大差異。
紀小佩仍然認為金超不該放棄專業,否則在大學苦讀四年還有什麼意義?她沒有明确把意見講出來。
在這個家庭裡,父親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就連母親都順遂着他。
紀小佩隻好對父親表示說,她和金超都會認真對待這件事情。
(2) 實際上,金超和紀小佩都接受了紀南的觀點。
分配方案很快就要公布了,金超和紀小佩,以至于紀南和駱丹,都在為金超的工作進行努力。
紀小佩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有關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簡短消息,消息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召開了一位著名作家的作品研讨會。
“你看這是一個什麼單位?是出版社嗎?”紀小佩把報紙拿給金超看。
金超從寥寥數語介紹中看不出來這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是公司還是出版社,從它召集作品研讨會上可以看出,至少圖書出版是其中的一項業務。
金超在最近關于未來的選擇中,已經知道圖書出版是國家壟斷行業。
紀南曾經說,凡是國家壟斷行業,現在和将來都是“朝陽産業”。
現在,金超看着“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幾個字,就像當年凝視“中國文化大學”一樣,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感覺很親近。
他熱情很高地讓紀小佩問問紀南是不是知道這個單位。
紀南作為文學評論家和許多文化單位都有聯系。
果然,紀南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知之甚詳。
北京有很多國家部、委和系統,我在為本書搜集素材的時候,曾經拜訪很多部、委所屬出版社的朋友,在這些朋友當中,既有社長、總編輯,也有中層幹部,還有普通編輯,他們給我提供的東西讓我大開眼界———我驚訝地發現這些出版社幾乎都有相同的結構,相同的體制,相同的運轉機制,它們的經營結果也大體相同。
這些單位的人文狀況———我這裡指的是領導班子成員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工作達到何種狀态,領導成員以及普通職工在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否感覺心情舒暢等等軟指标———竟然沒有多大的差别。
在大量耐人尋味的數據和極為生動的生活素材面前,我大開眼界,仿佛突然發現了一個未知的世界,大大提高了我對正在講述的這個故事的理性認識,在情節上也得到了大量補充。
這或許也就是我為什麼最終要把故事發生的地點選擇在出版單位,而且是“準部、委”所屬出版單位的原因之一。
我把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上級單位稱之為“Z部”有兩個意思:一是讀者可以直觀地看出這是一個“準(Z)”國家部委,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權力機構;另一個是,讀者可以從“部”這個字中直接感受到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行使國家權力職能的特征。
任何一種比喻和替代都不可能很嚴謹,我不認為“Z部”是一個非常準确的名稱,但是,它毫無疑問是最接近真實狀态的名稱。
權且将就。
Z部的組織結構和領導機構的人員構成是這樣的:部長邱小康,他同時還兼任黨組書記的職務,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梁峥嵘負責全面工作,另外三位副部長都是黨組成員,分别是廖濟舟、李旭東、張秉國,各自分管一項或者兩項工作。
論行政級别,邱小康是正部級,其他人除了梁峥嵘是副部級之外,其餘皆為正局級。
Z部機關共有十一個司、局機構,還有九個下屬單位,當初建立這些單位的時候,比照了國家部、委編制,都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比如它們有正局或者副局的行政級别,大部分經費都要由Z部劃撥,它們自身沒有企業責任,等等。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是九個下屬單位之一。
紀南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剛成立的時候,出版不是惟一的業務,它還從事廣告和印刷等業務,但是,在後來的發展中,廣告和印刷又獨立為新的單位,從中心剝離了出去,也成為Z部的直屬單位。
現在,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實際上就是一個出版社。
” 紀南舉例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最近幾年出版的幾本較有影響的書籍。
紀南着重介紹了Z部部長邱小康其人,他的介紹甚至喚起了金超遠在崤陽縣城讀中學時候的記憶:當時這個學校接受了來自北京的一批教學物資援助,他記得援助單位就是Z部,Z部的部長就是邱小康。
這使得金超極為興奮,就好像聽到他久仰了的一個人突然和他有了某種直接關系一樣。
“從一切方面來說,”最後,紀南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都是不錯的選擇,我看金超可以到那
金超和紀小佩沉默不語。
金超需要消化紀南的觀點,他還說不來紀南和自己的差别究竟在哪裡;紀小佩則為父親的觀點感到意外———他是一個學者,他的觀點又似乎不是學者的觀點,這和她平時對父親的了解有很大差異。
紀小佩仍然認為金超不該放棄專業,否則在大學苦讀四年還有什麼意義?她沒有明确把意見講出來。
在這個家庭裡,父親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就連母親都順遂着他。
紀小佩隻好對父親表示說,她和金超都會認真對待這件事情。
(2) 實際上,金超和紀小佩都接受了紀南的觀點。
分配方案很快就要公布了,金超和紀小佩,以至于紀南和駱丹,都在為金超的工作進行努力。
紀小佩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有關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簡短消息,消息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召開了一位著名作家的作品研讨會。
“你看這是一個什麼單位?是出版社嗎?”紀小佩把報紙拿給金超看。
金超從寥寥數語介紹中看不出來這個“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是公司還是出版社,從它召集作品研讨會上可以看出,至少圖書出版是其中的一項業務。
金超在最近關于未來的選擇中,已經知道圖書出版是國家壟斷行業。
紀南曾經說,凡是國家壟斷行業,現在和将來都是“朝陽産業”。
現在,金超看着“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幾個字,就像當年凝視“中國文化大學”一樣,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感覺很親近。
他熱情很高地讓紀小佩問問紀南是不是知道這個單位。
紀南作為文學評論家和許多文化單位都有聯系。
果然,紀南對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知之甚詳。
北京有很多國家部、委和系統,我在為本書搜集素材的時候,曾經拜訪很多部、委所屬出版社的朋友,在這些朋友當中,既有社長、總編輯,也有中層幹部,還有普通編輯,他們給我提供的東西讓我大開眼界———我驚訝地發現這些出版社幾乎都有相同的結構,相同的體制,相同的運轉機制,它們的經營結果也大體相同。
這些單位的人文狀況———我這裡指的是領導班子成員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工作達到何種狀态,領導成員以及普通職工在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否感覺心情舒暢等等軟指标———竟然沒有多大的差别。
在大量耐人尋味的數據和極為生動的生活素材面前,我大開眼界,仿佛突然發現了一個未知的世界,大大提高了我對正在講述的這個故事的理性認識,在情節上也得到了大量補充。
這或許也就是我為什麼最終要把故事發生的地點選擇在出版單位,而且是“準部、委”所屬出版單位的原因之一。
我把東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上級單位稱之為“Z部”有兩個意思:一是讀者可以直觀地看出這是一個“準(Z)”國家部委,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權力機構;另一個是,讀者可以從“部”這個字中直接感受到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行使國家權力職能的特征。
任何一種比喻和替代都不可能很嚴謹,我不認為“Z部”是一個非常準确的名稱,但是,它毫無疑問是最接近真實狀态的名稱。
權且将就。
Z部的組織結構和領導機構的人員構成是這樣的:部長邱小康,他同時還兼任黨組書記的職務,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梁峥嵘負責全面工作,另外三位副部長都是黨組成員,分别是廖濟舟、李旭東、張秉國,各自分管一項或者兩項工作。
論行政級别,邱小康是正部級,其他人除了梁峥嵘是副部級之外,其餘皆為正局級。
Z部機關共有十一個司、局機構,還有九個下屬單位,當初建立這些單位的時候,比照了國家部、委編制,都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比如它們有正局或者副局的行政級别,大部分經費都要由Z部劃撥,它們自身沒有企業責任,等等。
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是九個下屬單位之一。
紀南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剛成立的時候,出版不是惟一的業務,它還從事廣告和印刷等業務,但是,在後來的發展中,廣告和印刷又獨立為新的單位,從中心剝離了出去,也成為Z部的直屬單位。
現在,東方文化出版中心實際上就是一個出版社。
” 紀南舉例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最近幾年出版的幾本較有影響的書籍。
紀南着重介紹了Z部部長邱小康其人,他的介紹甚至喚起了金超遠在崤陽縣城讀中學時候的記憶:當時這個學校接受了來自北京的一批教學物資援助,他記得援助單位就是Z部,Z部的部長就是邱小康。
這使得金超極為興奮,就好像聽到他久仰了的一個人突然和他有了某種直接關系一樣。
“從一切方面來說,”最後,紀南說,“東方文化出版中心都是不錯的選擇,我看金超可以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