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跳舞的人(1)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章:跳舞的人
四、初入
(1)
大學生活結束了。
四年時間裡,金超沒有回過家鄉,崤陽縣城西南五十裡那個叫金家凹的小山村,像舊影片一樣成了久遠模糊的記憶。
他還依稀記得空氣中飄蕩着的煤焦油氣味,曾經使他沉醉的芳香已經逝去了,再也找不到伴随童年成長的那種味道了。
四年,足以把一個人改造成為要在生活舞台上施展身手的奮鬥者。
這個人衣着談吐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他心裡已經完成了必要的蛻變,世界已經不是無法翻越的高牆,那是有待跨越和馳騁的原野,那裡充滿了機會,他堅信隻要選擇對了方向,不要邁錯腳步,就會成功,雖然他無法确切地想象是什麼樣的成功。
金超和紀小佩共同設計他們的未來。
紀小佩想繼續深造,報考研究生,暫時不考慮結婚問題。
金超則希望盡快參加工作。
他開玩笑說:“書不能讀得太多,讀太多會讀傻了的。
” 紀小佩以為金超是想盡快改變經濟上的窘況。
自從他們正式确立戀愛關系以來,紀小佩或者說紀小佩的家庭給了他很多資助,金超一直為此感到不安。
紀小佩婉轉地告訴他:“未來是我們共同的,我們一起往前走就是,何況,我保證爸爸、媽媽都會支持……” 金超解釋說,沒有别的原因,他實在想出去闖一闖……紀小佩說服不了金超,把問題提交給了爸爸、媽媽。
了解女兒想法以後,紀南和駱丹都認為,既然紀小佩對曆史如此感興趣,方伯舒教授又一再鼓勵她,讀研究生确實是一個好選擇,可以為将來進入研究機構工作奠定基礎;金超專業上沒有什麼特别愛好,多讀幾年書對于他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尊重金超的選擇,畢業就參加工作。
“但是,”工程師駱丹私下對女兒說,“你和金超一定要協調好對未來生活的安排。
你說暫時不考慮結婚,恐怕是一個問題,你要聽聽金超的意見……” 金超的意見是:“結婚并不影響你的學業,說不定還會促進你成為一個曆史學家呢!再者,我們可以晚幾年再要孩子。
” 紀小佩甜蜜地拍打金超一下,接受了金超的說法。
于是,金超參加工作和紀小佩報考研究生同時啟動了。
紀小佩如期參加研究生考試。
方伯舒教授對紀小佩已經有相當了解。
兩年前,他看到紀小佩寫的《天朝的沒落》,大加贊賞,推薦給了中國文化大學學報刊載。
當時他就曾向紀小佩提出過轉系的建議,他說:“你錯誤地選擇了專業。
”現在紀小佩決定追随方伯舒教授在曆史學深造,方教授非常高興,錄取當不是什麼問題。
成為問題的是金超的工作:去一個什麼樣的單位? 那時候國家還包大學生就業,如果沒有特殊願望和要求,一般來說,都會得到一份工作。
金超打聽到他有可能被分配到中學搞教學。
這非常不符合金超的願望,他想進國家部委。
國家部委是權力機構,那裡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紀小佩卻認為教學工作也不錯,主張金超接受下來。
金超搖着頭,若有所思地說:“不……這樣不行……” 金超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知識都告訴他,在一個權力社會,人的發展取決于掌握多大權力。
權力大小決定自由程度。
當他說出這種見解時,紀小佩不以為然:“照你的說法,我們應當去讀一所怎樣攫取權力的學校……” 金超笑着打斷她:“你以為沒有這樣的學校嗎?” 紀小佩賭氣說:“跟你這樣的人就講不清道理。
” 金超意味深長地看着紀小佩。
他不想說服她,他發現他們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一緻。
他拉着紀小佩直接到家裡去向紀南讨主意。
紀南也認為金超不宜去搞教學:“教育工作的優點是穩定,但是缺點也正是因為優點而産生,由于穩定,可供選擇的空間、發展的空間相對來說會小一些。
” 金超熱烈贊同未來的嶽父的觀點,目光在紀小佩和紀南的臉上得意地跳來跳去。
紀小佩什麼也不說,等着父親進一步說明。
紀南說:“但是,我看也未必非要到國家權力機構去。
到這樣的機構中去,實際上意味着你選擇了政治,而政治的運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人的才華知識,它還需要很多别的東西。
陸明這樣有顯赫家庭背景的人都沒有到國家機關去,而是選擇了實業,可見這個社會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值得注意的變化。
我不敢說陸明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況且,要做這樣的選擇也是要具備一定的家庭條件……我們沒有這樣的條件,但是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他說了那些啟示。
最後,他看着兩個年輕人,鄭重建議說:“我看,金超最好到某個具有經營性質的單位去,在那裡尋求發展,甚至……”他強調說,“甚至可以不考慮專業背景。
” 紀南舉例說了很多這樣的單位和行業,有
四年時間裡,金超沒有回過家鄉,崤陽縣城西南五十裡那個叫金家凹的小山村,像舊影片一樣成了久遠模糊的記憶。
他還依稀記得空氣中飄蕩着的煤焦油氣味,曾經使他沉醉的芳香已經逝去了,再也找不到伴随童年成長的那種味道了。
四年,足以把一個人改造成為要在生活舞台上施展身手的奮鬥者。
這個人衣着談吐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他心裡已經完成了必要的蛻變,世界已經不是無法翻越的高牆,那是有待跨越和馳騁的原野,那裡充滿了機會,他堅信隻要選擇對了方向,不要邁錯腳步,就會成功,雖然他無法确切地想象是什麼樣的成功。
金超和紀小佩共同設計他們的未來。
紀小佩想繼續深造,報考研究生,暫時不考慮結婚問題。
金超則希望盡快參加工作。
他開玩笑說:“書不能讀得太多,讀太多會讀傻了的。
” 紀小佩以為金超是想盡快改變經濟上的窘況。
自從他們正式确立戀愛關系以來,紀小佩或者說紀小佩的家庭給了他很多資助,金超一直為此感到不安。
紀小佩婉轉地告訴他:“未來是我們共同的,我們一起往前走就是,何況,我保證爸爸、媽媽都會支持……” 金超解釋說,沒有别的原因,他實在想出去闖一闖……紀小佩說服不了金超,把問題提交給了爸爸、媽媽。
了解女兒想法以後,紀南和駱丹都認為,既然紀小佩對曆史如此感興趣,方伯舒教授又一再鼓勵她,讀研究生确實是一個好選擇,可以為将來進入研究機構工作奠定基礎;金超專業上沒有什麼特别愛好,多讀幾年書對于他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尊重金超的選擇,畢業就參加工作。
“但是,”工程師駱丹私下對女兒說,“你和金超一定要協調好對未來生活的安排。
你說暫時不考慮結婚,恐怕是一個問題,你要聽聽金超的意見……” 金超的意見是:“結婚并不影響你的學業,說不定還會促進你成為一個曆史學家呢!再者,我們可以晚幾年再要孩子。
” 紀小佩甜蜜地拍打金超一下,接受了金超的說法。
于是,金超參加工作和紀小佩報考研究生同時啟動了。
紀小佩如期參加研究生考試。
方伯舒教授對紀小佩已經有相當了解。
兩年前,他看到紀小佩寫的《天朝的沒落》,大加贊賞,推薦給了中國文化大學學報刊載。
當時他就曾向紀小佩提出過轉系的建議,他說:“你錯誤地選擇了專業。
”現在紀小佩決定追随方伯舒教授在曆史學深造,方教授非常高興,錄取當不是什麼問題。
成為問題的是金超的工作:去一個什麼樣的單位? 那時候國家還包大學生就業,如果沒有特殊願望和要求,一般來說,都會得到一份工作。
金超打聽到他有可能被分配到中學搞教學。
這非常不符合金超的願望,他想進國家部委。
國家部委是權力機構,那裡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紀小佩卻認為教學工作也不錯,主張金超接受下來。
金超搖着頭,若有所思地說:“不……這樣不行……” 金超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知識都告訴他,在一個權力社會,人的發展取決于掌握多大權力。
權力大小決定自由程度。
當他說出這種見解時,紀小佩不以為然:“照你的說法,我們應當去讀一所怎樣攫取權力的學校……” 金超笑着打斷她:“你以為沒有這樣的學校嗎?” 紀小佩賭氣說:“跟你這樣的人就講不清道理。
” 金超意味深長地看着紀小佩。
他不想說服她,他發現他們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一緻。
他拉着紀小佩直接到家裡去向紀南讨主意。
紀南也認為金超不宜去搞教學:“教育工作的優點是穩定,但是缺點也正是因為優點而産生,由于穩定,可供選擇的空間、發展的空間相對來說會小一些。
” 金超熱烈贊同未來的嶽父的觀點,目光在紀小佩和紀南的臉上得意地跳來跳去。
紀小佩什麼也不說,等着父親進一步說明。
紀南說:“但是,我看也未必非要到國家權力機構去。
到這樣的機構中去,實際上意味着你選擇了政治,而政治的運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人的才華知識,它還需要很多别的東西。
陸明這樣有顯赫家庭背景的人都沒有到國家機關去,而是選擇了實業,可見這個社會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值得注意的變化。
我不敢說陸明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況且,要做這樣的選擇也是要具備一定的家庭條件……我們沒有這樣的條件,但是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他說了那些啟示。
最後,他看着兩個年輕人,鄭重建議說:“我看,金超最好到某個具有經營性質的單位去,在那裡尋求發展,甚至……”他強調說,“甚至可以不考慮專業背景。
” 紀南舉例說了很多這樣的單位和行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