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淚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案件。
不過,像這一類案件,有了作案現場的平面圖,有了調查材料,通過推理和科學的偵察方法,似乎可以作出結論的。
更何況,警長梅格雷離開刑事警署的時候,對案情已經了如指掌。
因為出事的地點并不遠,所以他預計這次出差用不了多少時間。
可實際上他卻作了一次長時間的疲憊不堪的“旅行”。
他乘坐又舊又老的小火車,來到離巴黎100多公裡的韋特歐勞。
這種小火車簡直是荒唐可笑,隻有在埃比那勒地方印制的紀念畫片上可以見到它們。
下車以後,他向周圍的人打聽,想叫一輛出租汽車,可人們都用驚奇的眼光看着他,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那麼剩下的那段路怎麼走呢?隻有坐面包師傅的小推車了。
可是,他終于說服了那位開小卡車賣肉的老闆,老闆答應送他一趟。
“您常去那兒嗎?”警長一邊談着他要去執行任務的村子,一邊問。
“一星期去兩趟。
多虧您‘照顧’我,這不是又增加了一趟嗎!” 其實,梅格雷就坐在離那個村子40公裡的盧瓦爾河畔。
但是他完全沒有想到,在奧爾良森林裡,還能找到一個這樣偏僻落後的小村莊。
小卡車行駛在森林深處,兩邊都是高聳入雲的大樹。
走了約十公裡以後,終于到達一片林中空地,一個小小的村莊坐落在空地中央。
“是這裡嗎?” “不是,是前面那個村子。
” 雨停了,樹林裡很潮濕。
陽光蒸發起白茫茫的水汽,使人感到窒息。
樹枝是光秃秃的,脫落的枯葉正在黴爛,不時發出咔咔的響聲。
有時還看到遠處一團團磷火閃着光亮。
“常有人來這打獵吧?” “那一定是某位公爵……” 車繼續往前開,又來到一片林中空地。
這塊地方比剛才經過的那一塊地方要小一點兒。
30來所簡陋的小平房把一個有尖頂鐘樓的教堂緊緊地圍在中央。
這些房子沒有一所不是百年以上的,那黑色石闆的屋頂,看上去就使人覺得掃興。
“請您把車停在鮑特玉姐妹家的對面。
” “我想,大概是在教堂前邊……” 梅格雷下了車。
賣肉老闆把車退到稍遠一點的地方停下來,打開汽車的後蓋兒。
村子裡幾個愛管閑事的女人圍了過來,她們看着新鮮的豬肉,卻沒有決定是買還不買,因為按照慣例,這一天不是來車賣肉的日子。
出發之前,梅格雷已經把前次來過的偵察員所畫的平面圖研究得相當透徹并且記在腦子裡。
現在,他閉上眼睛都能毫不費勁地在這所房子裡走動。
梅格雷走了進去,房間是那樣陰暗,幸虧他記住了圖上标出的位置,否則簡直是寸步難行。
這是一家店鋪,它的古老和陳舊像是在對我們的時代提出挑戰。
僅有的幾束光,透過縫隙射在幾幅古舊的油畫和室内的家具上。
在這陰暗對比很強烈的房間裡,牆和那幾幅油畫一樣,都蒙上了一層模糊不清的灰暗顔色。
偶爾可以看到瓷瓶和銅器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
鮑特玉家的兩位老小姐自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父母留給她們的這所房子裡,如今已有65年了。
(姐姐至少有65歲,因為妹妹已經62歲了。
)長久以來,房子裡的一切陳設都絲毫沒有改變:櫃台上放着稱和裝糖的盒子;貨架上的食品雜貨散發着桂皮和香草的氣味;甚至連喝茶用的小桌子也放在原來的地方。
在一個角落裡,并排放着兩個油桶,大桶裡裝的是煤油,小桶裡裝的是食用油。
再往裡邊有三張桌子,左邊的一張,由于用的時間太久,已經褪了顔色。
桌子兩側擺着沒有靠背的椅子…… 左側的門開了,進來一個三十二三歲的女人。
她挺着肚子,腰間系着一條圍裙,懷裡抱着一個小孩,站在那裡看着警長梅格雷。
“這是怎麼回事?”女人說。
“我是來作調查的。
您一定是這家的鄰居吧?” “我叫瑪麗·拉考爾,鐵匠的妻子。
” 梅格雷看見挂着的那盞煤油燈,不知道這個小村莊裡沒有電燈。
沒有人邀請他,梅格雷就進了裡屋。
這裡一片昏暗。
幸虧有兩根正在燃燒的木柴,借這這一點亮光,梅格雷看見一張大床,床上鋪着很厚的褥子,紅色鴨絨被鼓鼓攘攘的像個大球。
床上躺着一個老太婆,一動不動,臉色灰暗而呆滞,隻有那雙眼睛證明她還活着。
“她總也不說話嗎?”梅格雷問瑪麗·拉考爾。
“不說。
”瑪麗用手勢作了回答。
梅格雷聳聳肩膀,然後坐在一把藤椅上,從口袋裡掏出一疊材料…… 案件發生在四五天以前,案子本身并沒有什麼特别轟動的地方。
鮑特玉姐妹兩人同住在店鋪裡,為了攢錢,過着十分節儉的日子。
在這個村子裡,她們還有三處房屋。
她倆因吝啬而出了名。
星期五夜裡,鄰居
不過,像這一類案件,有了作案現場的平面圖,有了調查材料,通過推理和科學的偵察方法,似乎可以作出結論的。
更何況,警長梅格雷離開刑事警署的時候,對案情已經了如指掌。
因為出事的地點并不遠,所以他預計這次出差用不了多少時間。
可實際上他卻作了一次長時間的疲憊不堪的“旅行”。
他乘坐又舊又老的小火車,來到離巴黎100多公裡的韋特歐勞。
這種小火車簡直是荒唐可笑,隻有在埃比那勒地方印制的紀念畫片上可以見到它們。
下車以後,他向周圍的人打聽,想叫一輛出租汽車,可人們都用驚奇的眼光看着他,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那麼剩下的那段路怎麼走呢?隻有坐面包師傅的小推車了。
可是,他終于說服了那位開小卡車賣肉的老闆,老闆答應送他一趟。
“您常去那兒嗎?”警長一邊談着他要去執行任務的村子,一邊問。
“一星期去兩趟。
多虧您‘照顧’我,這不是又增加了一趟嗎!” 其實,梅格雷就坐在離那個村子40公裡的盧瓦爾河畔。
但是他完全沒有想到,在奧爾良森林裡,還能找到一個這樣偏僻落後的小村莊。
小卡車行駛在森林深處,兩邊都是高聳入雲的大樹。
走了約十公裡以後,終于到達一片林中空地,一個小小的村莊坐落在空地中央。
“是這裡嗎?” “不是,是前面那個村子。
” 雨停了,樹林裡很潮濕。
陽光蒸發起白茫茫的水汽,使人感到窒息。
樹枝是光秃秃的,脫落的枯葉正在黴爛,不時發出咔咔的響聲。
有時還看到遠處一團團磷火閃着光亮。
“常有人來這打獵吧?” “那一定是某位公爵……” 車繼續往前開,又來到一片林中空地。
這塊地方比剛才經過的那一塊地方要小一點兒。
30來所簡陋的小平房把一個有尖頂鐘樓的教堂緊緊地圍在中央。
這些房子沒有一所不是百年以上的,那黑色石闆的屋頂,看上去就使人覺得掃興。
“請您把車停在鮑特玉姐妹家的對面。
” “我想,大概是在教堂前邊……” 梅格雷下了車。
賣肉老闆把車退到稍遠一點的地方停下來,打開汽車的後蓋兒。
村子裡幾個愛管閑事的女人圍了過來,她們看着新鮮的豬肉,卻沒有決定是買還不買,因為按照慣例,這一天不是來車賣肉的日子。
出發之前,梅格雷已經把前次來過的偵察員所畫的平面圖研究得相當透徹并且記在腦子裡。
現在,他閉上眼睛都能毫不費勁地在這所房子裡走動。
梅格雷走了進去,房間是那樣陰暗,幸虧他記住了圖上标出的位置,否則簡直是寸步難行。
這是一家店鋪,它的古老和陳舊像是在對我們的時代提出挑戰。
僅有的幾束光,透過縫隙射在幾幅古舊的油畫和室内的家具上。
在這陰暗對比很強烈的房間裡,牆和那幾幅油畫一樣,都蒙上了一層模糊不清的灰暗顔色。
偶爾可以看到瓷瓶和銅器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亮。
鮑特玉家的兩位老小姐自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父母留給她們的這所房子裡,如今已有65年了。
(姐姐至少有65歲,因為妹妹已經62歲了。
)長久以來,房子裡的一切陳設都絲毫沒有改變:櫃台上放着稱和裝糖的盒子;貨架上的食品雜貨散發着桂皮和香草的氣味;甚至連喝茶用的小桌子也放在原來的地方。
在一個角落裡,并排放着兩個油桶,大桶裡裝的是煤油,小桶裡裝的是食用油。
再往裡邊有三張桌子,左邊的一張,由于用的時間太久,已經褪了顔色。
桌子兩側擺着沒有靠背的椅子…… 左側的門開了,進來一個三十二三歲的女人。
她挺着肚子,腰間系着一條圍裙,懷裡抱着一個小孩,站在那裡看着警長梅格雷。
“這是怎麼回事?”女人說。
“我是來作調查的。
您一定是這家的鄰居吧?” “我叫瑪麗·拉考爾,鐵匠的妻子。
” 梅格雷看見挂着的那盞煤油燈,不知道這個小村莊裡沒有電燈。
沒有人邀請他,梅格雷就進了裡屋。
這裡一片昏暗。
幸虧有兩根正在燃燒的木柴,借這這一點亮光,梅格雷看見一張大床,床上鋪着很厚的褥子,紅色鴨絨被鼓鼓攘攘的像個大球。
床上躺着一個老太婆,一動不動,臉色灰暗而呆滞,隻有那雙眼睛證明她還活着。
“她總也不說話嗎?”梅格雷問瑪麗·拉考爾。
“不說。
”瑪麗用手勢作了回答。
梅格雷聳聳肩膀,然後坐在一把藤椅上,從口袋裡掏出一疊材料…… 案件發生在四五天以前,案子本身并沒有什麼特别轟動的地方。
鮑特玉姐妹兩人同住在店鋪裡,為了攢錢,過着十分節儉的日子。
在這個村子裡,她們還有三處房屋。
她倆因吝啬而出了名。
星期五夜裡,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