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堅石詐騙案獨家解密
關燈
小
中
大
他說:“最近上面要查賬,法人得逐個找,法人多了就給查賬制造困難,你當兩個月法人給你10萬元。
” 2003年8月份,于波就跟段玉龍辦理了股權轉讓手續,之後于波分幾次共給了段玉龍9萬元。
但是,段玉龍從未參與過堅石公司的經營管理,甚至他在當法人期間回了老家。
兩個月後段玉龍從老家回來,他覺得不踏實,讓于波找别人當法人,于是,堅石公司的法人又落到一個叫王建華的人頭上,這個王建華也是于波的黑龍江老鄉。
通過這種“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貓膩,2003年下半年的堅石房地産公司早已不屬當年享譽京城的房地産大亨潘石屹的旗下,截至2003年11月案發時,堅石公司已五易其主。
堅石公司法人變更順序是:2001年5月,堅石公司法人變更為潘石屹的弟弟潘石堅;2003年6月24日,潘石堅将公司轉讓給于波;2003年8月13日,于波又将公司轉讓給其同鄉段玉龍;2003年10月31日,段玉龍将公司轉讓給王建華。
其實,于波之後的兩個法人不過是傀儡而已,堅石公司真正的老闆是于波。
多行不義必自斃,逃到天涯也枉然 于波将房屋大量低價轉租出去後,并沒有打算把收來的錢交給房主,他其實早已做好了挾款外逃的打算。
但是,很多房主拿不到錢,自然要向堅石要個說法。
2003年11月9日,北京市海澱分局刑警經偵隊接到一名姓馮的女事主報案稱,她與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簽訂了《房屋出租委托合同》,出租其位于朝陽安慧北裡的一套兩居室住房,租期2年,月租金4800元。
按照合同規定,公司每月初将當月房屋租金打到馮女士賬戶上。
然而,房子交給堅石公司代管以後,馮女士卻沒有收到公司應付的租金。
當馮女士前往安慧北裡自己委托堅石公司出租的房前,發現堅石公司早就以每月2500元的低廉租金将房子租給了一名外地房客。
這名房客告訴馮女士,他已經向堅石公司一次性交納了一年的租金。
深感不安的馮女士趕緊與堅石公司業務員聯系,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通業務員留下的電話。
11月9日,馮女士立即找到位于大鐘寺的中鼎大廈堅石公司總部,卻發現公司已人去樓空。
随即,馮女士向警方報案。
與此同時,海澱警方又連續接到數十個堅石公司客戶打來的電話,都是反映堅石公司就地蒸發之事。
此時,中鼎大廈有幾十名堅石公司客戶沖進堅石公司總部。
在現場,幾十名房主激憤的情緒難以控制,他們反映的情況與報案的馮女士大緻相同。
偵查員從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堅石公司一面以明顯高于市場平均價的價格與房主簽訂租賃合同大量聚斂房源,另一面卻又以大大低于市場平均價的價格将房子轉租出去。
這是一種明顯違背商業規則的高進低出的經營方式。
從表面上看堅石公司顯然在做賠本的買賣,但卻能夠使公司在短期内吸納相當多的房源并迅速出租收到大量的租金。
由于有一至兩個月時間堅石公司無須向房主付費,這個時間差給空手套白狼提供了條件,堅石公司可以不付一分錢拿到房源轉租出手套取大量租金。
在應當向房主付租金的時間堅石公司人員突然消失,暴露出公司存在卷款出逃進行詐騙的嫌疑。
11月9日,海澱公安分局刑警經偵隊正式立案偵查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涉嫌經濟詐騙一案。
案件偵查首先是從調查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狀況入手的。
通過調取該公司工商注冊資料,偵查員發現,截至案發堅石公司已五易其主。
偵查員還發現,堅石公司曾被評為北京首批“放心中介”,但2003年5月已退出這一稱号,于波接手後卻始終打着“放心中介”的旗号經營,并且繼續使用公司法人變更前的執照。
海澱警方從受理的報案看,短短半年時間堅石公司以高進低出的方式套取租金500餘萬元,受害群衆多達770多人。
然而,刑警在調取堅石公司在商業銀行的賬戶時卻發現,公司賬上的資金僅有4000元。
大量事實證明,于波在收購堅石公司後頻繁更換法人,不過是在玩偷梁換柱轉移債權債務的金蟬脫殼之計,其瘋狂高進低出套取租金的真實目的就是詐騙。
在事實基本清晰之後,海澱刑警全力以赴追查失蹤的涉案主要嫌疑人于波。
但是,案發後于波下落不明。
警方隻在羅馬花園查到了于波以97萬元現金購買的一套187平方米的住宅以及以48萬元價格在朝陽望京西苑購買的一套兩居室住房。
刑警對于波兩處房産布控後,均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2003年11月20日,偵查員前往于波原籍黑龍江,在當地警方配合下查找于波線索。
但是,在長達1個月的布控中,警方沒有發現于波與原籍聯系的蛛絲馬迹。
正當案件偵破陷入僵局之時,2004年1月中旬的一天,警方接到于波的妹妹托人捎來的話,問100萬元能否為其哥買斷官司。
偵查員推斷投石問路之人一定是于波自己。
随即,偵查員将力量集中在對于波妹妹北京的暫住地進行布控。
2004年2月10日,海澱刑警發現于波妹妹與海口一個長達57分鐘的通話記錄,海口被警方目光鎖定。
2004年2月13日,北京警方根據于波妹妹的通話記錄,采取逐步排除法慢慢縮小包圍圈,最終将于波可能藏匿地點定位在海口市國貿大道天昊大廈内。
随後,警方對天昊大廈布控摸排。
專案組得到準确消息,于波就住在天昊大廈内,與他同住的還有一名年輕女子。
2004年2月24日23時許,警方确定抓捕條件已經成熟,公安人員敲響了于波的房門。
應聲開門的是于波的女友蔡敏,公安人員進入房内時于波正在上網,在于波床邊案頭撂着3本書,分别是《刑法》《刑事訴訟法》《合同法》,3本書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
于
” 2003年8月份,于波就跟段玉龍辦理了股權轉讓手續,之後于波分幾次共給了段玉龍9萬元。
但是,段玉龍從未參與過堅石公司的經營管理,甚至他在當法人期間回了老家。
兩個月後段玉龍從老家回來,他覺得不踏實,讓于波找别人當法人,于是,堅石公司的法人又落到一個叫王建華的人頭上,這個王建華也是于波的黑龍江老鄉。
通過這種“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貓膩,2003年下半年的堅石房地産公司早已不屬當年享譽京城的房地産大亨潘石屹的旗下,截至2003年11月案發時,堅石公司已五易其主。
堅石公司法人變更順序是:2001年5月,堅石公司法人變更為潘石屹的弟弟潘石堅;2003年6月24日,潘石堅将公司轉讓給于波;2003年8月13日,于波又将公司轉讓給其同鄉段玉龍;2003年10月31日,段玉龍将公司轉讓給王建華。
其實,于波之後的兩個法人不過是傀儡而已,堅石公司真正的老闆是于波。
多行不義必自斃,逃到天涯也枉然 于波将房屋大量低價轉租出去後,并沒有打算把收來的錢交給房主,他其實早已做好了挾款外逃的打算。
但是,很多房主拿不到錢,自然要向堅石要個說法。
2003年11月9日,北京市海澱分局刑警經偵隊接到一名姓馮的女事主報案稱,她與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簽訂了《房屋出租委托合同》,出租其位于朝陽安慧北裡的一套兩居室住房,租期2年,月租金4800元。
按照合同規定,公司每月初将當月房屋租金打到馮女士賬戶上。
然而,房子交給堅石公司代管以後,馮女士卻沒有收到公司應付的租金。
當馮女士前往安慧北裡自己委托堅石公司出租的房前,發現堅石公司早就以每月2500元的低廉租金将房子租給了一名外地房客。
這名房客告訴馮女士,他已經向堅石公司一次性交納了一年的租金。
深感不安的馮女士趕緊與堅石公司業務員聯系,卻無論如何也打不通業務員留下的電話。
11月9日,馮女士立即找到位于大鐘寺的中鼎大廈堅石公司總部,卻發現公司已人去樓空。
随即,馮女士向警方報案。
與此同時,海澱警方又連續接到數十個堅石公司客戶打來的電話,都是反映堅石公司就地蒸發之事。
此時,中鼎大廈有幾十名堅石公司客戶沖進堅石公司總部。
在現場,幾十名房主激憤的情緒難以控制,他們反映的情況與報案的馮女士大緻相同。
偵查員從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堅石公司一面以明顯高于市場平均價的價格與房主簽訂租賃合同大量聚斂房源,另一面卻又以大大低于市場平均價的價格将房子轉租出去。
這是一種明顯違背商業規則的高進低出的經營方式。
從表面上看堅石公司顯然在做賠本的買賣,但卻能夠使公司在短期内吸納相當多的房源并迅速出租收到大量的租金。
由于有一至兩個月時間堅石公司無須向房主付費,這個時間差給空手套白狼提供了條件,堅石公司可以不付一分錢拿到房源轉租出手套取大量租金。
在應當向房主付租金的時間堅石公司人員突然消失,暴露出公司存在卷款出逃進行詐騙的嫌疑。
11月9日,海澱公安分局刑警經偵隊正式立案偵查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涉嫌經濟詐騙一案。
案件偵查首先是從調查堅石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狀況入手的。
通過調取該公司工商注冊資料,偵查員發現,截至案發堅石公司已五易其主。
偵查員還發現,堅石公司曾被評為北京首批“放心中介”,但2003年5月已退出這一稱号,于波接手後卻始終打着“放心中介”的旗号經營,并且繼續使用公司法人變更前的執照。
海澱警方從受理的報案看,短短半年時間堅石公司以高進低出的方式套取租金500餘萬元,受害群衆多達770多人。
然而,刑警在調取堅石公司在商業銀行的賬戶時卻發現,公司賬上的資金僅有4000元。
大量事實證明,于波在收購堅石公司後頻繁更換法人,不過是在玩偷梁換柱轉移債權債務的金蟬脫殼之計,其瘋狂高進低出套取租金的真實目的就是詐騙。
在事實基本清晰之後,海澱刑警全力以赴追查失蹤的涉案主要嫌疑人于波。
但是,案發後于波下落不明。
警方隻在羅馬花園查到了于波以97萬元現金購買的一套187平方米的住宅以及以48萬元價格在朝陽望京西苑購買的一套兩居室住房。
刑警對于波兩處房産布控後,均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2003年11月20日,偵查員前往于波原籍黑龍江,在當地警方配合下查找于波線索。
但是,在長達1個月的布控中,警方沒有發現于波與原籍聯系的蛛絲馬迹。
正當案件偵破陷入僵局之時,2004年1月中旬的一天,警方接到于波的妹妹托人捎來的話,問100萬元能否為其哥買斷官司。
偵查員推斷投石問路之人一定是于波自己。
随即,偵查員将力量集中在對于波妹妹北京的暫住地進行布控。
2004年2月10日,海澱刑警發現于波妹妹與海口一個長達57分鐘的通話記錄,海口被警方目光鎖定。
2004年2月13日,北京警方根據于波妹妹的通話記錄,采取逐步排除法慢慢縮小包圍圈,最終将于波可能藏匿地點定位在海口市國貿大道天昊大廈内。
随後,警方對天昊大廈布控摸排。
專案組得到準确消息,于波就住在天昊大廈内,與他同住的還有一名年輕女子。
2004年2月24日23時許,警方确定抓捕條件已經成熟,公安人員敲響了于波的房門。
應聲開門的是于波的女友蔡敏,公安人員進入房内時于波正在上網,在于波床邊案頭撂着3本書,分别是《刑法》《刑事訴訟法》《合同法》,3本書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