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t
"這就——"我欠身,表示感謝她招待。
"我不是收買你,你要覺得這姑娘冤枉、可憐,你就寫,隻可惜你看不到她的照片。
她目光有些茫然。
這死去的姑娘在她心中顯然是個沉重負擔。
"我從小長得醜,所以特别羨慕長得漂亮的女娃,想同她們交朋友。
我同她不在一個學校,總是上學放學路上迎面碰到,一晃也就過去了。
她那副長相,不光男的,女人也動心,我就想同她接近。
我見她總獨來獨往,有一天,守在她放學的路上,跟上去說我特别想同她說個話,希望她不要見怪。
她說好,我陪她就走了一路。
以後上學,我總到她家門附近等她,就這樣認識了。
你别客氣,吃酒呀!" 她端上清炖的海鳗,湯是很鮮美的。
我喝着湯,聽她急速講述她怎麼成了她家的人,她母親待她如同女兒一般。
她經常不回自己家,就同她睡在一個被窩裡。
"你不要以為有那種事,我懂得男女間的事也是在她關進牢裡判了十年徒刑又同我鬧翻了不要我去探監之後我才随便找了個男人結的婚。
我同她是女孩子間那種最純潔的感情,這你們男人不一定都懂,男人愛女人就像頭畜牲,我不是說你,你是作家,吃螃蟹呀!"她掰開生腌的帶腥味的螃蟹,堆到我碗裡。
還有煮的(左女右聖)子,沾作料吃。
又是男女之間的戰争,靈魂同肉體之戰。
"她父親是個國民黨軍官。
解放軍南下,她媽當時懷着她,得到她父親帶到的口信趕到碼頭,兵艦已經跑了。
" 又是個這種陳舊的故事,我對這女孩已失去興趣,隻用功吃着螃蟹。
"有一天夜裡,她在被窩裡摟住我哭起來,我吓了一跳,問她什麼事?她說她想她爸爸。
" "她不是沒有見過他?" "他那些穿軍裝的照片她媽都燒了,可她家裡還有她媽穿着白紗裙同她父親的結婚照,她父親穿的西裝,人很潇灑,她也給我看過。
我使勁安慰她,心疼她,後來摟緊她,同她一起哭了。
" "這可以理解。
" "要都像你這樣想就好了,可人并不理解,把她當做反革命,說她想變天、企圖逃到台灣去。
" "那年月的政策不像如今,這回不是又變過來鼓勵回大陸探親?"我能說什麼呢? "她一個年輕女孩,雖說那時候已經上了高中,哪懂這些?她把她想她父親的話都寫在日記本裡!" "這要被人看到告發了,那時候是能判她刑的,"我說。
我想知道的是這戀父情結和同性戀之間是不是有某種轉化。
她講到這女孩因為出身關系上不了大學,怎麼被京劇團看上去當了學員。
有回劇團的女主角病了,叫她臨時頂替,一下怎麼走紅,怎麼又引起那女主角的妒嫉。
她們劇團外出巡回演出時,那女人偷看到她的日記,報告上去,等劇團回到城裡,公安員怎麼找她母親去談話,叫她動員她女兒自首,交出日記。
而這女孩怕公安員查抄,又怎樣把日記本轉移到她家。
可她也怕公安員找來,就又把這些日記本送到這女孩的舅父家。
她母親經過審問,供出她女兒平時交往的隻有她和她舅父兩家。
女孩的舅父于是也被傳訊了,又怕被揭發出來,主動交出了她的日記本。
公安員又如何轉來找到她,她自然也害怕,隻好一五一十作了交代。
這女孩先是隔離在劇團裡不讓回家,之後定為書寫反動日記妄圖變天的反革命罪行,正式逮捕入獄。
"就是說,你們都檢舉揭發了她,包括她母親,她舅父?"這蟹腥,吃不下去,我擱下了,一手指蟹黃,沒有個擦手的布。
"都寫了交代揭發材料,蓋了手印。
就連她舅父那麼大年紀,也吓得不敢再同我見面。
她
"我不是收買你,你要覺得這姑娘冤枉、可憐,你就寫,隻可惜你看不到她的照片。
她目光有些茫然。
這死去的姑娘在她心中顯然是個沉重負擔。
"我從小長得醜,所以特别羨慕長得漂亮的女娃,想同她們交朋友。
我同她不在一個學校,總是上學放學路上迎面碰到,一晃也就過去了。
她那副長相,不光男的,女人也動心,我就想同她接近。
我見她總獨來獨往,有一天,守在她放學的路上,跟上去說我特别想同她說個話,希望她不要見怪。
她說好,我陪她就走了一路。
以後上學,我總到她家門附近等她,就這樣認識了。
你别客氣,吃酒呀!" 她端上清炖的海鳗,湯是很鮮美的。
我喝着湯,聽她急速講述她怎麼成了她家的人,她母親待她如同女兒一般。
她經常不回自己家,就同她睡在一個被窩裡。
"你不要以為有那種事,我懂得男女間的事也是在她關進牢裡判了十年徒刑又同我鬧翻了不要我去探監之後我才随便找了個男人結的婚。
我同她是女孩子間那種最純潔的感情,這你們男人不一定都懂,男人愛女人就像頭畜牲,我不是說你,你是作家,吃螃蟹呀!"她掰開生腌的帶腥味的螃蟹,堆到我碗裡。
還有煮的(左女右聖)子,沾作料吃。
又是男女之間的戰争,靈魂同肉體之戰。
"她父親是個國民黨軍官。
解放軍南下,她媽當時懷着她,得到她父親帶到的口信趕到碼頭,兵艦已經跑了。
" 又是個這種陳舊的故事,我對這女孩已失去興趣,隻用功吃着螃蟹。
"有一天夜裡,她在被窩裡摟住我哭起來,我吓了一跳,問她什麼事?她說她想她爸爸。
" "她不是沒有見過他?" "他那些穿軍裝的照片她媽都燒了,可她家裡還有她媽穿着白紗裙同她父親的結婚照,她父親穿的西裝,人很潇灑,她也給我看過。
我使勁安慰她,心疼她,後來摟緊她,同她一起哭了。
" "這可以理解。
" "要都像你這樣想就好了,可人并不理解,把她當做反革命,說她想變天、企圖逃到台灣去。
" "那年月的政策不像如今,這回不是又變過來鼓勵回大陸探親?"我能說什麼呢? "她一個年輕女孩,雖說那時候已經上了高中,哪懂這些?她把她想她父親的話都寫在日記本裡!" "這要被人看到告發了,那時候是能判她刑的,"我說。
我想知道的是這戀父情結和同性戀之間是不是有某種轉化。
她講到這女孩因為出身關系上不了大學,怎麼被京劇團看上去當了學員。
有回劇團的女主角病了,叫她臨時頂替,一下怎麼走紅,怎麼又引起那女主角的妒嫉。
她們劇團外出巡回演出時,那女人偷看到她的日記,報告上去,等劇團回到城裡,公安員怎麼找她母親去談話,叫她動員她女兒自首,交出日記。
而這女孩怕公安員查抄,又怎樣把日記本轉移到她家。
可她也怕公安員找來,就又把這些日記本送到這女孩的舅父家。
她母親經過審問,供出她女兒平時交往的隻有她和她舅父兩家。
女孩的舅父于是也被傳訊了,又怕被揭發出來,主動交出了她的日記本。
公安員又如何轉來找到她,她自然也害怕,隻好一五一十作了交代。
這女孩先是隔離在劇團裡不讓回家,之後定為書寫反動日記妄圖變天的反革命罪行,正式逮捕入獄。
"就是說,你們都檢舉揭發了她,包括她母親,她舅父?"這蟹腥,吃不下去,我擱下了,一手指蟹黃,沒有個擦手的布。
"都寫了交代揭發材料,蓋了手印。
就連她舅父那麼大年紀,也吓得不敢再同我見面。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