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關燈
火車,專門去找過她一趟。

    問了好幾個養老院,說沒有這人。

    人便倒過來問他:是找敬老院還是孤老院?我兄弟又問:這敬老院和孤老院有什麼區别?人說得十分嚴正:敬老院裡都是出身成分沒有問題曆史清白的老人,身分曆史有問題或不清不楚的才弄到孤老院去。

    他便給孤老院又打了個電話。

    電話裡一個更為嚴厲的聲音問:你是她什麼人?打聽她做什麼?其時,他從學校裡出來還沒有個領工資吃飯的地方,怕把他的城市戶口也弄得吊銷了,趕緊把電話扣上,又過了幾年,學校裡進行軍訓,機關工廠實行軍管,不安分的人都安分下來了,剛接受過改造從鄉下才回城工作的我姑媽,這時來信說,她聽說我外婆前兩年已經死了。

    我終于打聽到确有這麼個孤老院,在城郊十公裡的一個叫桃花村的地方,冒着當頭暑日,我騎了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在這麼個不見一棵桃樹的木材廠的隔壁,總算找到了挂着個養老院牌子的院落。

    院裡有幾幢簡易的二層樓房,可沒見到一個老人。

    也許是老人更怕熱,都縮在房裡歇涼。

    我找到一間房門敞開的辦公室,一位穿個汗背心的幹部腿跷到桌上,靠在藤條椅上,正在關心時事。

    我問這裡是不是當年的孤老院?他放下報紙,說: "又改回來了,現今沒有孤老院,全都叫養老院。

    " 我沒有問是不是還有敬老院,隻請他查一查有沒有這樣一位已經去世了的老人。

    他倒好說話,沒問我要證件,從抽屜裡拿出個死亡登記簿,逐年翻查,然後在一頁上停住,又問了我一遍死者的姓名。

     "性别女?"他問。

     "不錯,"我肯定說。

     他這才把簿子推過來,讓我自己辨認。

    分明是我外婆的姓名,年齡也大緻相符。

     "已經死了上十年了,"他感歎道。

     "可不是,"我答道,又問,"你是不是一直在這裡工作?" 他點頭稱是。

    我又問他是否記得死者的模樣? "讓我想想看,"他仰頭枕在椅背上,"是一個矮小幹瘦的老太婆?" 我也點點頭。

    可我又想起家中的舊照片上是個挺豐滿的老太太。

    當然也是幾十年前照的,在她身邊的我那時候還在玩陀螺,之後她可能就不曾再照過相。

    幾十年後,人變成什麼樣都完全可能,恐怕隻有骨架子不會變。

    我母親的個子就不高,她當然也高不了。

     "她說話總吵吵?" 像她這年紀的老太婆說起話來不叫嚷的也少,不過關鍵是姓名沒錯。

     "她有沒有說過她有兩個外孫?"我問。

     "你就是她外孫?" "是的。

     他點點頭,說:"她好像說過她還有外孫。

    " "有沒有說過有一天會來接她的?" "說過,說過。

    " "不過,那時候我也下農村了。

    ""文化大革命嘛,"他替我解釋。

    "嗅,她這屬于正常死亡,"他又補充道。

    我沒有問那非正常死亡又是怎麼個死法,隻是問她葬在哪裡。

     "都火化了。

    我們一律都火化的。

    别說是養老院裡的老人,連我們死了也一樣火化。

    " "城市人口這麼多,沒死人的地方,"我替他把話說完,又問:"她骨灰還在嗎?" "都處理了。

    我們這裡都是沒有親屬的孤寡老人,骨灰都統一處理。

    " "有沒有個統一的墓地?" "晤——"他在考慮怎麼回答。

     該譴責的自然是我這樣不孝的子孫,而不是他,我隻能向他道謝。

    從院裡出來,我蹬上自行車,心想即使有個統一的墓地,将來也不會有考古的價值。

    可我總算是看望了給我買過陀螺的我死去的外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