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生育都要計劃嗎?生第二個罰款不說,戶口都不給上!你說可不是嗎,又說你想看看這張宗譜。
他說一準有你,一準有你,這村裡姓李的人家都修了進去。
還說隻有三戶外姓,也都娶過李家的姑娘,要不,休想在村裡待住。
不過外姓人總歸是外姓人,而婦人家一概都上不了這譜。
你說這你都明白,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之前就有了這姓氏,這村裡的李家且不去牽扯是不是皇親,祖上當将軍和司馬的可大有人在,不是隻出盜墓的人。
從飼堂出來你就被小娃兒們圍住,不知打那兒冒出來的,一十好幾。
你走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你說他們是一群跟屁蟲,他們一個個都跟着傻笑。
你舉起相機,他們轟的就跑。
隻有個娃娃頭站出來,說你相機裡沒有膠卷,你可以打開來看。
這是個聰明的小子,細條個兒,像水中的白條,領着這群小魚。
"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你向他發問。
"大戲台,"他回答你說。
"什麼大戲台?" 他們就跑進一條小巷裡。
你跟蹤他們,巷口的屋角有塊基石,刻着"泰山石敢當"的字樣。
你永遠也弄不明白這行文字的準确含意,如今也未必有人能說得清楚,總之,這都同你童年的記憶聯系在一起。
在這條隻容得人挑一擔水桶走過的空空的小巷裡,你又聽見那一雙赤腳拍打着灑上水迹的青石闆僻僻拍拍清脆的聲響。
你穿過巷子出來,突然面對一片鋪滿稻草的曬場,空中彌漫一股新收割的稻草甘甜的清香。
曬場的盡頭果真有一個舊戲台子,用整根的木料構架的,台面有半人多高,也堆滿了成捆的稻草。
這群小猴子沿着柱子爬了上去,又從上面跳到曬場裡,在稻草堆裡翻着筋鬥。
四面通風的舞台四根大柱子撐着個飛檐跳角的大屋頂,頂上幾根橫梁當年想必用來挂旗旗,燈籠和要把戲的繩索,柱子和橫梁都曾經有過彩繪,頒子和漆皮如今已經剝落。
這裡演過戲,殺過頭,開過會,慶賀過,也有人下過跪,也有人叩過頭,到收割的時候又堆滿稻草,娃娃們總爬上爬下。
當年也爬上爬下的娃兒們老的老了,死的死了,上了宗譜和沒上宗譜的都弄不清楚,憑記憶拼湊的譜系又是否原樣?有譜與無譜到頭來也無甚差别,隻要沒高飛遠走,就都得種田吃飯,剩下的又隻有孩子和稻草。
戲台對面有座廟,在砸毀了的老廟址上如今又新蓋了起來,重彩奪目。
朱紅的大門上繪的一青一赤兩位門神,手執刀斧,眼若銅鈴。
粉牆上墨筆寫着:華光廟再建樂助錄金名單開列如下:某某某一百元,某某某一百二十元,某某某一百二十五元,某某某五十元,某某某六十元,某某某二百元……最後的落款:靈岩老中青代表公布。
你走了進去,殿内華光大帝腳下,一排老婦人或站或跪,全都一身上下青衣青褲,又都沒有牙,站着的跪下,跪下的起立,紛紛燒香禮拜。
這華光大帝長個光滑的臉蛋,闊臉方腮,一派福像,香煙線繞之中,顯得越發慈祥。
他面前的條案上還放的筆墨硯台,一副文官辦公事的樣子。
放燭台和香爐的供桌上垂下一幅紅布,用五彩絲線繡着"保國佑民"的字樣。
帳慢和華蓋之上,一塊烏黑的橫匾寫着"通天顯應",邊上有一行小字,"靈岩士民供奉",就說不清是哪年哪月留下的骨董。
你倒是确認了這地方叫靈岩,想必就真有這麼個靈異的去處,證明你奔靈山而來并沒有錯。
你問這些老婆婆,她們都張着沒牙的癟嘴,發出絲絲絲絲的聲音,沒有一個說得清去靈芝的路。
"在這村子邊上? "是是斯斯……" "離村子不遠? "斯斯希希……" "要拐個彎? "希希奇奇……" "還有二裡路? "青奇稀稀……" "五裡路? "稀稀奇奇……" "不是五裡是七裡? "稀是奇是稀是斯……" 有一座石橋?沒有石橋?就順着溪澗進去?還是走大路的好?走大路就遠了?繞點路心裡明白?心裡明白了一找就到?要緊的是心誠?心誠就靈驗?靈驗不靈驗全在運氣,有福之人無須去找?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處尋,尋來全不費功夫!說這靈岩無非是頑石一塊?不好這麼說的,那麼該怎麼說?這不好說是不好說還是不能說?就全看你了,你看她是什麼模樣就什麼模樣,你想是個美女就是個美女,心裡中了邪惡就隻見鬼怪。
他說一準有你,一準有你,這村裡姓李的人家都修了進去。
還說隻有三戶外姓,也都娶過李家的姑娘,要不,休想在村裡待住。
不過外姓人總歸是外姓人,而婦人家一概都上不了這譜。
你說這你都明白,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之前就有了這姓氏,這村裡的李家且不去牽扯是不是皇親,祖上當将軍和司馬的可大有人在,不是隻出盜墓的人。
從飼堂出來你就被小娃兒們圍住,不知打那兒冒出來的,一十好幾。
你走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你說他們是一群跟屁蟲,他們一個個都跟着傻笑。
你舉起相機,他們轟的就跑。
隻有個娃娃頭站出來,說你相機裡沒有膠卷,你可以打開來看。
這是個聰明的小子,細條個兒,像水中的白條,領着這群小魚。
"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你向他發問。
"大戲台,"他回答你說。
"什麼大戲台?" 他們就跑進一條小巷裡。
你跟蹤他們,巷口的屋角有塊基石,刻着"泰山石敢當"的字樣。
你永遠也弄不明白這行文字的準确含意,如今也未必有人能說得清楚,總之,這都同你童年的記憶聯系在一起。
在這條隻容得人挑一擔水桶走過的空空的小巷裡,你又聽見那一雙赤腳拍打着灑上水迹的青石闆僻僻拍拍清脆的聲響。
你穿過巷子出來,突然面對一片鋪滿稻草的曬場,空中彌漫一股新收割的稻草甘甜的清香。
曬場的盡頭果真有一個舊戲台子,用整根的木料構架的,台面有半人多高,也堆滿了成捆的稻草。
這群小猴子沿着柱子爬了上去,又從上面跳到曬場裡,在稻草堆裡翻着筋鬥。
四面通風的舞台四根大柱子撐着個飛檐跳角的大屋頂,頂上幾根橫梁當年想必用來挂旗旗,燈籠和要把戲的繩索,柱子和橫梁都曾經有過彩繪,頒子和漆皮如今已經剝落。
這裡演過戲,殺過頭,開過會,慶賀過,也有人下過跪,也有人叩過頭,到收割的時候又堆滿稻草,娃娃們總爬上爬下。
當年也爬上爬下的娃兒們老的老了,死的死了,上了宗譜和沒上宗譜的都弄不清楚,憑記憶拼湊的譜系又是否原樣?有譜與無譜到頭來也無甚差别,隻要沒高飛遠走,就都得種田吃飯,剩下的又隻有孩子和稻草。
戲台對面有座廟,在砸毀了的老廟址上如今又新蓋了起來,重彩奪目。
朱紅的大門上繪的一青一赤兩位門神,手執刀斧,眼若銅鈴。
粉牆上墨筆寫着:華光廟再建樂助錄金名單開列如下:某某某一百元,某某某一百二十元,某某某一百二十五元,某某某五十元,某某某六十元,某某某二百元……最後的落款:靈岩老中青代表公布。
你走了進去,殿内華光大帝腳下,一排老婦人或站或跪,全都一身上下青衣青褲,又都沒有牙,站着的跪下,跪下的起立,紛紛燒香禮拜。
這華光大帝長個光滑的臉蛋,闊臉方腮,一派福像,香煙線繞之中,顯得越發慈祥。
他面前的條案上還放的筆墨硯台,一副文官辦公事的樣子。
放燭台和香爐的供桌上垂下一幅紅布,用五彩絲線繡着"保國佑民"的字樣。
帳慢和華蓋之上,一塊烏黑的橫匾寫着"通天顯應",邊上有一行小字,"靈岩士民供奉",就說不清是哪年哪月留下的骨董。
你倒是确認了這地方叫靈岩,想必就真有這麼個靈異的去處,證明你奔靈山而來并沒有錯。
你問這些老婆婆,她們都張着沒牙的癟嘴,發出絲絲絲絲的聲音,沒有一個說得清去靈芝的路。
"在這村子邊上? "是是斯斯……" "離村子不遠? "斯斯希希……" "要拐個彎? "希希奇奇……" "還有二裡路? "青奇稀稀……" "五裡路? "稀稀奇奇……" "不是五裡是七裡? "稀是奇是稀是斯……" 有一座石橋?沒有石橋?就順着溪澗進去?還是走大路的好?走大路就遠了?繞點路心裡明白?心裡明白了一找就到?要緊的是心誠?心誠就靈驗?靈驗不靈驗全在運氣,有福之人無須去找?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處尋,尋來全不費功夫!說這靈岩無非是頑石一塊?不好這麼說的,那麼該怎麼說?這不好說是不好說還是不能說?就全看你了,你看她是什麼模樣就什麼模樣,你想是個美女就是個美女,心裡中了邪惡就隻見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