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畫成一個用雙手倒立着的人形,頭上有墨迹點出的五官,身軀上寫着兩個字"長命",叫做"倒立牾猖",很有點惡作劇的味道。
我問這位退休鄉長,現在還有沒有這種保護神,他說這叫做"老根"。
這木偶得同新生兒共生死,人死後,也同屍體一起送出家門,死人埋葬了,它便擱在山野裡,讓靈魂也回歸自然。
我問他能不能替我找到一件,我好帶在身上。
他笑了笑,說這是獵人上山揣在懷裡辟邪的,對我這樣的人沒用。
"能不能找到一位懂得這種邪術的老獵人,跟他一起去打獵?"我又問。
"那石老爺最有本事了,"他想了想,說。
"能找到地嗎?"我立刻間。
"他在石老爺屋。
" "這石老爺屋在哪裡?" "從這裡再往上去二十裡到銀廠溝,從溝裡進到山洞的盡頭,就有個石屋。
" "這是個地名,還就是他石老爺的屋?" 他說是個地名,也真有一間石屋,石老爺就住在裡面。
"你能帶我去找他嗎?"我追問。
"已經死啦。
他躺在鋪上,就睡死過去了。
太老了,他活到九十好幾,也有說一百好幾十,總歸,沒有人說得清他的歲數。
" "那他後人還在嗎?"我少不得又問。
"我老爺一輩,我剛記事,他就這樣一個人過。
" "也沒有老伴?" "他就一個人住在銀廠溝裡,從山溝裡進去,高處獨家獨戶,一個人,一間屋。
噢,屋裡牆上還挂着他那杆槍。
"我問他這話什麼意思。
他說這是一個好獵手,一個法術很高的獵手,現今是找不到這樣的獵手了。
人都知道他屋裡還挂着他那杆槍,百發百中,就是沒有人敢去取。
"為什麼?"我更不明白了。
"進銀廠溝的路斷了。
" "再也進不去了?" "進不去啦。
早先有人在那裡開過銀礦,成都來的一家字号,雇了一批工開礦。
後來銀廠遭搶,人也跟着散了夥。
開礦時修的進溝裡的棧道垮的垮了,沒垮的也朽了。
" "那是哪年的事?" "我老爺還在世,有頭五十年了吧。
" 可不,他都已經退休,也成了曆史,真實的曆史。
"就再沒有人進去過?"我越發想打聽個究竟。
"說不準,總歸不好進去。
" "那屋也朽了?" "石頭搭的那能朽了。
" "我說那房梁。
" "噢,那倒是。
" 他不想領我進去,不想介紹個獵人才這樣唬弄我,我想。
"那怎麼知道槍還挂在牆上?"我還要問。
"都這麼說,總有人見到。
都說這石老爺也真怪,屍首都不爛,也沒有野物敢碰它,直挺挺躺在鋪上,幹瘦幹瘦的,牆上就挂的他那杆槍。
""這不可能,山裡水氣這樣重,屍體不可能不腐爛,槍都該鏽成一堆鐵鏽了,"我反駁道。
"不曉得,好多年了,人都這樣講,"他不以為然,照樣講他的。
火光在他眼睛裡跳動,透出一層狡猾,我以為。
"你不是沒見嗎?"我仍然不放過。
"有人見過的講,"他就像睡着了一樣,幹瘦幹瘦的,"頭前牆上就挂着的他那杆槍,"他繼續說,不動聲色。
"他會邪術,不要說沒有人敢去偷他那杯槍,野物都不敢沾邊。
"這獵手已經被神化了。
曆史同傳說混為一談,一篇民間故事就這樣誕生的。
真實隻存在于經驗之中,而且得是自身的經驗,然而,那怕是自身的經驗,一經轉述,依然成了故事。
真實是無法論證的,也毋須去論證,讓所謂生活的真實的辯士去辯論就得了,要緊的是生活。
真實的隻是我坐在這火塘邊上,在這被油煙熏得烏黑的屋子裡,看到的他眼睛裡跳動的火光,真實的隻是我自己,真實的隻是這瞬間的感受,你無法向他人轉述。
那門外雲霧籠罩下,青山隐約,什麼地方那湍急的溪流嘩嘩水聲在你心裡作響,這就夠了。
我問這位退休鄉長,現在還有沒有這種保護神,他說這叫做"老根"。
這木偶得同新生兒共生死,人死後,也同屍體一起送出家門,死人埋葬了,它便擱在山野裡,讓靈魂也回歸自然。
我問他能不能替我找到一件,我好帶在身上。
他笑了笑,說這是獵人上山揣在懷裡辟邪的,對我這樣的人沒用。
"能不能找到一位懂得這種邪術的老獵人,跟他一起去打獵?"我又問。
"那石老爺最有本事了,"他想了想,說。
"能找到地嗎?"我立刻間。
"他在石老爺屋。
" "這石老爺屋在哪裡?" "從這裡再往上去二十裡到銀廠溝,從溝裡進到山洞的盡頭,就有個石屋。
" "這是個地名,還就是他石老爺的屋?" 他說是個地名,也真有一間石屋,石老爺就住在裡面。
"你能帶我去找他嗎?"我追問。
"已經死啦。
他躺在鋪上,就睡死過去了。
太老了,他活到九十好幾,也有說一百好幾十,總歸,沒有人說得清他的歲數。
" "那他後人還在嗎?"我少不得又問。
"我老爺一輩,我剛記事,他就這樣一個人過。
" "也沒有老伴?" "他就一個人住在銀廠溝裡,從山溝裡進去,高處獨家獨戶,一個人,一間屋。
噢,屋裡牆上還挂着他那杆槍。
"我問他這話什麼意思。
他說這是一個好獵手,一個法術很高的獵手,現今是找不到這樣的獵手了。
人都知道他屋裡還挂着他那杆槍,百發百中,就是沒有人敢去取。
"為什麼?"我更不明白了。
"進銀廠溝的路斷了。
" "再也進不去了?" "進不去啦。
早先有人在那裡開過銀礦,成都來的一家字号,雇了一批工開礦。
後來銀廠遭搶,人也跟着散了夥。
開礦時修的進溝裡的棧道垮的垮了,沒垮的也朽了。
" "那是哪年的事?" "我老爺還在世,有頭五十年了吧。
" 可不,他都已經退休,也成了曆史,真實的曆史。
"就再沒有人進去過?"我越發想打聽個究竟。
"說不準,總歸不好進去。
" "那屋也朽了?" "石頭搭的那能朽了。
" "我說那房梁。
" "噢,那倒是。
" 他不想領我進去,不想介紹個獵人才這樣唬弄我,我想。
"那怎麼知道槍還挂在牆上?"我還要問。
"都這麼說,總有人見到。
都說這石老爺也真怪,屍首都不爛,也沒有野物敢碰它,直挺挺躺在鋪上,幹瘦幹瘦的,牆上就挂的他那杆槍。
""這不可能,山裡水氣這樣重,屍體不可能不腐爛,槍都該鏽成一堆鐵鏽了,"我反駁道。
"不曉得,好多年了,人都這樣講,"他不以為然,照樣講他的。
火光在他眼睛裡跳動,透出一層狡猾,我以為。
"你不是沒見嗎?"我仍然不放過。
"有人見過的講,"他就像睡着了一樣,幹瘦幹瘦的,"頭前牆上就挂着的他那杆槍,"他繼續說,不動聲色。
"他會邪術,不要說沒有人敢去偷他那杯槍,野物都不敢沾邊。
"這獵手已經被神化了。
曆史同傳說混為一談,一篇民間故事就這樣誕生的。
真實隻存在于經驗之中,而且得是自身的經驗,然而,那怕是自身的經驗,一經轉述,依然成了故事。
真實是無法論證的,也毋須去論證,讓所謂生活的真實的辯士去辯論就得了,要緊的是生活。
真實的隻是我坐在這火塘邊上,在這被油煙熏得烏黑的屋子裡,看到的他眼睛裡跳動的火光,真實的隻是我自己,真實的隻是這瞬間的感受,你無法向他人轉述。
那門外雲霧籠罩下,青山隐約,什麼地方那湍急的溪流嘩嘩水聲在你心裡作響,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