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望人影。

    碰到一些後生倒樹歸來或上山去“趕肉”,被那些紅撲撲的臉所感動,就會友好地喊一聲“爸爸——” 哄然大笑。

    被他眼睛盯住了的後生,往往會紅着臉,氣呼呼地上前來,罵幾句粗話,對他晃拳頭。

    要不然,幹脆在他的葫蘆腦袋上敲一丁公。

     有時,後生們也互相逗耍。

    某個後生上來笑嘻嘻地拉住他,指着另一位,哄着說:“喊爸爸,快喊爸爸。

    ”見他猶疑,或許還會塞一把紅薯片子或炒闆栗。

    當他照辦之後,照例會有一陣開心的大笑,照例要挨丁公或耳光。

    如果憤怒地回敬一句“X嗎嗎”,昏天黑地中,頭上和臉上就火辣辣地更痛了。

     兩句話似乎是有不同意義的,可對于他來說,效果都一樣。

     他會哭,哭起來了。

     媽媽趕來,橫眉橫眼地把他拉走,有時還拍着巴掌,拍着大腿,蓬頭散發地破口大罵。

    罵一句,在大腿彎子裡抹一下,據說這樣就能增強語言的惡毒。

    “黑天良的,遭瘟病的,要砍腦殼的!渠是一個寶(蠢)崽,你們欺侮一個寶崽,幾多毒辣呀!老天爺你長眼呀,你視呀,要不是吾,這些家夥何事會從娘肚子裡拱出來?他們吃谷米,還沒長成個人樣,就爛肝爛肺,欺侮吾娘崽呀!……” 她是山外嫁進來的,口音古怪,有點好笑。

    隻要她不咒“背時鳥”——據說這是絕後的意思,後生們一般不會怎麼計較,笑一笑,散開。

     罵着,哭着,哭着又罵着,日子還熱鬧,似乎還值得邊發牢騷邊過下去。

    後生們一個個冒胡樁了,背也慢慢彎了,又一批挂鼻涕的奶崽長成後生了。

    丙崽還是隻有背簍高,仍然穿着開裆的紅花褲。

    母親總說他隻有“十三歲”,說了好幾年,但他的相明顯地老了,額上隐隐有了皺紋。

     夜晚,好常常關起門來,把他穩在火塘邊,坐在自己的膝下,膝抵膝地對他喃喃說話。

    說的詞語,說的腔調,甚至說話時悠悠然搖晃着竹椅的模樣,都象其他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你這個奶崽,往後有什麼用啊?你不聽話羅,你教不變羅,吃飯吃得多,又不學好樣羅。

    養你還不如養條狗,狗還可以守屋。

    養你還不如養頭獵,豬還可以殺肉咧。

    呵呵呵,你這個奶崽,有什麼用啊,眶眦大的用也沒有,長了個雞雞,往後哪個媳婦願意上門羅?……” 丙崽望着這個頗象媽媽的媽媽,望着那死魚般眼睛裡的光輝,舔舔嘴唇,覺得這些嗡嗡的聲音一點也不新鮮,興沖沖地頂撞:“X嗎嗎。

    ” 母親也習慣了,不計較,還是悠悠然地前後搖着身子,竹椅吱吱呀呀地呻吟。

     “你收了親以後,還記得娘麼?” “X嗎嗎。

    ” “你生了娃崽以後,還記得娘麼?” “X嗎嗎。

    ” “你當了官以後,會把娘當狗屎嫌吧?” “X嗎嗎。

    ” “一張嘴隻曉得罵人,好厲害咧。

    ” 丙崽娘笑了,眼小脖子粗。

    對于她來說,這種關起門來的模仿,是一種誰也無權奪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