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關燈
小
中
大
波希米亞人,或稱吉達諾人,又稱吉普賽人,也稱齊熱内爾人,是著名的流浪民族,分布在整個歐洲,而西班牙是流浪民族人口為數衆多的國家之一。
他們大部分居住,或更确切地說是流浪在南部和東部各省,如安達盧西亞和埃斯特拉馬杜爾,在穆爾西亞王國,還有許多在加泰羅尼亞。
在加泰羅尼亞境内的波希米亞人經常越境到法國去。
法國南方各地的集市上都可以遇見他們。
通常,男子以販馬、行獸醫、剪騾毛為業;有的還能修補鍋竈或銅器,更不必說走私和其他非法勾當。
女人則算命、乞讨或賣藥,無害的有毒的應有盡有。
波希米亞人的體貌特征,描寫出來很困難,辨别起來則很容易。
隻要你見過一個波希米亞人,你就能千裡挑一,認出其中僅有的波希米亞人。
根據他們的外貌和表情,特别容易把他們與當地民族區别開來。
他們皮膚黝黑,比當地居民總要深一些。
所謂“加萊黑人”之名由此而來,他們也往往以此自稱①。
他們的眼睛明顯斜視,很大很黑很美,受到又長又濃的眼睫毛的庇蔭。
他們的目光惟有野獸可以比拟。
眼神中威猛和怯懦兼而有之,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眼睛把民族性格和盤托出:詭計多端,膽大妄為,卻像巴汝奇②那樣“天然地害怕挨打”。
男子大都身體颀長、動作矯健,手腳敏捷;我好像從來沒有看見他們中有一個大胖子。
在德國,波希米亞女人大都長得非常漂亮;但西班牙的吉達那卻難得出美人。
年輕少女,她們可以被看成可愛的醜小鴨;然而她們一旦做了母親,卻變得奇醜無比了。
不論男女,肮髒得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沒有見過一個波希米亞中年婦女的頭發,很難對其肮髒程度形成一個概念,即使想象成粗糙、油膩、污垢不堪的馬鬃馬尾恐怕也不為過。
在安達盧西亞的幾個大城市裡,姿色稍許出衆的姑娘比較注意個人衛生。
她們靠跳舞掙錢,她們跳的舞蹈與我們在狂歡節公共舞會上禁止的舞蹈極為相似。
英國傳教士博羅先生③,受了聖經協會④的資助,向西班牙境内的波希米亞人傳教,曾經寫過兩部關于他們的著作,讀來興味盎然,他斷言一個吉達那絕不會委身于一個異族男子,毫無例外。
我覺得,他對她們的貞操所作的譽美之詞言過其實了。
首先,她們大都像奧維德筆下的醜婆娘:“沒有人要的處女”⑤。
至于标緻姑娘,她們與所有西班牙女郎一樣,挑選情人過于挑剔。
既要稱心如意,又要條件般配。
博羅先生舉了一個例子以證明她們的純貞,其實倒是證明了他自己循規蹈矩,尤其可見他何等幼稚天真。
據他說,他認識一個浪蕩子弟,在一個俊俏的吉達那身上花費了好幾盎司黃金,結果一無所獲。
我把這段逸聞告訴一個安達盧西亞人,他說這個浪蕩子弟還不如隻拿出兩三塊錢銀元一亮,也許可以立竿見影;答應把幾盎司黃金送給一個波希米亞女人,追求方式實不高明,其效果無異于空口向一個小客店的姑娘許願一、二百萬之巨。
但不管怎麼說,吉達那對丈夫忠心耿耿倒是千真萬确。
她們為丈夫排憂解難,必要時可以忍饑挨餓,不惜赴湯蹈火。
波希米亞人自己有一個稱呼叫“羅美”,即是夫婦之意,我以為此詞足以證明整個種族對婚姻關系的重視。
籠而統之,可以說他們的主要道德标準是愛族思想,不妨稱之為同根義氣,即在同族同宗内部關系上講忠誠,講熱心互助,對作奸犯科之事講守口如瓶。
不過,凡是非法的秘密結社,類似情況大同小異。
幾個月前,我參觀了定居在孚日山區的一個波希米亞部落。
有一個老太婆,是部落老前輩,在自己的茅屋裡收養着一個非親非故、得了不治之症的波希米亞男人。
病人
他們大部分居住,或更确切地說是流浪在南部和東部各省,如安達盧西亞和埃斯特拉馬杜爾,在穆爾西亞王國,還有許多在加泰羅尼亞。
在加泰羅尼亞境内的波希米亞人經常越境到法國去。
法國南方各地的集市上都可以遇見他們。
通常,男子以販馬、行獸醫、剪騾毛為業;有的還能修補鍋竈或銅器,更不必說走私和其他非法勾當。
女人則算命、乞讨或賣藥,無害的有毒的應有盡有。
波希米亞人的體貌特征,描寫出來很困難,辨别起來則很容易。
隻要你見過一個波希米亞人,你就能千裡挑一,認出其中僅有的波希米亞人。
根據他們的外貌和表情,特别容易把他們與當地民族區别開來。
他們皮膚黝黑,比當地居民總要深一些。
所謂“加萊黑人”之名由此而來,他們也往往以此自稱①。
他們的眼睛明顯斜視,很大很黑很美,受到又長又濃的眼睫毛的庇蔭。
他們的目光惟有野獸可以比拟。
眼神中威猛和怯懦兼而有之,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眼睛把民族性格和盤托出:詭計多端,膽大妄為,卻像巴汝奇②那樣“天然地害怕挨打”。
男子大都身體颀長、動作矯健,手腳敏捷;我好像從來沒有看見他們中有一個大胖子。
在德國,波希米亞女人大都長得非常漂亮;但西班牙的吉達那卻難得出美人。
年輕少女,她們可以被看成可愛的醜小鴨;然而她們一旦做了母親,卻變得奇醜無比了。
不論男女,肮髒得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沒有見過一個波希米亞中年婦女的頭發,很難對其肮髒程度形成一個概念,即使想象成粗糙、油膩、污垢不堪的馬鬃馬尾恐怕也不為過。
在安達盧西亞的幾個大城市裡,姿色稍許出衆的姑娘比較注意個人衛生。
她們靠跳舞掙錢,她們跳的舞蹈與我們在狂歡節公共舞會上禁止的舞蹈極為相似。
英國傳教士博羅先生③,受了聖經協會④的資助,向西班牙境内的波希米亞人傳教,曾經寫過兩部關于他們的著作,讀來興味盎然,他斷言一個吉達那絕不會委身于一個異族男子,毫無例外。
我覺得,他對她們的貞操所作的譽美之詞言過其實了。
首先,她們大都像奧維德筆下的醜婆娘:“沒有人要的處女”⑤。
至于标緻姑娘,她們與所有西班牙女郎一樣,挑選情人過于挑剔。
既要稱心如意,又要條件般配。
博羅先生舉了一個例子以證明她們的純貞,其實倒是證明了他自己循規蹈矩,尤其可見他何等幼稚天真。
據他說,他認識一個浪蕩子弟,在一個俊俏的吉達那身上花費了好幾盎司黃金,結果一無所獲。
我把這段逸聞告訴一個安達盧西亞人,他說這個浪蕩子弟還不如隻拿出兩三塊錢銀元一亮,也許可以立竿見影;答應把幾盎司黃金送給一個波希米亞女人,追求方式實不高明,其效果無異于空口向一個小客店的姑娘許願一、二百萬之巨。
但不管怎麼說,吉達那對丈夫忠心耿耿倒是千真萬确。
她們為丈夫排憂解難,必要時可以忍饑挨餓,不惜赴湯蹈火。
波希米亞人自己有一個稱呼叫“羅美”,即是夫婦之意,我以為此詞足以證明整個種族對婚姻關系的重視。
籠而統之,可以說他們的主要道德标準是愛族思想,不妨稱之為同根義氣,即在同族同宗内部關系上講忠誠,講熱心互助,對作奸犯科之事講守口如瓶。
不過,凡是非法的秘密結社,類似情況大同小異。
幾個月前,我參觀了定居在孚日山區的一個波希米亞部落。
有一個老太婆,是部落老前輩,在自己的茅屋裡收養着一個非親非故、得了不治之症的波希米亞男人。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