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魚腸劍的前世今生
關燈
小
中
大
在意,将這件古貨扔在一邊,過了幾天又想起,找出來把玩,這才發現木盤上的九個圖案可以推動,最終拼成一副完整的山水圖。
這時,咔的一聲,木盤的上下層分離開來,原來這九個圖案是開盤的機關。
在木盤的夾層中,一塊方形的鐵塊掉了出來。
這鐵塊約半個手掌大小,隻有一粒米那麼厚,上面既無圖案也無刻痕,打磨得十分光滑。
左看右看,鐵塊的六個面光滑平整,普通至極,實在沒有什麼奇特之處,王幕安不禁大覺奇怪,這樣一方平平無奇的鐵塊,為什麼會被如此隐蔽地藏在木盤裡? 過了幾天,縣裡的鐵匠胡啟立,給巡撫大院送來新鑄的鐵器。
既然是鐵匠,對鐵器懂得肯定多,王幕安就把胡啟立叫到書房,拿出鐵塊,讓他瞧瞧可有什麼古怪。
胡啟立拿着鐵塊一掂量,就說這東西不對勁。
王幕安問哪裡不對勁。
胡啟立說:“重了。
” 按照胡啟立多年和鐵器打交道的經驗,這麼大小的一塊鐵,不會有這麼重。
“這鐵塊裡頭還有東西,别的東西。
”胡啟立很肯定地說。
他說這話時,額頭上的疤痕,跟随歲月的皺紋一起起伏。
王幕安把鐵塊交給胡啟立,要他拿回去切開,看看裡面裹着什麼東西。
胡啟立點點頭,拿着鐵塊,一瘸一拐地走了。
第二天,胡啟立沒來。
第三天,胡啟立還是沒來。
第四天,王幕安坐不住了,差人去打鐵鋪。
胡啟立不在鋪子上,聽說出去辦事了,不過他的老婆孩子都在家中。
去的人在打鐵鋪守到傍晚,終于守到了騎馬歸來的胡啟立,于是把胡啟立“請”來了巡撫大院。
胡啟立把切開成兩半的鐵塊還給了王幕安。
王幕安見鐵塊的内部有一個小小的扇形凹槽,就問裡面的東西在哪裡。
胡啟立說裡面是空的,根本沒有東西。
“你當我是黃口小兒嗎?”王幕安拍案而起,“少在我面前裝蒜,裡面如果沒東西,應該更輕才是,你那天怎麼會說它重了?” 面對王幕安的喝問,胡啟立無話可說。
王幕安認定鐵塊裡藏有寶物,保不定是什麼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被胡啟立私藏了,于是把胡啟立截留在府上,威逼他交出來。
胡啟立一口咬定裡面什麼也沒有,死也不改口。
胡啟立和巡撫家的公子爺杠上,一夜未歸家,這個消息好比蒲公英的種子,見風就跑,縣城裡一下子轟動了,如同炸開了鍋,連鄰縣的人都沸騰了,好像胡啟立是什麼焦點人物似的。
胡啟立的老婆連夜趕來,哭着喊着要人,也被王幕安吩咐下人轟了回去。
風遺塵整理制作。
第二天,朱聖聽聽到風聲,心急火燎地趕來,好說歹勸,讓王幕安最好把胡啟立放了。
王幕安怒了:“我王某是什麼人?他姓胡的又是什麼東西?一個臭打鐵的,難不成有玉皇大帝撐腰,要你來求情?” 朱聖聽見王幕安不肯聽勸,隻好給他講了辛醜年,也就是三年前,衡州府發生的五件命案。
衡州府的治安雖然不好,但也不算太差,這些年裡發生的命案并不多。
但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卻長時間沸沸揚揚,鬧得滿城風雨。
這五件命案發生在二月到臘月之間,兇手沒有留下任何痕迹,至今仍未告破。
但這五件命案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共同處。
首先,五個死者都與胡啟立有關系,他們都曾得罪或者說是欺壓過胡啟立,尤其是其中一個叫何二娃子的爛痞子賭徒,是殺死胡啟立小兒子的第一嫌疑人,隻不過官府沒有找到證據,再加上何二娃子在大牢裡耍痞子性,死不承認,最終被釋放出來;其次,五個死者的身邊,都發現了一節沾有鮮血的竹筒。
至于兇手留下這節竹筒的含義,衡州府的男女老少都在猜測。
有人說,竹筒多半代表兇手的身份,很可能兇手的名字裡就有一個竹字,兇手這是殺人留名;也有人說,兇手是個自命清高之人,以竹自表;還有人說,兇手說不定是住在某處和竹有關的地方……總之各種猜測,林林總總,應有盡有,莫衷一是。
雖然不能确定兇手真正的身份,但毫無疑問,有一個人從始至終貫穿了五件命案——胡啟立。
胡啟立作為最大的嫌疑犯被抓進了府衙大牢,但無論如何審問,都得不出個所以然,再加上确實尋不到證據,最後隻能将胡啟立放了。
死者的家屬,以及四村八店的街坊鄰居,紛紛跑來打鐵鋪,或威逼或哀求或詢問,想從胡啟立的嘴裡問出點真材實料來,但通過多次接觸,所有的人最終都判定,胡啟立确實對此事一無所知。
在這一點上,他和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所有人隻能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躲在暗中,為胡啟立報仇雪恨,讨回了公道,至于是誰,連胡啟立本人也不知曉。
從此以後,衡州府所有的人,都變得知趣了,再沒有人敢輕易去招惹胡啟立一家人。
得知這五件命案後,王幕安也多少被吓到了。
雖然是個我行我素的纨绔子弟,但對于危及性命的事,王幕安還是十分懼怕的。
一個人越是富有,就越是怕死,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所以王幕安當場就拍胸口表态,不會再去找胡啟立的麻煩,并當着朱聖聽的面,把關了一晚上的胡啟立給放了。
朱聖聽得到了王幕安的保證,松了口氣,放心地走了。
但是王幕安不找胡啟立的麻煩,并不代表他不找回鐵塊裡的寶物。
當天晚上,他左思右想,還是不肯吞下這個啞巴虧,就派了四個手下去打鐵鋪,找胡啟立要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他千叮咛萬囑咐,要四個手下必須客客氣氣,不能硬來,即便實在要不回,那也罷了,回來從長計議就是。
去的四個手下,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天亮的時候,消息傳來,胡啟立一家四口慘遭滅門,打鐵鋪被一場大火燒得精光。
王幕安當場就蒙了,急忙派人去找辦事的四個手下,哪知卻怎麼也找不到。
張明泉驗過四具焦屍,并受蒙面人的威脅而做了假證,說死的是胡啟立一家四口,是被利器先殺死,然後被大火焚屍滅迹。
王幕安心想,派去辦事的四個手下,一定和胡啟立鬧僵了,一時沖動動了手,結果不小心鬧出了人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胡啟立夫婦和一對子女一并殺死,然後放火燒毀現場,腳底抹油跑路,可是這個黑鍋,卻最終要扣在王幕安的頭上。
果然,王幕安派人殺死胡啟立全家的傳聞,很快就在坊間傳開,成為衡州府人人必備的談資,走到哪裡,被人問起,如果不知此事,那是要遭人笑話的。
朱聖聽風風火火地再一次趕來,找王幕安問清楚了情況,回去禀報知府大人,随後派出大批公差,四處查找逃逸的四個手下,但一直杳無結果。
于是王幕安開始了日夜不停地擔心,于是衡州府的每個人都挂懷起了這件事。
人人都在想,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還會不會再一次上演。
到底是衆望所歸。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雖然遲到了一個月。
這位四太太死的時候,身上穿着雲南滇緞做的水線花絨睡衣。
在她的左胸偏右一寸三分的位置,睡衣被割開了一個大洞,乳房附近的皮肉一條條地向外翻裂,碗大的一塊肉被挖去,留下了一個血淋淋的肉坑,很像一朵開放了的紅蓮。
此外,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個血寫的“九”字,不知何意。
朱聖聽和張明泉聽到這一兇殺消息後,馬不停蹄地從府衙趕到了巡撫大院。
張明泉第一時間驗了屍。
他從四太太左胸處形如紅蓮的肉坑中,發現了一節塞得很深的三寸長的竹筒。
當這節沾滿血漿的竹筒被取出來時,王幕安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雪白。
他想起了朱聖聽講述的發生在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那五位死者的身邊,也同樣發現了竹筒。
他強撐着想站住,可兩腿哆嗦着不聽使喚。
終于,像泰山崩塌一般,他的身子軟倒在了躺椅裡。
強烈的恐懼感,掏空了他的身子,讓他的眼睛裡隻剩下了洞悉命運後的絕望和悔恨…… 眼見王幕安頹然地倒在躺椅裡,朱聖聽也是慌亂不已。
朱聖聽與這件事沒有多大關聯,他甚至勸過王幕安别去找胡啟立的麻煩。
但死的畢竟是前廣西巡撫王之春的兒媳婦,而巡撫大院的地頭又歸衡州府管,如果王家出了什麼事,尤其是王幕安出事的話,朝廷一旦追究下來,衡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落不得好,尤其是朱聖聽。
他從率兵剿山巅寨開始,巡撫大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他在負責。
一旦出了事,首先就會拿他開刀。
所以此刻朱聖聽所表現出來的狀态,絲毫不比始作俑者王幕安好多少。
過了良久,總算有些緩過了神,朱聖聽忽然從椅子裡直起了腰闆:“王公子,或許有一個人,能夠救你性命!” 王幕安像遇到了活命神仙一般,猛地從躺椅裡跳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追問是誰。
“五塘鋪的閻老頭。
”朱聖聽說。
“閻老頭?”王幕安沒聽說過這個人。
朱聖聽告訴王幕安,在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發生後,關于兇手留下的竹筒有什麼含義,一直熱議不止。
在紛纭的說法當中,他曾聽到過一個最為
這時,咔的一聲,木盤的上下層分離開來,原來這九個圖案是開盤的機關。
在木盤的夾層中,一塊方形的鐵塊掉了出來。
這鐵塊約半個手掌大小,隻有一粒米那麼厚,上面既無圖案也無刻痕,打磨得十分光滑。
左看右看,鐵塊的六個面光滑平整,普通至極,實在沒有什麼奇特之處,王幕安不禁大覺奇怪,這樣一方平平無奇的鐵塊,為什麼會被如此隐蔽地藏在木盤裡? 過了幾天,縣裡的鐵匠胡啟立,給巡撫大院送來新鑄的鐵器。
既然是鐵匠,對鐵器懂得肯定多,王幕安就把胡啟立叫到書房,拿出鐵塊,讓他瞧瞧可有什麼古怪。
胡啟立拿着鐵塊一掂量,就說這東西不對勁。
王幕安問哪裡不對勁。
胡啟立說:“重了。
” 按照胡啟立多年和鐵器打交道的經驗,這麼大小的一塊鐵,不會有這麼重。
“這鐵塊裡頭還有東西,别的東西。
”胡啟立很肯定地說。
他說這話時,額頭上的疤痕,跟随歲月的皺紋一起起伏。
王幕安把鐵塊交給胡啟立,要他拿回去切開,看看裡面裹着什麼東西。
胡啟立點點頭,拿着鐵塊,一瘸一拐地走了。
第二天,胡啟立沒來。
第三天,胡啟立還是沒來。
第四天,王幕安坐不住了,差人去打鐵鋪。
胡啟立不在鋪子上,聽說出去辦事了,不過他的老婆孩子都在家中。
去的人在打鐵鋪守到傍晚,終于守到了騎馬歸來的胡啟立,于是把胡啟立“請”來了巡撫大院。
胡啟立把切開成兩半的鐵塊還給了王幕安。
王幕安見鐵塊的内部有一個小小的扇形凹槽,就問裡面的東西在哪裡。
胡啟立說裡面是空的,根本沒有東西。
“你當我是黃口小兒嗎?”王幕安拍案而起,“少在我面前裝蒜,裡面如果沒東西,應該更輕才是,你那天怎麼會說它重了?” 面對王幕安的喝問,胡啟立無話可說。
王幕安認定鐵塊裡藏有寶物,保不定是什麼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被胡啟立私藏了,于是把胡啟立截留在府上,威逼他交出來。
胡啟立一口咬定裡面什麼也沒有,死也不改口。
胡啟立和巡撫家的公子爺杠上,一夜未歸家,這個消息好比蒲公英的種子,見風就跑,縣城裡一下子轟動了,如同炸開了鍋,連鄰縣的人都沸騰了,好像胡啟立是什麼焦點人物似的。
胡啟立的老婆連夜趕來,哭着喊着要人,也被王幕安吩咐下人轟了回去。
風遺塵整理制作。
第二天,朱聖聽聽到風聲,心急火燎地趕來,好說歹勸,讓王幕安最好把胡啟立放了。
王幕安怒了:“我王某是什麼人?他姓胡的又是什麼東西?一個臭打鐵的,難不成有玉皇大帝撐腰,要你來求情?” 朱聖聽見王幕安不肯聽勸,隻好給他講了辛醜年,也就是三年前,衡州府發生的五件命案。
衡州府的治安雖然不好,但也不算太差,這些年裡發生的命案并不多。
但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卻長時間沸沸揚揚,鬧得滿城風雨。
這五件命案發生在二月到臘月之間,兇手沒有留下任何痕迹,至今仍未告破。
但這五件命案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共同處。
首先,五個死者都與胡啟立有關系,他們都曾得罪或者說是欺壓過胡啟立,尤其是其中一個叫何二娃子的爛痞子賭徒,是殺死胡啟立小兒子的第一嫌疑人,隻不過官府沒有找到證據,再加上何二娃子在大牢裡耍痞子性,死不承認,最終被釋放出來;其次,五個死者的身邊,都發現了一節沾有鮮血的竹筒。
至于兇手留下這節竹筒的含義,衡州府的男女老少都在猜測。
有人說,竹筒多半代表兇手的身份,很可能兇手的名字裡就有一個竹字,兇手這是殺人留名;也有人說,兇手是個自命清高之人,以竹自表;還有人說,兇手說不定是住在某處和竹有關的地方……總之各種猜測,林林總總,應有盡有,莫衷一是。
雖然不能确定兇手真正的身份,但毫無疑問,有一個人從始至終貫穿了五件命案——胡啟立。
胡啟立作為最大的嫌疑犯被抓進了府衙大牢,但無論如何審問,都得不出個所以然,再加上确實尋不到證據,最後隻能将胡啟立放了。
死者的家屬,以及四村八店的街坊鄰居,紛紛跑來打鐵鋪,或威逼或哀求或詢問,想從胡啟立的嘴裡問出點真材實料來,但通過多次接觸,所有的人最終都判定,胡啟立确實對此事一無所知。
在這一點上,他和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所有人隻能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躲在暗中,為胡啟立報仇雪恨,讨回了公道,至于是誰,連胡啟立本人也不知曉。
從此以後,衡州府所有的人,都變得知趣了,再沒有人敢輕易去招惹胡啟立一家人。
得知這五件命案後,王幕安也多少被吓到了。
雖然是個我行我素的纨绔子弟,但對于危及性命的事,王幕安還是十分懼怕的。
一個人越是富有,就越是怕死,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所以王幕安當場就拍胸口表态,不會再去找胡啟立的麻煩,并當着朱聖聽的面,把關了一晚上的胡啟立給放了。
朱聖聽得到了王幕安的保證,松了口氣,放心地走了。
但是王幕安不找胡啟立的麻煩,并不代表他不找回鐵塊裡的寶物。
當天晚上,他左思右想,還是不肯吞下這個啞巴虧,就派了四個手下去打鐵鋪,找胡啟立要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他千叮咛萬囑咐,要四個手下必須客客氣氣,不能硬來,即便實在要不回,那也罷了,回來從長計議就是。
去的四個手下,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天亮的時候,消息傳來,胡啟立一家四口慘遭滅門,打鐵鋪被一場大火燒得精光。
王幕安當場就蒙了,急忙派人去找辦事的四個手下,哪知卻怎麼也找不到。
張明泉驗過四具焦屍,并受蒙面人的威脅而做了假證,說死的是胡啟立一家四口,是被利器先殺死,然後被大火焚屍滅迹。
王幕安心想,派去辦事的四個手下,一定和胡啟立鬧僵了,一時沖動動了手,結果不小心鬧出了人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胡啟立夫婦和一對子女一并殺死,然後放火燒毀現場,腳底抹油跑路,可是這個黑鍋,卻最終要扣在王幕安的頭上。
果然,王幕安派人殺死胡啟立全家的傳聞,很快就在坊間傳開,成為衡州府人人必備的談資,走到哪裡,被人問起,如果不知此事,那是要遭人笑話的。
朱聖聽風風火火地再一次趕來,找王幕安問清楚了情況,回去禀報知府大人,随後派出大批公差,四處查找逃逸的四個手下,但一直杳無結果。
于是王幕安開始了日夜不停地擔心,于是衡州府的每個人都挂懷起了這件事。
人人都在想,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還會不會再一次上演。
到底是衆望所歸。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雖然遲到了一個月。
閻老頭的信
一個月後,王幕安和朱聖聽的擔心,終于變成了現實——王幕安最寵愛的四太太,被發現死在了吊水閣的镂雕褶紋床上。這位四太太死的時候,身上穿着雲南滇緞做的水線花絨睡衣。
在她的左胸偏右一寸三分的位置,睡衣被割開了一個大洞,乳房附近的皮肉一條條地向外翻裂,碗大的一塊肉被挖去,留下了一個血淋淋的肉坑,很像一朵開放了的紅蓮。
此外,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個血寫的“九”字,不知何意。
朱聖聽和張明泉聽到這一兇殺消息後,馬不停蹄地從府衙趕到了巡撫大院。
張明泉第一時間驗了屍。
他從四太太左胸處形如紅蓮的肉坑中,發現了一節塞得很深的三寸長的竹筒。
當這節沾滿血漿的竹筒被取出來時,王幕安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雪白。
他想起了朱聖聽講述的發生在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那五位死者的身邊,也同樣發現了竹筒。
他強撐着想站住,可兩腿哆嗦着不聽使喚。
終于,像泰山崩塌一般,他的身子軟倒在了躺椅裡。
強烈的恐懼感,掏空了他的身子,讓他的眼睛裡隻剩下了洞悉命運後的絕望和悔恨…… 眼見王幕安頹然地倒在躺椅裡,朱聖聽也是慌亂不已。
朱聖聽與這件事沒有多大關聯,他甚至勸過王幕安别去找胡啟立的麻煩。
但死的畢竟是前廣西巡撫王之春的兒媳婦,而巡撫大院的地頭又歸衡州府管,如果王家出了什麼事,尤其是王幕安出事的話,朝廷一旦追究下來,衡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落不得好,尤其是朱聖聽。
他從率兵剿山巅寨開始,巡撫大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他在負責。
一旦出了事,首先就會拿他開刀。
所以此刻朱聖聽所表現出來的狀态,絲毫不比始作俑者王幕安好多少。
過了良久,總算有些緩過了神,朱聖聽忽然從椅子裡直起了腰闆:“王公子,或許有一個人,能夠救你性命!” 王幕安像遇到了活命神仙一般,猛地從躺椅裡跳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追問是誰。
“五塘鋪的閻老頭。
”朱聖聽說。
“閻老頭?”王幕安沒聽說過這個人。
朱聖聽告訴王幕安,在辛醜年間的五件命案發生後,關于兇手留下的竹筒有什麼含義,一直熱議不止。
在紛纭的說法當中,他曾聽到過一個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