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直要造反了——他已經有許多年沒去度假了。

    天啊,他完全可以借這個假期來保持身心平衡;誰能想到他會在不受到強制的情況下,暫時放下坑蒙拐騙的營生? 布倫丹·帕特裡克·皮埃爾·普裡方丹招了輛出租車(他至少有十年沒這麼幹過了,除非碰到喝得爛醉的時候),吩咐狐疑的司機把他送到法納爾廳的路易斯男裝店。

     “老頭,你有沒有鈔票啊?” “當然有,小夥子。

    足夠你理個發、再去治治你臉上的青春美麗痘。

    快跑起來,賓虛!我趕時間。

    ” 衣服是從架子上拿的現成貨,不過那些架子放的地方可不便宜。

    他拿出一卷百元大鈔晃了晃,抹着紫色唇膏的店員馬上變得俯首帖耳。

    一隻光可鑒人的中号皮質手提箱裡很快就裝滿了日常服飾,普裡方丹把自己破得不能再穿的西服、襯衣和鞋子全部扔掉,換了一身新行頭。

    不出一個鐘頭,他的模樣和自己多年前見過的那個人已經沒什麼區别:尊敬的布倫丹·P.普裡方丹法官。

    (他總是會把代表“皮埃爾”的第二個“P”省掉,其原因顯而易見:他名字裡的“P”實在太多了。

    ) 另一輛出租車把普裡方丹載到他在牙買加平原社區的寄宿舍,他進去取了幾樣必需品,包括護照。

    他的護照始終是有效的,以便快速離境——出國總比待在監獄裡強。

    随後,出租車又把他送到了洛根機場。

    這個司機對他支付車費的能力一點兒也不擔心。

    當然喽,布倫丹心想,人從來都不是全靠衣裝的,但衣服絕對有助于說服那些心存疑惑的下等公民。

    在洛根機場的問訊台,他問到波士頓有三個航班飛往蒙塞特拉島。

    他詢問了哪個公司的櫃台離這兒最近,然後就過去買了張下一班飛機的票。

    布倫丹·帕特裡克·皮埃爾·普裡方丹自然得坐頭等艙。

     法國航空的服務員輕手輕腳地推着輪椅,慢慢從斜坡登上巴黎奧利機場的一架七四七噴氣機。

    輪椅上的老婦人身體虛弱,化着濃妝,腮紅搽得有些過重;她戴的帽子尺寸太大,是用澳洲鳳冠鹦鹉的羽毛做的。

    她的一頭灰發染成了雜駁不純的紅色,劉海下一雙大大的眼活潑潑的,透着精明和诙諧——要不是因為這雙眼睛,她看起來簡直就像個漫畫人物。

    那雙眼睛仿佛在對所有打量她的人說:得了吧,朋友們,他就喜歡我這個樣子,而我也隻在意他的看法。

    至于你們,你們怎麼想我才不在乎呢。

     假想中這段獨白裡的“他”,指的是那個小心翼翼走在她身旁的老頭。

    他時不時會輕輕碰一下她的肩膀,不僅是出于愛意,可能也是為了保持平衡;但在那觸碰之中,卻蘊涵着一種隻屬于他們兩人的詩意。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老頭的眼中不時盈滿淚水,不過他随即就會伸手抹掉,不讓女人瞧見。

     “機長,客人到了。

    ”服務員對站在艙門口迎接兩位提前登機的乘客的正駕駛說。

    機長托起老婦人的左手輕輕吻了一下,然後直起身站得筆挺,向一頭稀疏灰發的老年男子莊嚴地敬了個禮。

    老人的衣領上别着一枚榮譽軍團的小徽章。

     “很榮幸,先生。

    ”機長說,“這架飛機由我指揮,但您可是我的指揮官。

    ”兩人握手之後,正駕駛又說,“先生,隻要能讓您二位的旅行更為舒适,不管您需要機組人員和我做什麼,都請盡管開口。

    ” “你太客氣了。

    ” “您對我們都有恩——對我們所有人,全體法國人。

    ” “那沒什麼,真的。

    ” “偉大的戴高樂親自表彰您為抵抗力量的英雄,這怎麼能說是沒什麼呢?這種榮耀決不會因歲月而失色。

    ”機長打了個響指,吩咐頭等艙(這會兒還沒有其他乘客)裡的三個空中小姐說,“小姐們,麻利點!為了這位英勇的法蘭西戰士和他的夫人,你們要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

    ” 于是,這位擁有衆多化名的殺手就被護送進了飛機左側寬敞的隔艙。

    他的女人被小心地從輪椅轉到了通道一側的座位上;他的座位靠着窗。

    空姐為他們支起托盤,特地敬送了一瓶冰鎮的水晶香槟供他們享用。

    機長舉起第一杯香槟,向夫妻二人祝酒;等他返回駕駛艙的時候,老婦人朝老頭擠了擠眼,頑皮的眼神中滿是笑意。

    沒過多久,其他乘客也開始登機了,好些人還向前排那對老年“夫妻”投去敬仰的目光。

    剛才法國航空的候機室裡已經傳開了消息。

    一位偉大的英雄……戴高樂親自表彰……他在阿爾卑斯山上抵擋住了六百個德國佬——還是一千個? 随着巨大的噴氣機沖上跑道,在震動中轟然升空,這位老“法蘭西英雄”摸出了口袋裡的證件——在他的記憶裡,抵抗力量時期他僅有的英雄事迹全都是基于雞鳴狗盜、苟且求生、讓他的女人受辱,碰到有部隊或勞工隊來招人就遠遠躲開。

    護照上像模像樣地貼着他的照片,但他認識的東西隻有這一樣。

    護照上其他的内容——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職業——都很陌生;而那一串榮譽稱号,說真的,簡直是令人望而生畏。

    雖說它們與他的性格完全不符,他最好還是再研究研究這些“事實”;萬一有人提起,他至少可以自謙地點點頭。

    别人向他保證說,護照上這個名字與功績的原主幾乎就沒什麼朋友,親戚也都已經死光;他在馬賽的那間公寓裡消失了,據說是去周遊世界,應該再也不會回來了。

     “胡狼”的信使看着護照上的名字——這名字他必須記住,一旦有人叫出名字他就得作出反應。

    這不會太難,因為名字很尋常。

    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這個名字。

     讓·皮埃爾·方丹,讓·皮埃爾·方丹,讓·皮埃爾·方丹…… 響聲!尖銳,而又刺耳。

    這聲音不對頭,不正常,不是酒店晚間常有的那種低沉而空洞的共鳴聲。

    伯恩抓起枕邊的手槍,穿着短褲翻身下床,靠着牆壁站穩。

    那聲音又來了!套間卧室的門上傳來一聲響亮的敲擊。

    他晃晃腦袋,努力回想……是亞曆山大嗎?我隻敲一聲。

    半睡半醒的伯恩搖搖晃晃地走到門口,把耳朵貼在木門上。

     “喂?” “快把這該死的門打開,别讓人瞧見我!”走廊裡傳來亞曆山大·康克林壓低了的聲音。

    伯恩依言開門,退休情報官趕緊一跛一跛地進了屋。

    他死命杵着自己的拐杖,就好像跟它有仇似的。

    “夥計,你真有點不在狀态啊!”他一邊審視着四周,一邊坐到床尾上,“我站在外頭一直敲門,起碼敲了有幾分鐘。

    ” “我沒聽見。

    ” “三角洲應該能聽見;傑森·伯恩應該能聽見。

    大衛·韋伯卻沒聽見。

    ” “再給我一天,你就根本找不到大衛·韋伯了。

    ” “你就會說。

    我可不希望你隻會說!” “那就别說這個了,告訴我你幹嗎要過來——都幾點了你還往這兒跑。

    ” “我最後一次看表是在路上和卡塞特碰頭的時候,三點二十。

    我得跛着腳穿過一大片樹林,然後從一個該死的栅欄上翻過去——” “什麼?!” “你沒聽錯。

    栅欄。

    你換上一隻動彈不得的假腿翻翻看……知道嗎,我上高中的時候還得過一次五十碼短跑冠軍呢。

    ” “别扯遠了,出了什麼事?” “哦,我又聽到韋伯在說話了。

    ” “出了什麼事?還有,你順帶也說說,你總是提起的這個卡塞特到底是什麼人?” “整個弗吉尼亞州我隻信賴他。

    他,還有瓦倫蒂諾。

    ” “誰?” “是兩個分析師,但他們很正派。

    ” “什麼?” “沒什麼。

    天啊,有些時候我真希望自己能發發火——” “亞曆山大,你幹嗎上這兒來?” 坐在床上的康克林擡起眼,惱火地攥緊了拐杖,“我拿到了費城那三個人的檔案。

    ” “就因為這個?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不,不是因為這個。

    我是想說,那三個人的情況很有意思,但我過來不是因為這個。

    ” “那又是為什麼?”伯恩穿過房間走到窗戶旁邊的一把椅子前,坐下來皺起了眉頭,滿臉的困惑,“多年前我在柬埔寨就認識了這個博學的朋友,我知道他不會在淩晨三點的時候拖着一隻動彈不得的假腿去翻栅欄,除非他覺得必須這麼做。

    ” “我必須這麼做。

    ” “這等于什麼也沒說。

    你就快說吧。

    ” “是德索。

    ” “什麼索?” “不是‘什麼索’,是德索。

    ” “你把我搞糊塗了。

    ” “蘭利所有的鑰匙都歸他掌管。

    那兒發生的事沒有他不知道的;而要想搞調查,沒有他的批準什麼事兒也辦不成。

    ” “我還是不明白。

    ” “咱們麻煩大了。

    ” “這話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

    ” “又是韋伯在說話了。

    ” “你是不是甯願我從你脖子裡抽根筋出來?” “好吧,好吧。

    讓我喘口氣。

    ”康克林把拐杖丢到了地毯上,“我連載貨電梯都不放心。

    我在樓下提前兩層出了電梯,然後走上來的。

    ” “因為咱們麻煩大了?” “對。

    ” “為什麼?就因為這個德索?” “沒錯,伯恩先生。

    史蒂文·德索。

    此人可以接觸到蘭利的每一台電腦。

    他要是願意,隻需讓電腦磁碟轉上一轉,你德行貞淑的老處女姑姑就會被當成妓女扔進監獄。

    ” “你的意思是?” “他就是通向布魯塞爾、通向北約指揮官蒂加登的那個關系。

    卡塞特從地下檔案庫裡查出他是惟一的關系——他們甚至還有一個可以繞過其他所有人的權限密碼。

    ” “這意味着什麼呢?” “卡塞特還不知道,但他氣得要命。

    ” “你跟他說了多少?” “少得不能再少了。

    我說我在調查幾個可能的對象,詹姆斯·蒂加登的名字莫名其妙就冒了出來——很可能是被用來轉移注意力,或者是給人拿來裝點門面——但我想知道蒂加登和中情局的什麼人說得上話;而且我坦白告訴卡塞特,這個人估計是彼得·霍蘭。

    我讓卡塞特摸黑去搞這件事。

    ” “我估計這指的是要秘密進行?” “要十萬分的秘密。

    卡塞特是蘭利最精明的一把尖刀。

    我沒有必要再多說什麼;他一聽就明白了。

    現在,他也碰到了一個昨天還不存在的問題。

    ” “他打算怎麼辦?” “我讓他先等幾天,暫時不要有任何舉動,他答應了。

    确切地說,他答應給我四十八小時,然後他就要去找德索當面對質。

    ” “他不能這麼幹,”伯恩堅決地說,“不管這些人隐瞞的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利用它把‘胡狼’引出來。

    利用他們來引他,就像他們那班人十三年前利用我一樣。

    ” 康克林先看了看地闆,然後擡起眼來盯着傑森·伯恩,“歸根結底,這都是因為那不可一世的自我,對不對?”他說,“自我越大,恐懼就越大——” “釣餌越大,魚也就越大。

    ”伯恩打斷他,把這句話接了下去,“很久以前你跟我說過,卡洛斯的‘意志力’跟他的頭腦一樣強大;要想幹他從事的那個行當,個人意志肯定得膨脹得不成比例才行。

    這句話在當時千真萬确,現在也一樣。

    如果我們能讓這些政府高層之中的任何一個人向他發出信息——也就是追蹤我、把我幹掉——他肯定會欣然接受。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我剛才告訴你了。

    自我。

    ” “沒錯,這确實是一部分原因,但還有别的因素。

    尊重。

    二十多年來,自從莫斯科甩掉他、叫他滾蛋時起,尊重一直是卡洛斯求之不得的東西。

    他掙到的錢數以百萬,但他的主要客戶向來都是些人類渣滓。

    雖說他令人畏懼,但仍舊隻是一個與社會為敵的流氓。

    他沒能在自己周圍創造出什麼傳奇,隻招來了輕蔑;到現在的階段,他想到這一點肯定都快氣瘋了。

    他在追蹤我,要跟我算十三年前的舊賬,這恰恰證明了我正在說的話……我對他至關重要——他幹掉我,這至關重要——因為我是被我們的秘密行動創造出來的。

    他想讓我們見識見識,表明他比我們所有人加起來還要厲害。

    ” “也可能是因為,他仍然覺得你能認出他來。

    ” “這我一開始也想到了;但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我又沒有任何動靜——我必須得考慮其他的可能性。

    ” “所以你就轉到莫裡斯·帕諾夫的領域,為‘胡狼’繪制了一張心理肖像。

    ” “這兒可是個自由國家,我為什麼不能幹莫裡斯的那一套?” “與大部分國家相比,這兒确實是自由的,但這一切又能把我們引向何處呢?” “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對的。

    ” “這可不是什麼答案。

    ” “不能有任何虛假或僞造的東西,”伯恩在扶手椅上往前一傾,胳膊肘撐在光着的膝蓋上,兩手合到了一起,“卡洛斯能發現精心設計的痕迹,那是他首先會去搜尋的東西。

    我們的梅杜莎一定得是真人,而且得真的驚慌失措才行。

    ” “這兩點都沒問題,我告訴你了。

    ” “他們得驚恐萬狀,慌得竟然想去聯絡‘胡狼’這樣的人。

    ” “這我就不知道了——” “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伯恩打斷了他,“除非我們能查出他們在隐瞞什麼。

    ” “但我們隻要在蘭利開動電腦,德索就會發現。

    另外,如果他是那個什麼鬼組織的成員,他肯定會去警告其他人。

    ” “那就不要在蘭利搜索。

    反正現在掌握的情況足以讓我進行下去,你幫我把地址和私人電話号碼弄來就行。

    這你可以辦到,對吧?” “當然可以,這事級别不高。

    你打算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