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話聯系了約翰·聖雅各。

     “嗨,大衛,他們可累慘了!他們在大島上待了足有将近四個小時,天氣才放晴。

    你要是想跟我姐說話,我就去叫她起來。

    不過,剛才她喂過艾莉森之後可是倒頭就睡着了。

    ” “不用了,我晚一點再打過來。

    約翰,跟她說我挺好,幫我照顧他們。

    ” “沒問題,夥計。

    現在你跟我說說情況。

    你怎麼樣啊?” “我說過了,我挺好的。

    ” “是啊,你當然可以這麼說,她也可以這麼說。

    但瑪莉不光是我惟一的姐姐,她還是我最愛的姐姐。

    她那副驚魂不定的樣子瞞不過我。

    ” “所以啊,你要好好照顧她。

    ” “我還要跟她談談呢。

    ” “談的時候悠着點兒,約翰。

    ” 伯恩給自己斟了一杯酒,心想當時有那麼一瞬間,他又變成了大衛·韋伯。

    他不喜歡這樣,這種感覺不好。

    但是,打完電話一個小時以後傑森·伯恩就回來了。

    他跟五月花的接待員說自己預訂過房間,酒店的人找來了夜班經理。

     “啊,西蒙先生,”經理熱情洋溢地向他表示歡迎,“聽說您光臨華盛頓,是為了抗議政府對商旅和娛樂行業征收重稅。

    照有些人的說法,這可真是老天保佑啊。

    那幫政客會把我們全毀掉!酒店沒有雙人房了,所以我們就冒昧地為您安排了一個套間;當然了,我們不會收取任何額外的費用。

    ” 這一切都發生在兩個多小時之前。

    從那時起他一直在剪标簽、熨襯衣,還在酒店的窗台上把鞋子的橡膠底磨軟。

    伯恩手裡拿着酒杯,坐在椅子上茫然地盯着牆,他沒什麼事可幹,隻能等待、思考。

     才幾分鐘,門上輕輕的一記敲擊就結束了他的等待。

    伯恩快步走過房間,打開門,讓先前在機場接他的那個司機進來。

    這位中情局特工帶着一個公文包,他把包遞給了伯恩。

     “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頭,還有一把槍、一盒子彈。

    ” “謝謝。

    ” “你要不要看看?” “我準備用一整晚來看。

    ” “快八點了,”特工說,“你的上線會在十一點左右跟你聯系。

    這樣你就有時間先準備起來了。

    ” “我的‘上線’……?” “他就是你的上線啊,不是嗎?” “是啊,當然,”伯恩輕聲回答,“這個稱呼我忘了。

    謝謝你。

    ” 來人離開後,伯恩拿着公文包匆匆走到桌前。

    他打開包,先取出自動手槍和那盒子彈,然後拿起一疊用文件夾裝好的電腦打印材料,肯定得有好幾百頁。

    這些多得數不清的紙張裡隐藏着一個姓名,它能把一個男人或是女人與“胡狼”卡洛斯聯系起來。

    打印件中包含了目前酒店每一位住客的信息,連最近二十四小時之内結賬離開的客人也在内。

    每一份打印材料都附有能夠從中情局、陸軍情報局和海軍情報局資料庫之中搜集到的所有其他信息。

    出于二十多種可能的原因,這個辦法也許全無用處,但它畢竟是個開端。

    捕獵已經開始。

    八百公裡以南,在波士頓市麗思·卡爾頓酒店三樓的另一個套房,另一扇酒店房門上也有人敲了一聲。

    套間裡面,那位身量奇高的男住客急匆匆地從卧室奔了出來。

    他身高将近一米九,一身專門剪裁的條子西服讓他顯得愈發偉岸。

    他的鬓角上方還殘留的一圈灰發梳理得紋絲不亂,光秃秃的頭頂簡直像是塗過聖油的紅衣主教,無論國王、王子,還是觊觎王位的人們,都得服從他的英明決斷——毫無疑問,他以英明示人之時自然少不了那鷹隼一般淩厲的眼神,以及那先知一般激越的嗓音。

    雖然他往外急奔的模樣流露出了讓人有機可乘的焦慮之情,但這也完全無損于他的形象。

    他是個重要的、強有力的人物,對此他心知肚明。

    他身上的一切,都跟他開門放進來的那名年長男子截然不同。

    這位身材矮小、骨瘦如柴、年紀老邁的來客身上沒有一丁點高貴之處;相反,他整個兒就是一副失敗者的模樣。

     “進來。

    趕快!你搞到情況了嗎?” “哦,當然,那當然了。

    ”面色發灰的老頭答道。

    他那身皺巴巴的西服和不服帖的襯衣領子也曾風光過,可能是在十年之前。

    “你看上去可真尊貴,倫道夫,”他說話的聲音很微弱,一邊端詳主人一邊環顧着奢華的套間,“這地方也很尊貴啊,配得上一位這麼著名的教授。

    ” “請把情況告訴我。

    ”哈佛大學的倫道夫·蓋茨博士堅持說。

    他是反壟斷法方面的專家,還為衆多行業擔任高薪顧問。

     “哦,我的老朋友,就讓我歇一會兒吧。

    我可有好長時間沒接近過酒店套間了,更别說住在裡頭……唉,這些年來我們身上發生了多少變化啊。

    我經常能讀到你的消息,還在電視上看到過你。

    倫道夫,你可真——真博學,就得用這個詞來形容。

    不過這還不夠,還得用上我剛才說的——‘尊貴’,這才是你的風範。

    尊貴而博學。

    你那麼高大,又那麼威嚴。

    ” “知道嗎,你本來也能處在和我一樣的地位,”蓋茨不耐煩地打斷了他,“不走運啊,你非要在沒有捷徑的地方走捷徑。

    ” “哦,捷徑多着呢。

    我隻不過是選錯了路而已。

    ” “我估計你的景況不是很好——” “用不着‘估計’,倫道夫,你清楚得很。

    就算你派的那些探子沒報信,你也能看得出來。

    ” “我隻不過是想找到你。

    ” “對啊,你在電話裡是這麼說的,好些流落街頭的人也是這麼跟我說的——有人問了他們許多問題,但跟我寓所的位置全都沒關系——如果那地方也算寓所的話。

    ” “我必須得搞清楚你是不是還有能力。

    這你可不能怪我。

    ” “天啊,當然不會。

    想想你讓我辦的事,就不怪了——我覺得你會讓我去辦的事。

    ” “隻不過是擔任一位秘密的信使,僅此而已。

    鈔票你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 “反對?”來客說着顫聲尖笑起來,“倫道夫,讓我來告訴你吧;如果在三十或三十五歲的時候被吊銷了律師執照,你還能混得下去;可要是五十歲的時候給吊銷了執照,審判過程上了全國的媒體,還被判刑入獄,你就會震驚地發現,自己可走的路全都無影無蹤了——即便你是個飽學之士。

    你成了個人見人躲的家夥;而除了賣弄聰明之外,我一向又不太擅長兜售任何東西。

    順便說一句,過去二十多年來我也證明了這一點。

    阿爾傑·希斯賣起賀卡來就比我強。

    ” “我沒時間緬懷往事。

    請把情況告訴我。

    ” “哦,當然,當然……首先,有人在聯邦街和達特茅斯街路口把錢交給了我,而你在電話上說的名字和細節我自然也寫了下來。

    ” “寫了下來?”蓋茨厲聲問道。

     “我記在心裡之後,馬上就把紙條燒了——艱難的處境還真讓我學到了幾樣東西。

    我找到電話公司的一個技師,你的慷慨饋贈——不好意思——我的慷慨饋贈讓他喜出望外。

    他把信息轉達給了一個令人惡心的私家偵探,那可是個十足的卑鄙之徒,倫道夫。

    想想他使用的那些手段……他真應該學學我的聰明才智。

    ” “得了吧,”著名的法律學者打斷了他,“隻說事實就行了,用不着去做評價。

    ” “評價之中往往含有密切相關的事實,教授。

    這一點你想必是知道的。

    ” “如果是為案子搜集證據,我會征求你的意見。

    現在沒這個工夫。

    那個人查到了什麼?” “根據你告訴我的情況——一個帶着孩子單獨出門的女人(孩子有幾個還不清楚),以及一位工資過低的電話公司技師所提供的資料,也就是憑着區号和電話号碼前三位數字縮小下來的一個範圍,那個不講道德的卑鄙之徒就開始幹活了;他按小時算錢,費用高得吓人。

    讓我驚訝的是,他的工作很有成效。

    事實上,我的法律頭腦還剩下一點兒,我們倆說不定可以建立起一種秘密的、口頭上的合作關系。

    ” “該死,他查到什麼了?” “這個嘛,我剛才說了,他的小時費高得讓人難以置信。

    我的意思是,高得都已經侵害到我自己那份理所應當的聘用定金啦。

    所以我認為咱們應該探讨一下資費調整的問題,你說呢?” “你他媽以為你是誰?我給你送去了三千美元!五百塊給那個電話技師,一千五給那個窺人隐私、自命私家偵探的可憐蟲——” “那也隻不過是因為他不能繼續待在警察局吃官饷而已,倫道夫。

    和我一樣,他也是風光不再了,但他幹起活來可真不賴。

    咱們是談談價錢呢,還是我現在就走人?” 氣派威嚴的秃頂法學教授怒火中燒,瞪着自己面前這個面色灰敗的老頭兒,這個被吊銷了資格、名譽掃地的律師,“你怎麼敢這樣?” “天哪,倫道夫,看來你還真相信你們的那些媒體啊?好吧,自高自大的老朋友,我來告訴你我怎麼敢這樣。

    我在報紙、在電視上看到,你對各種複雜的法律問題作出玄而又玄的诠釋,大肆攻擊過去三十年來國内法庭中制定的每一條正當法令;而與此同時,你根本就不知道貧窮和饑餓的滋味,不知道發現肚子裡多了一塊你不想要的肉是什麼感覺——那是一個你沒有料到、也無力供養的生命。

    我淺薄的朋友啊,你是那幫反動實業巨頭的寵兒,你要迫使普通的公民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裡:個人的隐私被廢棄,自由的思考被審查制度取締,富人越來越富,而我們之中最窮困的人為了生存,連孕育新生命的權力都不得不放棄。

    你鼓吹那些毫無創見、老套守舊的觀念,隻不過是要把自己持續成一個獨持異見的傑出人物——可你隻能帶來災難。

    還要不要我繼續往下說啊,倫道夫·蓋茨博士?你需要一個失敗者來替你幹卑鄙的勾當,坦白地講,我覺得你可找錯了人。

    ” “你……怎麼敢這樣?”茫然無措的教授重複着剛才的話,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同時邁開大步莊嚴地朝窗口走去,“我用不着聽你說這些。

    ” “當然,你是用不着,倫道夫。

    但當年我在法學院當副教授的時候,你也就是我班上的一個孩子——你是最出色的孩子之一,但還不是最聰明的——那時候你敢不乖乖地聽?所以我建議你現在也好好聽着。

    ” “你他媽到底想要什麼?”蓋茨從窗前轉過身咆哮道。

     “關鍵是你想要什麼,對不對?你讓我去搞情況,可付的錢又太少。

    這個情況對你很重要吧,對不對?” “我必須搞到這個情況。

    ” “當年,每次考試之前你都很緊張——” “别說了!錢我已經付了。

    我要你把情況告訴我。

    ” “那我可就得多要點錢了。

    不管付錢給你的那個人是誰,他肯定出得起。

    ” “一個子兒我都不會多給!” “那我就走了。

    ” “别!……加五百,就這麼多了。

    ” “五千,要不我就走人。

    ” “荒唐!” “那咱們二十年之後再見——” “好吧……好吧,五千就五千。

    ” “唉,倫道夫,你可真是藏不住啊。

    所以我才說你不是最聰明的,隻是個利用花言巧語裝出一副聰明相的家夥,我覺得這種人如今我們已經見夠了,也聽夠了……一萬,蓋茨博士,要不我就挑一家熱鬧的酒吧去坐坐。

    ” “你不能這麼幹。

    ” “我當然可以。

    現在我可是一位秘密法律顧問。

    一萬美元。

    你打算怎麼支付?我估計你身上恐怕沒帶那麼多,那麼你——為了這個情況——打算怎麼來擔保這筆債務?” “我向你保證——” “得了吧,倫道夫。

    ” “好吧,早晨我會派人把錢送到波士頓第五銀行。

    一張銀行支票,寫着你的名字。

    ” “你可真是太好了。

    不過,萬一你上頭的人靈機一動,不想讓我取到這筆錢,請告訴他們有個不知其名的人,一個和我一起流浪街頭的老朋友,他手裡拿着一封信,信上一五一十地記載着我們倆之間的所有事情。

    萬一我碰上什麼事故,這封信就會被寄給馬薩諸塞州的檢察長,而且是要求回執的。

    ” “你這是在瞎想。

    請把情況告訴我。

    ” “好吧,那你就應該知道,你把自己卷進了一次極為敏感的政府行動,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任何遇到緊急情況的人如果要從一個地方前往另一個地方,多半會盡可能選擇最快的交通工具,因此咱們的那位蹩腳偵探就去了洛根機場,不過他裝扮成什麼身份我可不知道。

    不管怎樣,他還是成功地搞到了昨天早晨六點半到十點之間離開波士頓的每一架飛機的乘客名單。

    你記得,這個時間範圍符合你向我描述的條件——‘一大早離開的’。

    ” “然後呢?” “耐心點,倫道夫。

    你告訴我說,任何情況都不要寫下來,所以我必須一步步地跟你講。

    我說到哪兒了?” “乘客名單。

    ” “哦,對。

    據那位卑鄙偵探說,各架航班上共登記了十一名無人陪伴的兒童,另外還有八名帶着孩子的婦女,其中兩個是修女。

    這八名婦女之中,兩個修女帶着九名孤兒要前往加利福尼亞,其他六個女人的身份在這裡。

    ”老頭把手伸進口袋,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張打着字的紙,“顯然,這可不是我寫下來的。

    我沒有打字機,因為我不會打字;這張紙來自咱們的卑鄙偵探。

    ” “把它給我!”蓋茨命令道。

    他急步走上前,伸出手來。

     “沒問題。

    ”被吊銷資格的七十歲老律師一邊說,一邊把那張紙遞給了自己從前的學生。

    “不過,它對你恐怕沒什麼用處,”他補充道,“咱們的卑鄙偵探把她們全排除了,他這麼幹不為别的,就是想拖長自己的工作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