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結局 一
關燈
小
中
大
法官長着一頭稀疏的白發,戴着一副夾鼻眼鏡,嘴角上有幾條深深的皺紋,樣子顯得既冷峻又慈祥。
他不斷地用自己的自來水筆敲着記錄簿,警察局的這一套沒完沒了的官樣文章似乎已經弄得他心力交瘁,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我們已經詢問了某某人……”“根據我們掌握的材料……”他惱怒地說:“我認為,你的意思是說……” 他們讓D在法庭上坐在被告席。
從他坐的地方,他隻能看見幾位出庭律師和警察。
可以看見法官席下面的一張桌子旁邊坐着一名書記員,這些人他過去都沒有見過。
當他開庭前站在法庭入口處等待傳喚的時候,他看到了所有那些熟悉的面孔——穆克裡先生,老貝婁斯博士,甚至卡彭特女士也出席了這次審訊。
當D轉身走入被告席之前,他向這些人苦笑了一下。
他們對這件事一定感到驚詫不解,當然了,穆克裡先生會是個例外,他對任何事都有一套理論。
D覺得自己疲憊不堪,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審訊前的三十六個小時長得難忍難熬。
首先是同那位精神興奮的警官同車來倫敦,一路上這位警官喋喋不休地給他講,他可能(或者沒有可能)去阿爾伯特音樂廳看一場拳擊比賽,弄得D整夜無法合眼。
接着就是在倫敦警察廳的一場審訊。
開始的時候他覺得這種審訊犯人的方法非常有趣,同他在自己國家的監獄裡受拷問(審案的人手頭總有一根大棒子)的情況迥然不同。
在倫敦警察廳裡,審問他的三個人要麼坐着要麼在屋子裡踱來踱去,他們對待他合情合理,其中有一個人還不時地給他端來一杯茶和一盤餅幹——是那種很濃的廉價茶,餅幹也太甜了一點兒。
他們甚至還讓他吸煙,他也把自己的紙煙拿出來請警察廳的人吸。
那些人不喜歡他味道強烈的黑色煙草,但是他注意到他們把他的紙煙牌子偷偷寫在一個煙盒上(他看到他們這樣做覺得非常有趣),也許日後這個紙煙牌子對他們會有用處。
他們顯然要把K先生暴卒的罪名加在他頭上。
他很想知道他們還要不要追問他的另外一些罪行——使用假護照、愛爾絲的所謂自殺等等,當然了,還有本迪池的爆炸案。
“你的那支手槍呢?”他們問。
這是同使館發生的那場滑稽劇唯一有關的問題。
“我把它扔在泰晤士河裡了。
”他說,自己也覺得這樣回答有些可笑。
他們認真地追問了一些細節,看樣子很想雇用潛水員,甚至用挖泥船去打撈一番。
他說:“啊,扔在一座橋底下了……你們的橋太多了,我叫不出名字來。
” 關于他同K先生一起參加世界語晚會的事,他們已經調査出來了。
還有一個人出來作證說,K先生因為有人跟蹤曾在街上吵吵鬧鬧,惹得不少行人駐足而觀。
這個作證的人叫豪格皮特。
“追蹤他的不是我,”D說,“我在世界語教學中心門前同他分手了。
” “一個叫弗爾台斯克的人看見你同一個女人……” “我不認識什麼弗爾台斯克。
” 審訊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
其間有人打來一次電話。
一名警官手裡握着電話對D說:“你知道不知道,現在向你提出的問題你并沒有回答的義務?在你的辯護律師沒有出庭的情況下,你有權利拒絕回答任何問題。
” “我不需要辯護律師。
” “他不要辯護律師。
”警官對話筒說,接着就把電話挂了。
“誰打來的電話?”D問。
“我也不知道。
”警官說。
他給D斟上了第四杯茶,問道:“是兩塊糖嗎?我總是忘記。
” “不要糖。
” “對不起。
” 這一天的稍晚一些時候,D同一大隊人站成一排供證人辨認。
對于一位曾任法國文學講師的人來說,警察廳選中的這些人讓他非常失望。
看來這倒像是叫D知道,他在英國人眼中同樣也是這麼個不三不四的角色。
他痛苦地看到各種自由職業的人物,一張又一張胡子拉碴的面孔——看來大多數不是拉皮條的就是兼做非法生意的咖啡館侍者。
但他也不無興趣地發現,警察廳對這件事還是做得極其認真而公正的。
弗爾台斯克突然從一扇門後邊冒出頭來,他一手拿着一把傘,一手拿着禮帽。
他在這一排邋裡邋遢的隊伍前走了一遭,活像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年輕政治家檢閱儀仗隊。
他猶豫不決地站在D右邊的一個彪形大漢面前認了好一會兒——一個看來為了一包香煙就可能動手殺人的家夥。
“我覺得……”弗爾台斯克說,“不……也許是。
”他用自己的一雙暗淡而認真的眼睛看了看陪着他的警察說,“真是對不起。
你知道,我是近視眼。
到了你們這裡,什麼我都看着不一樣了。
” “不一樣?” “我是說,跟我在艾米麗那兒看到的不一樣,我是說,跟在克羅威爾小姐住處看到的不一樣。
” “我們不是叫你辨認家具。
”警官說。
“當然不是。
可是,我那時候見到的那個人臉上貼着橡皮膏……這裡的人都沒有……” “你不能從衣服上辨别一下嗎?” “當然能。
”弗爾台斯克說。
他的目光落在D的面頰上,“這個人臉上有一塊疤……也許是……” 必須承認,警察廳辦事非常公正。
他們不承認這種模棱兩可的證詞。
弗爾台斯克被帶出法庭,另外一個戴着一頂大黑帽子的人被帶進來。
D模模糊糊地記得曾經見過這個人……不記得在什麼地方。
“請你認一認,先生,”警察說,“你看看這裡有沒有你說的那個坐過你的出租車的人?” 戴黑帽子的人說:“你們那個警察當時如果好好睜開眼睛看一看,而不是一心想拘留那個喝酒鬧事的人……” “不錯,不錯。
他那樣做是不對的。
” “你們說我阻礙交通,把我弄到警察局裡就對了?” 警察說:“我們不是已經向你道歉了嗎?” “好吧。
那就讓我看看你們弄來的人吧。
” “人都在這兒呢。
” “啊,就是這些人。
”他語含譏諷地說,“他們都是自願來的嗎?” “當然了。
我們給他們錢……除了那個犯人以外。
” “哪個是犯人?” “我們要請你認出來,先生。
” 戴黑帽子的人說:“啊,當然了。
”他從這一排人前面匆匆走了一遍。
他站在弗爾台斯克曾經相了半天面的那個一臉兇相的人面前,一點兒也不含混地說:“就是這個人。
” “你肯定是他嗎,先生?”
他不斷地用自己的自來水筆敲着記錄簿,警察局的這一套沒完沒了的官樣文章似乎已經弄得他心力交瘁,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我們已經詢問了某某人……”“根據我們掌握的材料……”他惱怒地說:“我認為,你的意思是說……” 他們讓D在法庭上坐在被告席。
從他坐的地方,他隻能看見幾位出庭律師和警察。
可以看見法官席下面的一張桌子旁邊坐着一名書記員,這些人他過去都沒有見過。
當他開庭前站在法庭入口處等待傳喚的時候,他看到了所有那些熟悉的面孔——穆克裡先生,老貝婁斯博士,甚至卡彭特女士也出席了這次審訊。
當D轉身走入被告席之前,他向這些人苦笑了一下。
他們對這件事一定感到驚詫不解,當然了,穆克裡先生會是個例外,他對任何事都有一套理論。
D覺得自己疲憊不堪,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審訊前的三十六個小時長得難忍難熬。
首先是同那位精神興奮的警官同車來倫敦,一路上這位警官喋喋不休地給他講,他可能(或者沒有可能)去阿爾伯特音樂廳看一場拳擊比賽,弄得D整夜無法合眼。
接着就是在倫敦警察廳的一場審訊。
開始的時候他覺得這種審訊犯人的方法非常有趣,同他在自己國家的監獄裡受拷問(審案的人手頭總有一根大棒子)的情況迥然不同。
在倫敦警察廳裡,審問他的三個人要麼坐着要麼在屋子裡踱來踱去,他們對待他合情合理,其中有一個人還不時地給他端來一杯茶和一盤餅幹——是那種很濃的廉價茶,餅幹也太甜了一點兒。
他們甚至還讓他吸煙,他也把自己的紙煙拿出來請警察廳的人吸。
那些人不喜歡他味道強烈的黑色煙草,但是他注意到他們把他的紙煙牌子偷偷寫在一個煙盒上(他看到他們這樣做覺得非常有趣),也許日後這個紙煙牌子對他們會有用處。
他們顯然要把K先生暴卒的罪名加在他頭上。
他很想知道他們還要不要追問他的另外一些罪行——使用假護照、愛爾絲的所謂自殺等等,當然了,還有本迪池的爆炸案。
“你的那支手槍呢?”他們問。
這是同使館發生的那場滑稽劇唯一有關的問題。
“我把它扔在泰晤士河裡了。
”他說,自己也覺得這樣回答有些可笑。
他們認真地追問了一些細節,看樣子很想雇用潛水員,甚至用挖泥船去打撈一番。
他說:“啊,扔在一座橋底下了……你們的橋太多了,我叫不出名字來。
” 關于他同K先生一起參加世界語晚會的事,他們已經調査出來了。
還有一個人出來作證說,K先生因為有人跟蹤曾在街上吵吵鬧鬧,惹得不少行人駐足而觀。
這個作證的人叫豪格皮特。
“追蹤他的不是我,”D說,“我在世界語教學中心門前同他分手了。
” “一個叫弗爾台斯克的人看見你同一個女人……” “我不認識什麼弗爾台斯克。
” 審訊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
其間有人打來一次電話。
一名警官手裡握着電話對D說:“你知道不知道,現在向你提出的問題你并沒有回答的義務?在你的辯護律師沒有出庭的情況下,你有權利拒絕回答任何問題。
” “我不需要辯護律師。
” “他不要辯護律師。
”警官對話筒說,接着就把電話挂了。
“誰打來的電話?”D問。
“我也不知道。
”警官說。
他給D斟上了第四杯茶,問道:“是兩塊糖嗎?我總是忘記。
” “不要糖。
” “對不起。
” 這一天的稍晚一些時候,D同一大隊人站成一排供證人辨認。
對于一位曾任法國文學講師的人來說,警察廳選中的這些人讓他非常失望。
看來這倒像是叫D知道,他在英國人眼中同樣也是這麼個不三不四的角色。
他痛苦地看到各種自由職業的人物,一張又一張胡子拉碴的面孔——看來大多數不是拉皮條的就是兼做非法生意的咖啡館侍者。
但他也不無興趣地發現,警察廳對這件事還是做得極其認真而公正的。
弗爾台斯克突然從一扇門後邊冒出頭來,他一手拿着一把傘,一手拿着禮帽。
他在這一排邋裡邋遢的隊伍前走了一遭,活像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年輕政治家檢閱儀仗隊。
他猶豫不決地站在D右邊的一個彪形大漢面前認了好一會兒——一個看來為了一包香煙就可能動手殺人的家夥。
“我覺得……”弗爾台斯克說,“不……也許是。
”他用自己的一雙暗淡而認真的眼睛看了看陪着他的警察說,“真是對不起。
你知道,我是近視眼。
到了你們這裡,什麼我都看着不一樣了。
” “不一樣?” “我是說,跟我在艾米麗那兒看到的不一樣,我是說,跟在克羅威爾小姐住處看到的不一樣。
” “我們不是叫你辨認家具。
”警官說。
“當然不是。
可是,我那時候見到的那個人臉上貼着橡皮膏……這裡的人都沒有……” “你不能從衣服上辨别一下嗎?” “當然能。
”弗爾台斯克說。
他的目光落在D的面頰上,“這個人臉上有一塊疤……也許是……” 必須承認,警察廳辦事非常公正。
他們不承認這種模棱兩可的證詞。
弗爾台斯克被帶出法庭,另外一個戴着一頂大黑帽子的人被帶進來。
D模模糊糊地記得曾經見過這個人……不記得在什麼地方。
“請你認一認,先生,”警察說,“你看看這裡有沒有你說的那個坐過你的出租車的人?” 戴黑帽子的人說:“你們那個警察當時如果好好睜開眼睛看一看,而不是一心想拘留那個喝酒鬧事的人……” “不錯,不錯。
他那樣做是不對的。
” “你們說我阻礙交通,把我弄到警察局裡就對了?” 警察說:“我們不是已經向你道歉了嗎?” “好吧。
那就讓我看看你們弄來的人吧。
” “人都在這兒呢。
” “啊,就是這些人。
”他語含譏諷地說,“他們都是自願來的嗎?” “當然了。
我們給他們錢……除了那個犯人以外。
” “哪個是犯人?” “我們要請你認出來,先生。
” 戴黑帽子的人說:“啊,當然了。
”他從這一排人前面匆匆走了一遍。
他站在弗爾台斯克曾經相了半天面的那個一臉兇相的人面前,一點兒也不含混地說:“就是這個人。
” “你肯定是他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