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狩獵者 一
關燈
小
中
大
老闆娘說,“再說,如果不是穆克裡先生,搭腔的是誰呢?”
“沒準兒他又出去了。
” “不會。
他不是那種一會兒進、一會兒出的人。
” 空氣裡有一股刺鼻的油漆味。
D慢慢地走上樓去。
他現在可以看到屋子裡的情況了。
屋子裡開着燈。
D俯身在黑暗的樓梯陰影裡向裡面窺視。
K先生站在窗戶前邊,手裡拿着一把漆刷。
D一下子就明白了:愛爾絲是從她自己房間的窗戶掉下去的。
窗台上曾經有一些痕迹,現在已經沒有了。
屋子已經為新來的女仆重新收拾過,牆壁刷白了,到處幹幹淨淨,什麼地方也看不出犯罪的痕迹了。
但是K先生使用油漆刷子時手腳很笨——他們不敢找另一個懂行的——不僅西服上衣有好幾塊綠漆,而且連金屬框的眼鏡也沾上漆點了。
他說:“到底是誰呢?” “我想到的是D。
” “他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可是他對自己說的話也沒把握,馬上又像吵架似的加了一句,“他想必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吧?” “一個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多大的膽子都有。
” “可他不知道啊。
你真的以為他現在就在這幢房子裡——在哪兒藏着嗎?也許——在她那間屋子裡。
”聽得出來他已經有些害怕了。
“他到這兒來幹什麼?” “說不定是來找咱們的。
” 看到K先生的臉在眼鏡後邊抽搐起來,D先生非常舒服。
毫無疑問,對這個人隻要施加一點兒壓力,他就會吐露真相的。
K先生又說:“啊,上帝,收音機裡說,他還帶着一支槍呢……” “說話别這麼大嗓門。
說不定他正聽咱們講話呢。
咱們弄不準他在什麼地方。
我記得清清楚楚曾把那間屋子的門鎖上了。
” K先生對她尖聲吼叫起來:“他有沒有鑰匙你總該清楚吧?” “噓!”老闆娘心裡也不踏實了——一張斑斑點點的大臉更加灰白了。
“要是剛才我跟克拉拉在那間屋子裡,他就躲在我們身邊的話,那可太……” D開始一步步地退下樓梯來。
他聽見K先生沒好氣地喊:“别讓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又聽見老闆娘輕蔑的聲音:“咱們得把事情弄清楚。
我下樓去看看他的鑰匙在不在架子上挂着。
如果鑰匙沒有了,咱們就給警察局打電話。
”她有些猶猶豫豫地說。
D快步走下樓去,他不再管樓梯是否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也不去想會不會在三樓上碰見那個印度客人——說不定那個人已經卷鋪蓋走了,誰願意住在一家死了人的旅館裡?他一個人也沒碰見。
他把鑰匙挂在架子上——他要辦的這件複仇的事不需要驚動警察——站在餐廳門後邊支棱着耳朵聽着。
他聽見老闆娘小心謹慎地走到樓下的前廳裡,喘着粗氣,大聲喊道:“鑰匙在這兒呢。
”他又聽見K先生在樓上走動的聲音。
K先生腳步匆忙,油漆在桶裡發出拍濺的響聲。
老闆娘好像報喜似的又在大聲喊:“準是我弄錯了。
你走過那間屋子的時候推推門,看看鎖上了沒有。
” “我不幹。
” “傻瓜,你就推一推。
我一分鐘以前把它鎖好的。
” K先生氣喘籲籲地向樓下喊:“鎖已經打開了。
” D從葉蘭花上面的一面鏡子裡望到了她的臉,臉上的神色不隻是恐懼,還有算計和窺伺……他忽然想:她也許不想叫警察來,因為樓上剛剛塗過油漆,整個旅館充滿了油漆氣味。
她引起的懷疑越少,事情就對她越有利。
K先生這時已經到了樓下的前廳裡,隻聽他焦慮不安地說:“你大概是記錯了,自以為把門鎖上了。
他沒有這個膽子。
” “那我聽到的聲音呢?” “當然是穆克裡先生的。
” “好吧,”她說,“穆克裡先生這不是來了!你可以自己問問他。
”前廳的門打開了。
D在鏡子裡看到了她的眼睛……心事重重,正在盤算着什麼……她說:“你回來晚了,穆克裡先生。
我以為十分鐘以前就聽到你的聲音了……” “那不是我,太太。
我今天很忙,非常忙……訪問了很多鄰居。
” “啊,上帝,”K先生說,“你是在……” “你在忙些什麼,穆克裡先生?” “啊——希望你們别見怪——你們有一句話:‘戲已經開場了’,對不對?自從那可憐的孩子自殺以後,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時機——進行社會調査。
你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門德瑞爾太太,于是我們這些群衆心理觀測家就開始調査了。
” 調査什麼?D迷惑不解。
他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我一直忙着搜集材料。
對于這件自殺案的種種解釋——海伯裡的一個有婦之夫啊,蘭伯茲的一個年輕人啊,等等——當然了,這都是臆測,但這卻說明了人們的腦子對這件事的反應。
我們當然知道,是那位外國紳士……” “聽我說,”K先生說,“聽我說,我可不在這兒待着了。
去叫警察吧。
” 穆克裡先生不以為然地說:“很多人都有些歇斯底裡。
你可能對這個感興趣,門德瑞爾太太。
有一個人說那個女孩子墜樓的時候她正好看到了。
實際上她并沒看到。
” “沒看到?” “沒有。
因為她把窗戶說錯了。
别的什麼都對——因為她看了報,你知道,所以别的細節她都知道——什麼你正在場啦,想拉住她啦……還有那尖叫的聲音……什麼她都知道。
但是她把窗戶說錯了。
這真有意思,我覺得。
” “你搜集這些材料幹什麼?”老闆娘問。
“我用我的皇冠牌小打字機打下來,把材料送交組織調査的人。
我們管這個叫群衆心理調査。
” “以後要印出來嗎?” “他們留起來作檔案資料。
也許有一天收在一本厚書裡——不登我的名字。
”他不無遺憾地補充說,“我們隻是為了科學而工作。
” K先生說:“你得去叫警察了。
” “别犯傻了。
”老闆娘一點兒也不客氣地說。
她解釋道:“他總是以為自己看到了那個人——就是把愛爾絲逼上死路的那個人,你知道——走到哪兒他都以為看見了那個人。
” 穆克裡先生機械地說:“真有意思。
”他打了個噴嚏,“啊,油漆味。
這也很有意思。
你們是不是很講求實際——正在消除痕迹——或者這是一種迷信?” “你說痕迹是什麼意思?”K先生緊張地問。
“啊,我是說一些污垢、髒痕……你們這樣一家像樣的旅館理應幹幹淨淨,反正你們早已計劃粉刷一次,所以就趁現在做了。
要不然,也許是出于迷信。
因為旅館裡死了人。
你們知道,西非的某些部落就有這種迷信。
隻要死了人,他們就把死人的東西全部毀掉,衣服啊,房子啊,什麼都不留。
他們想徹底忘掉死人的事。
我很想知道,你們重新粉刷是不是也屬于這種情況。
” K先生說:“我走了。
我受不了。
如果你還要人幫忙……” D突然發現,老闆娘從鏡子裡也完全可以看到自己。
他們倆的目光對在一起了。
老闆娘慢條斯理地說:“我沒有關系。
有穆克裡先生在這裡。
你自己可要當心一點兒。
”她轉過身來對那個印度人說:“你不是要看看屍體嗎,穆克裡先生?” “是的,如果方便的話。
我買來一些花……這是迷信,但也有實用價值。
花的香氣……” “一般來說,我不喜歡在卧室裡擺花。
但是出了這樣的事,我想放一點兒花也沒有什麼。
” D緊緊地盯着她,她也從鏡子裡看着他。
有的人會這樣互相槍擊,D想。
在電影裡,借助一面鏡子。
K先生說:“我走了,瑪麗。
”好像除了老闆娘那句冷酷的警告外,他還期待着什麼似的。
正如D從鏡子裡看到,老闆娘似乎在鼓勵他幹出最壞的事來。
她很強壯,她不是那麼容易被别人的氣勢壓倒的人。
身體方方正正,滿臉斑點,意志堅強,這個女人好像正在把一個犧牲品交到他手裡…… 穆克裡先生說:“等一會兒。
我想,我在吃早飯的時候把眼鏡放在餐廳裡了。
”D把手槍從口袋裡拿出來,等待着。
“啊,不會的,穆克裡先生,”老闆娘說,“你會在你的房間裡找到的。
我們總是把客人落掉的東西收起來。
”她用一隻手挽着他的胳臂向樓上走去。
穆克裡先生拿着幾枝不很幹淨的花,用報紙裹着。
說起來也真怪,隻因為發生了一次暴力事件,就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本來想把他處置掉,沒想到他現在倒有一種安全感了……因為他如今一心要複仇,别的什麼也不去想了,連他擔負的重大職責暫時也置諸腦後了……那天早晨還是他在歡迎穆克裡先生,現在歡迎這個印度人的卻變成他們了。
前廳的門關上了,他随着K先生走到街上。
K先生夾着一把雨傘,步子很快,并沒有回頭看。
D落在他身後大約二十步遠,兩人很快地向格雷律師學院路走去。
D并不想遮掩自己的行迹,他料想K先生絕不敢叫警察。
K過馬路的時候他也跟着過馬路,K停下來他也跟着停下來。
最後,K一定是發現了身後的腳步聲,他突然在人行道上一處公共汽車站停下來,就像一隻野獸被獵人追急了反身相向一樣。
他轉過身來看着D一步步向他走來,他拿着一支紙煙,紙煙在他手中索索地抖動着。
他說:“對不起,借個火可以嗎?” “當然可以。
”D擦着了一根火柴,遞了過去,火柴的光照亮了他的兩隻近視眼,眼中充滿了驚懼的神色。
這雙眼睛打量了對方一會兒,逐漸變得釋然了,他并沒有認出D來。
沒想到刮掉胡須竟有這麼大差别。
真叫人吃驚。
K先生用另外一隻手把抖動的紙煙拿穩,說:“我看到您口袋裡帶着一份報紙。
能借給我看看嗎?”K先生是一個隻要能借就絕不自己出錢買東西的人,他省了一根火柴,又省下一份報紙的錢。
“你拿去吧。
”D說。
K先生同D見過兩次,這時他似乎聽到對方的聲音有些耳熟,不禁又擔心起來。
他狠狠盯了D一眼,立刻又低頭看起報來。
他還沒有看清對方是誰。
一輛公共汽車開進站來。
他說了聲“謝謝你”,就上了汽車。
D緊跟着他走到汽車的頂層
” “不會。
他不是那種一會兒進、一會兒出的人。
” 空氣裡有一股刺鼻的油漆味。
D慢慢地走上樓去。
他現在可以看到屋子裡的情況了。
屋子裡開着燈。
D俯身在黑暗的樓梯陰影裡向裡面窺視。
K先生站在窗戶前邊,手裡拿着一把漆刷。
D一下子就明白了:愛爾絲是從她自己房間的窗戶掉下去的。
窗台上曾經有一些痕迹,現在已經沒有了。
屋子已經為新來的女仆重新收拾過,牆壁刷白了,到處幹幹淨淨,什麼地方也看不出犯罪的痕迹了。
但是K先生使用油漆刷子時手腳很笨——他們不敢找另一個懂行的——不僅西服上衣有好幾塊綠漆,而且連金屬框的眼鏡也沾上漆點了。
他說:“到底是誰呢?” “我想到的是D。
” “他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可是他對自己說的話也沒把握,馬上又像吵架似的加了一句,“他想必沒有這麼大的膽子吧?” “一個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多大的膽子都有。
” “可他不知道啊。
你真的以為他現在就在這幢房子裡——在哪兒藏着嗎?也許——在她那間屋子裡。
”聽得出來他已經有些害怕了。
“他到這兒來幹什麼?” “說不定是來找咱們的。
” 看到K先生的臉在眼鏡後邊抽搐起來,D先生非常舒服。
毫無疑問,對這個人隻要施加一點兒壓力,他就會吐露真相的。
K先生又說:“啊,上帝,收音機裡說,他還帶着一支槍呢……” “說話别這麼大嗓門。
說不定他正聽咱們講話呢。
咱們弄不準他在什麼地方。
我記得清清楚楚曾把那間屋子的門鎖上了。
” K先生對她尖聲吼叫起來:“他有沒有鑰匙你總該清楚吧?” “噓!”老闆娘心裡也不踏實了——一張斑斑點點的大臉更加灰白了。
“要是剛才我跟克拉拉在那間屋子裡,他就躲在我們身邊的話,那可太……” D開始一步步地退下樓梯來。
他聽見K先生沒好氣地喊:“别讓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又聽見老闆娘輕蔑的聲音:“咱們得把事情弄清楚。
我下樓去看看他的鑰匙在不在架子上挂着。
如果鑰匙沒有了,咱們就給警察局打電話。
”她有些猶猶豫豫地說。
D快步走下樓去,他不再管樓梯是否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也不去想會不會在三樓上碰見那個印度客人——說不定那個人已經卷鋪蓋走了,誰願意住在一家死了人的旅館裡?他一個人也沒碰見。
他把鑰匙挂在架子上——他要辦的這件複仇的事不需要驚動警察——站在餐廳門後邊支棱着耳朵聽着。
他聽見老闆娘小心謹慎地走到樓下的前廳裡,喘着粗氣,大聲喊道:“鑰匙在這兒呢。
”他又聽見K先生在樓上走動的聲音。
K先生腳步匆忙,油漆在桶裡發出拍濺的響聲。
老闆娘好像報喜似的又在大聲喊:“準是我弄錯了。
你走過那間屋子的時候推推門,看看鎖上了沒有。
” “我不幹。
” “傻瓜,你就推一推。
我一分鐘以前把它鎖好的。
” K先生氣喘籲籲地向樓下喊:“鎖已經打開了。
” D從葉蘭花上面的一面鏡子裡望到了她的臉,臉上的神色不隻是恐懼,還有算計和窺伺……他忽然想:她也許不想叫警察來,因為樓上剛剛塗過油漆,整個旅館充滿了油漆氣味。
她引起的懷疑越少,事情就對她越有利。
K先生這時已經到了樓下的前廳裡,隻聽他焦慮不安地說:“你大概是記錯了,自以為把門鎖上了。
他沒有這個膽子。
” “那我聽到的聲音呢?” “當然是穆克裡先生的。
” “好吧,”她說,“穆克裡先生這不是來了!你可以自己問問他。
”前廳的門打開了。
D在鏡子裡看到了她的眼睛……心事重重,正在盤算着什麼……她說:“你回來晚了,穆克裡先生。
我以為十分鐘以前就聽到你的聲音了……” “那不是我,太太。
我今天很忙,非常忙……訪問了很多鄰居。
” “啊,上帝,”K先生說,“你是在……” “你在忙些什麼,穆克裡先生?” “啊——希望你們别見怪——你們有一句話:‘戲已經開場了’,對不對?自從那可憐的孩子自殺以後,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時機——進行社會調査。
你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門德瑞爾太太,于是我們這些群衆心理觀測家就開始調査了。
” 調査什麼?D迷惑不解。
他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我一直忙着搜集材料。
對于這件自殺案的種種解釋——海伯裡的一個有婦之夫啊,蘭伯茲的一個年輕人啊,等等——當然了,這都是臆測,但這卻說明了人們的腦子對這件事的反應。
我們當然知道,是那位外國紳士……” “聽我說,”K先生說,“聽我說,我可不在這兒待着了。
去叫警察吧。
” 穆克裡先生不以為然地說:“很多人都有些歇斯底裡。
你可能對這個感興趣,門德瑞爾太太。
有一個人說那個女孩子墜樓的時候她正好看到了。
實際上她并沒看到。
” “沒看到?” “沒有。
因為她把窗戶說錯了。
别的什麼都對——因為她看了報,你知道,所以别的細節她都知道——什麼你正在場啦,想拉住她啦……還有那尖叫的聲音……什麼她都知道。
但是她把窗戶說錯了。
這真有意思,我覺得。
” “你搜集這些材料幹什麼?”老闆娘問。
“我用我的皇冠牌小打字機打下來,把材料送交組織調査的人。
我們管這個叫群衆心理調査。
” “以後要印出來嗎?” “他們留起來作檔案資料。
也許有一天收在一本厚書裡——不登我的名字。
”他不無遺憾地補充說,“我們隻是為了科學而工作。
” K先生說:“你得去叫警察了。
” “别犯傻了。
”老闆娘一點兒也不客氣地說。
她解釋道:“他總是以為自己看到了那個人——就是把愛爾絲逼上死路的那個人,你知道——走到哪兒他都以為看見了那個人。
” 穆克裡先生機械地說:“真有意思。
”他打了個噴嚏,“啊,油漆味。
這也很有意思。
你們是不是很講求實際——正在消除痕迹——或者這是一種迷信?” “你說痕迹是什麼意思?”K先生緊張地問。
“啊,我是說一些污垢、髒痕……你們這樣一家像樣的旅館理應幹幹淨淨,反正你們早已計劃粉刷一次,所以就趁現在做了。
要不然,也許是出于迷信。
因為旅館裡死了人。
你們知道,西非的某些部落就有這種迷信。
隻要死了人,他們就把死人的東西全部毀掉,衣服啊,房子啊,什麼都不留。
他們想徹底忘掉死人的事。
我很想知道,你們重新粉刷是不是也屬于這種情況。
” K先生說:“我走了。
我受不了。
如果你還要人幫忙……” D突然發現,老闆娘從鏡子裡也完全可以看到自己。
他們倆的目光對在一起了。
老闆娘慢條斯理地說:“我沒有關系。
有穆克裡先生在這裡。
你自己可要當心一點兒。
”她轉過身來對那個印度人說:“你不是要看看屍體嗎,穆克裡先生?” “是的,如果方便的話。
我買來一些花……這是迷信,但也有實用價值。
花的香氣……” “一般來說,我不喜歡在卧室裡擺花。
但是出了這樣的事,我想放一點兒花也沒有什麼。
” D緊緊地盯着她,她也從鏡子裡看着他。
有的人會這樣互相槍擊,D想。
在電影裡,借助一面鏡子。
K先生說:“我走了,瑪麗。
”好像除了老闆娘那句冷酷的警告外,他還期待着什麼似的。
正如D從鏡子裡看到,老闆娘似乎在鼓勵他幹出最壞的事來。
她很強壯,她不是那麼容易被别人的氣勢壓倒的人。
身體方方正正,滿臉斑點,意志堅強,這個女人好像正在把一個犧牲品交到他手裡…… 穆克裡先生說:“等一會兒。
我想,我在吃早飯的時候把眼鏡放在餐廳裡了。
”D把手槍從口袋裡拿出來,等待着。
“啊,不會的,穆克裡先生,”老闆娘說,“你會在你的房間裡找到的。
我們總是把客人落掉的東西收起來。
”她用一隻手挽着他的胳臂向樓上走去。
穆克裡先生拿着幾枝不很幹淨的花,用報紙裹着。
說起來也真怪,隻因為發生了一次暴力事件,就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本來想把他處置掉,沒想到他現在倒有一種安全感了……因為他如今一心要複仇,别的什麼也不去想了,連他擔負的重大職責暫時也置諸腦後了……那天早晨還是他在歡迎穆克裡先生,現在歡迎這個印度人的卻變成他們了。
前廳的門關上了,他随着K先生走到街上。
K先生夾着一把雨傘,步子很快,并沒有回頭看。
D落在他身後大約二十步遠,兩人很快地向格雷律師學院路走去。
D并不想遮掩自己的行迹,他料想K先生絕不敢叫警察。
K過馬路的時候他也跟着過馬路,K停下來他也跟着停下來。
最後,K一定是發現了身後的腳步聲,他突然在人行道上一處公共汽車站停下來,就像一隻野獸被獵人追急了反身相向一樣。
他轉過身來看着D一步步向他走來,他拿着一支紙煙,紙煙在他手中索索地抖動着。
他說:“對不起,借個火可以嗎?” “當然可以。
”D擦着了一根火柴,遞了過去,火柴的光照亮了他的兩隻近視眼,眼中充滿了驚懼的神色。
這雙眼睛打量了對方一會兒,逐漸變得釋然了,他并沒有認出D來。
沒想到刮掉胡須竟有這麼大差别。
真叫人吃驚。
K先生用另外一隻手把抖動的紙煙拿穩,說:“我看到您口袋裡帶着一份報紙。
能借給我看看嗎?”K先生是一個隻要能借就絕不自己出錢買東西的人,他省了一根火柴,又省下一份報紙的錢。
“你拿去吧。
”D說。
K先生同D見過兩次,這時他似乎聽到對方的聲音有些耳熟,不禁又擔心起來。
他狠狠盯了D一眼,立刻又低頭看起報來。
他還沒有看清對方是誰。
一輛公共汽車開進站來。
他說了聲“謝謝你”,就上了汽車。
D緊跟着他走到汽車的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