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獵物 一

關燈
先生讓我把這個交給您,先生。

    ” “對于一個剛剛登岸的人來說,”她說,“你交朋友交得可真快。

    ” 他看了看那張便條,條子寫得簡潔明了,但并沒有具體說明究竟要他做什麼。

    “我想,”他說,“假如我告訴你有人提出要給我兩千英鎊,你是不會相信的。

    ” “就算有人要給你錢,你又何必告訴我呢?” “你說得對。

    ”他把一個侍者叫過來:“你去看看那邊那位先生是不是帶着一個司機——個兒挺大,一隻眼睛有點兒毛病。

    ” “我這就去看,先生。

    ” “你這場戲演得不錯啊,”她說,“真是不壞。

    你這個神秘的家夥。

    ”他忽然覺得她又喝得醺醺然了。

    他說:“你要是不小心點兒,我們就得永遠在這兒坐着,别想去倫敦了。

    ” 那個侍者走回來說:“那是他的司機,先生。

    ” “一個左撇子?” “噢,住嘴,”她說,“住嘴。

    ” 他依然平靜地說:“我并不是在故弄玄虛。

    這和你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事情發展得太快了——我得把情況弄清楚。

    ”他給了那個侍者賞錢:“把這張便條還給那位先生。

    ” “有什麼回話嗎,先生?” “沒有。

    ” “怎麼這樣沒禮貌,”她說,“為什麼不寫張條子,就說‘謝謝您的建議’?” “我不能讓我的筆迹留在他的手裡。

    他可能會冒用我的筆迹。

    ” “我認輸了,”她說,“你赢了。

    ” “最好别再喝了。

    ”那個唱歌的女人終于閉上了嘴——就像關上收音機似的。

    最後的音符顫抖着帶有哭腔。

    有幾對男女開始跳起舞來。

    他說:“我們的路程還不短呢。

    ” “着什麼急?我們可以在這裡待一夜。

    ” “當然,”他說,“你可以——可是我無論如何得趕到倫敦去。

    ” “為什麼?” “我的雇主們不會理解這種耽擱的。

    ”他說。

    他們對他的行蹤一分一秒都作出了安排,這一點他心中有數,就連今天的情況他們也會算計到的——遇見L和要給他錢的事。

    不管你如何出力,他們也不會相信你居然拒絕了某種形式的賄賂。

    歸根結底,他悲哀地想,這些人自己就定下了準備出賣的價格,平民百姓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被領導人出賣了。

    但話又說回來,隻要你頭腦中仍然相信一個人要忠于職守,這種理智上的認識就仍然促使你繼續進行自己的工作…… 那個經理向羅絲·庫倫晃了晃他的單片眼鏡,邀請她去跳舞。

    看樣子,他一肚子不高興地想,她跳一夜都不會跳夠,他絕對無法把她拖走了。

    他們随着哀怨的、不流暢的曲調圍着房間慢慢旋轉着,經理一隻手緊緊摟着她的後背,另一隻手漫不經心地插在衣兜裡,D覺得這姿勢有怠慢的意味。

    他正滔滔不絕地同她講着什麼,時不時地向D坐着的方向瞟一眼。

    他們有一段時間跳得離他很近,他們之間的談話傳到他的耳朵裡,他聽到“小心些”幾個字,姑娘認真地聽着。

    可是她的舞步卻有些磕磕絆絆,她醉得比他想象的還厲害。

     D不知道有沒有人換掉那個破輪胎。

    要是汽車已經修理好了,跳完這輪以後他還有可能說服她……他站起身來走出餐廳。

    L面前擺着一份小牛肉,他并沒有擡起頭來張望,隻顧用刀子把那份小牛肉切成小碎塊——他的消化能力一定不太好。

    D覺得沒有那麼緊張了,仿佛拒絕那筆錢終于使他占了對手的上風。

    至于那個司機,他現在不可能采取什麼行動了。

     霧又散了一些。

    他現在可以看清院子裡的汽車了——一共有六七輛——一輛戴姆勒,一輛梅賽德斯,兩三輛莫利塞斯,此外就是他們那輛老帕卡德和一輛小型的深紫色轎車。

    輪胎已經換好了。

     他想:最好趁L還沒有吃完飯我們立刻就走。

    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一個人講話,一個人在用他的母語講話。

    這不可能是别人,一定是L。

    這個人說:“對不起,我們是不是可以聊兩句……” 看見他站在院子裡的汽車之間,一副志得意滿的神情,D真有些嫉妒。

    五百年的高貴門閥造就出這樣一個人,使他同他的環境背景融洽無間,使他無拘無束,但也使他總是被祖先的罪惡和過去的癖好所困擾。

    D說:“我想我們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他發現了這個人的魅力,就像在一個宴會上被一位大人物看中而叫你出來談天一樣。

    “我不禁想,”L說,“你太不了解你的地位了。

    ”他對自己的話抱歉地笑了笑。

    這句話在兩年戰争之後聽上去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傲氣十足。

    “我的意思是說——你也是我們的人。

    ” “在監獄中我可沒有這種感覺。

    ” 這個人有着某種誠實,他讓人感覺他說的是實話。

    他說:“你或許受苦了,我見識過我們的監獄。

    但是,你知道,現在那些監獄已經有所改善。

    戰争初期總是最糟糕的時刻。

    歸根結底,在我們倆之間談這些過去的暴行毫無意義。

    你也見過你們自己的監獄。

    我們雙方都犯有罪行。

    我們還會繼續這種罪行,無論是在這裡還是在其他什麼地方。

    我想這種情況一直要延續到我們中的一方打赢了這場戰争為止。

    ” “你的這些道理已經叫人聽膩了。

    除非我們投降,不然我們隻是在繼續延長這場戰争。

    這就是你們的理論。

    我要告訴你,對一個失掉妻子的人說這種話是沒用的。

    ” “那是一次可怕的意外事故。

    你可能聽說了——我們把那個典獄長槍斃了。

    我要對你講的——”這人長着一隻長鼻子,就像人們在畫廊看到的那些發黃的古畫上畫的一樣,他生得瘦削、憔悴,他應該佩帶一把像他本人一樣細長的佩劍,“就是這個。

    假如你們赢了,這個世界對于你這類人又會怎樣呢?他們絕不會信任你——你屬于資産階級——依我看就是現在他們也不信任你。

    反過來說,你也不信任他們。

    你認為你在那夥人中間——他們毀掉國立博物館和Z的畫——能找到哪個人對你的工作感興趣呢?”他文質彬彬地說,聽起來倒像他正在取得國家科學院的承認,“我指的是你研究伯爾尼手稿的工作。

    ” “我不是為自己而戰鬥。

    ”D說。

    他突然覺得假如沒有這場戰争的話,他很可能和這個人成為朋友。

    貴族中偶然也會産生這樣一個對學術或是藝術感興趣的、瘦削的、充滿痛苦的人,一位藝術贊助人。

     “我也并不認為你是為自己而戰鬥,”他說,“比起我來,你更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我的動機,當然,是令人懷疑的。

    我的财産都被査抄了。

    我相信——”他苦笑了一下,這笑容暗含着他知道他的話引起了對方的同情,“我的畫已全部給燒掉了——還有我收藏的全部手稿。

    我的那些東西,當然了,不在你研究的範圍之内——可是有一張奧古斯丁早期的手稿《上帝之城》……”D此時此刻像是被一個具有可贊美的性格和鑒賞力的魔鬼引誘着。

    他無言以對。

    L繼續說道:“我并不是在這裡散發我的怨氣。

    在戰争中,這些可怕的事情必然會發生——發生在人們所熱愛的事物身上——我的收藏和你的妻子。

    ” 這太奇怪了,他竟然沒有發覺他犯了一個大錯誤。

    他站在那裡等着D的共鳴——一隻長長的鼻子和一張過于敏感的嘴,一個又高又瘦的半拉子藝術家的身軀。

    他絕不會理解什麼叫熱愛自己的妻子。

    他的住宅——他們已經把它燒掉了——很可能像一座博物館,擺着古老的家具,在允許公衆進入他的住宅參觀的日子裡,畫廊兩邊就拉起繩索。

    他很可能也欣賞伯爾尼的手稿,但他根本不懂,同一個你熱愛的女人相比,伯爾尼的原稿就一錢不值了。

    他繼續發表他的謬論:“我們雙方都遭受了不幸。

    ”要記起他剛才的談話還有點兒朋友談心的味道已經很困難了。

    為了保護一個講人道的政府,使它不落到這些自稱為“文明人”的手中,即便使文明完全毀滅也是值得的。

    這些人如果得勢,将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世界呢?一個到處挂着“不準觸摸”的牌子的收藏品的世界,沒有宗教信仰,隻有大量的格裡高利教皇的贊美詩和色彩絢爛的宗教儀式。

    那些身上流着血、在一定的日子裡會搖動腦袋的聖像,可能因為它們的古老奇特還會被保存一定的時間:迷信是有趣的。

    會有壯麗的圖書館,可是不會有任何新書。

    相比之下,他甯可要猜疑、野蠻、背叛……甚至要世界變成混沌一片。

    中世紀黑暗時期終究是他興趣所在的“時期”。

     他說:“我們這樣談話真的沒有絲毫益處。

    我們兩人沒有任何共同點——就是對手稿也沒有共同的興趣。

    ”他之所以能痛苦地逃脫了死亡與戰争,也許正是因為這個。

    鑒賞與學術是危險的東西,它們會使一個人的感情窒息。

     L說:“我希望你聽我把話說完。

    ” “這純粹是浪費時間。

    ” L沖他笑了笑。

    “無論怎麼說,”他說,“我還是很高興,你在這場——該死的——戰争爆發之前就完成了研究伯爾尼手稿的工作。

    ” “對我說來這似乎并不重要。

    ” “哦,”L說,“這是背叛。

    ”他笑了——若有所思地笑了。

    這個人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并不是戰争毀掉了他的情感,而是他一向隻有非常膚淺的情感,以作為文化教養的點綴。

    他的位置是在那些早已沒有生命的古物中間。

    他突然不再堅持了,隻是說:“好,我拿你沒辦法。

    你不會怪我吧?” “有什麼可怪你的?” “就為了現在發生的事。

    ”這個瘦削、孱弱、彬彬有禮而又不令人信服的人轉身離去了,就像一位藝術愛好者終于判定某位畫家沒有什麼價值而離開這位畫家的畫展似的。

    他的樣子稍稍有些悲哀,随時都可能失去理智。

     D等了片刻,又走回休息間。

    透過餐廳的雙層玻璃門,他可以看見那瘦削的肩膀重新俯在餐桌的小牛肉上。

     姑娘沒在桌旁,她加入了另一群人。

    一隻單片眼鏡在她耳朵旁邊一閃一閃的,那個經理正向她嘀咕一件秘密事。

    他能聽到他們的笑聲——那是他在輪船三等艙的酒吧間聽到過的那個孩子般的刺耳的聲音。

    “再給我一杯。

    我還要一杯。

    ”她能一連幾個小時這樣度過。

    她對他的好心根本算不了什麼:在寒冷的月台上送給你一個面包,邀請你搭她的車,然後把你扔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她具有一種她這個階層的每個人都有的荒唐舉止——給乞丐一張一英鎊的紙币,但一轉眼就忘掉了旁人的悲慘境遇。

    他想,她實際上是屬于L那一夥人的。

    他又想起自己這個階層的人,此時此刻不是在排隊買面包,就是在沒有生火的屋子裡想辦法暖和一下身子。

     他猛地轉過身去。

    要說戰争除了恐懼就沒有留給你其他感情,這是假的,他仍然可以感到一種激憤和失望。

    他回到院子,打開汽車的門,一個侍從忽然從汽車前繞過來,說道:“小姐是不是……?” “庫倫小姐要玩個通宵,”D說,“你告訴她——明天——我把車送到本迪池勳爵家。

    ”他把車開走了。

     他小心翼翼地駕駛着汽車,開得不太快,如果被警察攔住,或者因為沒有駕駛執照而被逮捕,那就太糟了。

    一個路标注明了“倫敦,45英裡”。

    運氣好的話,他不到半夜就可以進城了。

    他開始思索L到英國來到底負有什麼使命。

    那張便條什麼也沒有洩露,上面隻簡單地寫着:“你願不願意接受兩千英鎊?”可是另一方面,那個司機又翻了他的上衣。

    假如他們是在找他的證件,那麼他們肯定清楚他到英國來的目的——沒有證件,他就失去同英國煤炭主接觸的身份和地位。

    但是家裡隻有五個人了解這件事的始末——他們都是内閣大臣。

    是啊,老百姓肯定是被他們的領導人出賣了。

    是不是那個老自由黨人?他想。

    這個人有一次在判處某人死刑時提出過抗議。

    要不然就是那個似乎認為極權統治可以給他帶來更多活動餘地的野心勃勃的年輕的内政部長?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都有可能。

    到處都沒有信任。

    但是當人們無法了解事實真相時,什麼地方都有像他這樣根本不相信人會被賄賂腐蝕的人——隻因為如果這樣,生活就不成其為生活了。

    這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人類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

     一個路牌标着40英裡。

     可是L到這裡來隻是為了阻止這場交易嗎?還是對方也非常需要煤?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