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驚與變 綠旗駁船

關燈


     薛懷安忽覺自己似乎很久沒有見到過這樣壯闊的海港景象了,在心底算了算,如今是南明安成八年,公元一七三四年,離自己調出泉州港務千戶所卻也不過兩年時間,然而看着船隻穿梭的繁忙海港,這樣安居于甯靜惠安的自己,倒有些像被時代抛棄了一般。

     “這些船來來往往的,你們那個綠旗船可不好找呢,我記得當時那個包船的人大約就是帶我到了這個海域附近,離那邊的英國三桅帆船不遠,和那個馬尼拉大帆船也挺近的,不過當時附近有好幾艘福船停着,現在都不見了。

    ”漁夫的聲音突然打斷了薛懷安的思緒。

     薛懷安四下眺望,目光越過一個正在緩緩駛開的輕帆船,似乎看見一面綠旗耷拉在旗杆上,便指着那個方向說:“漁家,往那邊劃一下。

    ” 漁夫稍稍調整方向,向薛懷安所指處劃去,輕帆船從他們船頭駛過,帶起的波浪讓漁船颠簸了一下。

    随即,一艘卸去帆的駁船出現在衆人眼前,船頭立着一根旗杆,一面鮮綠的旗幟在悶熱凝滞的空中仿佛粘在了杆子上。

    與薛懷安料想相同的是,船外側果然用白線勾出一個明顯的記号,顯然是計算出的裝滿銀兩後的吃水線位置。

     漁夫把船駛過去,用帶抓鈎的長杆将兩條船并在一起,薛懷安便跳上了那艘駁船。

     他四下檢查了一番,發現除了十個被固定在船底的大鐵箱以外,船上空無一物。

    箱子裡面的空間被木條隔出一個一個長方形格子,每個格子的寬度大約是一枚銀币的直徑,顯然是為了便于整齊排列銀圓而設計。

     傅沖此時抱着一箱銀币也躍上船。

    薛懷安見他帶着近百斤的箱子,跳上船時船竟然不搖不晃,不禁脫口而出:“好俊的功夫。

    ” 傅沖不在意地笑笑,說:“自小紮馬步站樁練出來的功夫,如今看來都成了雕蟲小技,時代走得太快。

    ” 薛懷安不經意瞟見傅沖腰間除了劍以外,也多了一把精緻的火槍,明白他所指為何,了然一笑,說:“雖然如今是劍與槍的時代,也許終究還會變成槍的時代,但俠者的劍是永遠會在心中的吧。

    ” 傅沖聽了,神色微動,眸中隐約有光明滅,卻隻是默默将箱子遞給薛懷安,轉身又去接武師遞來的第二箱。

     薛懷安将銀圓按照格子碼放好,每箱恰恰可以放滿兩千銀币,全部停當後,他依照信中所言關上箱蓋,隻聽箱子傳來“咯嗒”一聲金屬機簧扣鎖的聲音,大約是裡面的暗鎖自動落下了。

     “薛兄,我們這就離開嗎?搶去的珠寶還沒有拿到。

    ”傅沖道。

     薛懷安四下環顧一圈兒,說:“按照信中所言,咱們下一步該把船駛到二十丈以外。

    我猜想,此時搶匪應該就在附近某條船上,用望遠鏡看着我們吧。

    ” 傅沖聞言也四下眺望,隻見附近海域目光所及之處,大小海船或停或駛的不下二十條,便不再多言,縱身躍回漁船。

     薛懷安跟在他身後也躍回漁船,在雙腳離開駁船的一刹那,心中忽然生出很不好的預感,然而人已躍在半空中,隻得随着慣性往前而去,仿佛是被無法掌握的力量推向未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