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驚與變 綠旗駁船

關燈
因為搶匪在信中隻給了一個時辰完成交易,德茂銀号的一行人匆匆準備好車隊,便押着二十箱總計兩萬銀圓往海港而去。

     盡管薛懷安說考慮到誤差,混入千餘假币應該不易被發覺,但是甯霜卻擔心對方還有更多防範的設計,不想因為省了幾千兩銀子而耽誤大事,最終并沒有往銀圓裡混入假币。

     泉州港極大,車隊到達後又走了一段才找到信中約定的地點,一個漁夫打扮的中年漢子迎上來,問:“你們是德茂銀号的嗎?” 走在最前面的傅沖答:“正是,可是有人要你在這裡等我們?” “對啊,我一早出海回來就有個人來包了我的船,說是在這裡等幾位來,要把幾位送到海港裡邊那個插綠旗子的駁船上去。

    ”漁夫答道。

     薛懷安走上一步,見這漁人臉上有被海風蝕刻的深紋和長期暴曬才有的古銅色皮膚,衣服上還沾染着新鮮海貨留下的痕迹,估摸這人沒說假話,便問:“請問這位漁家,包你船的人是什麼模樣?” “就是一個和你差不多高的男子,穿着普通的葛布衫子,鬥笠壓得很低,面貌可沒瞧清楚。

    ” “算了,問也沒用,人家早有防備,我們還是快些搬東西上船吧。

    ”傅沖說道,開始指揮武師搬運銀箱。

     這艘船在漁船裡算是最大的那種,可是搬上去二十箱銀子之後,船體已經吃水很深,漁夫見了說什麼也不讓衆人都上去,道:“不成,最多隻能再上來五個人,我和兒子已是兩人,你們最多再挑三個人上來。

    我告訴你們,要不是今天風平浪靜,這樣子我可不敢出海,遇到風浪非翻船不可。

    ” 薛懷安和甯霜、傅沖互看一眼,明白這多半也是搶匪的算計,故意不讓更多人接近那駁船。

    傅沖一看不遠處恰巧有剛卸完魚的空船,便說:“霜兒,你和其他武師去那邊找一條船跟着,我和薛兄帶一個身手最好的武師上這條船。

    ” 兩條船一前一後離了岸,風帆雖然扯起,但在空氣凝滞的陰霾天氣裡,幾乎派不上用場,船兒靠着漁夫父子的人力,緩慢向海港深處駛去。

     漁家漸漸将船駛離漁港,向商港的方向駛近。

    繁忙的泉州港一點點展現在衆人的眼前,遙遙可以看見靠近碼頭的方向,各國商船有序地停靠在岸邊,雖然卸了帆,但是船上的裝飾彩旗色彩缤紛,仍可以想象在有風的日子裡,萬國彩旗舞動時的缭亂繁華場面。

     正是上午巳時左右,海港裡最是忙碌,靠岸的多是一些噸位相對較小的商船,西洋船裡以在淺海遊弋的縱帆船和荷蘭人的三桅平底帆船為多,但最常見的還是南明的中型商用福船。

    也有不少千噸以上的西洋多桅大帆船和大型福船停在岸邊,大約是在裝卸貨物。

     更多千噸以上的大船并不靠岸,有的在耐心地等待着進港靠岸的信号,有的則幹脆在稍稍離岸的地方用輕巧的駁船快速将貨物搬上卸下。

    遠處海平面上,由五艘兩千噸級馬尼拉大帆船組成的西班牙船隊猶如靜卧在海上的沉睡巨龍,而在更遠處,專門在泉州到好望角航線航行貿易的萬噸南明寶船如漂浮在海上的龐大堡壘一樣,讓觀者無不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