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休閑的日子
關燈
小
中
大
間。
” “可以,我還可以幫助她做飯。
我給你做做西餐,是我新學的本事呢。
” 張敬懷吩咐保姆,把馮怡的背兜拿進她的房間,并準備一套被褥。
接着說:“蔔奎調到省委來了,代替了我。
” 馮怡說:“好好好,他真是一個好人。
也該這麼安排了。
你呢?” 張敬懷說:“我,現在還算‘在崗’,可是蔔奎已經主持工作了。
我正在想,還沒有下決心。
原來,按不成文的規矩,當幾年省長,當書記,當幾年書記,退到人大當主任。
這是領導的關心,怕人們一下失去的東西太多,太突然,搞點‘安慰賽’,當然也可以說是‘餘熱發電’。
現在,我算請假休息。
休息個一年半載的,年齡也‘到站’了。
上面要安排我當人大主任,我還沒有答應哪。
” “你這個人呀,還是沒有覺悟過來。
你這一生夠光明磊落的了,自己安慰自己就夠了,還要别人安慰?” “是,是,是!”張敬懷說。
馮怡說:“我以前就想‘勸退’你。
你活得太累了,為什麼不趁身體尚健的時候,過幾年輕松日子?那時,不到火候,我沒有說。
現在天賜良機,為什麼不退?你還戀什麼位呀?” 除了馮怡,誰能這麼和他說知心話呀! 他說:“對的,對的!革命幾十年了,一時沒有事幹,有點空虛和寂寞感。
” “我看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是沒有解決。
你看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講他的時空觀,說得多好:天地宇宙,是萬物的旅館;光陰是時間的過客。
人在世界上,能過幾天快樂的日子?白天玩不夠,夜晚打着燈還要遊玩呢,況且現在正是春光明媚的日子……” “你說得對,聽君一席話……” “你得啦吧!你現在得聽我安排。
等我休息一兩天,我領你上街,逛公園,溜商店,去旅遊。
還有讀書,寫點回憶錄,事情多着呢。
有什麼可寂寞的。
” 根據張敬懷的吩咐,保姆已經把飯做好了,請他們去吃飯,二人便進了東廂房的小餐廳。
保姆擺好飯菜,退了出去,馮怡小聲問:“剛才領我進屋那個人是誰?” 張敬懷說:“是我的新秘書,姓厲,叫厲順為。
蔔奎到了林鋼之後,又來了個秘書,就是吉秘書,你認識的。
後來又換了這個姓厲的,是第三個。
” “吉秘書呢?”馮怡問。
“吉秘書出國,繼承他舅舅的遺産去了。
早就說要回來,可是一直也沒有回來。
” “你這個新秘書怎麼長了那樣一雙眼睛?看人的時候,好像要看到你的骨縫裡,讓人很不舒服!” “他以前是楊書記的秘書,楊書記調走後,他沒有跟着走。
我也沒有像對蔔奎和吉海岩那樣考核他。
後來我也覺得此人不太好,但沒有動。
一幹又是二三年。
” “我給你當秘書怎麼樣?”馮怡笑着問。
“你?你給我當秘書?哈哈!笑話!笑話!我是從來不用女秘書的。
我以為……” “又是‘你以為’,你以為會有反映……對不對?關于這一點,我對你很不以為然,你好像總是為‘你以為’活着,就是不為自己活着……” “我馬上要退下來了,還要什麼秘書?你也有事情幹,不是還要研究你的社會學嗎?” “先别說了。
反正我得休息半年,陪你過一段老百姓生活。
要知道老百姓生活,有老百姓生活的樂趣。
你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的!” “說這麼多閑話了,”張敬懷說:“講講你這幾年在美國的情況和感受吧。
我特别想聽呢。
” “一言難盡,我一段一段給你講,有很多故事呢。
”停了一刻“我先從到了美國下飛機講起吧……”馮怡說。
“吃菜,吃菜,一面吃一面講。
”張敬懷夾了一箸菜給馮怡。
馮怡吃過飯,紮紮實實的睡了兩天覺,除了吃飯起來一會兒,吃過飯又是倒頭便睡,好像要把這幾年欠下的覺全要補上似的。
也可能是時差的關系,第三天,她覺得睡足了。
吃過早飯,向張敬懷提議:咱們今天上街溜溜怎麼樣? “好的。
”張敬懷高興地答。
“可是,你什麼人也不能帶,就咱這兩個老百姓。
” “好的。
” 過了一會兒,厲秘書過來問:“張書記今天去什麼地方嗎?” “我和小馮上街。
” 他們剛出門,汽車就停在那裡等着。
小馮對司機說:“我們今天去散步,不用車的。
” “是的。
”張敬懷對司機說。
司機便把車子倒回車庫。
兩人沿着小胡同(過去一般的車輛是不準從這裡通行的)往外走。
馮怡總是攙着張敬懷的胳臂,好像怕他跌跤那樣。
而張敬懷覺得讓一個年輕女人攙扶,既不習慣,又不好意思,總是擺脫她的攙扶,說:“用不着的,我自己可以走。
” 馮怡說:“我扶老,你攜幼,有什麼不好……要是把你摔了,我可沒法向……交待。
” “向誰交待?我現在是老百姓一個。
” “對了。
咱們今天就當一當普通老百姓,你也體驗體驗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 “這些年,我也體驗過的。
有時也做所謂的‘微服私訪’,借以了解真實情況。
” 馮怡笑他,:“那可不一樣。
那時,你到哪裡去,不得通知公安部門呀!一出點什麼哪怕是很小的事,也會有人出來保護你。
隻要你一動彈,就會有便衣跟着,要說自由,你們是最少的。
” “對了!”張敬懷想起一件事,給馮怡叙述着:“有一年,聽人說海天市的服務行業,搞‘五滿意服務’運動,很見成效。
全省為了推廣海天市的經驗,在這兒開現場會。
我想去看看真假。
那時我還在軍區當副政委,和秘書一起換了便服,到一個飯店去。
飯店裡人多得……” 馮怡說:“那時,你在埋頭吃飯,後面就有人扶着你坐的凳子,等着座位。
旁邊還有農村來的老鄉,等着你吃剩下的東西,用舌頭舔盤子。
” 張敬懷繼續講他的故事:“我和秘書坐下,要了兩個炒菜,一個湯,六兩糧票的米飯。
可是等呀等,老也不上菜。
等了半個小時,先上來的是一碗湯,這就有點怪。
可是,有一幫穿警服的人,比我們來得晚,幾盤熱氣騰騰的炒菜,卻端上來了。
他們在那兒嗚嚎喊叫的吃酒行令。
我問服務員:‘他們比我們來得晚,為什麼這麼快就上菜了?’那服務員不屑答理地說:‘他們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能比嗎?’我也不能和她争論。
過了一會,菜還是不上來。
我生氣了,對當時的畢秘書說:也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咱們不吃了。
我拿着買的菜票去退。
畢秘書要去,我說讓我體驗體驗。
便自己去退票。
” “肯定會有故事。
”馮怡插了一句。
“那賣票口兒,人擠得裡三層外三層的。
我好容易擠進去,本來那賣票窗口就小,交款,給票,隻有一個拳頭大的小孔,我說要退票,收款員在人們的吵嚷聲中根本聽不見。
好容易聽見了,我把收款單往裡遞,好幾隻手同時往裡伸。
服務員說,‘快點,快點!’你這個老頭,怎麼這麼慢?我說,你這個眼兒小,我伸不進去。
這話,那女服務員卻聽清楚了。
睜着大眼問:什麼‘眼兒小’?‘進不去’?她好像一下提高了‘覺悟’,大叫着說:這老家夥耍流氓。
……” 說着暢快地大笑。
馮怡也笑彎了腰:“這事就這麼完了?”馮怡問。
“哪裡會完呢?”張敬懷接着叙述他的故事“女服務員一喊‘這老家夥耍流氓’,坐在那裡吃酒行令的幾個人走過來,沒用分說給了我幾拳。
畢秘書過來說:‘你們怎麼随便打人’?那幾個人對畢秘書說:‘你管什麼閑事!’對他又是幾拳!畢秘書走出去,給市公安局打了電話,說我這個政委挨打了。
不多時,來了一幫警察,把那幾個穿警服的人和飯店經理帶走了。
回到機關,畢秘書給市委書記打了個電話,說了我的偶然遭遇。
你們還搞什麼‘五滿意運動’,開現場會推廣先進經驗呢?這不就說明問題了嗎?” 馮怡說:“今天要是出了這種事,我可調動不了警察……當然,現在也不會有這事發生了。
現在是市場經濟,買方市場,服務态度好着呢。
要不咱們今天到飯店吃頓飯體驗一番。
”說着自己小聲地現編現唱:“市場經濟好!市場經濟好!市場經濟顧客地位高。
官面孔,不見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市場經濟新高xdx潮,新高xdx潮……” 馮怡的聲音很輕,但張敬懷都聽清楚了,哈哈大笑。
這是這幾年他第一次開懷大笑。
…… 說着二人出了胡同,又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個公共汽車站。
這裡已經擠了許多等車的人。
不多時,來了一輛大客車。
人們拚命往上擠,馮怡先是在後面推張敬懷,推不動,有一個大個子擋着。
馮怡自己又先擠上車,回頭拉張敬懷。
這時那個大個子喊:“往裡擠,往裡擠,裡面空着呢。
”他剛剛上了車,一回頭就說:“裡面沒有地方了,等下一趟吧!”張敬懷記得。
早先聽到一個
” “可以,我還可以幫助她做飯。
我給你做做西餐,是我新學的本事呢。
” 張敬懷吩咐保姆,把馮怡的背兜拿進她的房間,并準備一套被褥。
接着說:“蔔奎調到省委來了,代替了我。
” 馮怡說:“好好好,他真是一個好人。
也該這麼安排了。
你呢?” 張敬懷說:“我,現在還算‘在崗’,可是蔔奎已經主持工作了。
我正在想,還沒有下決心。
原來,按不成文的規矩,當幾年省長,當書記,當幾年書記,退到人大當主任。
這是領導的關心,怕人們一下失去的東西太多,太突然,搞點‘安慰賽’,當然也可以說是‘餘熱發電’。
現在,我算請假休息。
休息個一年半載的,年齡也‘到站’了。
上面要安排我當人大主任,我還沒有答應哪。
” “你這個人呀,還是沒有覺悟過來。
你這一生夠光明磊落的了,自己安慰自己就夠了,還要别人安慰?” “是,是,是!”張敬懷說。
馮怡說:“我以前就想‘勸退’你。
你活得太累了,為什麼不趁身體尚健的時候,過幾年輕松日子?那時,不到火候,我沒有說。
現在天賜良機,為什麼不退?你還戀什麼位呀?” 除了馮怡,誰能這麼和他說知心話呀! 他說:“對的,對的!革命幾十年了,一時沒有事幹,有點空虛和寂寞感。
” “我看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是沒有解決。
你看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講他的時空觀,說得多好:天地宇宙,是萬物的旅館;光陰是時間的過客。
人在世界上,能過幾天快樂的日子?白天玩不夠,夜晚打着燈還要遊玩呢,況且現在正是春光明媚的日子……” “你說得對,聽君一席話……” “你得啦吧!你現在得聽我安排。
等我休息一兩天,我領你上街,逛公園,溜商店,去旅遊。
還有讀書,寫點回憶錄,事情多着呢。
有什麼可寂寞的。
” 根據張敬懷的吩咐,保姆已經把飯做好了,請他們去吃飯,二人便進了東廂房的小餐廳。
保姆擺好飯菜,退了出去,馮怡小聲問:“剛才領我進屋那個人是誰?” 張敬懷說:“是我的新秘書,姓厲,叫厲順為。
蔔奎到了林鋼之後,又來了個秘書,就是吉秘書,你認識的。
後來又換了這個姓厲的,是第三個。
” “吉秘書呢?”馮怡問。
“吉秘書出國,繼承他舅舅的遺産去了。
早就說要回來,可是一直也沒有回來。
” “你這個新秘書怎麼長了那樣一雙眼睛?看人的時候,好像要看到你的骨縫裡,讓人很不舒服!” “他以前是楊書記的秘書,楊書記調走後,他沒有跟着走。
我也沒有像對蔔奎和吉海岩那樣考核他。
後來我也覺得此人不太好,但沒有動。
一幹又是二三年。
” “我給你當秘書怎麼樣?”馮怡笑着問。
“你?你給我當秘書?哈哈!笑話!笑話!我是從來不用女秘書的。
我以為……” “又是‘你以為’,你以為會有反映……對不對?關于這一點,我對你很不以為然,你好像總是為‘你以為’活着,就是不為自己活着……” “我馬上要退下來了,還要什麼秘書?你也有事情幹,不是還要研究你的社會學嗎?” “先别說了。
反正我得休息半年,陪你過一段老百姓生活。
要知道老百姓生活,有老百姓生活的樂趣。
你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的!” “說這麼多閑話了,”張敬懷說:“講講你這幾年在美國的情況和感受吧。
我特别想聽呢。
” “一言難盡,我一段一段給你講,有很多故事呢。
”停了一刻“我先從到了美國下飛機講起吧……”馮怡說。
“吃菜,吃菜,一面吃一面講。
”張敬懷夾了一箸菜給馮怡。
馮怡吃過飯,紮紮實實的睡了兩天覺,除了吃飯起來一會兒,吃過飯又是倒頭便睡,好像要把這幾年欠下的覺全要補上似的。
也可能是時差的關系,第三天,她覺得睡足了。
吃過早飯,向張敬懷提議:咱們今天上街溜溜怎麼樣? “好的。
”張敬懷高興地答。
“可是,你什麼人也不能帶,就咱這兩個老百姓。
” “好的。
” 過了一會兒,厲秘書過來問:“張書記今天去什麼地方嗎?” “我和小馮上街。
” 他們剛出門,汽車就停在那裡等着。
小馮對司機說:“我們今天去散步,不用車的。
” “是的。
”張敬懷對司機說。
司機便把車子倒回車庫。
兩人沿着小胡同(過去一般的車輛是不準從這裡通行的)往外走。
馮怡總是攙着張敬懷的胳臂,好像怕他跌跤那樣。
而張敬懷覺得讓一個年輕女人攙扶,既不習慣,又不好意思,總是擺脫她的攙扶,說:“用不着的,我自己可以走。
” 馮怡說:“我扶老,你攜幼,有什麼不好……要是把你摔了,我可沒法向……交待。
” “向誰交待?我現在是老百姓一個。
” “對了。
咱們今天就當一當普通老百姓,你也體驗體驗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 “這些年,我也體驗過的。
有時也做所謂的‘微服私訪’,借以了解真實情況。
” 馮怡笑他,:“那可不一樣。
那時,你到哪裡去,不得通知公安部門呀!一出點什麼哪怕是很小的事,也會有人出來保護你。
隻要你一動彈,就會有便衣跟着,要說自由,你們是最少的。
” “對了!”張敬懷想起一件事,給馮怡叙述着:“有一年,聽人說海天市的服務行業,搞‘五滿意服務’運動,很見成效。
全省為了推廣海天市的經驗,在這兒開現場會。
我想去看看真假。
那時我還在軍區當副政委,和秘書一起換了便服,到一個飯店去。
飯店裡人多得……” 馮怡說:“那時,你在埋頭吃飯,後面就有人扶着你坐的凳子,等着座位。
旁邊還有農村來的老鄉,等着你吃剩下的東西,用舌頭舔盤子。
” 張敬懷繼續講他的故事:“我和秘書坐下,要了兩個炒菜,一個湯,六兩糧票的米飯。
可是等呀等,老也不上菜。
等了半個小時,先上來的是一碗湯,這就有點怪。
可是,有一幫穿警服的人,比我們來得晚,幾盤熱氣騰騰的炒菜,卻端上來了。
他們在那兒嗚嚎喊叫的吃酒行令。
我問服務員:‘他們比我們來得晚,為什麼這麼快就上菜了?’那服務員不屑答理地說:‘他們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能比嗎?’我也不能和她争論。
過了一會,菜還是不上來。
我生氣了,對當時的畢秘書說:也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咱們不吃了。
我拿着買的菜票去退。
畢秘書要去,我說讓我體驗體驗。
便自己去退票。
” “肯定會有故事。
”馮怡插了一句。
“那賣票口兒,人擠得裡三層外三層的。
我好容易擠進去,本來那賣票窗口就小,交款,給票,隻有一個拳頭大的小孔,我說要退票,收款員在人們的吵嚷聲中根本聽不見。
好容易聽見了,我把收款單往裡遞,好幾隻手同時往裡伸。
服務員說,‘快點,快點!’你這個老頭,怎麼這麼慢?我說,你這個眼兒小,我伸不進去。
這話,那女服務員卻聽清楚了。
睜着大眼問:什麼‘眼兒小’?‘進不去’?她好像一下提高了‘覺悟’,大叫着說:這老家夥耍流氓。
……” 說着暢快地大笑。
馮怡也笑彎了腰:“這事就這麼完了?”馮怡問。
“哪裡會完呢?”張敬懷接着叙述他的故事“女服務員一喊‘這老家夥耍流氓’,坐在那裡吃酒行令的幾個人走過來,沒用分說給了我幾拳。
畢秘書過來說:‘你們怎麼随便打人’?那幾個人對畢秘書說:‘你管什麼閑事!’對他又是幾拳!畢秘書走出去,給市公安局打了電話,說我這個政委挨打了。
不多時,來了一幫警察,把那幾個穿警服的人和飯店經理帶走了。
回到機關,畢秘書給市委書記打了個電話,說了我的偶然遭遇。
你們還搞什麼‘五滿意運動’,開現場會推廣先進經驗呢?這不就說明問題了嗎?” 馮怡說:“今天要是出了這種事,我可調動不了警察……當然,現在也不會有這事發生了。
現在是市場經濟,買方市場,服務态度好着呢。
要不咱們今天到飯店吃頓飯體驗一番。
”說着自己小聲地現編現唱:“市場經濟好!市場經濟好!市場經濟顧客地位高。
官面孔,不見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市場經濟新高xdx潮,新高xdx潮……” 馮怡的聲音很輕,但張敬懷都聽清楚了,哈哈大笑。
這是這幾年他第一次開懷大笑。
…… 說着二人出了胡同,又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個公共汽車站。
這裡已經擠了許多等車的人。
不多時,來了一輛大客車。
人們拚命往上擠,馮怡先是在後面推張敬懷,推不動,有一個大個子擋着。
馮怡自己又先擠上車,回頭拉張敬懷。
這時那個大個子喊:“往裡擠,往裡擠,裡面空着呢。
”他剛剛上了車,一回頭就說:“裡面沒有地方了,等下一趟吧!”張敬懷記得。
早先聽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