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張敬懷的新秘書

關燈
…。

    當秘書的責任和學問,不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以後在實踐中你會慢慢理解的。

    ” 蔔奎感謝單主任的關懷,并且表示一定按照單主任指示精神,好好工作。

     “就談到這裡吧。

    ” 蔔奎懷着感激的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了。

    他時常想念老母親,但是,有他姐姐照顧,而且母親轉為城市戶口,吃商品糧。

    當時叫“農轉非”,這是比登天還難的事。

    這種大恩大德,他怎麼報答呢?所以,他不僅擔當了秘書的責任,同時也負起了張書記的家庭生活的某些責任。

    張敬懷夫人的身體不好,他陪夫人到醫院看病。

    張敬懷的小女兒勝美,已經進了幼兒園,每天接送勝美,也是他主動承擔的任務。

    有時張敬懷的廚師來不及采買,他也提着籃子主動到市場上去。

     使張敬懷覺得十分滿意的,還是他細緻而又有條理的工作作風。

    張書記每天都會收到數十份文件。

    經過他整理分類:必須經他親自批閱的,蔔奎用曲别針别在一起。

    此類文件,如果涉及到黨的重大方針政策,蔔奎都把有關這方面的文件,擺在前邊,供張敬懷閱讀;凡是不太重要的文件,蔔奎也歸類在一起,寫上“内容提要”,讓張敬懷一目了然。

    有些群衆來信,該轉給有關方面的,他别在一起,注明:“建議轉某某單位處理”。

    有些需要張敬懷去講話的重要會議,他先請示張書記講話的内容提要,然後起草講話稿,讓張敬懷修改。

    有些不太重要的會議需要張敬懷講話,他就先起草個講話提要,供張敬懷參考。

    有時,遇到什麼問題,張敬懷也先征求他的意見。

    在張書記不太忙的時候,也和他談聊天。

     這樣過了不到三個月,他已經成了張敬懷的不可離開的助手甚至成為忘年交的朋友了。

     由于張敬懷不替夫人說話,艾榮的職務和待遇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哪怕他向組織部說一句:“你們考慮一下艾榮同志的工作安排問題。

    ”組織部門也會心領神會,一下問題就解決了。

    “舉賢不避親”嘛!可是張敬懷就是不肯說這句話。

     自從女兒下生之後,作為父親的張敬懷幾乎沒有抱過她,親過她。

    連女兒進省委幼兒園,也是艾榮去聯系的。

    所以,女兒對爸爸也少了些父女之情。

    張敬懷白天上班,開會,晚上回家批閱文件,哪有時間去親親女兒呢? 有一個星期六,蔔秘書去幼兒園接勝美。

    幼兒園離張敬懷的家裡,有四五站路,還需要換一次車。

    平常隻要勝美見到蔔秘書去接她,馬上叫着“蔔叔叔”,就撲到他的懷裡,跟他回家。

    可是那天小勝美哭得像淚人似的,就是不跟他走。

     蔔奎問幼兒園阿姨,出了什麼事?阿姨說:“剛才幾個小朋友在一起議論:看誰的爸爸媽媽官大。

    有的孩子是吉普車來接,有的孩子是小卧車來接。

    他們說,用吉普車接自己的,爸爸媽媽不如用小卧車接孩子的官大。

    有的孩子對勝美說,你爸爸的官肯定不如我爸爸官大。

    小勝美不服,說,不對!我爸爸的官比你爸爸官大。

    那孩子說,你爸爸要是比我爸爸官大,你讓他用小卧車來接你,我才信呢?所以今天她等着小卧車來接她。

    ” 蔔秘書勸着勝美:“好孩子,跟叔叔走吧。

    ”說着去拉她的手。

     小勝美打着滴溜,哭着不肯走。

    阿姨怎麼勸也不行。

    沒有辦法,蔔秘書隻好給車庫打電話。

    誰知張敬懷因為有會議,車子不在家。

    這樣一直等到晚上七點多鐘,才來車把勝美接了回去。

     一進門,夫人艾榮問:“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呀!” 蔔秘書說了細情。

    張敬懷也聽到了,大發脾氣:“誰讓你用我的車子去接她了?下不為例!” 夫人在一旁也發了火兒:“就顯得你革命,就表現你艱苦樸素!車子閑着也是閑着,接接孩子有什麼了不起的!” 張敬懷說:“你懂得什麼!用車接接孩子,本不是什麼大事。

    你知道這在孩子的心靈裡,種下什麼種子?小小的年紀,就用爸爸的地位和人家攀比,養成優越感,虛榮心,出人頭地的品行……等我們蹬腿一走,她能幹什麼?不會有出息的!” 夫人說:“我們嫁給你這個首長,不僅沾不着光,為了你的‘革命’,連我的工作安排都得低人三分!” 勝美在旁邊聽着,也噘着嘴表示不滿。

     蔔奎知道張敬懷的夫妻不和,他們的分歧,雖然并不隐瞞蔔奎,但,人家的家務事,作為秘書的,從不插嘴。

    一旦他們吵嘴,蔔奎便躲進自己的小屋裡。

     随着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的貫徹執行,各條戰線都在糾“左”。

    一九六二年初,中央在北京召開了七千人大會。

    由于張敬懷過于疲勞,生了一場病,住了一個月的醫院,所以張敬懷沒有能夠參加這次在黨的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

    他一出院,就讓蔔奎把大會文件找來,他一件一件,一字一句,認真閱讀着。

     這是一次總結大躍進以來曆史經驗教訓的會議,是一次令人感到鼓舞的會議,也是實事求是要人敢于發表意見的會議。

     張敬懷認真閱讀了“七千人大會”的所有文件,包括中央領導同志的講話,各個中央部門領導的發言,會議簡報。

    不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