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直讓那團紫煙給迷了。

    不知不覺中,身子竟随了那團紫煙去。

    忽地,青龍不見了,蓮花不見了,水中奇奇地立着一裸體女子,貌若仙子,其笑盈盈,直把十二歲的丁萬壽魂給勾了。

    女子見他癡望,遂伸手牽住他,慢慢将他引到面前。

    一股奇香撲來,丁萬壽一陣暈眩,就倒在了女子懷中,頭抵着女子酥胸,手攬住女子細腰,甚是迷醉,醒來後卻見自己躺在父親上班的醫院裡。

    起先他還有思維,問父親怎麼會在這兒?父親告訴他,他溺水了,幸虧被過路者發現,要不……父親說着哭起來,要知道,他可是父親的獨苗呀。

    哪知丁萬壽猛從病床上躍起:“仙子,我要仙子。

    ”說着兩手亂抓,像是要抓住什麼。

    父親驚了,忙喚助手将他摁倒,打了鎮靜劑。

     他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年,忽兒清楚,忽兒糊塗。

    清楚時直喊肚子餓,吃多少也不飽。

    糊塗時便滿嘴瘋言瘋語,嚷着要見仙子,要跟仙子下水遊玩。

    一日,趁父親不備,他從醫院跑出來,赤條條跳入水塘,果真看到仙子。

    他驚呀,樂呀,歡叫着朝仙子撲去,哪知一頭栽進水裡。

    父親聞聲趕來,他已被路人救起,口吐白沫,沒了神志。

    父親帶他四處求醫,跑遍了大江南北,他再也沒清醒過來。

    “文革”中父親被當做牛鬼蛇神拉出來批鬥,受不住折磨,自殺身亡。

    父親死的那夜,丁萬壽突然從昏迷中醒過來社,沖天哇哇了幾聲,然後就癡癡地盯住一個方向,一望就是半天。

     此後,丁萬壽便成了癡子。

    說不清清醒還是傻着,反正就成了這樣。

    整天跑東竄西,見人就伸手,見吃的就拿。

    日子一久,人們便将他當成了乞丐。

     在河陽,你要是想做生意,特别是想做飲食生意,那你就得第一個去拜丁萬壽。

    為啥?丁萬壽是丐幫頭子呀。

     凡事都有自己的理,乞丐也有乞丐的理。

    在河陽,丁萬壽就是乞丐的理。

    你要是拜好了,拜妥了,那你就順了這個理。

    你要是不信服,走着瞧吧。

     有個外地老闆,偏是不信。

    他在北關弄了塊地皮,修了個飲食市場。

    誰也拜了,就是不拜丁萬壽。

    開張這天,着實熱鬧,河陽方方面面的人物都來了,門面撐了個足。

    鞭炮響過,掌聲響過,方方面面領導的話講過,宣告市場開業了。

    就在這時,一路人馬浩浩蕩蕩,非常壯觀地開進市場。

    眨眼工夫,大大小小二百多家攤點前,挨個兒蹲了乞丐。

    不說話,不伸手,隻是拖着長長的鼻涕,笑,傻笑。

    食客們聞知市場開張,趕來一飽口福,飯菜剛上桌,門口蹲的乞丐騰地撲進去,對準飯菜就是一陣猛吐。

     一連十天,天天如此。

     還有誰敢到這市場來吃? 你猜咋着?投資幾百萬的小吃市場硬是讓一幫乞丐給攪了,沒法開了,關門大吉。

    直到第三年,另一位老闆接手,這市場才啟動起來。

     至此,丁萬壽牢牢确立了他河陽第二名人的穩固地位。

     不過,河陽四大名人丁萬壽至今仍沒忘他是個乞丐,老本行說啥也不能丢啊。

     因為是國慶節,丁萬壽要的文明,人們給的也大方。

    不出二十分鐘,他手裡已攥了一大把毛票,照這麼要下去,今兒個丁萬壽準能收入個二三百。

    可偏偏丁萬壽今天不走運,就在他眉飛色舞要得起勁時,廣場裡突然炸響一聲驚雷,人們嘩一下散開,齊齊地往外跑。

     咋了? 河陽出大事了! 沒有人能料到,河陽今兒個會出大事。

    等人們從城裡蜂擁到郊外鐵路邊時,蘭新鐵路已中斷将近一小時。

    先一步趕來的警察封鎖住現場,荷槍實彈堵住了路。

    人們失望極了,一腔熱血給凝在了半道上,隻好遠遠地踩着莊稼地裡的土塊,仰起脖子巴望。

     蘭新鐵路上,黑壓壓爬滿了人,足足有兩列火車那麼長。

    人群大約一千米處,一列火車吓得正停在鐵軌上冒粗氣。

    人們不明緣由,互相打聽,才知是河陽糖廠下了崗的兩千多工人要集體卧軌自殺。

    幸虧讓邸玉蘭發現了,舞動着紅綢子,連喊帶唱,才把疾駛而來的火車給擋住。

     要不然,天爺—— 16 這年的國慶節對市長夏鴻遠來說,無異于一場災難。

    因為沒有一家企業響應政府的号召,夏鴻遠狼狽不堪,這是他主政河陽以來最敗興的事。

    夏鴻遠連回省城的心思都沒,獨自窩在招待所211室,睡大覺。

     211室位于市委招待所後院風景區,從大門進去,是招待所新修的兩棟三層小洋樓,歐式風格,很别緻。

    專供接待省上或中央領導,當然一些重大的商務談判、貿易活動偶爾也用一下。

    小洋樓後面是一幢六層的接待樓,外表看沒啥稀奇,裡面卻很不尋常。

    進去過的人都說,趕上北京的五星級飯店了。

    河陽召開重大的會議,代表們就住這兒。

    再往後走,是一片綠樹環抱着的風景地,有假山、小溪,更多的則是綠瑩瑩的草地。

    沿着草地上曲徑通幽的小廊往裡走五百米,是一片小園子。

     園子裡,幾棵碩大的核桃樹,幾棵碧翠的蘋果樹。

    樹上挂着紅丢丢的蘋果,綠生生的核桃,散發出秋天氣息。

    樹下擺放的木桶裡,石榴和鳳尾竹長得正旺。

    鳳尾竹耿直不彎,石榴則古怪虬曲。

    沿着木桶和花盆擺放成的甬道走進去,就能看見那座被河陽人稱為“紅房子”的平房了。

     211是這座平房的房号。

    據說自打河陽的老書記搬出去後,這兒就成了外地調來的單身首長們的卧房兼工作室。

    關于這座平房的種種傳聞,一直是河陽城極為神秘的話題。

    有人說這間屋子的陳設多半是五涼時代留下來的遺物,隻有地毯是晚清年間河陽城最有名的織毯人甯毯匠織的。

    有人說這間屋子打個噴嚏,河陽城都要感冒。

    還有人說單是從這間屋子提拔起的服務員,就足夠一個連,官職最低的,現在也是個科長。

    河陽城最火的歌廳“萬紫千紅”的老闆娘徐虹,年輕時就是這平房的服務員,目前,已是千萬級的富婆。

    傳聞歸傳聞,“紅房子”依舊靜靜地躺在綠蔭中,不張揚,也不奪目。

     這天早晨的211室很安靜,因為是節日,主人想好好睡個懶覺。

    電話線拔了,手機關了。

    他不想别人煩他,所以秘書無法跟他聯系。

    等到迫不得已去敲門時,鐵路邊上圍觀的群衆已經很多了。

     等市長夏鴻遠的小車開進人群中時,國慶節的太陽已經爬上人的頭頂,火辣辣曬得人滿身淌汗,聞訊趕來的小攤販們比賽似的高聲叫賣一瓶兩塊五的河陽牌礦泉水。

     局面一直僵持着,趴在軌上的工人們絲毫不給市長面子。

    已經下了台的廠長面無血色,死狗一樣癱在地上拽不起來。

     “工人們條件很苛刻,根本無法接受。

    ”先前一步趕來的副市長劉振先彙報說。

     “啥條件?說。

    ”夏鴻遠一看陣勢,急了。

     “一是發清拖欠他們五年的工資,二是市上安排全部下崗職工。

    ” “你答應下來不就行了?”夏鴻遠沖沒腦子的副市長發火。

     “我答應了,可……工人們不相信,罵……紅嘴白毛,說話不牢。

    ”副市長劉振先一臉難堪,粉嘟嘟的臉上盡是汗珠子。

     夏鴻遠急得想罵娘,後來忍住了,隻在心裡恨恨罵了一句,說:“誰領的頭,總有個領頭的吧!” 劉振先盡量不讓自己太顯慌張,擦把汗說:“一個是工會主席蘇連泉,另一個叫王春壽,據說是個老混混,咋呼得很兇。

    ” “把他們叫來!” 人們面面相觑,沒人敢應聲,也沒誰去叫。

    夏鴻遠怒了,沖副市長劉振先吼:“去呀,平時的威風哪去了?” 劉振先耷拉着頭,一肚子窩囊火。

    這次他算是領教了,都說河陽這官不好當,他還不信,今兒這世面,他算經得有價值。

     正僵着,夏鴻遠的手機響了,一接電話,臉色立馬暗下來,語氣發着抖顫說:“是……是……省長您放心,我保證十分鐘讓人撤下來……嗯……哎,好,好,我會注意方式方法。

    ” 電話接完,夏鴻遠的臉色就複雜起來,先是苦,染着重重的愁,接着變綠、變灰、變青、變黑,最後成了鍋底色,兩眼逼視着副市長劉振先,在醞釀一種從未醞釀過的情緒。

     劉振先也是一肚子不痛快,臉上凍了一層霜,脖頸裡汗失了控地往下淌。

    他想表态,想跟夏鴻遠來上一段豪言壯語,可是,可是工人們太狠了。

    “不成啊市長,我跟他們把嘴都磨破了,沒一個聽,他們說要讓市長您親自過去。

    ” 夏鴻遠覺得讓人抽了一個嘴巴,臉上火辣辣的燒。

     沒時間再想别的辦法,更不敢拖,他隻好親自過去。

    往鐵路上爬時,一腳沒踩穩,身子重重倒地,膝蓋磕在一塊尖利的碎石上,破了,一股血滲出來,疼痛難忍。

    秘書幾步撲過來,往起扶他,夏鴻遠一把甩開秘書。

     “走開!”他沖秘書吼一聲,目光怒瞪在劉振先臉上。

    劉振先趕忙往前兩步,前面帶路了。

     工人堆裡,邸玉蘭舞着紅綢子,跳得好歡快。

    聽見動靜,往這邊一瞅,看見了夏鴻遠,扭着屁股就喊:“歡迎歡迎,歡迎卧軌。

    ” 夏鴻遠肺都要氣炸了,管不了工人,她還添亂。

     “給我轟下去!” 公安處長一揮手,兩個幹警立馬撲上去,扭住邸玉蘭胳膊。

    邸玉蘭掙紮着,又喊:“下崗下崗,統統失業。

    ” “成何體統,你們工作怎麼幹的?!”夏鴻遠不知是罵誰,他的罵聲很響亮。

     幾分鐘後,市長夏鴻遠跟蘇連泉和王春壽的談判開始了。

     夏鴻遠換了臉色,其他人也換了臉色,這個時候,臉色有可能決定事态的發展。

     “除了剛剛提過的,還有什麼要求,隻管提出來。

    ”市長夏鴻遠一改剛才訓斥人的語氣,非常和藹地沖工人代表說。

     工會主席蘇連泉是個有心人,他很懷疑夏鴻遠的動機,猶豫了幾下,沒張口。

    鐵軌上蹲的王春壽有點耐不住,心想把市長都整來了,還磨蹭個球。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見蘇連泉闆個臉不出聲,王春壽沒好氣地沖夏鴻遠說:“說出來,你可得答應。

    ” 夏鴻遠笑笑,斜睨一眼王春壽,恨不得踹他兩腳,嘴上卻說:“隻要你能讓工人們回去,我啥都答應你。

    ” “真的?”王春壽猛地直起身子,一眼的綠光噴在夏鴻遠臉上。

     蘇連泉忙伸手拽他,生怕他上當。

     王春壽結結巴巴又止住。

     時間一秒秒過去,副省長限定的時間馬上就到。

    夏鴻遠強抑住心頭怒火,開始用央求的口氣說:“你們今天提的所有要求我都答應,作為一市之長,我夏鴻遠從不說假話。

    ”然後慢條斯理望住王春壽,“說吧,都說出來。

    ” 王春壽終是厚下臉皮說:“你得把我的兒子安排掉。

    ” “行,沒問題。

    ”夏鴻遠想也沒想就答應。

     蘇連泉結巴着,這下他矛盾了,很矛盾,巨大的心理驅使下,還是張了口:“你得把我兒子放出來。

    ” “你兒子?好,好,我保證。

    ”其實夏鴻遠壓根沒思想他們說的話,他一邊焦躁地看表,一邊痛快地應着。

     “現在馬上讓工人挪開!”夏鴻遠命令道。

     蘇連泉沒有動,他仍然不放心,想了一會說:“你得給我寫個條子!” 夏鴻遠氣得眼裡要出血,十分鐘早就過去了,這兩個人還沒完沒了。

    他焦急地掃了一眼黑壓壓的鐵路,恨恨說:“拿筆來!” “說,寫啥?” “我兒子叫蘇朋,酒廠的,你得讓酒廠放人。

    ” 王春壽湊夏鴻遠跟前,嚷嚷着也要條子,被秘書一把拉了過去。

     談判結束了。

    蘇連泉和王春壽滿意地吆喝着工人們離開。

    工人們一聽五年的工資有了着落,慢悠悠站起來,朝鐵路下邊的人群走去。

     半個小時後,那列火車吼叫着開過去。

     天空突然吹過一絲涼風,夏鴻遠拭拭額上的汗,鑽車裡給副省長彙報去了。

     這一天,蘭新線中斷四小時零五十二分。

     所有的人都沒注意,老城裡人黃風一個人孤零零地蹲在鐵路北邊一片小樹林裡,他目睹了事件的整個過程。

    工人們起身離開鐵路的一刹,黃風覺得自己讓人喂了一隻蒼蠅。

     黃風恨恨“呔”了一聲,孤零零朝河陽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