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換腦工程 9、軍糧洞

關燈
多數是出門坐車,回家坐車,還有很多是糖尿病,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在平坦的馬路上蹓蹓步可以,要是爬山過嶺,問題就來了。

    但是正因為是這樣,就更有必要讓他們親臨現場實地體驗一下,當年晉察冀根據地的老百姓是怎樣把自己幾十萬斤的養命糧貢獻出來,又驢馱人背搬運到軍糧洞中去的。

     十七歲那年他領着蓋三縣,不過那時候她還沒有落下蓋三縣這個聞名夏河的綽号,當時都還喚她乳名紅骨朵,跟着四海叔的羊群到過軍糧洞。

    至今還留有難以忘懷的花季少年記憶。

    而今他要帶領的是全市正處級以上幹部的大團隊,其中有很多人這病那病的,其實說白了基本上都是缺少鍛煉養尊處優攢下來的病。

    盡管如此,作為市委書記他又是“換腦工程”學習班的大班長,就一定要部署周密盡到責任。

    他的胞弟村支書喬峻山一聽說領導們要去參觀軍糧洞,立刻就在村裡抽調青壯年修路探洞去了。

    為防出現意外,又從市人民醫院調一輛救護車和一名醫生兩名護士,還準備了一些常規的急救藥品。

    會議後勤處又給每人購進了一雙運動鞋和一身運動套服。

    蓋三縣則安排賓館餐廳,每人準備兩瓶礦泉水和一份又是面包又是香腸的野營午餐。

     雖然不是戰争年代,喬峻嶺還是按照部隊野營拉練的序列方式,将人員按連排班和戰鬥小組的方式去認真編隊。

    因為都沒有讓領導們帶個人秘書,就隻好按年齡和體質狀況搭配分組,互相照顧。

    終極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既要讓大家實地感受到革命前輩經曆過的艱難困苦,又不能在人身安全上出任何問題。

     周日這天上午,又是八聖山裡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喬峻嶺帶着這個龐大的觀光團隊拉開一子長蛇陣出發了。

    出發前他除了強調務必要注意安全以外,還給大家講了一小段如何鍛煉,強身健體富有哲理性的訣竅。

    據去年市衛生局安排組織的幹部體檢調查,全市副處級以上幹部中,患糖尿病的占30%,包括高血壓、心髒病和有心腦血管硬化脂肪肝症狀在内的總比例高達48%。

    這就是說我們的幹部隊伍不僅是有半數已在各種症狀的病态中,還有很多因飲食起居規律失常,也處于亞健康狀态。

    猛一聽這個數字是夠讓人觸目驚心的。

    好像很複雜,其實對症下藥來說卻很簡單。

    喬峻嶺送了大家一個六字箴言的健身訣竅,叫做“管住嘴,邁開腿”。

    因為很多病是吃出來的。

    雖然現代人的食譜可以說是既豐盛又特别豐富,但是很多食品的質量并不一定符合綠色食品無公害的環保要求。

    人長兩條腿本來是用來走路的,可是很多幹部每天不是卧在沙發裡,就是泡在會議桌前,再有就是蜷在小轎車裡。

    都快不會走路了,這身體的部件還會不出問題麼?沒聽說紅軍長征的時候有過什麼糖尿病。

    而且但凡在戰争年代幸存下來經過長征的老紅軍戰士,又有很多都成為90歲以上的老壽星。

     這當然是不争的事實。

    處級以上幹部辦公室都訂有人民日報,稍一留心,都能從老一輩革命家謝世的訃告中發現這一信息的。

     市委書記喬峻嶺這個管官的官對屬下幹部的管理管教,關心愛護可以說是用心良苦,也堪稱是全方位和多角度。

    絕大部分來參加全封閉集中學習的幹部都能理解,有逆反心裡的終歸是極少數。

    因為連着幾天老是坐着聽課,驟然要組織爬山野營拉練,大家的熱情還是極為高漲和十分踴躍的。

     其實從仙洞溝到軍糧洞隻不過翻兩道山梁,爬三面陡坡,雖是崎岖彎彎怪石嶙峋的蚰蜒小路居多,來回也就是三十華裡的腳程。

    日本鬼子對着山崖瘋狂了半天,終歸是盲人瞎馬沒頭蒼蠅,沒有當地人給那幫禽獸帶路,就是天上飛機偵察,地上拉網“掃蕩”,還是找不到“軍糧洞”的确切位置。

     抗戰八年,晉察冀根據地的軍民是魚水加血肉的關系。

    時至今日,老區群衆對各級領導還是尊崇備至愛戴有加的。

    一聽說在聖賢賓館“受訓”的領導們要去參觀“軍糧洞”,就帶着快鐮利斧老?頭找村支書喬峻山請戰來了。

    他們心中都有一張到“軍糧洞”去的路線圖,自報奮勇要探山開路,先去打頭陣為領導們披荊斬棘。

     不管是互助組合作化還是人民公社,抑或是“四清”“文革”還是撥亂反正以後的各個時期,老區群衆還一直把幹部集中學習稱之為“受訓”。

    在他們記憶中的錄像帶上,但凡幹部們長時間集中紮堆“受訓”之後,一般都會有大的動作舉措。

    今年這麼多領導一頭紮到仙洞溝的聖賢賓館一“受訓”就是這麼多天,又不知道會有啥新謀劃新道道或新變化要出台呢。

     無論有啥新變化,老百姓擁軍擁政的熱情依舊如故。

    應該說變化最大的還是領導者。

    就說體型吧!本來老百姓印象中的八路軍幹部原本都是靈猿巧燕一樣的身材,幾十年過去了,生活提高了,城裡的日子又蠻舒服,一個個都變成大肚子蝈蝈一樣的體型了。

    再也沒有住民房、搶掃帚、幫房東大娘擔水推碾那樣多的故事再版了。

    甭管有沒有過去那樣多讓鄉親們眼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