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關燈
眼看到了來年春,紀載舟心裡一直惦記着食用菌這個産業,就和鎮長盧貴權等幾個到去年種香菇的幾個村認真地調查一遍。

    看了以後,仔細算算,真正種香菇的,仍然是那麼一些老戶,新的戶基本沒有發展。

    這說明,食用菌辦公室實在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紀載舟對盧貴權說,“咱們今年不能再這樣搞了,這種帶有行政性的辦公室本身就不可能有啥作用。

    要想搞好這件事,關鍵還是要讓老百姓看到實惠。

    要找一個懂行的,有事業心的幹,并且當一個經濟實體搞,你看行不行?”盧鎮長當然同意紀載舟這個意見,紀載舟又讓他推薦一個合适的人選,他想了想說,“你看企業辦副主任方新亮行不行?”紀載舟眼前一亮說,“你老兄不愧是組織書記出身,慧眼識英才,紀載舟也想到了這個人!” 于是紀載舟首先做了方新亮的工作,這個同志脾氣有點倔,但心底直正,工作撲身子。

    他家在山外的一個鄉裡,離這裡二十多裡,也不知是跟老婆關系不好,還是其他原因,反正很少見他回家,整天在企業辦忙忙碌碌,指哪打哪,幹得十分出色。

    他又是一個老牌的初中畢業生,文化知識的底子不錯,是個肯學習、肯動腦筋的人,所以紀載舟說盧貴權選人是選對了。

    與方新亮的談話很成功,方新亮決心大幹一場。

     跟方新亮談話以後,紀載舟就召開了黨委擴大會,做出了派方新亮任疊鎮食用菌公司總經理的決定,讓他在分水嶺石礦留下的房子裡開始研種香菇和其他食用菌的品種。

    并且以此為龍頭,分配給鎮直部門各個單位種香菇的任務,務必完成,務必成功,好給群衆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又召開了機關幹部和鎮直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大型會議,把任務安排了下去。

    各單位也都建滅菌竈、蓋發菌室、買接種機以及購置原料,看來真的準備大幹一場。

    安排下去以後,紀載舟和盧貴權分了一下工作的側重點,紀載舟主要是跑裡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盧貴權在鎮裡主要抓食用菌發展這個“一号工程建設”,全體班子成員都和他一道抓。

    一說成“工程”,大家就有勁兒了。

     方新亮這個人真的能幹,當上食用菌公司總經理以後,獨自一個人立即到仙台縣青皮鄉、缙雲縣橫溪鄉、張家鄉等幾個種植香菇的大鄉鎮進行了十幾天考察,搜集了許多資料,帶回了許多樣品,整理了密密麻麻一大本子。

    回來後,詳細地給紀載舟進行了彙報,信心十足。

    紀載舟說,你既然這樣有信心,我就放心了。

    這樣的話,你還有什麼要求給我說說?他說,一個是,要給我協調十萬元貸款,我得購買設備和原料,為了不給黨委政府帶來後遺症,我要求把這些錢統統記到我的名下,我負責歸還;另一個不好說,說出來,紀書記你得答應我,辦得到,我就幹,辦不到,我就不幹。

    紀載舟心想,這家夥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有本事的人往往有個性,就不知他要提什麼古怪的要求,讓他隻管說。

    他說,我帶去的人和所要辦的事情,一切由我自己做主,領導上不能幹涉,至到我把事情辦成為止。

    紀載舟一聽這要求不僅不算過份,而且正是紀載舟想要的。

    就說,“将在外,軍令有所不授”嘛,一口答應了他。

    紀載舟也要求方新亮:一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我們為這個項目已經考慮了一年多了,用這個方式、用你這個人搞這件事,想的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我做出這個決策,其實與你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我們倆已經栓在一個戰車上了;二是鎮裡給你協調十萬塊錢貸款,就算是辦了一個自負盈虧的企業,所有人員從撥款之日起“斷奶”,由你養活他們;三是實行“一國兩制”,即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對外對上,是“玉瓊縣疊鎮食用菌辦公室”,負責從香菇、到黑木耳、白木耳、黃背木耳、木靈芝、平菇、雞腿菇等食用菌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對内部,你就是一個搞香菇生産的小型鄉鎮企業,你可以搞股份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吸收資金,機制怎麼靈活就怎麼搞。

    四是我保證,隻要你是在幹事業,我和鎮長絕不幹涉你,并且嚴令各個職能部門,絕對不能對你吃拿卡要!方新亮說,紀書記,有你撐腰,我算是有膽了,你要求我們的幾條,我都沒有想到,還是你想得周全。

    我說的不讓你幹涉,主要是指技術方面,其實聽聽你說的,你才是專家哩,這不幹涉不包括你!紀載舟說,新亮;我知道你在咱疊鎮企業辦幹了多年,深知辦企業的各種弊端和難處,這些年來,隻要是鎮企業的廠長經理,都說自己是“大丫環帶鑰匙——管家不當家”,你怕自己也落這種下場,所以才提出這些要求,我想想都是合理的。

    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