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關燈
小
中
大
(11)
可能凡是當領導的,主要業務就是開會、會客。
在這一段時間内,除了經常接待與疊鎮有關的縣直各部門的人員外,還召開了一系列會議。
這些會議,就一個中心議題,搞錢。
因為思想上早就有很明确的概念:“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無工不富”,搞現錢來得快的當然還是鄉鎮企業,所以,就首先開了鄉鎮企業的工作會。
疊鎮的企業底子還真不薄,大大小小三十五、六個廠,細算一下,就是各廠不盈利,隻要滿負荷生産,僅納稅這一條,就能夠上交國庫、填滿鎮庫。
因此,大家都知道,新任黨委書記肯定會把鄉鎮企業工作當做重頭戲來唱,這會就開得有勁兒了。
這一道工作會,各企業經理、廠長參加,一口氣開了數天,開成了一個馬拉松會議。
在開法上也非常靈活,用一句流行的行話說:現場辦公。
就是帶着鎮長、抓企業的副職、企業辦、金融、财稅等部門的有關人員,深入到鎮辦和村辦的滑金粉廠、汽配廠、銅球閥廠、機床廠等,一個一個的聽彙報,一個一個的作決策,一個一個的抓落實。
開會時做出了不少決策,捏着人家營業所、信用社的頭皮往企業注入流資,一時間,廠長經理們信心大增,各個廠都想方設法開工,生産一度紅火了起來。
會議開得雖然成功,卻根本沒有多大成效。
此時,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席卷全球,國内出口大幅度下滑,加工業迅速箫條,鄉鎮企業急劇萎縮。
作為一個小小的漁區鄉鎮黨委書記,遠遠沒有預料到美國次貸危機會那麼快就對全鎮的鄉鎮企業産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更不可能通過國際形勢透視和預測本鎮鄉鎮企業的近況和将來。
勝利地召開了本鎮的鄉鎮企業工作會後,沒想到兩三個月的光景就面臨着慘痛的失敗,全鎮的企業全部垮塌下來。
這一天,縣委老喬書記專程來到疊鎮,一見面就說:“我今天是來看看你這一路諸侯幹得到底咋樣。
”紀載舟拉開架勢準備彙報,他說,“算了,還是出去看看吧。
”紀載舟問他看什麼,他說,“聽說你這裡群衆的香菇生産不錯,就去看看吧。
”于是,他們就去橫坑村看看香菇生産。
路上,他說,“當年在研究你下鄉當鎮長的時候,曾經有過一番争議,一些常委有所擔心,怕秀才難當帥才。
我是力排衆議的,我相信你能幹好。
這一段已經聽到反映說你點子多,幹的還可以。
”紀載舟知道他說的是實話。
在紀載舟當上這個鄉鎮黨委書記之後,其他常委們從語言間或多或少向紀載舟表功時,紀載舟表示感謝,反而有點不相信,天知道他們為了紀載舟當這個書記是不是都用了那麼大勁兒?但紀載舟對老喬書記對他的幫助和支持從來沒有低估過,所以紀載舟就一直對這位書記心存感激。
過了橫坑村民小組再往前走了一裡多路出了點小事兒。
由于前幾天下了一場春雨,這一小段山路特别泥濘,正巧前邊有一台收花生的三輪車迎面駛來,為了躲路,車就靠右邊走,一晃一晃,車就歪出了轍子,出溜在路邊的斜坡上,輪胎打滑,機器幹哼哼,使不上勁兒,再也沒有辦法上來。
司機小勇急了一頭汗,一邊罵車的娘,一邊罵路的娘,邊罵邊馬上去橫坑村裡找人。
沒有多大一會兒,一大群老百姓背鎬拿鍁的湧來,有的修路,有的擡車,把路邊群衆的玉米桔用了幾大梱墊在車底下防滑。
到底人多力量大,車很快就解救出險。
在擡車的過程中,一個村幹部模樣的去喊那一台不知從哪個村來的收花生車,要他趕緊走,那人卻說,我們得給書記的車擡上來再走。
老喬書記聽了十分感慨:“山裡的群衆真是好哇,又實在,又厚道。
這要在平原,别說喊不來人給你擡車,就是有人,也肯定站在一旁看笑話!” 到了香菇養殖戶王必定家,看了他的兩間香菇棚,讓紀載舟感到很驚奇,沒有想到他種的這麼多,長的這麼好,收益這麼高。
王必定是一個老複員退伍軍人,曾經擔任過橫坑村的支部書
在這一段時間内,除了經常接待與疊鎮有關的縣直各部門的人員外,還召開了一系列會議。
這些會議,就一個中心議題,搞錢。
因為思想上早就有很明确的概念:“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無工不富”,搞現錢來得快的當然還是鄉鎮企業,所以,就首先開了鄉鎮企業的工作會。
疊鎮的企業底子還真不薄,大大小小三十五、六個廠,細算一下,就是各廠不盈利,隻要滿負荷生産,僅納稅這一條,就能夠上交國庫、填滿鎮庫。
因此,大家都知道,新任黨委書記肯定會把鄉鎮企業工作當做重頭戲來唱,這會就開得有勁兒了。
這一道工作會,各企業經理、廠長參加,一口氣開了數天,開成了一個馬拉松會議。
在開法上也非常靈活,用一句流行的行話說:現場辦公。
就是帶着鎮長、抓企業的副職、企業辦、金融、财稅等部門的有關人員,深入到鎮辦和村辦的滑金粉廠、汽配廠、銅球閥廠、機床廠等,一個一個的聽彙報,一個一個的作決策,一個一個的抓落實。
開會時做出了不少決策,捏着人家營業所、信用社的頭皮往企業注入流資,一時間,廠長經理們信心大增,各個廠都想方設法開工,生産一度紅火了起來。
會議開得雖然成功,卻根本沒有多大成效。
此時,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席卷全球,國内出口大幅度下滑,加工業迅速箫條,鄉鎮企業急劇萎縮。
作為一個小小的漁區鄉鎮黨委書記,遠遠沒有預料到美國次貸危機會那麼快就對全鎮的鄉鎮企業産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更不可能通過國際形勢透視和預測本鎮鄉鎮企業的近況和将來。
勝利地召開了本鎮的鄉鎮企業工作會後,沒想到兩三個月的光景就面臨着慘痛的失敗,全鎮的企業全部垮塌下來。
這一天,縣委老喬書記專程來到疊鎮,一見面就說:“我今天是來看看你這一路諸侯幹得到底咋樣。
”紀載舟拉開架勢準備彙報,他說,“算了,還是出去看看吧。
”紀載舟問他看什麼,他說,“聽說你這裡群衆的香菇生産不錯,就去看看吧。
”于是,他們就去橫坑村看看香菇生産。
路上,他說,“當年在研究你下鄉當鎮長的時候,曾經有過一番争議,一些常委有所擔心,怕秀才難當帥才。
我是力排衆議的,我相信你能幹好。
這一段已經聽到反映說你點子多,幹的還可以。
”紀載舟知道他說的是實話。
在紀載舟當上這個鄉鎮黨委書記之後,其他常委們從語言間或多或少向紀載舟表功時,紀載舟表示感謝,反而有點不相信,天知道他們為了紀載舟當這個書記是不是都用了那麼大勁兒?但紀載舟對老喬書記對他的幫助和支持從來沒有低估過,所以紀載舟就一直對這位書記心存感激。
過了橫坑村民小組再往前走了一裡多路出了點小事兒。
由于前幾天下了一場春雨,這一小段山路特别泥濘,正巧前邊有一台收花生的三輪車迎面駛來,為了躲路,車就靠右邊走,一晃一晃,車就歪出了轍子,出溜在路邊的斜坡上,輪胎打滑,機器幹哼哼,使不上勁兒,再也沒有辦法上來。
司機小勇急了一頭汗,一邊罵車的娘,一邊罵路的娘,邊罵邊馬上去橫坑村裡找人。
沒有多大一會兒,一大群老百姓背鎬拿鍁的湧來,有的修路,有的擡車,把路邊群衆的玉米桔用了幾大梱墊在車底下防滑。
到底人多力量大,車很快就解救出險。
在擡車的過程中,一個村幹部模樣的去喊那一台不知從哪個村來的收花生車,要他趕緊走,那人卻說,我們得給書記的車擡上來再走。
老喬書記聽了十分感慨:“山裡的群衆真是好哇,又實在,又厚道。
這要在平原,别說喊不來人給你擡車,就是有人,也肯定站在一旁看笑話!” 到了香菇養殖戶王必定家,看了他的兩間香菇棚,讓紀載舟感到很驚奇,沒有想到他種的這麼多,長的這麼好,收益這麼高。
王必定是一個老複員退伍軍人,曾經擔任過橫坑村的支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