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但母親隻是連連說,“好呵好,好好去過日子!”母親很客氣地謝謝他送到山上去的蚊帳和食品,然後背着小女兒就要走。
他伸過手握住母親的手,他想讓母親和他一道走,到那個新民街的房間裡去。
母親不去,不僅不去,而且解下背帶,說,“你不是要看這個小人嗎,你看好了,不僅看,你拿去,你也沒有理由要求見面了。
” 母親把小女兒放到他的手裡。
轉過身就走,連頭也沒回。
他把女兒擱在枕木凸凹的纜車道上,女兒哇地一聲哭了起來,聲音尖細充滿恐懼,邊哭邊喊媽媽,在地上拚命往母親走的方向爬。
他就看着女兒哭,不理睬。
那麼喧鬧人來人往的地方,那麼多輪船汽笛鳴叫的地方,母親也聽見了小女兒細微的哭叫,趕緊走回來。
他笑了。
母親生氣了,從地上抱起小女兒。
“你看,女兒根本不要我,她隻會喊媽媽,不會喊爸爸。
我想要也要不成,”他打趣地說。
把女兒重新抱上母親的背上,替母親理好背帶,他把一頂嶄新的墨藍花外綢内絨的帽子戴在女兒小腦袋上,說:“風大,不要讓她着涼。
” 母親說:“你放心,再大的風也吹不壞她,她命又賤又硬,不會死的。
” 這才是母親與我生父的最後一次見面!不可逆轉的命運,用我的凄慘的哭聲打了個句号。
母親再一次放棄了選擇,其實命運沒有提供任何選擇,她知道。
她背着我下石階去渡口,正是長江枯水季節,江不寬,沙灘和石礁漫長地伸展到天邊,泥沙灘一踩一個坑,沙粒往鞋子裡灌。
她抓緊背帶,彎着身子,步履艱難,江邊的風刮着沙粒撲打着她的臉她的頭發,這是一個不能再冷的冬天,比沒有吃的最饑餓的那幾年,比她的第一個丈夫餓死的那個冬天還要寒冷,還要絕望。
而我的生父這時站在石階頂端,冷風刮着他瘦瘦高高的身體。
那麼多人從他的身邊上上下下,急着去趕車坐船。
他的身影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
他其實是個缺少疼愛的小青年,從母親那兒他得到了感情,加上他救了這一窩子饑餓得發瘋的孩子,得到由衷的感激。
他可能一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如此重要,如此被需要,于是他讓自己陷入戀情中,不能自拔。
誰又能說得清楚,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喜歡就是喜歡,有時候就是沒有任何具體的理由,更不用說愛一個人了,愛就是愛,别的人不可能理解。
包括我這個作女兒的,我不也正在偷偷愛一個男人,愛得同樣無情理,不合法。
别的人會認為很肮髒。
可是連我這樣一個不願循規蹈距的人,也沒能理解他們的偷情。
我,母親,生父,我們三人在茶館坐一起時,在我眼裡是那麼不和諧,尴尬極了。
他和母親使我出生在世上,卻給了我一生的苦楚,他們倆誰也未對我負責。
我和他走下枇杷山陡峭的石階,漆黑的夜空升起漂亮的焰火,若隐若現地映出山上山下樹木房屋,簇簇團團的流星雨,象天國裡奇異的花瓣花蕊,向這座城市墜落下來,向我們頭上抛撒下來。
順着馬路,一直往兩路口纜車站走,滿天都是焰火,鞭炮炸得轟響。
這時,我對他說:“我不願意你再跟着我,我不想再看到你。
” 他沒想到我會說這樣的話,臉上表情一下凝結住了,看起來很悲傷,就跟那部外國電影裡那些面臨船沉,逃脫不掉,注定要死在茫茫大海中的人一樣。
我不管,我要他作出保證。
他保證了,他點頭的時候,眼睛沒有看着我。
經過剪票處,他要送我,我堅決地說不用了。
随着人群跨上纜車,我坐在靠後邊上一個位子,手裡緊緊抓住他為我扯的那塊藍花布。
他仍站在剪票口的鐵欄杆前。
載滿人的纜車沿着軌道徐徐下滑,他向我揮手,我想對他揮手,卻止住了自己。
為了不去看他,也不讓他看到,我掉過臉去瞧纜車道旁山腰上怪模怪樣的吊腳樓、歪歪斜斜的木闆房,那些窗子裡透出的燈一閃一眨,随時都會熄滅似的。
纜車不一會兒就到了山下,出口對着這城市最大的一個火車站,人山人海,一個喧騰的大火鍋。
母親沒有睡,她在等我,給我開了門,放心地舒了一口氣,重新回到床上。
父親的布鞋在床下,臉朝牆躺着。
看見他們,我心裡突然很沖動,很想走過去。
我想起了與父親相依為命度過的所有日子,我是那麼想擁抱父親,那麼想被父親擁抱。
至少仔細看看父親,我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象一個女兒那樣端詳過他。
架子床隻有母親翻身的響動,父親一定睡着了。
我在堂屋盡量輕手輕腳擦洗臉和身子,去天井倒掉水後,母親從床上擡起身,低聲對我說,“早點睡吧。
”我就出了房門,穿過堂屋上了閣樓。
他伸過手握住母親的手,他想讓母親和他一道走,到那個新民街的房間裡去。
母親不去,不僅不去,而且解下背帶,說,“你不是要看這個小人嗎,你看好了,不僅看,你拿去,你也沒有理由要求見面了。
” 母親把小女兒放到他的手裡。
轉過身就走,連頭也沒回。
他把女兒擱在枕木凸凹的纜車道上,女兒哇地一聲哭了起來,聲音尖細充滿恐懼,邊哭邊喊媽媽,在地上拚命往母親走的方向爬。
他就看着女兒哭,不理睬。
那麼喧鬧人來人往的地方,那麼多輪船汽笛鳴叫的地方,母親也聽見了小女兒細微的哭叫,趕緊走回來。
他笑了。
母親生氣了,從地上抱起小女兒。
“你看,女兒根本不要我,她隻會喊媽媽,不會喊爸爸。
我想要也要不成,”他打趣地說。
把女兒重新抱上母親的背上,替母親理好背帶,他把一頂嶄新的墨藍花外綢内絨的帽子戴在女兒小腦袋上,說:“風大,不要讓她着涼。
” 母親說:“你放心,再大的風也吹不壞她,她命又賤又硬,不會死的。
” 這才是母親與我生父的最後一次見面!不可逆轉的命運,用我的凄慘的哭聲打了個句号。
母親再一次放棄了選擇,其實命運沒有提供任何選擇,她知道。
她背着我下石階去渡口,正是長江枯水季節,江不寬,沙灘和石礁漫長地伸展到天邊,泥沙灘一踩一個坑,沙粒往鞋子裡灌。
她抓緊背帶,彎着身子,步履艱難,江邊的風刮着沙粒撲打着她的臉她的頭發,這是一個不能再冷的冬天,比沒有吃的最饑餓的那幾年,比她的第一個丈夫餓死的那個冬天還要寒冷,還要絕望。
而我的生父這時站在石階頂端,冷風刮着他瘦瘦高高的身體。
那麼多人從他的身邊上上下下,急着去趕車坐船。
他的身影消失了,再也看不到了。
他其實是個缺少疼愛的小青年,從母親那兒他得到了感情,加上他救了這一窩子饑餓得發瘋的孩子,得到由衷的感激。
他可能一生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如此重要,如此被需要,于是他讓自己陷入戀情中,不能自拔。
誰又能說得清楚,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喜歡就是喜歡,有時候就是沒有任何具體的理由,更不用說愛一個人了,愛就是愛,别的人不可能理解。
包括我這個作女兒的,我不也正在偷偷愛一個男人,愛得同樣無情理,不合法。
别的人會認為很肮髒。
可是連我這樣一個不願循規蹈距的人,也沒能理解他們的偷情。
我,母親,生父,我們三人在茶館坐一起時,在我眼裡是那麼不和諧,尴尬極了。
他和母親使我出生在世上,卻給了我一生的苦楚,他們倆誰也未對我負責。
我和他走下枇杷山陡峭的石階,漆黑的夜空升起漂亮的焰火,若隐若現地映出山上山下樹木房屋,簇簇團團的流星雨,象天國裡奇異的花瓣花蕊,向這座城市墜落下來,向我們頭上抛撒下來。
順着馬路,一直往兩路口纜車站走,滿天都是焰火,鞭炮炸得轟響。
這時,我對他說:“我不願意你再跟着我,我不想再看到你。
” 他沒想到我會說這樣的話,臉上表情一下凝結住了,看起來很悲傷,就跟那部外國電影裡那些面臨船沉,逃脫不掉,注定要死在茫茫大海中的人一樣。
我不管,我要他作出保證。
他保證了,他點頭的時候,眼睛沒有看着我。
經過剪票處,他要送我,我堅決地說不用了。
随着人群跨上纜車,我坐在靠後邊上一個位子,手裡緊緊抓住他為我扯的那塊藍花布。
他仍站在剪票口的鐵欄杆前。
載滿人的纜車沿着軌道徐徐下滑,他向我揮手,我想對他揮手,卻止住了自己。
為了不去看他,也不讓他看到,我掉過臉去瞧纜車道旁山腰上怪模怪樣的吊腳樓、歪歪斜斜的木闆房,那些窗子裡透出的燈一閃一眨,随時都會熄滅似的。
纜車不一會兒就到了山下,出口對着這城市最大的一個火車站,人山人海,一個喧騰的大火鍋。
母親沒有睡,她在等我,給我開了門,放心地舒了一口氣,重新回到床上。
父親的布鞋在床下,臉朝牆躺着。
看見他們,我心裡突然很沖動,很想走過去。
我想起了與父親相依為命度過的所有日子,我是那麼想擁抱父親,那麼想被父親擁抱。
至少仔細看看父親,我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象一個女兒那樣端詳過他。
架子床隻有母親翻身的響動,父親一定睡着了。
我在堂屋盡量輕手輕腳擦洗臉和身子,去天井倒掉水後,母親從床上擡起身,低聲對我說,“早點睡吧。
”我就出了房門,穿過堂屋上了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