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我擱下懷裡的一摞書,望望屋裡,聽聽頭上閣樓,問:“大姐走了?”
“走了。
”四姐頭也不回地說。
我想這倒很象大姐的個性,來去都不打聲招呼。
母親在屋裡罵:“六六你沖瘟去了,喊半天都不見人影,家裡那麼多事!”我走進屋裡去,很親熱地叫了一聲她。
母親蹲在床下,在收拾床底下的瓶瓶罐罐雜物,象沒聽見一樣。
過了一會,才站起來,瞟了我一眼,既怪異又冷漠。
臉拉着,象在說:我就知道大丫頭回家,沒好事,你成天拉着她說些啥,以為我不曉得? 我不管母親的反應,問她二姐怎麼樣? 母親說,二姐的小孩拉肚子,害得她去燒香也沒燒成。
我知道母親沒有說實話,她過江一定是去辦隻有她自己知道的事。
我喝了杯白開水,就拿了擱在堂屋的那一摞書,上閣樓。
閣樓裡大姐在床上斜躺着,也象是到家不久,剛洗過臉,頭發有幾绺濕濕的。
她看見我吃驚的樣子,大笑起來,說,“要騙你太容易,一騙一個準。
” “騙吧,”我沒生氣,在床邊坐下來。
大姐自己情緒一下倒打了個轉:“哼,這個家,每個人都巴望我早點走。
我知道我礙人眼,占人地,讓人擠得慌。
” 她說她就這二天走,但不會隔太長時間就會回來,永遠回來,再也不在那個鬼山旮旯傻呆了,絕對不幹。
那是個下午,應該是下午,我記不清楚。
時間在那一天對我不存在,連我自己是否存在,我也不在意。
我的頭腦和心靈正落在喘不過氣的快樂之中,在這以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樓下有人在叫大姐,大姐朝堂屋探了一下頭,馬上回到屋裡,對我說,她得走。
“你走了?”我稀裡胡塗地問了一句。
“出去一陣。
放心,大姐今天還不會走,”她拍了拍我的腦袋,還以為我舍不得她。
我走到小木廊上,見大姐和一個高個男子邊說邊笑出了院門,大姐是故意的,讓家人和院子裡的鄰居們看。
那人有藍球運動員那麼高,我想,這回大姐準又是愛上什麼人,她會真象她說的那樣,離開煤礦,要飯也要回到這個城市來。
四姐上閣樓來,一臉不高興,說,“你呆在這裡做啥?還不去把竈坑下的煤灰倒到河邊去。
”她肯定又和德華在鬧矛盾,隻好把氣出在我身上。
“那個人是哪個?”我問四姐。
“哪個嘛,以前大姐一起下巫山的知青。
” “她回來這些天是不是一直在找他?” “你啷個曉得?” “亂猜的,”我邊說邊下樓梯,心裡佩服大姐,她還真找着他了。
大姐說過他,二人是老相識,而且早就有點意思。
那天大姐讓我去找她的一個女同學,就是為了找他。
這個男人的前妻,是半個日本人。
剛解放那陣子一家人住在中學街。
1953年,所有與中國人結婚的日本人都得離開,孩子不允帶走。
二個公安人員來押解。
日本女人不願走,丈夫不肯放她走,三個女兒一個拉着日本女人的手,二個抱着她的腳。
日本女人的眼淚如針線那麼垂落不斷。
那是中學街這條街上有史以來,最讓人看了鼻子癢喉嚨哽的一個場面。
哪怕日本母親被趕回去了,一家子還得遭罪,每次運動一來,就得交代為什麼要當“漢奸”,孩子在街上老挨人罵“日本崽”。
那個高個男子,因為娶半日本血統的姑娘做老婆,跟人打了不少架,動了刀子,被送去勞教過。
患難夫妻多年,七十年代末,突然政府和日本友好了,有海外關系的人開始吃香,半日本血統的老婆身價高了起來,離他而去,隻剩下離婚簽字了。
很晚,大姐回來。
我說,“你和他倒是一對,離婚冠軍。
” “我小孩都已經一大堆,有哪個男人要喽?” 大姐把話題轉開,哼起一支四川小曲,她的聲音甜潤,寬厚,她說她根本不在乎男人,男人哪個是好東西?大姐一定是同時在耍幾個男人,她不把自己置于進退維谷的境地,不會安心。
2 我睡得從未有過的沉,無法醒來,第二天很晚才起床。
閣樓裡沒人,我奇怪自己第一個動作就是把鏡子拿在手裡,那的确不是我,全變了,尤其是我的眼睛:以往的驚恐,被一種沉靜的色澤覆蓋了,我看着,心裡又快樂起來。
昨天母親和大姐看到我時有些驚奇,她們沒有搞懂我的快樂是怎麼一回事?我對鏡子的迷戀是從這個上午開始,一面小小的鏡子,是我居住的世界,隔開了我不喜歡的一切,我走在裡面,穿過着霧氣和雨水,我走走停停,打量着熟悉的人影,熟悉的房屋。
水溝那條街上大人在打自家小孩,追着打。
“你跑,你跑,看我不砍斷你的狗蹄子!”天窗灌入男人粗聲大氣的謾罵。
那個總是喜歡逃到城中心那邊去的男孩又被逮住,套上鐵鍊,餓三天四天,隻剩一口氣時,男孩就會服輸,求饒。
但男孩總是逃,這個怪孩子,他到底要逃到哪裡去?
”四姐頭也不回地說。
我想這倒很象大姐的個性,來去都不打聲招呼。
母親在屋裡罵:“六六你沖瘟去了,喊半天都不見人影,家裡那麼多事!”我走進屋裡去,很親熱地叫了一聲她。
母親蹲在床下,在收拾床底下的瓶瓶罐罐雜物,象沒聽見一樣。
過了一會,才站起來,瞟了我一眼,既怪異又冷漠。
臉拉着,象在說:我就知道大丫頭回家,沒好事,你成天拉着她說些啥,以為我不曉得? 我不管母親的反應,問她二姐怎麼樣? 母親說,二姐的小孩拉肚子,害得她去燒香也沒燒成。
我知道母親沒有說實話,她過江一定是去辦隻有她自己知道的事。
我喝了杯白開水,就拿了擱在堂屋的那一摞書,上閣樓。
閣樓裡大姐在床上斜躺着,也象是到家不久,剛洗過臉,頭發有幾绺濕濕的。
她看見我吃驚的樣子,大笑起來,說,“要騙你太容易,一騙一個準。
” “騙吧,”我沒生氣,在床邊坐下來。
大姐自己情緒一下倒打了個轉:“哼,這個家,每個人都巴望我早點走。
我知道我礙人眼,占人地,讓人擠得慌。
” 她說她就這二天走,但不會隔太長時間就會回來,永遠回來,再也不在那個鬼山旮旯傻呆了,絕對不幹。
那是個下午,應該是下午,我記不清楚。
時間在那一天對我不存在,連我自己是否存在,我也不在意。
我的頭腦和心靈正落在喘不過氣的快樂之中,在這以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樓下有人在叫大姐,大姐朝堂屋探了一下頭,馬上回到屋裡,對我說,她得走。
“你走了?”我稀裡胡塗地問了一句。
“出去一陣。
放心,大姐今天還不會走,”她拍了拍我的腦袋,還以為我舍不得她。
我走到小木廊上,見大姐和一個高個男子邊說邊笑出了院門,大姐是故意的,讓家人和院子裡的鄰居們看。
那人有藍球運動員那麼高,我想,這回大姐準又是愛上什麼人,她會真象她說的那樣,離開煤礦,要飯也要回到這個城市來。
四姐上閣樓來,一臉不高興,說,“你呆在這裡做啥?還不去把竈坑下的煤灰倒到河邊去。
”她肯定又和德華在鬧矛盾,隻好把氣出在我身上。
“那個人是哪個?”我問四姐。
“哪個嘛,以前大姐一起下巫山的知青。
” “她回來這些天是不是一直在找他?” “你啷個曉得?” “亂猜的,”我邊說邊下樓梯,心裡佩服大姐,她還真找着他了。
大姐說過他,二人是老相識,而且早就有點意思。
那天大姐讓我去找她的一個女同學,就是為了找他。
這個男人的前妻,是半個日本人。
剛解放那陣子一家人住在中學街。
1953年,所有與中國人結婚的日本人都得離開,孩子不允帶走。
二個公安人員來押解。
日本女人不願走,丈夫不肯放她走,三個女兒一個拉着日本女人的手,二個抱着她的腳。
日本女人的眼淚如針線那麼垂落不斷。
那是中學街這條街上有史以來,最讓人看了鼻子癢喉嚨哽的一個場面。
哪怕日本母親被趕回去了,一家子還得遭罪,每次運動一來,就得交代為什麼要當“漢奸”,孩子在街上老挨人罵“日本崽”。
那個高個男子,因為娶半日本血統的姑娘做老婆,跟人打了不少架,動了刀子,被送去勞教過。
患難夫妻多年,七十年代末,突然政府和日本友好了,有海外關系的人開始吃香,半日本血統的老婆身價高了起來,離他而去,隻剩下離婚簽字了。
很晚,大姐回來。
我說,“你和他倒是一對,離婚冠軍。
” “我小孩都已經一大堆,有哪個男人要喽?” 大姐把話題轉開,哼起一支四川小曲,她的聲音甜潤,寬厚,她說她根本不在乎男人,男人哪個是好東西?大姐一定是同時在耍幾個男人,她不把自己置于進退維谷的境地,不會安心。
2 我睡得從未有過的沉,無法醒來,第二天很晚才起床。
閣樓裡沒人,我奇怪自己第一個動作就是把鏡子拿在手裡,那的确不是我,全變了,尤其是我的眼睛:以往的驚恐,被一種沉靜的色澤覆蓋了,我看着,心裡又快樂起來。
昨天母親和大姐看到我時有些驚奇,她們沒有搞懂我的快樂是怎麼一回事?我對鏡子的迷戀是從這個上午開始,一面小小的鏡子,是我居住的世界,隔開了我不喜歡的一切,我走在裡面,穿過着霧氣和雨水,我走走停停,打量着熟悉的人影,熟悉的房屋。
水溝那條街上大人在打自家小孩,追着打。
“你跑,你跑,看我不砍斷你的狗蹄子!”天窗灌入男人粗聲大氣的謾罵。
那個總是喜歡逃到城中心那邊去的男孩又被逮住,套上鐵鍊,餓三天四天,隻剩一口氣時,男孩就會服輸,求饒。
但男孩總是逃,這個怪孩子,他到底要逃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