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集情報培訓特工的中美合作所就設在那兒。
解放後這地方作為活教材:這是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惡!這是國民黨蔣匪幫屠殺我們烈士的鐵證!每年的11.27死難日,烈士墓前都有成群結隊的少先隊員,為他們胸前的鮮豔的五星紅旗握緊拳頭,誓言铮铮。
這地方的烈士名單經常改變,文化大革命翻出不少烈士原來是叛徒,民主黨派的人不算烈士,後來說沒有叛徒,全是烈士,審查死人比活人還難。
取材于此的小說《紅岩》的作者,最大的英雄,文革中被說是叛徒,他跳樓自殺,頭顱着地,當即死亡。
砸在地面上的一隻眼睛緊閉,另外半邊臉上的一隻眼睛撐大了一倍,幾乎蹦出眼眶,是我從小看到的死人照片中最恐懼的一張。
袍哥頭一到這地方,肯定也明白了,曆史最樂于開玩笑,監獄總是輪流坐。
白天被槍逼着去挖煤幹苦力,隻有夜裡才想到命運颠來倒去。
他不能容忍自己當初的招供,既不符合袍哥的江湖規距,也不符合他做人的準則,他一開始後悔,就明白一切都晚了。
4 但是母親不可能再去探過袍哥頭子,因為很快他就被移到南岸的孫家花園——關押重犯的省二監獄。
在朝天門碰見舅爺,使母親和久未有聯系的舅爺家有了往來,災荒年快結束時,母親才讓大姐去認舅爺一家,當時她在衛校讀書。
袍哥頭後來娶了那個姑娘,生了一女一兒,和袍哥頭的弟弟一家在1949年前到重慶。
大姐管那女人叫二媽,管袍哥頭的弟弟叫力光麼爸。
他們住的吊腳樓爛朽,從樓闆的漏縫中能看見輕緩流動着的嘉陵江。
大姐說,那家人日子過得也很難,為了生存,她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就隻得跟社會上那種女人一樣,跟不認識的男人睡覺。
我說,當妓女。
“不準說這個詞”大姐聲音大得吼了起來。
“一直這樣?”我問。
大姐說:當然是那些年,現在她不知道。
那個妹妹也不願見她,可能怕她看不起,那家人和她也沒了往來。
大姐的生父作為一個沒骨頭的好漢,苟延殘喘活了下來。
但沒有多久。
1960年,由于他交代好,被押回老家安嶽勞動農場,本想可以在那兒熬到自由的日子,卻不行了。
沒吃的,農場裡犯人的夥食隻能喂石頭人,這年10月下旬他得了水腫病,終于支撐不住,再也不能幹活,就倒下了。
天冷地凍,不幹活就沒吃的,連野菜野草也分不到一棵,他最後咽氣時雙手全是血抓剜土牆,嘴裡也是牆土,眼睛大睜着,才三十六歲。
沒人收屍,丢在大墳坑裡了。
死了好久之後,從那兒逃災荒出來的好心人,路經重慶才把這噩耗轉告。
同一年,在母親的家鄉忠縣關口寨,附近能吃的關音土都被挖淨,吃在肚子裡,都發脹了,解不出大便,死時肚子象大皮球一樣。
大舅媽是村子裡頭一個餓死的,大表哥從讀書的煤校趕回去吊孝。
到忠縣前的豐都縣,饑餓的慘狀便不忍目睹,插着稻草賣兒賣女的,舉家奔逃的,路邊餓死的人連張破草席也沒搭一塊。
過路人對他說,小同志,别往下走了,你有錢有糧票都買不到吃的。
他這個孝子回學校後一字未提母親是餓死的,一字不提鄉下饑餓的慘狀,還寫了入黨申請書,贊頌黨的領導下形勢一片大好。
他急切要求進步,想畢業後不回到農村。
家裡人餓死,再埋怨也救不活。
隻有順着這政權的階梯往上爬,才可有出頭之日,幹部說謊導緻饑荒,饑荒年代依然要說謊,才能當幹部。
5 越往下探究,越更深沉無底。
饑餓與我結下的是怎樣一種緣由?在我将要出生的前幾年,外婆,三姨,三姨夫,大舅媽,母親的第一個丈夫,和我有血緣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們在一個個消失,而我竟然活了下來,生了下來,靠了什麼? 我沉默了,腦子裡反反複複全是一個個問号。
這條街的人和其它街上的人一樣,聽毛主席的話,由着性子生小孩,想戴大紅花,當光榮媽媽。
有的女人一年一胎,有的女人生雙胞胎。
相比之下,母親生育能力,就算不上什麼了。
到1958年,家裡添了四姐、五哥。
在四姐前一個哥哥生下來就停止了心跳,打了引産針,好不容易死嬰才下來。
母親大出血,人昏迷不醒,但她還是醒了過來,這是1954年春天的事。
“你這狠心腸的媽,差三天就該生了,去江邊洗衣服做啥?你把兒子悶死在肚子裡,害死了他。
”護士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埋怨道。
母親臉上出現了淺淺的笑容,輕聲細語地說:“死一個,少一個,好一個。
” 護士不解地走開了,這麼無情義的母親,恐怕她是頭回碰到。
母親無可奈何的自嘲,或許達到了自我安慰的目的,在她第一次和男人會面時,她就看清自己的命運,她的孩子們的命運。
不出生,便可避免出生後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痛苦和磨難。
母親這樣的想法,當然有她的道理。
大生育導緻人口大膨脹,不僅我是多餘的,哥哥姐姐也是多餘的,全國大部分人全是多餘的,死再大一批也無所謂。
大姐說來說去繞不過大饑荒年代,該我出生的時候了。
那一年大姐已是十六歲的姑娘,性情不安躁動,那一年她明白了她的身世,對母親更是恨上加恨。
大姐說到這兒時,我的心也急促地跳動起來。
解放後這地方作為活教材:這是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惡!這是國民黨蔣匪幫屠殺我們烈士的鐵證!每年的11.27死難日,烈士墓前都有成群結隊的少先隊員,為他們胸前的鮮豔的五星紅旗握緊拳頭,誓言铮铮。
這地方的烈士名單經常改變,文化大革命翻出不少烈士原來是叛徒,民主黨派的人不算烈士,後來說沒有叛徒,全是烈士,審查死人比活人還難。
取材于此的小說《紅岩》的作者,最大的英雄,文革中被說是叛徒,他跳樓自殺,頭顱着地,當即死亡。
砸在地面上的一隻眼睛緊閉,另外半邊臉上的一隻眼睛撐大了一倍,幾乎蹦出眼眶,是我從小看到的死人照片中最恐懼的一張。
袍哥頭一到這地方,肯定也明白了,曆史最樂于開玩笑,監獄總是輪流坐。
白天被槍逼着去挖煤幹苦力,隻有夜裡才想到命運颠來倒去。
他不能容忍自己當初的招供,既不符合袍哥的江湖規距,也不符合他做人的準則,他一開始後悔,就明白一切都晚了。
4 但是母親不可能再去探過袍哥頭子,因為很快他就被移到南岸的孫家花園——關押重犯的省二監獄。
在朝天門碰見舅爺,使母親和久未有聯系的舅爺家有了往來,災荒年快結束時,母親才讓大姐去認舅爺一家,當時她在衛校讀書。
袍哥頭後來娶了那個姑娘,生了一女一兒,和袍哥頭的弟弟一家在1949年前到重慶。
大姐管那女人叫二媽,管袍哥頭的弟弟叫力光麼爸。
他們住的吊腳樓爛朽,從樓闆的漏縫中能看見輕緩流動着的嘉陵江。
大姐說,那家人日子過得也很難,為了生存,她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就隻得跟社會上那種女人一樣,跟不認識的男人睡覺。
我說,當妓女。
“不準說這個詞”大姐聲音大得吼了起來。
“一直這樣?”我問。
大姐說:當然是那些年,現在她不知道。
那個妹妹也不願見她,可能怕她看不起,那家人和她也沒了往來。
大姐的生父作為一個沒骨頭的好漢,苟延殘喘活了下來。
但沒有多久。
1960年,由于他交代好,被押回老家安嶽勞動農場,本想可以在那兒熬到自由的日子,卻不行了。
沒吃的,農場裡犯人的夥食隻能喂石頭人,這年10月下旬他得了水腫病,終于支撐不住,再也不能幹活,就倒下了。
天冷地凍,不幹活就沒吃的,連野菜野草也分不到一棵,他最後咽氣時雙手全是血抓剜土牆,嘴裡也是牆土,眼睛大睜着,才三十六歲。
沒人收屍,丢在大墳坑裡了。
死了好久之後,從那兒逃災荒出來的好心人,路經重慶才把這噩耗轉告。
同一年,在母親的家鄉忠縣關口寨,附近能吃的關音土都被挖淨,吃在肚子裡,都發脹了,解不出大便,死時肚子象大皮球一樣。
大舅媽是村子裡頭一個餓死的,大表哥從讀書的煤校趕回去吊孝。
到忠縣前的豐都縣,饑餓的慘狀便不忍目睹,插着稻草賣兒賣女的,舉家奔逃的,路邊餓死的人連張破草席也沒搭一塊。
過路人對他說,小同志,别往下走了,你有錢有糧票都買不到吃的。
他這個孝子回學校後一字未提母親是餓死的,一字不提鄉下饑餓的慘狀,還寫了入黨申請書,贊頌黨的領導下形勢一片大好。
他急切要求進步,想畢業後不回到農村。
家裡人餓死,再埋怨也救不活。
隻有順着這政權的階梯往上爬,才可有出頭之日,幹部說謊導緻饑荒,饑荒年代依然要說謊,才能當幹部。
5 越往下探究,越更深沉無底。
饑餓與我結下的是怎樣一種緣由?在我将要出生的前幾年,外婆,三姨,三姨夫,大舅媽,母親的第一個丈夫,和我有血緣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們在一個個消失,而我竟然活了下來,生了下來,靠了什麼? 我沉默了,腦子裡反反複複全是一個個問号。
這條街的人和其它街上的人一樣,聽毛主席的話,由着性子生小孩,想戴大紅花,當光榮媽媽。
有的女人一年一胎,有的女人生雙胞胎。
相比之下,母親生育能力,就算不上什麼了。
到1958年,家裡添了四姐、五哥。
在四姐前一個哥哥生下來就停止了心跳,打了引産針,好不容易死嬰才下來。
母親大出血,人昏迷不醒,但她還是醒了過來,這是1954年春天的事。
“你這狠心腸的媽,差三天就該生了,去江邊洗衣服做啥?你把兒子悶死在肚子裡,害死了他。
”護士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埋怨道。
母親臉上出現了淺淺的笑容,輕聲細語地說:“死一個,少一個,好一個。
” 護士不解地走開了,這麼無情義的母親,恐怕她是頭回碰到。
母親無可奈何的自嘲,或許達到了自我安慰的目的,在她第一次和男人會面時,她就看清自己的命運,她的孩子們的命運。
不出生,便可避免出生後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痛苦和磨難。
母親這樣的想法,當然有她的道理。
大生育導緻人口大膨脹,不僅我是多餘的,哥哥姐姐也是多餘的,全國大部分人全是多餘的,死再大一批也無所謂。
大姐說來說去繞不過大饑荒年代,該我出生的時候了。
那一年大姐已是十六歲的姑娘,性情不安躁動,那一年她明白了她的身世,對母親更是恨上加恨。
大姐說到這兒時,我的心也急促地跳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