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1 母親回家,家裡比平日多了一菜:豆豉幹煸四季豆,照舊熬了個酸菜湯。

     我在樓上拖地。

    說拖地不過是把彈丸大的空地弄濕,降降溫。

    兩張木闆床幾乎把閣樓的空間占滿,一張矮小方桌,我學習的時候才架起來放在電燈下。

    常常忘了拆,人經過得側着身子。

    地闆薄,二層夾闆裡,耗子在裡面不停地跑着。

    我盡量把拖把的水擰幹,以免水直穿過地闆,滴到樓下正屋。

    敞開的天窗沒有引來風,剛洗了澡,又是汗膩膩。

     “六六,下來吃飯。

    ”四姐站在堂屋叫。

     我提着拖把水桶,走出來。

    從木廊望下去,四姐碗裡的菜,噴香,綠綠的。

    她臉瘦了一圈,可能是因為當建築工人,天天日曬雨淋,面頰皮膚紫紅得象個農婦。

    她比我好看多了,身材苗條,一米六二,比我高整整三公分。

    隻有牙齒不整齊,我們姐妹幾個牙齒都長得擠擠歪歪。

    “換牙齒時盡吃泡酸蘿蔔,不聽話。

    ”母親罵我們。

     我下樓和父母一起坐在桌前,剛端起飯碗,五哥悄聲無息地進屋,在靠門右側洗臉架那兒洗手。

    他的背影象個女孩,肩比較窄,頭發也不象三哥那麼濃密,五官長得細巧,但上嘴唇有道明顯疤痕。

    五哥生下來,上嘴唇就豁,吃東西時裂得更開,樣子很醜。

    母親看着傷心,就怪父親,說父親在她懷五哥時,在家門檻上用柴刀砍柴,叫他别砍,他不聽,還砍得更來勁。

     半歲時五哥在地區醫院作縫合手術,手術做得太差,粗針粗線,拆線又馬虎,傷口感染,嘴唇正中間留下一條很不美觀的痕迹。

    他大我四歲,已是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晃然一看,卻比我還象孩子。

    他盡量不開口,比父親還沉默寡言,可能是怕人看到他,就會注意到他的嘴。

    五哥在造船廠做電焊工,有便船就搭乘回家,沒有便船就走二個半小時山路回家。

     昏暗的燈光下,我們一家五口圍着桌子吃飯。

     院子裡的人,喜歡到院門外的空壩和石階上去吃,鄰居鄉親,互相不必請就可以挾對方碗裡的菜。

    一言不合,筷子可能就對準對方臉,破口大罵。

    火一點爆,碗就扣在對方頭上,稀飯混着血往下流。

    馬上,就滿街是邊看鬧熱邊吃飯的人。

     桌上清湯寡水,不值得擠在一起,父母卻不允許我們端着飯碗到處跑,倒不是我家特别講禮,而是盡量躲開鄰居。

    院裡街上的人瞧不起我家,父母情願呆在家裡,我們家的孩子最多也就在堂屋或天井站着,不象其他人家的孩子吃到院門外,蹲在石坡上,甚至吃過幾條街,吃到江邊去。

     五哥端着飯碗,坐到堂屋裡一張矮凳上,緊靠房門。

     母親沒好氣地看了我一眼,接着就開始說,她才五十三歲,廠裡人事部門說她病多,要她提前二年退休。

    若回家,隻能領一點兒津貼。

     屋子裡的人都握着筷子,停住吃飯。

    我問母親,那樣一月有多少錢? “二十八塊不到。

    ” 見我們沒說話,母親又說,“以前二十八塊錢還管用,現在就不值錢,工資、退休津貼往上提升,慢得眼珠子都望下來了。

    看嘛,六六,你上高考補習班,就繳掉二十塊,讀書有啥用?我們家既沒錢又沒路子,供養不起你再上學。

    ” 母親在上星期天也提過退休缺錢的事,讓我别再考大學。

    但這次話幾乎說絕了:希望我馬上去找份工作做,補貼家裡。

    大學教育是個無底洞,再負擔我四年的學習生活。

    哪怕讀完大學,沒後門,畢業後隻能“服從黨的需要”不知分配到什麼鬼地方。

    我們全家工人,“權”與我們從來沒一點兒緣。

    雖然這個時候,我們家孩子,除我之外都能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也不用象以前去江邊挑沙子賣錢。

    我們家生活與我生下時沒有實質改變,鄰居有辦法的都統統離開這破院子,我們卻在老地方過着一成不變的日子。

     母親說我不懂做父母的苦心,他們一生就為兒女操勞,假如家裡稍微有點錢,父親的眼睛就不會壞到現在這個地步。

    要是有點錢,重慶的醫院治不好,還可以到上海和北京的眼科醫院去治。

    母親一邊念叨,一邊給父親挾一筷子四季豆。

     我從小就發誓:等我長大後,我什麼都願去做,什麼都舍得,隻要能有辦法讓父親的眼睛醫好。

    但在這時候,我啞口無言了。

     母親沒看我,心思很亂。

    桌上酸菜湯湯已見碗底,酸菜餘下不少,母親往父親碗裡挾。

     “我已吃完了,你不要挾菜給我。

    ”父親的浙江口音說快了,本地人聽不清他的話,但我聽得懂。

    父親說,“六六要讀書,就讓她讀,你不是也說過,若有文化就少受人欺侮。

    ”父親不愛說話,但一兩個字就點中了要害。

     “這事你别多嘴。

    ”母親寸步不讓。

     我氣得起身離座,擱了飯碗,就往閣樓走。

     2 我無法忍受委屈,我總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