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人中,看上去都很虛心,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天知道有人是不是來挑刺找毛病的?
就這樣,在沒完沒了的接待應酬過程中,雖然是按照不同層次用不同人員陪同講解,但上邊來人,還得我親自講述。
我自己介紹的次數多了,早沒有了祥林嫂的那份耐性,一天比一天覺得發煩,每次接待下來,心裡虛得就像白鴿面包,又好像是做了虧心事一樣。
大約在10月底,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來自馬來西亞的邀請函。
上邊寫着,因為我們這個地方的食用菌生産很有成效,人家邀請我們去馬來西亞參觀考察,具體聯系人是鴨陽市的一個叫周守信的。
我不禁怦然心動。
由于鎮礦産辦的負責人甄誠友曾經跟我商量過多次要走出國門的事情,我就把他叫來,商議去馬來西亞一趟,目的是出去推銷香菇。
根據我們上次在廣州等地的考察,知道東南亞是食用菌的集散地,價格相當高,值得出去考察一下,同時了卻一下走出國門的心願。
因為鎮裡經常是“羅鍋腰上樹——前(錢)缺”,要出國可是一個大動作,用公款肯定有人告狀,說書記是遊山玩水,公費旅遊,出去十幾天,洋味沒有沾上,倒惹得一身臊氣。
于是,必須另辟蹊徑,解決經費問題。
我們能夠想到的具體辦法是,由我們自己出資,采購上一千千克左右的香菇,直接帶上到那裡去推銷。
想好以後,我先向縣委徐澤厚書記請示,他表示同意。
然後讓甄誠友和那個鴨陽市的周守信聯系,周守信很快就來了灌河,我們進行了深談,從中了解到不少信息。
他這個人多次去過馬來西亞,在那裡已經建立了相當深厚的人緣基礎,有了不少朋友。
他說,當地的華人華僑占60%以上,多是福建一帶的移民,對大陸去的考察觀光人員十分熱情。
出國辦簽證,必須有對方的邀請函才能被批準,他就能夠從朋友那裡搞到這種邀請函,給我們的那個邀請函其實就是他從報紙上看到灌河的香菇生産量很大,特意要求馬來西亞的朋友寄來的。
我們又到他在鴨陽的家裡看了一下,老婆孩子和全家衆多的在各個時期的合影照片,打消了我們的疑慮,确信他不是一個騙子,于是決定由他幫忙,辦理出國事宜。
下邊的工作分兩塊進行,一塊是我們通過縣公安局、市公安局以及到省公安廳辦理出國的因私護照。
這種因私護照一管五年,比其他公派或者旅遊出國的護照有用得多。
至于簽證,則由周守信負責到廣州的馬來西亞領事館辦理。
另一塊是收購優質香菇。
為了收購這一千多千克香菇,可把甄誠友忙了個一佛出殼、二佛升天。
通過周守信從馬來西亞電傳來的零售價格,我們測算,如果帶去的這些香菇全部脫手以後,不僅可以包着路費,回到廣州,還可以買一輛十來萬元的小轎車開回來。
于是我倆抱着發一個小财的憧憬,美滋滋地籌辦着一切應該準備的東西。
我親自拍了一些香菇生産的照片,又起草了一個廣告,題目是“來自中國的山珍——香菇”,寫了一通簡約的文字,把香菇誇成了鮮花、人參和黃金,又請縣第一高中的名牌英語教師翻譯成英語文本。
在商定譯文中間,才知道那些高鼻梁、藍眼睛的外國人都是一些笨家夥,那麼多品種的食用菌,他們隻用了一個詞彙——“mushroom”表示,仔細想想,也許是夠形象的,“小傘”、“房屋”的意思。
我當時心裡涼了半截,由此看來,西洋人如此瞧不起食用菌類,肯定不會喜歡吃這東西。
事實證明,不要說西洋人不懂得吃食用菌,就連馬來西亞本土的東南亞人種,也不懂得這些東西能吃,喜歡并敢于食用這種東西的人,依然是我們這些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食性複雜的華夏子孫。
一直操勞到農曆臘八早上,我們才從範城出發。
經過二次烘幹後,一千多千克香菇就隻有九百多千克了。
為了快捷,我們不乘火車,把這些香菇裝在一個去廣州的客車頂上的貨架上,我們就坐在車内,星夜向廣州兼程。
那個時候,還沒有整治超載這一說,因此,我們乘坐的這台車内,人滿為患,如同罐頭瓶裡的沙丁魚,擠死擠活的。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一直是小車來小車去的,與公共交通久違了,沒想到這一次當一回“國際商人”,竟然回歸到廣大人民群衆中間。
一路上,我們走了一天兩夜,在汗、屁、汽油的混合空氣中,在又渴又餓,又颠又擠,坐卧不是的環境中生存,可把罪受大了。
好在誠友給車主講過我是一個官員,又有甄誠旗、誠星兩個弟兄送我們,人多勢衆,車主很夠客氣,讓我始終擠在車子的前邊,多多少少有一點活動空間。
看看有幾個出去打工的年輕女孩子,也在人群中擠來擠去,鮮嫩飽滿的胸脯與男子漢們的前胸後背不停地争奪生存空間,把後天賦予的那點廉恥之心都擠沒有了,才想起“蟻民”這個詞來,心裡真為芸芸如蟻般的黎民哀歎。
又忽然想起老畫家方成的一幅漫畫:一個戴紗帽的人從轎子裡伸
我自己介紹的次數多了,早沒有了祥林嫂的那份耐性,一天比一天覺得發煩,每次接待下來,心裡虛得就像白鴿面包,又好像是做了虧心事一樣。
大約在10月底,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來自馬來西亞的邀請函。
上邊寫着,因為我們這個地方的食用菌生産很有成效,人家邀請我們去馬來西亞參觀考察,具體聯系人是鴨陽市的一個叫周守信的。
我不禁怦然心動。
由于鎮礦産辦的負責人甄誠友曾經跟我商量過多次要走出國門的事情,我就把他叫來,商議去馬來西亞一趟,目的是出去推銷香菇。
根據我們上次在廣州等地的考察,知道東南亞是食用菌的集散地,價格相當高,值得出去考察一下,同時了卻一下走出國門的心願。
因為鎮裡經常是“羅鍋腰上樹——前(錢)缺”,要出國可是一個大動作,用公款肯定有人告狀,說書記是遊山玩水,公費旅遊,出去十幾天,洋味沒有沾上,倒惹得一身臊氣。
于是,必須另辟蹊徑,解決經費問題。
我們能夠想到的具體辦法是,由我們自己出資,采購上一千千克左右的香菇,直接帶上到那裡去推銷。
想好以後,我先向縣委徐澤厚書記請示,他表示同意。
然後讓甄誠友和那個鴨陽市的周守信聯系,周守信很快就來了灌河,我們進行了深談,從中了解到不少信息。
他這個人多次去過馬來西亞,在那裡已經建立了相當深厚的人緣基礎,有了不少朋友。
他說,當地的華人華僑占60%以上,多是福建一帶的移民,對大陸去的考察觀光人員十分熱情。
出國辦簽證,必須有對方的邀請函才能被批準,他就能夠從朋友那裡搞到這種邀請函,給我們的那個邀請函其實就是他從報紙上看到灌河的香菇生産量很大,特意要求馬來西亞的朋友寄來的。
我們又到他在鴨陽的家裡看了一下,老婆孩子和全家衆多的在各個時期的合影照片,打消了我們的疑慮,确信他不是一個騙子,于是決定由他幫忙,辦理出國事宜。
下邊的工作分兩塊進行,一塊是我們通過縣公安局、市公安局以及到省公安廳辦理出國的因私護照。
這種因私護照一管五年,比其他公派或者旅遊出國的護照有用得多。
至于簽證,則由周守信負責到廣州的馬來西亞領事館辦理。
另一塊是收購優質香菇。
為了收購這一千多千克香菇,可把甄誠友忙了個一佛出殼、二佛升天。
通過周守信從馬來西亞電傳來的零售價格,我們測算,如果帶去的這些香菇全部脫手以後,不僅可以包着路費,回到廣州,還可以買一輛十來萬元的小轎車開回來。
于是我倆抱着發一個小财的憧憬,美滋滋地籌辦着一切應該準備的東西。
我親自拍了一些香菇生産的照片,又起草了一個廣告,題目是“來自中國的山珍——香菇”,寫了一通簡約的文字,把香菇誇成了鮮花、人參和黃金,又請縣第一高中的名牌英語教師翻譯成英語文本。
在商定譯文中間,才知道那些高鼻梁、藍眼睛的外國人都是一些笨家夥,那麼多品種的食用菌,他們隻用了一個詞彙——“mushroom”表示,仔細想想,也許是夠形象的,“小傘”、“房屋”的意思。
我當時心裡涼了半截,由此看來,西洋人如此瞧不起食用菌類,肯定不會喜歡吃這東西。
事實證明,不要說西洋人不懂得吃食用菌,就連馬來西亞本土的東南亞人種,也不懂得這些東西能吃,喜歡并敢于食用這種東西的人,依然是我們這些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食性複雜的華夏子孫。
一直操勞到農曆臘八早上,我們才從範城出發。
經過二次烘幹後,一千多千克香菇就隻有九百多千克了。
為了快捷,我們不乘火車,把這些香菇裝在一個去廣州的客車頂上的貨架上,我們就坐在車内,星夜向廣州兼程。
那個時候,還沒有整治超載這一說,因此,我們乘坐的這台車内,人滿為患,如同罐頭瓶裡的沙丁魚,擠死擠活的。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一直是小車來小車去的,與公共交通久違了,沒想到這一次當一回“國際商人”,竟然回歸到廣大人民群衆中間。
一路上,我們走了一天兩夜,在汗、屁、汽油的混合空氣中,在又渴又餓,又颠又擠,坐卧不是的環境中生存,可把罪受大了。
好在誠友給車主講過我是一個官員,又有甄誠旗、誠星兩個弟兄送我們,人多勢衆,車主很夠客氣,讓我始終擠在車子的前邊,多多少少有一點活動空間。
看看有幾個出去打工的年輕女孩子,也在人群中擠來擠去,鮮嫩飽滿的胸脯與男子漢們的前胸後背不停地争奪生存空間,把後天賦予的那點廉恥之心都擠沒有了,才想起“蟻民”這個詞來,心裡真為芸芸如蟻般的黎民哀歎。
又忽然想起老畫家方成的一幅漫畫:一個戴紗帽的人從轎子裡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