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北京訪軍營刀下救弟兄
範城找縣委任上安官吏
弄清事情的原委并不難。
禍并非起于蕭牆,而是起于楊垛。
楊垛這小子是縣計生委派到灌河計生辦挂職的副主任,在灌河任職期間,總想攬權,大家并不買他的賬,他就沒有撈到多少好處,所以一直懷恨在心,剛返回計生委不久,就來了一耙子,把我手下幾個管計劃生育的人全部告上了。
機關裡出了一個白眼狼,他不高興的人就都成了病鴨子。
我心裡很生氣,早知這個家夥是如此德性,我到這裡以後就把他交給計生委了。
更叫我生氣的是,管這個案件的副檢察長竟是範金鎖。
我在縣委辦時,他在政法委,同樓同級别,又是老鄉,稱兄道弟,關系一直不錯。
我就恨恨地想,事前沒有給打個招呼就下來辦案,真如同大家說的,檢察院裡沒朋友。
看來不要說老感情,連我這個書記紗帽也沒有被你們檢察院放在眼裡。
沒有當娘的不護孩子的,沒有當頭頭的不護自己部下的,我絞盡腦汁,想把這件事情按下去。
于是,我馬上進城到檢察院,直接找檢察長尚友林同志。
“老一”對“老一”,什麼事都可以攤開說。
聽了買車的詳細經過後,尚檢表示,這幾個年輕人實在太幼稚,就憑着對軍隊的信任,上了那麼大的當,仔細想想,也不會有多大的渎職成分。
既然是檢委會定了,範檢批了,總得查一下,如果沒有問題,既可以對舉報人有個交代,也可以洗白一下幾個同志。
有了這個基調,尚檢把範檢喊來,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範金鎖大概心虛,臉上一赤一紅的,直說書記老弟别介意,五六萬對于一個鄉鎮計生辦不是小數目,辦渎職案正好夠杠杠。
我心裡雖然有氣,但同志們已經犯在人家手底下,心想不可動怒,就嬉皮笑臉地先和他開了一通玩笑,緩解了緊張空氣。
然後我們商量怎麼查。
範金鎖的意見是,隻有去北京找總根子,否則,不可能查清楚。
我心裡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小子辦案是假,想借機到北京玩玩是真的。
又一轉念,這樣也好,無非是讓計生辦多花點錢,多“渎點職”罷了。
俗話說,養女不說飯錢,辦案不說經費,為了一塊錢的案子花上個萬兒八千的也不足為怪。
這樣一來,不在灌河地面上搞地震了,是個好事兒,免得鬧得沸沸揚揚,上上下下人心浮動,讓楊垛那個奸詐的小人得計。
于是,同意親自陪同範檢去北京走上一遭兒。
不到北京不知官小,我們到北京折騰了一個星期,什麼也沒有搞到。
去“總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真正是“後”門深似海,拿着縣一級的介紹信,人家連大門都不讓進。
我們又去了西城衛戍區,車留在外邊,由一個戰士帶領,進大門,穿過柳林,走過花徑,在這麼一個大花園式的營房裡,走了二十多分鐘,才走到一個比較差勁的院落,出來了一個指導員接待,一口雲南普通話,與範檢的範城土話對得幹瞪眼,直着急,沒有聽得懂幾句有用處的話。
礙于軍政關系,人家把我們幾個土包子客氣地送出大院。
後來,我們決定去軍事法庭,了解案件處理情況,結果要找的人一個也找不到,問詢了一下,才知道軍隊發生的案子,一般不與地方打交道,這也許是家醜不可外揚,怕自毀長城、有損人民軍隊形象的意思。
總之,越查下去,範檢就越洩氣,開始,我倆每天都要喝一瓶二鍋頭,後來增加到每天一瓶半,最後兩天幹脆達到兩瓶。
越喝我倆越親熱,我就問他:“金鎖哥,老弟咋得罪你了,你查我灌河的案子,連個招呼都不給打一下?” 他舌頭硬着,白拉個眼珠子,說:“老弟,我朝你生氣。
當上書記了,就看不起弟兄們了,咱閨女出門時,想請你到場給個光彩,把你安排在第一席,結果你隻給禮送到了,人沒有到,叫哥我多沒有面子!要知道禮到人不到,不如隔牆擱哇。
從此,我一直覺得咱老家的老鄉中,雖說就咱倆厚,可就你不夠意思。
” 我恍然大悟,是有這麼回事兒。
因為那時剛到灌河,整天就是忙,這件事情就做得有點差距,覆水難收啊。
現在人家金鎖兄争這個禮兒,雖然小肚雞腸,倒也更顯得我在他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于是,所有氣惱冰化雪消,隻有解釋和賠不是的份兒了。
說透了,更加沒啥。
範檢說,案子是檢委會定的,按照法律程序,最後得有個結果。
我力争來個不訴處理,請兄弟一定放心。
這幾天,我他媽的算看透了,
禍并非起于蕭牆,而是起于楊垛。
楊垛這小子是縣計生委派到灌河計生辦挂職的副主任,在灌河任職期間,總想攬權,大家并不買他的賬,他就沒有撈到多少好處,所以一直懷恨在心,剛返回計生委不久,就來了一耙子,把我手下幾個管計劃生育的人全部告上了。
機關裡出了一個白眼狼,他不高興的人就都成了病鴨子。
我心裡很生氣,早知這個家夥是如此德性,我到這裡以後就把他交給計生委了。
更叫我生氣的是,管這個案件的副檢察長竟是範金鎖。
我在縣委辦時,他在政法委,同樓同級别,又是老鄉,稱兄道弟,關系一直不錯。
我就恨恨地想,事前沒有給打個招呼就下來辦案,真如同大家說的,檢察院裡沒朋友。
看來不要說老感情,連我這個書記紗帽也沒有被你們檢察院放在眼裡。
沒有當娘的不護孩子的,沒有當頭頭的不護自己部下的,我絞盡腦汁,想把這件事情按下去。
于是,我馬上進城到檢察院,直接找檢察長尚友林同志。
“老一”對“老一”,什麼事都可以攤開說。
聽了買車的詳細經過後,尚檢表示,這幾個年輕人實在太幼稚,就憑着對軍隊的信任,上了那麼大的當,仔細想想,也不會有多大的渎職成分。
既然是檢委會定了,範檢批了,總得查一下,如果沒有問題,既可以對舉報人有個交代,也可以洗白一下幾個同志。
有了這個基調,尚檢把範檢喊來,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範金鎖大概心虛,臉上一赤一紅的,直說書記老弟别介意,五六萬對于一個鄉鎮計生辦不是小數目,辦渎職案正好夠杠杠。
我心裡雖然有氣,但同志們已經犯在人家手底下,心想不可動怒,就嬉皮笑臉地先和他開了一通玩笑,緩解了緊張空氣。
然後我們商量怎麼查。
範金鎖的意見是,隻有去北京找總根子,否則,不可能查清楚。
我心裡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你小子辦案是假,想借機到北京玩玩是真的。
又一轉念,這樣也好,無非是讓計生辦多花點錢,多“渎點職”罷了。
俗話說,養女不說飯錢,辦案不說經費,為了一塊錢的案子花上個萬兒八千的也不足為怪。
這樣一來,不在灌河地面上搞地震了,是個好事兒,免得鬧得沸沸揚揚,上上下下人心浮動,讓楊垛那個奸詐的小人得計。
于是,同意親自陪同範檢去北京走上一遭兒。
不到北京不知官小,我們到北京折騰了一個星期,什麼也沒有搞到。
去“總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真正是“後”門深似海,拿着縣一級的介紹信,人家連大門都不讓進。
我們又去了西城衛戍區,車留在外邊,由一個戰士帶領,進大門,穿過柳林,走過花徑,在這麼一個大花園式的營房裡,走了二十多分鐘,才走到一個比較差勁的院落,出來了一個指導員接待,一口雲南普通話,與範檢的範城土話對得幹瞪眼,直着急,沒有聽得懂幾句有用處的話。
礙于軍政關系,人家把我們幾個土包子客氣地送出大院。
後來,我們決定去軍事法庭,了解案件處理情況,結果要找的人一個也找不到,問詢了一下,才知道軍隊發生的案子,一般不與地方打交道,這也許是家醜不可外揚,怕自毀長城、有損人民軍隊形象的意思。
總之,越查下去,範檢就越洩氣,開始,我倆每天都要喝一瓶二鍋頭,後來增加到每天一瓶半,最後兩天幹脆達到兩瓶。
越喝我倆越親熱,我就問他:“金鎖哥,老弟咋得罪你了,你查我灌河的案子,連個招呼都不給打一下?” 他舌頭硬着,白拉個眼珠子,說:“老弟,我朝你生氣。
當上書記了,就看不起弟兄們了,咱閨女出門時,想請你到場給個光彩,把你安排在第一席,結果你隻給禮送到了,人沒有到,叫哥我多沒有面子!要知道禮到人不到,不如隔牆擱哇。
從此,我一直覺得咱老家的老鄉中,雖說就咱倆厚,可就你不夠意思。
” 我恍然大悟,是有這麼回事兒。
因為那時剛到灌河,整天就是忙,這件事情就做得有點差距,覆水難收啊。
現在人家金鎖兄争這個禮兒,雖然小肚雞腸,倒也更顯得我在他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于是,所有氣惱冰化雪消,隻有解釋和賠不是的份兒了。
說透了,更加沒啥。
範檢說,案子是檢委會定的,按照法律程序,最後得有個結果。
我力争來個不訴處理,請兄弟一定放心。
這幾天,我他媽的算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