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酒正酣時,一個大個子警察來到桌前:“賀書記,我得敬你一杯,我是你的派出所長,田金虎,大家都叫我老田虎。
聽說你要去灌河當一把手了,我就是你的親兵,請你放心,你指哪兒我們打哪兒,叫往東決不往西!”對這樣慷慨激昂的效忠,少不得,喝!就這樣,從正月初八一直喝到正月十七,要不是第二天要去上任,恐怕這酒還得一如既往地喝下去。
緊接着,家裡也開始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拜門子”。
老婆說,誰誰誰今天來了。
我也不知道那是誰誰誰,反正大包小包的,無非是一些煙酒之類的東西。
有人為了見到“真神”,不惜花時間,天天都有一兩個人在那麼冷的天氣裡,蹲在我家對門向陽公司的大門口,直等到我帶着濃烈的酒意,三搖兩晃地回到家裡,趕緊撲過來親熱。
進到客廳,先是自我介紹一番,然後說已經聽說賀書記調到俺那裡當書記,真是太好了,某某人、某某人都給我們說了,賀書記你這個人好得很哪,我們有了這麼好的領導,您以後可得多關照哇。
其中不乏過去在教育上工作時的老學生介紹的,也有一些是拐彎抹角、驢尾巴吊棒槌的所謂親戚,這些人和我都是第一次見面,他們倒沒有提什麼要求,隻是想先入為主,圖個及早巴結,先增榮耀,日後幫忙而已。
對于這些從來沒有謀面的或者在酒後謀面的人,到現在我也沒有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他們到底是哪些人,隻是到了後來找我的人自己提起,我才含含糊糊地應酬,表現出一些親熱的樣子,免得讓人家感到失望。
也有一些是真正有事兒的。
他們的戰術是,早晨起來堵門子。
那時,畢竟你的酒勁稍退,頭腦清醒,免得日後不認賬。
反正每天早上都有人上門,記得最清的,有一個新密縣人,叫秦子松的,帶的禮品都是高檔次的,名煙、名酒再加上據他說是自己引進法國技術,在新密縣開的香水廠生産出的高檔香水。
他自報家門說,他是一個開金礦的,已經在灌河的山山嶺嶺間考察幾個月了,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采礦點。
他自己的資金雄厚,設備先進,省、市都有鐵關系,可以辦來開礦的許可手續,因此想在灌河投資幹一番事業。
以後要和當地領導打不少交道,所以提前來熟悉熟悉,交個朋友,今後請賀書記多多關照。
還有一個叫胡小本的年輕人,他也是趁早晨找上門來的。
帶的東西很寒酸,穿的衣服也很寒酸,凍得上牙打下牙,渾身發抖。
他說,我已經在向陽公司的大門口等了好幾個大清早,總因為人太多而不敢上門。
更為可笑的是,他把他的引薦人說得與我非常親近,我卻是“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弄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我有個遠房親戚叫孫林的,與他所說的那個引薦人曾在一起喝過一次酒。
在酒場上,孫林吹牛說,灌河的賀書記是他親表弟,那人因為孫林的關系就與我有了某種聯系,胡小本拿這種聯系當做“名片”遞給了我。
這小子是灌河鎮本地人,家住的地方臨近金礦區,從小就做着發财夢,十七八歲就開始一頭鑽進礦山裡,小打小鬧瞎折騰,把老本賠光了,“屢敗屢戰”,變成了一個“開金礦迷”。
他找我的目的很明确,說今後還要開礦,希望賀書記給予照顧,盡量壓減企業辦的費用。
并且說,有人給他算了一卦,今年有貴人相助,鴻運當頭,正好就來了新黨委書記,又通過引薦人認識了,豈不是找到了救星?說這話時他兩眼放光,就好像真的抱着了大金娃娃一樣。
他信誓旦旦地說,一旦發了财,不會忘記賀書記的好處,不會獨吞雲雲,言外之意,是要給一大筆豐厚的酬金。
我一笑置之,但也為他這種精神所感動,答應以後幫助他,他就千恩萬謝地走了。
農曆正月十二,就是1996年的3月1日,縣委召開了集體談話會議,被調整的幹部和涉及的迎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縣直各一級單位的一把手參加會議。
這号會議,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倒是縣委書記并不參加。
大約是因為該談話的都談過話了,大局已定。
會議由縣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主持,抓組織的副書記首先講話,他講了縣委這次人事安排的原則和意圖,以及縣委對這次調整幹部的要求,一套一套的,成塊,并且嚴肅。
而後,縣委組織部長開始宣讀這次調整的一百三十二名幹部名單,足足念了一個多鐘頭。
那時,在座的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結果,被調整的人,隻關心自己的去留,沒有認真去聽。
隻有不涉及的而且曆來關心幹部調整變動情況,并以掌握信息
聽說你要去灌河當一把手了,我就是你的親兵,請你放心,你指哪兒我們打哪兒,叫往東決不往西!”對這樣慷慨激昂的效忠,少不得,喝!就這樣,從正月初八一直喝到正月十七,要不是第二天要去上任,恐怕這酒還得一如既往地喝下去。
緊接着,家裡也開始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拜門子”。
老婆說,誰誰誰今天來了。
我也不知道那是誰誰誰,反正大包小包的,無非是一些煙酒之類的東西。
有人為了見到“真神”,不惜花時間,天天都有一兩個人在那麼冷的天氣裡,蹲在我家對門向陽公司的大門口,直等到我帶着濃烈的酒意,三搖兩晃地回到家裡,趕緊撲過來親熱。
進到客廳,先是自我介紹一番,然後說已經聽說賀書記調到俺那裡當書記,真是太好了,某某人、某某人都給我們說了,賀書記你這個人好得很哪,我們有了這麼好的領導,您以後可得多關照哇。
其中不乏過去在教育上工作時的老學生介紹的,也有一些是拐彎抹角、驢尾巴吊棒槌的所謂親戚,這些人和我都是第一次見面,他們倒沒有提什麼要求,隻是想先入為主,圖個及早巴結,先增榮耀,日後幫忙而已。
對于這些從來沒有謀面的或者在酒後謀面的人,到現在我也沒有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他們到底是哪些人,隻是到了後來找我的人自己提起,我才含含糊糊地應酬,表現出一些親熱的樣子,免得讓人家感到失望。
也有一些是真正有事兒的。
他們的戰術是,早晨起來堵門子。
那時,畢竟你的酒勁稍退,頭腦清醒,免得日後不認賬。
反正每天早上都有人上門,記得最清的,有一個新密縣人,叫秦子松的,帶的禮品都是高檔次的,名煙、名酒再加上據他說是自己引進法國技術,在新密縣開的香水廠生産出的高檔香水。
他自報家門說,他是一個開金礦的,已經在灌河的山山嶺嶺間考察幾個月了,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采礦點。
他自己的資金雄厚,設備先進,省、市都有鐵關系,可以辦來開礦的許可手續,因此想在灌河投資幹一番事業。
以後要和當地領導打不少交道,所以提前來熟悉熟悉,交個朋友,今後請賀書記多多關照。
還有一個叫胡小本的年輕人,他也是趁早晨找上門來的。
帶的東西很寒酸,穿的衣服也很寒酸,凍得上牙打下牙,渾身發抖。
他說,我已經在向陽公司的大門口等了好幾個大清早,總因為人太多而不敢上門。
更為可笑的是,他把他的引薦人說得與我非常親近,我卻是“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弄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我有個遠房親戚叫孫林的,與他所說的那個引薦人曾在一起喝過一次酒。
在酒場上,孫林吹牛說,灌河的賀書記是他親表弟,那人因為孫林的關系就與我有了某種聯系,胡小本拿這種聯系當做“名片”遞給了我。
這小子是灌河鎮本地人,家住的地方臨近金礦區,從小就做着發财夢,十七八歲就開始一頭鑽進礦山裡,小打小鬧瞎折騰,把老本賠光了,“屢敗屢戰”,變成了一個“開金礦迷”。
他找我的目的很明确,說今後還要開礦,希望賀書記給予照顧,盡量壓減企業辦的費用。
并且說,有人給他算了一卦,今年有貴人相助,鴻運當頭,正好就來了新黨委書記,又通過引薦人認識了,豈不是找到了救星?說這話時他兩眼放光,就好像真的抱着了大金娃娃一樣。
他信誓旦旦地說,一旦發了财,不會忘記賀書記的好處,不會獨吞雲雲,言外之意,是要給一大筆豐厚的酬金。
我一笑置之,但也為他這種精神所感動,答應以後幫助他,他就千恩萬謝地走了。
農曆正月十二,就是1996年的3月1日,縣委召開了集體談話會議,被調整的幹部和涉及的迎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縣直各一級單位的一把手參加會議。
這号會議,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倒是縣委書記并不參加。
大約是因為該談話的都談過話了,大局已定。
會議由縣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主持,抓組織的副書記首先講話,他講了縣委這次人事安排的原則和意圖,以及縣委對這次調整幹部的要求,一套一套的,成塊,并且嚴肅。
而後,縣委組織部長開始宣讀這次調整的一百三十二名幹部名單,足足念了一個多鐘頭。
那時,在座的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結果,被調整的人,隻關心自己的去留,沒有認真去聽。
隻有不涉及的而且曆來關心幹部調整變動情況,并以掌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