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玉劫
關燈
小
中
大
來的相依為命,結束了,他現在身邊惟一的親人,将要離開他了!
窗台上,一束紅色的麝香石竹花正在靜靜地開放,那是奧立佛送來的。
三年來,無論玉兒在不在家裡,她的窗台上總是擺着奧立佛從街上買來的鮮花。
這決不隻是為了裝飾房間。
點綴生活,這裡邊寄托着奧立佛的情感,這是愛,他韓子奇怎麼就從來沒有想到呢?啊,也難怪,一個自幼漂泊的流浪兒,他早早地就飽嘗了人間的苦難;投身梁家之後,溫暖着他的是師徒兄妹之情和對玉石的迷戀;師傅的慘死激起了他強烈的複仇欲望,他忍受了屈辱和誤解,完成了重振奇珍齋的艱難使命,在危難之後親人團聚的悲喜交集之際,他成了壁兒的丈夫,師兄師妹變成夫妻,來得那樣突然,卻又是這個患難之家重新組合的必然結果、振興奇珍齋的必由之路,他和壁兒都别無選擇的餘地。
在這之前,韓子奇甚至在夢裡都沒有想到過,是苦難把他們拴到了一起,從此開始了艱難的創業。
他們何曾有過花前月下的幽會、卿卿我我的戀情,何曾有過苦苦的追求和熱烈的表白?在他的心目中,婚姻就是家庭,就是責任、義務、事業,而不懂得那種挂在花束上的“愛情”。
中國“玉王”在他所醉心的領域之外,所知道的又太少了,他的情感太單一,太粗疏了…… 現在,奧立佛把愛的觸角伸向了他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他保護下的一個孤女,韓子奇才突然被驚醒,也許,他早就應該覺察到的! “你,答應他了嗎?”他急于知道事情的結果。
“沒有,我……拒絕了他。
”梁冰玉惶惶然,她不知道從奇哥哥這兒得到的将是安慰還是埋怨。
“唔!”韓子奇沒有安慰,也沒有埋怨,隻是輕輕地籲了一口氣,坐在床邊的椅子上。
他被攪擾的心緒似乎稍稍安定下來了,奧立佛沒有成功,玉兒不會被他奪走!但是,事情又仿佛不是這麼簡單……“為什麼?是你不喜歡他?” “不知道,”梁冰玉回答得含含糊糊。
她的内心正在經受劇烈的風暴襲擊,奧立佛和楊琛的兩張面孔同時在她眼前閃現,一會兒重疊,一會兒分開,誘惑着她,威脅着她!她想統統忘掉這一切,卻又做不到。
面對着她所信賴的兄長,她多麼想袒露無遺地傾吐心中的苦悶和抑郁,以求得援助和安慰?但是,當她擡頭看着韓子奇那雙清澈的眼睛,她又害怕了,羞愧了,一種獲罪感使她自責,不敢向韓子奇說出昔日的創傷、如今的訪惶,讓這些話都爛在心裡吧,不要給奇哥哥添亂了!“我……還沒想過要嫁人,我還在上學,不打算考慮這事兒。
”她隻好編造出這種軟弱無力的理由。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玉兒,你大了,自己的事兒,總有一天要臨頭的,你不可能一輩子留在哥哥身邊!”韓子奇頹然說。
他不得不這樣想,花兒要開放,人要生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世間不可逆轉的規律,難道他不該設身處地地為玉兒想一想将來的路該怎麼走嗎?他轉身望着暮色蒼茫中的百葉窗,窗外長春藤的枝葉葴蕤,窗内麝香石竹的花朵吐豔,奧立佛的形象浮現在他眼前,他不得不改換一種角度,以挑選“妹夫”的眼光來衡量這個首先闖進來的人選了,“奧立佛,倒是一個不錯的青年……” 梁冰玉痛苦地閉上眼睛,她怕聽到這樣的話!她本希望奇哥哥把奧立佛貶得一無是處,以便斷絕她的一切欲念,讓愛的火種在心頭永遠熄滅,她願在奇哥哥的保護之下,小心翼翼地度過險惡的人生,永遠也不再涉足愛的火獄了。
可是,奇哥哥卻在為奧立佛說好話,啊,你太不理解人了!“奇哥哥,不要說了,你什麼也不要說了!我已經拒絕他了,安慰安慰我吧,我要……聽從真主的安排,奧立佛不是我們穆斯林!” “穆斯林!”韓子奇深深地歎息。
玉兒的話使他孤獨的心得到了一絲寬慰,這無可辯駁的理由使他覺得踏實了,如果有必要,他可以替玉兒出面向奧立佛、向亨特夫婦婉言謝絕兩家聯姻的要求。
但是,在這同時,玉兒也把一個難題擺在他的面前,“在這舉目無親的地方,我上哪兒去給你找穆斯林?” “誰讓你找了?”梁冰玉凄然說,“我願意躲開一切人,永遠孤獨地跟着奇哥哥!” 這種話,很像是一個羞澀的少女在面對愛情、婚姻的困擾而猶豫不決時的托詞。
普天之下,終生不嫁、跟着娘家哥哥過一輩子的姑娘能有幾人?但是,梁冰玉卻相信自己的真誠:女人為什麼非要嫁人呢?是因為女人太軟弱,必須求得男人的保護嗎?楊琛“保護”過她嗎?奧立佛能保護她嗎?不,不,燕大的噩夢使她本能地對一切男人都覺得恐懼,也許男人們在“保護者”的外衣裡面包藏的都隻不過是對女人攫取和占有的私欲!和奧立佛分手之後,她覺得像逃離了一個危險的陷阱;回到奇哥哥身邊,那顆慌亂的心才踏實了。
奇哥哥就是她的保護人嘛,一半是哥哥,一半是姐夫,這個男子漢會像對同胞手足一樣保護着她度過終生而不受任何人的欺騙和傷害,是她惟一可靠的倚托! 韓子奇悶聲不語,沉默良久,才說:“這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我不能看着你這樣過一輩子,你仍然會感到孤獨的!況且,我們現在是寄人籬下,以後,恐怕和亨特一家也很難相處了!” 一串熟悉的腳步聲,亨特太太上樓來了,她站在梁冰玉房間的門外,親切地叫着:“梁小姐,下樓吃點東西呀,我給你做好了!” 韓子奇心煩意亂地走去拉開門:“亨特太太,她好像有些不舒服……” “不,我現在好些了,”梁冰玉支撐着坐起來,“我就來!” “好的,好的,雞絲面、荷包蛋,你一定愛吃的,”亨特太太臉上挂着慈愛的笑容,“韓先生,快去吃晚飯吧!” 亨特太太一路唠叨着,陪他們下樓。
沙蒙·亨特正在客廳裡微笑着等他們,坐在旁邊的奧立佛一看到梁冰玉的身影,眼睑就不自然地垂下了。
這個小夥子,他現在一定很難受吧?韓子奇想,看來,他的父母還不知道在兩家人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痕。
大家懷着各自不同的心事圍着餐桌坐定。
“天主降福我等,暨此将受于爾所賜之物……”亨特太太在胖胖的胸脯上劃着“十”宇,這位天主教徒飯前例行的開場白還沒有說完,刺耳的警報聲響了!“啊,上帝啊!是不是德國的飛機真的要來了?” “恐怕是吧?它們飛遍了歐洲,終于光臨我們的頭頂了!”沙蒙·亨特叉起一塊牛排,警報聲也沒有減退他那旺盛的食欲,“請吧,女士們,先生們,飯是吃一頓少一頓的,不要委屈自己!” “熄燈,熄燈!”奧立佛突然從失戀的沉默中驚叫起來,和他那經曆過上一次世界大戰的父親比起來,沒有見過戰争的年輕人就顯得不夠沉穩了。
他奔到牆邊,把電燈熄滅了,客廳裡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警報聲由遠及近,由弱漸強,先是中心區在嘶鳴,随後四周紛紛響應,整個倫敦都籠罩在尖厲的噪音之中。
窗外,萬家燈火在同一個時刻消失了,像是從人間一步跨入了地獄。
突然,黑暗中亮起了探照燈,一束束淡藍的光柱射向夜空,交錯晃動,為守衛倫敦的高射炮搜尋目标。
照明彈也升起來了,燦爛的光華把天空染成一片淡黃色,教堂的尖頂和空中的銀色氣球閃閃發光。
然後,照明彈徐徐落下,像拖了長尾巴的彗星,像節日的焰火。
“咚!咚!咚咯!”高射炮怒吼了,噴出一條條粉紅色的火舌,在空中炸響時像一朵朵橘黃色的花。
飛機上的炸彈丢下來,轟然而起的爆炸聲如同成串的霹靂,地面上升起血紅的火光,空氣在燃燒,大地在顫抖,他們所居住的這座樓房像發了瘧疾,不住地哆喀,餐桌上的盤子跳起來,摔得稀裡嘩啦!盤桓已久的噩夢終于降臨了,不管人們在此之前曾經怎樣千遍萬遍地談論戰争,還是被戰争惡魔的突然到來震驚了。
它是那麼無情,根本不管哪裡是綠地,哪裡是鮮花,哪裡是血和肉的生命,哪裡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哪裡有溫馨的夢和美好的幻想……仿佛地球突然停止了轉動,世界末日已經來臨,生和死隻隔着一道紙糊的牆! 梁冰玉坐着的椅子被掀翻了,她跪在地闆上,緊緊靠着韓子奇,緊緊抓住他的胳膊,倚着他的胸膛。
也許,一秒鐘之後,一顆炸彈落在頭頂,他們就這樣死去了,難道這就是他們千辛萬苦路途遙遙追尋的歸宿嗎?死,也許是心靈創痛的解脫、人生苦難的完結?可是,人為什麼又偏偏在這個時刻充滿了對死的恐懼、對生的依戀呢?人多麼渺小、多麼可憐、多麼自欺欺人啊!劇烈的爆炸聲湮沒了一切,帶着火藥味的硝煙撲進窗戶,在陰森森的客廳裡彌漫,她仿佛要窒息了,頭腦裡變成了一片空白,戰栗着,等待死亡,“啊,真主啊!” 黑暗裡,她聽到亨特太太虔誠的祈禱:“上帝,救救您的可憐的孩子……” 不同信仰的人呼喚着各自的主;在冥冥之中的真主和上帝,該怎樣來共同對付人間的魔鬼呢? 鋼鐵和炸藥制造的雷霆風暴持續了一夜。
當晨曦揭開了倫敦上空的夜幕,死神含着猙獰的笑,随着希特勒的飛機暫時退去了,留下傷痕累累的古都在淡青色的黎明中呻吟。
客廳裡的地闆上,颠倒地躺着亨特父子,少的枕着老的的腿,老的抓着少的胳膊,發出此起彼伏的鼾聲,不知各自在做什麼夢。
一夜的炮聲竟然成了他們的催眠曲,這簡直是難以令人相信的! 亨特太太搖晃着從廚房跑出來,一臉晦氣地埋怨着:“煤氣斷了!我怎麼給你們開早飯?上帝啊!” 飛機、大炮和炸彈的轟鳴都聽不到了,窗外那些幸存的住宅的尖頂又被無異于往常的霞光照亮了,街上響起了汽車的喇叭聲和送牛奶的馬車的得得蹄聲。
倫敦沒有在昨夜死去,它從傷痛的昏迷中醒來了…… “奇哥哥,我們還活着?”梁冰玉喃喃地說,她不知道現在是在夢裡,還是已經變成了鬼魂? “是啊,我們還活着……”韓子奇扶着她站起來,活動着被震得松散麻木的腿,“我還以為我們死在異鄉回不了家呢!” “家?家在哪裡啊?”梁冰玉失神地望着嵌在窗口的那一塊天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世界的東方,德、意法西斯的盟國日本遙相呼應,發出同樣的“由優等民族統治劣等民族”的叫嚣,從彈丸之地出發的“皇軍”鐵蹄,踏遍神州大陸并且在太平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擴展,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展開瘋狂的“聖戰”,向亞洲大地播種着死亡,也播種着仇恨。
在中國的鄉村和城市,慘絕人寰的“燒光、殺光、搶光”,使良田化為焦土,房舍焚為平地,千千萬萬的蒼生包括無數的婦女、兒童甚至腹中的胎兒在日寇的皮靴和戰刀下喪生,狂轟濫炸一點兒也不亞于倫敦。
在北平,棄城而逃的國軍把千年古都輕易地丢入強虜之手,任憑他們濫施淫威。
在它的周圍,七千六百餘個碉堡和一萬一千八百六十公裡長的遮斷壕絞成鎖鍊! “博雅”宅沉重的大門緊緊地關閉着,瑟瑟飄落的枯葉掃拂着暗紅色門扇上那兩行雙鈎镌刻的大字:随珠和壁,明月清風。
數月前的一場暴雨中,門前那棵老态龍鐘的槐樹遭了雷殛,繁茂的樹冠被劈掉了一半,斷枝裸露着慘白的皮肉。
門樓角上的鷗吻也被打落了一隻。
陰霾籠罩着“博雅”宅,院中的海棠、石榴在朔風中搖晃着光秃秃的枝幹,黑幽幽的房頂上空,星月無光。
五年前那顆從天而降的星星,已經在東廂房裡睡着了,而他的母親還在經受着長夜的煎熬。
自從丈夫離家出走,韓太太幾乎總是徹夜難眠。
她後悔當年沒有能夠阻止丈夫的西行,由于各執己見而造成的争吵,使他們誰也沒有最終說服對方,一個好端端的家分成了兩半,天各一方。
為了免遭戰火的劫難,韓子奇帶走了他視若性命的全部收藏,卻忍心丢下了無依無靠的妻子和當時不到兩歲的兒子,一個男子漢怎麼能這樣無情?他走了,把這個家和奇珍齋玉器店都交給了韓太太,從此他卸掉了本應壓在他肩上的責任,卻不想一想:一個女人的肩膀将怎樣承擔這一切?丈夫留給她的是怨恨:做夫妻十幾年,細細想來卻記不起多少夫妻間的溫存和情愛,他沒日沒夜地奔忙,撐起了日益發達的奇珍齋,充實了藏珍集粹的“博雅”宅,這就是一切,臨到分手時,夫妻情分竟像一張薄紙沒占多少分量。
不然,他怎麼能說走就走呢?十幾年間,韓子奇為這個家創造了财富,改變了“玉器梁”世世代代窮藝人的地位,夫榮妻貴使韓太太陶醉。
但是,這就是一個女人要求于她的丈夫的全部嗎?她沒有料到韓子奇出門之後就再也沒有音信。
1937年春天從天的盡頭寄出的那封長信,漂洋過海送到中國國土上的時候,盧溝橋已經響起了槍聲,“家書抵萬金”,卻沒等到送進家門就不翼而飛了。
韓太太隻在丈夫走後的第三天見到了一張紙條,是姑媽為天星換衣服時發現的,兩個不識字的婦女誰也不知道這張浸着奶漬和尿迹的紙是賬單還是藥方,讓奇珍齋的賬房先生老侯一看,才知道是玉兒小姐的臨别留言:“姐姐,别生氣,我沒聽你的話,跟奇哥哥走了!”韓大大氣得兩眼發黑,她在這個家說話太不占地方了,連親手拉扯大的玉兒都沒能管住!一個姑娘家,跑到外國去幹什麼呢?真是的!老侯直納悶兒:“我一直把先生送到火車站,怎麼沒瞅見小姐呢?唉,我太粗心了!”韓太太哭了罵,罵了又哭,姑媽卻勸她說:“已經走了,說什麼也沒用了。
依我說,她跟她哥就伴兒走,也好,省得天星他爸在外頭吃飯啦換洗個衣裳啦作難。
”這麼一說,韓太太倒也覺得心裡閃開了點兒縫兒。
走吧,走吧,托靠主,讓他們平平安安地到達那個遠得沒影兒的英國,路上别出什麼岔子發!丈夫留給她的是思念:她日日夜夜坐卧不甯,猜想韓子奇今兒到哪兒了,明兒到哪兒了,盡管她全然不知英國的地理方位,全憑她做夢似地讓心兒跟着遊蕩。
她擔心那個姓什麼“亨特”的洋人把韓子奇騙了,把他的寶物吞了,弄得他窮困潦倒、有家難回,這可怎麼好?她讓老侯按照亨特的地址寫了封信,問候夫君平安,囑他好自珍重,諸事留神,魚雁早回,以釋挂懷,等等等等。
這封信寄走了就石沉大海,她越盼就心裡越慌。
北平淪陷之後,這種恐懼感就更增強了,她害怕韓子奇會不會在路上讓日本人給截住?要是落到了鬼子手裡,那還不是和姑媽的丈夫海連義一樣的命運?她不敢把這種猜測跟姑媽明說,僅僅心裡閃過了這個念頭就已經覺得不吉利了。
而姑媽卻一直堅信她的丈夫和孩子還活着,隻要自己一天不死,就一天等着他們回來。
人無權改變命運,而命運卻在無情地改變人,這兩個本來貧富懸殊、家境各異的女人,如今處于同樣的境地,眼巴巴地度日如年,盼望着親人早日歸來!日軍進城的時候,姑媽幾乎要瘋了,她沒命地跑上大街,要找日本人算賬,讨還她的丈夫和兒子,讨還她那被燒毀的茶水店。
老侯攔腰把她抱住,拼了命地拖了回來,告訴她:早晨起來一開城門,日本人的隊伍就如狼似虎地湧進來了,一個挑擔賣菜的小販在街上被“試刀”,肚腸子流了一地!跟他們能講理嗎?連清真寺都被日本兵占了,在院于裡架起鍋,煮大肉!真主啊…… 為防不測,韓太太讓老侯搬進了“博雅”宅,連同他的媳婦侯嫂和五個台階兒似的孩子,都住在倒座南房裡。
孩子們成了天星的玩伴兒,侯嫂幫姑媽洗衣做飯、料理家務,老侯白天去照應奇珍齋的生意,晚上看家守宅,正應了他在韓子奇臨走時所許諾的:“放心吧,我是您的看家狗。
” 歲月并不因時局的艱難而停步不前,三年過去了。
這三年中,奇珍齋的生意慘淡得像個三期肺結核的病人,“博雅”宅卻亂乎得像個幾家人合住的大雜院。
現在,天星睡了,侯家的三個淘小子、兩個愣丫頭也在南房裡打上呼了。
院子裡黑燈瞎火,上房的客廳裡卻亮着一盞昏黃的煤油燈,黑布窗簾,這是戰時的特産,連一星亮光也被遮擋得嚴嚴實實。
侯嫂給韓太太沏上蓋碗配茶,湊在燈下做針線。
韓太太半閉着眼睛坐在八仙桌旁,聽老侯向她報賬。
老侯撥了一陣算盤珠子,說:“太太,這個月進項寥寥,創去夥計們的工錢、飯錢、電燈錢、水錢、房産稅、地皮稅、營業稅,一個子兒也入不了櫃,還得往外賠法币一千二百六十七元五角!” “啧,”韓太太不耐煩地睜開了眼,“我不懂得這個稅那個稅的,簡斷捷說,月月都得幹賠?我不是讓你在賬上想想法子嘛!” “這不用您吩咐啊,太太,”老侯賠着笑說:“先生在家的時候,我們也是兩本賬:一本是實打實的,自個兒存底兒;一本是給稅務局打馬虎眼的。
這已經是打了一半兒的虛頭了,要是實報,賠的就不止這個數了!” “唉!”韓太太歎了口氣,拈起一根牙簽剔着牙,“你這還光說的是櫃上呢,還沒算上家裡的開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姑媽就隻知道朝我伸手,這花銷也見風兒長……” “那可不!”侯嫂插嘴說,“别瞅着吃不上喝不上,東西倒是賽着地貴!肉也吃不着,賣菜的也不敢進城了,混合面兒吃得孩子們拉不出屎來,倒比白面還值錢!洗衣裳沒有胰子,買盒取燈兒都得……” 老侯打斷她的話說:“你跟着瞎叨叨什麼?太太跟我說正經事兒呢!” 韓太太端起茶碗,“她說得一點兒不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家裡的日子可都指着櫃上呢,老侯,咱老是這麼樣兒光出不進算什麼事兒?” “太太,這可不是咱們一家的事兒!自打日本人一來,什麼買賣不這樣?東來順飯莊、天義順醬園、月盛齋馬家老鋪、全聚德烤鴨店、同仁堂藥鋪……連王麻子刀剪鋪,都一天不如一天,眼瞅着要玩兒完,”老侯阖上賬本,扳着指頭,一一曆數,“再說咱們玉器行吧,寶珍齋、德寶齋、富潤齋、魁星齋、榮興齋……也衰敗蕭條了,有的鋪子都想關門不幹了。
日本人什麼都‘封鎖’,玉料沒法兒進了,坐吃山空能糊弄幾時?歐美的洋人都跑了,‘洋莊’的買賣哪兒還有主顧?中國人連命都怕保不住,誰還有閑心玩兒珠寶玉器?唉,我瞅着這一行要完啊!……” “完不了,完不了!”韓太太最怕這種讓人聽了連腰都直不起來的話,把茶碗往桌上一擱,老侯就不言語了。
韓太太懶懶地站起身,打了個哈欠,想去睡覺,不再想這些煩心的事兒,又怕躺下反而睡不着,翻來覆去地想,越想越煩,就順手從條案上取下那一盒象牙麻将,嘩地倒在桌上,“來,來,來,試試運氣!” 老侯笑笑說:“太太,您這可真是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 韓太太重又坐下來,“自個兒逗自個兒吧,要不,光聽你報賬,能把人煩死!侯嫂,把姑媽也叫過來,誰
三年來,無論玉兒在不在家裡,她的窗台上總是擺着奧立佛從街上買來的鮮花。
這決不隻是為了裝飾房間。
點綴生活,這裡邊寄托着奧立佛的情感,這是愛,他韓子奇怎麼就從來沒有想到呢?啊,也難怪,一個自幼漂泊的流浪兒,他早早地就飽嘗了人間的苦難;投身梁家之後,溫暖着他的是師徒兄妹之情和對玉石的迷戀;師傅的慘死激起了他強烈的複仇欲望,他忍受了屈辱和誤解,完成了重振奇珍齋的艱難使命,在危難之後親人團聚的悲喜交集之際,他成了壁兒的丈夫,師兄師妹變成夫妻,來得那樣突然,卻又是這個患難之家重新組合的必然結果、振興奇珍齋的必由之路,他和壁兒都别無選擇的餘地。
在這之前,韓子奇甚至在夢裡都沒有想到過,是苦難把他們拴到了一起,從此開始了艱難的創業。
他們何曾有過花前月下的幽會、卿卿我我的戀情,何曾有過苦苦的追求和熱烈的表白?在他的心目中,婚姻就是家庭,就是責任、義務、事業,而不懂得那種挂在花束上的“愛情”。
中國“玉王”在他所醉心的領域之外,所知道的又太少了,他的情感太單一,太粗疏了…… 現在,奧立佛把愛的觸角伸向了他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他保護下的一個孤女,韓子奇才突然被驚醒,也許,他早就應該覺察到的! “你,答應他了嗎?”他急于知道事情的結果。
“沒有,我……拒絕了他。
”梁冰玉惶惶然,她不知道從奇哥哥這兒得到的将是安慰還是埋怨。
“唔!”韓子奇沒有安慰,也沒有埋怨,隻是輕輕地籲了一口氣,坐在床邊的椅子上。
他被攪擾的心緒似乎稍稍安定下來了,奧立佛沒有成功,玉兒不會被他奪走!但是,事情又仿佛不是這麼簡單……“為什麼?是你不喜歡他?” “不知道,”梁冰玉回答得含含糊糊。
她的内心正在經受劇烈的風暴襲擊,奧立佛和楊琛的兩張面孔同時在她眼前閃現,一會兒重疊,一會兒分開,誘惑着她,威脅着她!她想統統忘掉這一切,卻又做不到。
面對着她所信賴的兄長,她多麼想袒露無遺地傾吐心中的苦悶和抑郁,以求得援助和安慰?但是,當她擡頭看着韓子奇那雙清澈的眼睛,她又害怕了,羞愧了,一種獲罪感使她自責,不敢向韓子奇說出昔日的創傷、如今的訪惶,讓這些話都爛在心裡吧,不要給奇哥哥添亂了!“我……還沒想過要嫁人,我還在上學,不打算考慮這事兒。
”她隻好編造出這種軟弱無力的理由。
“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玉兒,你大了,自己的事兒,總有一天要臨頭的,你不可能一輩子留在哥哥身邊!”韓子奇頹然說。
他不得不這樣想,花兒要開放,人要生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世間不可逆轉的規律,難道他不該設身處地地為玉兒想一想将來的路該怎麼走嗎?他轉身望着暮色蒼茫中的百葉窗,窗外長春藤的枝葉葴蕤,窗内麝香石竹的花朵吐豔,奧立佛的形象浮現在他眼前,他不得不改換一種角度,以挑選“妹夫”的眼光來衡量這個首先闖進來的人選了,“奧立佛,倒是一個不錯的青年……” 梁冰玉痛苦地閉上眼睛,她怕聽到這樣的話!她本希望奇哥哥把奧立佛貶得一無是處,以便斷絕她的一切欲念,讓愛的火種在心頭永遠熄滅,她願在奇哥哥的保護之下,小心翼翼地度過險惡的人生,永遠也不再涉足愛的火獄了。
可是,奇哥哥卻在為奧立佛說好話,啊,你太不理解人了!“奇哥哥,不要說了,你什麼也不要說了!我已經拒絕他了,安慰安慰我吧,我要……聽從真主的安排,奧立佛不是我們穆斯林!” “穆斯林!”韓子奇深深地歎息。
玉兒的話使他孤獨的心得到了一絲寬慰,這無可辯駁的理由使他覺得踏實了,如果有必要,他可以替玉兒出面向奧立佛、向亨特夫婦婉言謝絕兩家聯姻的要求。
但是,在這同時,玉兒也把一個難題擺在他的面前,“在這舉目無親的地方,我上哪兒去給你找穆斯林?” “誰讓你找了?”梁冰玉凄然說,“我願意躲開一切人,永遠孤獨地跟着奇哥哥!” 這種話,很像是一個羞澀的少女在面對愛情、婚姻的困擾而猶豫不決時的托詞。
普天之下,終生不嫁、跟着娘家哥哥過一輩子的姑娘能有幾人?但是,梁冰玉卻相信自己的真誠:女人為什麼非要嫁人呢?是因為女人太軟弱,必須求得男人的保護嗎?楊琛“保護”過她嗎?奧立佛能保護她嗎?不,不,燕大的噩夢使她本能地對一切男人都覺得恐懼,也許男人們在“保護者”的外衣裡面包藏的都隻不過是對女人攫取和占有的私欲!和奧立佛分手之後,她覺得像逃離了一個危險的陷阱;回到奇哥哥身邊,那顆慌亂的心才踏實了。
奇哥哥就是她的保護人嘛,一半是哥哥,一半是姐夫,這個男子漢會像對同胞手足一樣保護着她度過終生而不受任何人的欺騙和傷害,是她惟一可靠的倚托! 韓子奇悶聲不語,沉默良久,才說:“這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我不能看着你這樣過一輩子,你仍然會感到孤獨的!況且,我們現在是寄人籬下,以後,恐怕和亨特一家也很難相處了!” 一串熟悉的腳步聲,亨特太太上樓來了,她站在梁冰玉房間的門外,親切地叫着:“梁小姐,下樓吃點東西呀,我給你做好了!” 韓子奇心煩意亂地走去拉開門:“亨特太太,她好像有些不舒服……” “不,我現在好些了,”梁冰玉支撐着坐起來,“我就來!” “好的,好的,雞絲面、荷包蛋,你一定愛吃的,”亨特太太臉上挂着慈愛的笑容,“韓先生,快去吃晚飯吧!” 亨特太太一路唠叨着,陪他們下樓。
沙蒙·亨特正在客廳裡微笑着等他們,坐在旁邊的奧立佛一看到梁冰玉的身影,眼睑就不自然地垂下了。
這個小夥子,他現在一定很難受吧?韓子奇想,看來,他的父母還不知道在兩家人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痕。
大家懷着各自不同的心事圍着餐桌坐定。
“天主降福我等,暨此将受于爾所賜之物……”亨特太太在胖胖的胸脯上劃着“十”宇,這位天主教徒飯前例行的開場白還沒有說完,刺耳的警報聲響了!“啊,上帝啊!是不是德國的飛機真的要來了?” “恐怕是吧?它們飛遍了歐洲,終于光臨我們的頭頂了!”沙蒙·亨特叉起一塊牛排,警報聲也沒有減退他那旺盛的食欲,“請吧,女士們,先生們,飯是吃一頓少一頓的,不要委屈自己!” “熄燈,熄燈!”奧立佛突然從失戀的沉默中驚叫起來,和他那經曆過上一次世界大戰的父親比起來,沒有見過戰争的年輕人就顯得不夠沉穩了。
他奔到牆邊,把電燈熄滅了,客廳裡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警報聲由遠及近,由弱漸強,先是中心區在嘶鳴,随後四周紛紛響應,整個倫敦都籠罩在尖厲的噪音之中。
窗外,萬家燈火在同一個時刻消失了,像是從人間一步跨入了地獄。
突然,黑暗中亮起了探照燈,一束束淡藍的光柱射向夜空,交錯晃動,為守衛倫敦的高射炮搜尋目标。
照明彈也升起來了,燦爛的光華把天空染成一片淡黃色,教堂的尖頂和空中的銀色氣球閃閃發光。
然後,照明彈徐徐落下,像拖了長尾巴的彗星,像節日的焰火。
“咚!咚!咚咯!”高射炮怒吼了,噴出一條條粉紅色的火舌,在空中炸響時像一朵朵橘黃色的花。
飛機上的炸彈丢下來,轟然而起的爆炸聲如同成串的霹靂,地面上升起血紅的火光,空氣在燃燒,大地在顫抖,他們所居住的這座樓房像發了瘧疾,不住地哆喀,餐桌上的盤子跳起來,摔得稀裡嘩啦!盤桓已久的噩夢終于降臨了,不管人們在此之前曾經怎樣千遍萬遍地談論戰争,還是被戰争惡魔的突然到來震驚了。
它是那麼無情,根本不管哪裡是綠地,哪裡是鮮花,哪裡是血和肉的生命,哪裡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哪裡有溫馨的夢和美好的幻想……仿佛地球突然停止了轉動,世界末日已經來臨,生和死隻隔着一道紙糊的牆! 梁冰玉坐着的椅子被掀翻了,她跪在地闆上,緊緊靠着韓子奇,緊緊抓住他的胳膊,倚着他的胸膛。
也許,一秒鐘之後,一顆炸彈落在頭頂,他們就這樣死去了,難道這就是他們千辛萬苦路途遙遙追尋的歸宿嗎?死,也許是心靈創痛的解脫、人生苦難的完結?可是,人為什麼又偏偏在這個時刻充滿了對死的恐懼、對生的依戀呢?人多麼渺小、多麼可憐、多麼自欺欺人啊!劇烈的爆炸聲湮沒了一切,帶着火藥味的硝煙撲進窗戶,在陰森森的客廳裡彌漫,她仿佛要窒息了,頭腦裡變成了一片空白,戰栗着,等待死亡,“啊,真主啊!” 黑暗裡,她聽到亨特太太虔誠的祈禱:“上帝,救救您的可憐的孩子……” 不同信仰的人呼喚着各自的主;在冥冥之中的真主和上帝,該怎樣來共同對付人間的魔鬼呢? 鋼鐵和炸藥制造的雷霆風暴持續了一夜。
當晨曦揭開了倫敦上空的夜幕,死神含着猙獰的笑,随着希特勒的飛機暫時退去了,留下傷痕累累的古都在淡青色的黎明中呻吟。
客廳裡的地闆上,颠倒地躺着亨特父子,少的枕着老的的腿,老的抓着少的胳膊,發出此起彼伏的鼾聲,不知各自在做什麼夢。
一夜的炮聲竟然成了他們的催眠曲,這簡直是難以令人相信的! 亨特太太搖晃着從廚房跑出來,一臉晦氣地埋怨着:“煤氣斷了!我怎麼給你們開早飯?上帝啊!” 飛機、大炮和炸彈的轟鳴都聽不到了,窗外那些幸存的住宅的尖頂又被無異于往常的霞光照亮了,街上響起了汽車的喇叭聲和送牛奶的馬車的得得蹄聲。
倫敦沒有在昨夜死去,它從傷痛的昏迷中醒來了…… “奇哥哥,我們還活着?”梁冰玉喃喃地說,她不知道現在是在夢裡,還是已經變成了鬼魂? “是啊,我們還活着……”韓子奇扶着她站起來,活動着被震得松散麻木的腿,“我還以為我們死在異鄉回不了家呢!” “家?家在哪裡啊?”梁冰玉失神地望着嵌在窗口的那一塊天空,“‘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世界的東方,德、意法西斯的盟國日本遙相呼應,發出同樣的“由優等民族統治劣等民族”的叫嚣,從彈丸之地出發的“皇軍”鐵蹄,踏遍神州大陸并且在太平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擴展,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展開瘋狂的“聖戰”,向亞洲大地播種着死亡,也播種着仇恨。
在中國的鄉村和城市,慘絕人寰的“燒光、殺光、搶光”,使良田化為焦土,房舍焚為平地,千千萬萬的蒼生包括無數的婦女、兒童甚至腹中的胎兒在日寇的皮靴和戰刀下喪生,狂轟濫炸一點兒也不亞于倫敦。
在北平,棄城而逃的國軍把千年古都輕易地丢入強虜之手,任憑他們濫施淫威。
在它的周圍,七千六百餘個碉堡和一萬一千八百六十公裡長的遮斷壕絞成鎖鍊! “博雅”宅沉重的大門緊緊地關閉着,瑟瑟飄落的枯葉掃拂着暗紅色門扇上那兩行雙鈎镌刻的大字:随珠和壁,明月清風。
數月前的一場暴雨中,門前那棵老态龍鐘的槐樹遭了雷殛,繁茂的樹冠被劈掉了一半,斷枝裸露着慘白的皮肉。
門樓角上的鷗吻也被打落了一隻。
陰霾籠罩着“博雅”宅,院中的海棠、石榴在朔風中搖晃着光秃秃的枝幹,黑幽幽的房頂上空,星月無光。
五年前那顆從天而降的星星,已經在東廂房裡睡着了,而他的母親還在經受着長夜的煎熬。
自從丈夫離家出走,韓太太幾乎總是徹夜難眠。
她後悔當年沒有能夠阻止丈夫的西行,由于各執己見而造成的争吵,使他們誰也沒有最終說服對方,一個好端端的家分成了兩半,天各一方。
為了免遭戰火的劫難,韓子奇帶走了他視若性命的全部收藏,卻忍心丢下了無依無靠的妻子和當時不到兩歲的兒子,一個男子漢怎麼能這樣無情?他走了,把這個家和奇珍齋玉器店都交給了韓太太,從此他卸掉了本應壓在他肩上的責任,卻不想一想:一個女人的肩膀将怎樣承擔這一切?丈夫留給她的是怨恨:做夫妻十幾年,細細想來卻記不起多少夫妻間的溫存和情愛,他沒日沒夜地奔忙,撐起了日益發達的奇珍齋,充實了藏珍集粹的“博雅”宅,這就是一切,臨到分手時,夫妻情分竟像一張薄紙沒占多少分量。
不然,他怎麼能說走就走呢?十幾年間,韓子奇為這個家創造了财富,改變了“玉器梁”世世代代窮藝人的地位,夫榮妻貴使韓太太陶醉。
但是,這就是一個女人要求于她的丈夫的全部嗎?她沒有料到韓子奇出門之後就再也沒有音信。
1937年春天從天的盡頭寄出的那封長信,漂洋過海送到中國國土上的時候,盧溝橋已經響起了槍聲,“家書抵萬金”,卻沒等到送進家門就不翼而飛了。
韓太太隻在丈夫走後的第三天見到了一張紙條,是姑媽為天星換衣服時發現的,兩個不識字的婦女誰也不知道這張浸着奶漬和尿迹的紙是賬單還是藥方,讓奇珍齋的賬房先生老侯一看,才知道是玉兒小姐的臨别留言:“姐姐,别生氣,我沒聽你的話,跟奇哥哥走了!”韓大大氣得兩眼發黑,她在這個家說話太不占地方了,連親手拉扯大的玉兒都沒能管住!一個姑娘家,跑到外國去幹什麼呢?真是的!老侯直納悶兒:“我一直把先生送到火車站,怎麼沒瞅見小姐呢?唉,我太粗心了!”韓太太哭了罵,罵了又哭,姑媽卻勸她說:“已經走了,說什麼也沒用了。
依我說,她跟她哥就伴兒走,也好,省得天星他爸在外頭吃飯啦換洗個衣裳啦作難。
”這麼一說,韓太太倒也覺得心裡閃開了點兒縫兒。
走吧,走吧,托靠主,讓他們平平安安地到達那個遠得沒影兒的英國,路上别出什麼岔子發!丈夫留給她的是思念:她日日夜夜坐卧不甯,猜想韓子奇今兒到哪兒了,明兒到哪兒了,盡管她全然不知英國的地理方位,全憑她做夢似地讓心兒跟着遊蕩。
她擔心那個姓什麼“亨特”的洋人把韓子奇騙了,把他的寶物吞了,弄得他窮困潦倒、有家難回,這可怎麼好?她讓老侯按照亨特的地址寫了封信,問候夫君平安,囑他好自珍重,諸事留神,魚雁早回,以釋挂懷,等等等等。
這封信寄走了就石沉大海,她越盼就心裡越慌。
北平淪陷之後,這種恐懼感就更增強了,她害怕韓子奇會不會在路上讓日本人給截住?要是落到了鬼子手裡,那還不是和姑媽的丈夫海連義一樣的命運?她不敢把這種猜測跟姑媽明說,僅僅心裡閃過了這個念頭就已經覺得不吉利了。
而姑媽卻一直堅信她的丈夫和孩子還活着,隻要自己一天不死,就一天等着他們回來。
人無權改變命運,而命運卻在無情地改變人,這兩個本來貧富懸殊、家境各異的女人,如今處于同樣的境地,眼巴巴地度日如年,盼望着親人早日歸來!日軍進城的時候,姑媽幾乎要瘋了,她沒命地跑上大街,要找日本人算賬,讨還她的丈夫和兒子,讨還她那被燒毀的茶水店。
老侯攔腰把她抱住,拼了命地拖了回來,告訴她:早晨起來一開城門,日本人的隊伍就如狼似虎地湧進來了,一個挑擔賣菜的小販在街上被“試刀”,肚腸子流了一地!跟他們能講理嗎?連清真寺都被日本兵占了,在院于裡架起鍋,煮大肉!真主啊…… 為防不測,韓太太讓老侯搬進了“博雅”宅,連同他的媳婦侯嫂和五個台階兒似的孩子,都住在倒座南房裡。
孩子們成了天星的玩伴兒,侯嫂幫姑媽洗衣做飯、料理家務,老侯白天去照應奇珍齋的生意,晚上看家守宅,正應了他在韓子奇臨走時所許諾的:“放心吧,我是您的看家狗。
” 歲月并不因時局的艱難而停步不前,三年過去了。
這三年中,奇珍齋的生意慘淡得像個三期肺結核的病人,“博雅”宅卻亂乎得像個幾家人合住的大雜院。
現在,天星睡了,侯家的三個淘小子、兩個愣丫頭也在南房裡打上呼了。
院子裡黑燈瞎火,上房的客廳裡卻亮着一盞昏黃的煤油燈,黑布窗簾,這是戰時的特産,連一星亮光也被遮擋得嚴嚴實實。
侯嫂給韓太太沏上蓋碗配茶,湊在燈下做針線。
韓太太半閉着眼睛坐在八仙桌旁,聽老侯向她報賬。
老侯撥了一陣算盤珠子,說:“太太,這個月進項寥寥,創去夥計們的工錢、飯錢、電燈錢、水錢、房産稅、地皮稅、營業稅,一個子兒也入不了櫃,還得往外賠法币一千二百六十七元五角!” “啧,”韓太太不耐煩地睜開了眼,“我不懂得這個稅那個稅的,簡斷捷說,月月都得幹賠?我不是讓你在賬上想想法子嘛!” “這不用您吩咐啊,太太,”老侯賠着笑說:“先生在家的時候,我們也是兩本賬:一本是實打實的,自個兒存底兒;一本是給稅務局打馬虎眼的。
這已經是打了一半兒的虛頭了,要是實報,賠的就不止這個數了!” “唉!”韓太太歎了口氣,拈起一根牙簽剔着牙,“你這還光說的是櫃上呢,還沒算上家裡的開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姑媽就隻知道朝我伸手,這花銷也見風兒長……” “那可不!”侯嫂插嘴說,“别瞅着吃不上喝不上,東西倒是賽着地貴!肉也吃不着,賣菜的也不敢進城了,混合面兒吃得孩子們拉不出屎來,倒比白面還值錢!洗衣裳沒有胰子,買盒取燈兒都得……” 老侯打斷她的話說:“你跟着瞎叨叨什麼?太太跟我說正經事兒呢!” 韓太太端起茶碗,“她說得一點兒不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家裡的日子可都指着櫃上呢,老侯,咱老是這麼樣兒光出不進算什麼事兒?” “太太,這可不是咱們一家的事兒!自打日本人一來,什麼買賣不這樣?東來順飯莊、天義順醬園、月盛齋馬家老鋪、全聚德烤鴨店、同仁堂藥鋪……連王麻子刀剪鋪,都一天不如一天,眼瞅着要玩兒完,”老侯阖上賬本,扳着指頭,一一曆數,“再說咱們玉器行吧,寶珍齋、德寶齋、富潤齋、魁星齋、榮興齋……也衰敗蕭條了,有的鋪子都想關門不幹了。
日本人什麼都‘封鎖’,玉料沒法兒進了,坐吃山空能糊弄幾時?歐美的洋人都跑了,‘洋莊’的買賣哪兒還有主顧?中國人連命都怕保不住,誰還有閑心玩兒珠寶玉器?唉,我瞅着這一行要完啊!……” “完不了,完不了!”韓太太最怕這種讓人聽了連腰都直不起來的話,把茶碗往桌上一擱,老侯就不言語了。
韓太太懶懶地站起身,打了個哈欠,想去睡覺,不再想這些煩心的事兒,又怕躺下反而睡不着,翻來覆去地想,越想越煩,就順手從條案上取下那一盒象牙麻将,嘩地倒在桌上,“來,來,來,試試運氣!” 老侯笑笑說:“太太,您這可真是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 韓太太重又坐下來,“自個兒逗自個兒吧,要不,光聽你報賬,能把人煩死!侯嫂,把姑媽也叫過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