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月夢

關燈
流落四方……他們始終是少數,這少數的人艱難地、頑強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

    他們相信真主是獨一無二的,他創造了大地、蒼穹、自然力、人、天使和“鎮尼”(精靈),他主宰着一切;他是沒有形象的,但又是耳聰目明、全知全能的,他無時無處不在,凡有三個人密談,他就是第四個參與者,凡有四個人密談,他就是第五個參與者……主永遠與穆斯林同在。

    穆斯林歸順真主,接受真主通過穆罕默德所曉喻的啟示,虔誠祈禱,老實做人,寬厚仁愛,生活簡樸,不驕傲自大,不诽謗他人,捍衛信仰,遵循“遜奈”——聖行,穆罕默德之路。

    他們相信人生有“後世”,相信“末日審判”,每個人的靈魂被接納進天園或是被投入火獄,一切将由真主判定;他們相信善行必定得到報償,邪惡必定受到懲罰…… 她從夢中醒來,面對着這個苦苦尋找的世界,是那麼熟悉仿佛歲月倒流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都不曾發生。

    不,歲月永遠不會倒流,當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之時,她老了,這裡也已經變得陌生。

    當然,歲月也一定把别人都拖老了。

    她不知道該報償的是否已經得到了報償?該懲罰的是否已經受到了懲罰?不,她不需要知道。

    她從來也沒有打算對過去的恩怨進行什麼報償或是懲罰,隻想把該記住的都記住,該忘卻的都忘卻! 又捐過一個彎兒,就進了夢中的那條胡同。

     她看見那棵古老的槐樹了,曆盡劫磨,閱盡滄桑,它還活着,老幹龍鐘。

    枝葉蔥定過去,每當春天來臨,它就綻開串串白花,香氣飄滿整條胡同;清風吹來,落花如雪,落在她的頭上、肩上,“拂了一身還滿”。

    如今樹上沒有花,開花的季節已經過去了。

    它白白地開了幾十次,落了幾十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卻沒有來。

     她終于來了。

    她從樹下走過,站在那座門樓前。

     她夜夜都夢見這座門樓、這所院子,夢見院子裡的天空,夢見天上的月亮,夢見那一雙永遠也不能忘記的眼睛,夢見那一聲聲牽心動腑的呼喚……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

     她夜夜沉醉在夢中。

    夢把空間縮短了,夢把時間凝固了,夢把世界淨化了。

    夢中沒有污穢,沒有嘈雜,沒有邪惡;夢中沒有分離,沒有創傷,沒有痛苦;夢中隻有柔和的月色,隻有溫馨的愛;夢使她永遠年輕,使她不願醒來。

     她還是醒來了…… 她不能遏止自己的沖動,踏上那五級青石台階,伸手去撫摸那暗紅色的大門。

     門關着。

    她突然縮回了手。

    她并不怕見到她所不願意見到的人,她隻急于見到她曾天天夢見的人,這毋庸諱言,也無可畏懼。

    但是她看見,在大門的旁邊,古老的青磚牆上,鑲着一塊她從未見過的漢白玉标志,上面,用仿宋字和隸書刻着: 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合院 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 1979 她愣住了。

    她不知道這塊嶄新的、顯然是今年剛剛鑲上的漢白玉标志意味着什麼?是這裡的一切都改變了嗎? 她的心評怦地跳,懸在胸前的手微微地顫抖。

    她渴望叫開這道門,又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懼。

    她望着那暗紅色的門,仿佛那是一道命運之門,曾經決定了她往昔的命運,也将決定她餘生的歸宿,通往天國,或是火獄。

    在伸手叩響門钹上的銅環之前,她不得不給自己片刻的喘息。

     一道門,隔着兩個世界。

     隔絕得太久了,大門裡貯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