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簡單的儀式随着祈禱詞、音樂和贊美詩繼續進行着。
在預定的時間,福勒上校走上了讀經台緻悼詞。
福勒上校首先感謝死者親屬、朋友、同事和同伴以及米德蘭要員來參加葬禮。
他說:“我們選擇的職業,使我們更多地受到死亡的威脅。
年輕的朋友無時無刻不在冒着生命的危險。
我們對死亡并不無動于衷,我們對死亡并不漠然處之;相反,正因為我們知道并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軍人的特殊職責使我們更多地面對危險,所以我們更加珍視生命。
我們入伍宣誓的時候,就完全明白,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我們随時都可能付出生命。
安-坎貝爾上尉,在她接受軍事學院委任的時候,她明白這一點;在她受命去海灣的時候,她明白這一點;在她自願查看哈德雷堡是否一切安全的時候,也明白這一點。
而那個時候,正是人們在自己的家裡安全入睡的時候。
這完全是她自願的行動,與她的職責并無特别關系,是安沒受任何差遣而主動去做的事情。
” 我聽着,同時意識到,假如我不知内情,我會相信他的話。
有一位熱心的年輕女軍官,她主動執行夜間任務,主動出去查哨。
就在她做着這件好事時,卻被人殺害了,多麼悲慘。
事情并非如此,事實甚至比這更加悲慘。
福勒上校繼續說:“這使我想起《聖經-舊約》中的《以賽亞書》第21章第11節中的一句話——‘守夜人,夜晚怎麼樣?’”他重複了一遍:“‘守夜人,夜晚怎麼樣?’守夜人回答:‘黎明即将來臨。
’我們不就是守夜人嗎?為了他人能安然入睡,作為軍人,這是生命對我們的召喚,召喚我們每日每夜堅守崗位,召喚我們每時每刻都保持警惕,直到黎明來臨,直到上帝把我們帶進他的殿堂。
那時,我們将不必守夜,也不必害怕黑夜。
” 我不是個好聽衆,喜歡走神。
此刻,我又想起了安-坎貝爾半開的棺材、她的臉龐、她的佩劍、她握着劍柄的交叉的雙手。
我意識到這幅畫面有個地方有問題:有人把一枚西點戒指戴在了她的手指上,但那是她原來的那枚戒指嗎?如果是,又是誰給她戴上的呢?福勒?坎貝爾将軍?穆爾上校?肯特上校?這戒指又是哪裡來的?但是,此刻這東西有什麼重要意義嗎? 福勒上校還在繼續講着,我收回了思緒。
他說:“安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認識了她——一個早熟聰明、精神飽滿、任性調皮的小家夥。
”他的臉上露出微笑,教堂裡響起一陣輕輕的笑聲。
他收起笑容,繼續說:“安是個美麗的姑娘,無論外貌還是心靈,都非常美。
她是上帝鐘愛的女兒。
我們所有認識她、愛她的人們……” 福勒盡管口齒伶俐,卻依然無法回避這裡的雙重含義。
他停頓片刻,相信隻有那些與她有過親密關系、十分愛她的人才會注意到這一短暫停頓。
“……我們大家都會深深地懷念她。
” 福勒上校的許多聽衆開始抽泣流淚。
現在,我明白了坎貝爾夫婦請他念悼詞的一個原因。
當然另一原因是因為福勒上校與死者沒有一起睡過覺,這使他成為有資格緻悼詞的少數幾個人之一。
我又在玩世不恭了。
福勒的悼詞令人感動。
死者遭受了極大的不幸,她不該這麼早就離開這個世界。
我又感到自己像個廢物。
福勒上校沒有提到安是怎麼死的,但他确實這麼說了:“在現代軍事術語中,戰場被描繪成一個充滿敵意的場所,通常這種描述當然沒錯。
如果我們把戰場的涵義擴展一下,隻要有戰士工作和戰鬥的地方都稱為戰場,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說,安倒在了戰場上。
”他擡起頭環視他的聽衆,最後說:“我們隻有把她當做一位光榮殉職的優秀戰士,而不是一個受害者來懷念才是恰當的。
”他看着棺材,說:“安,我們一定會這樣懷念你。
”福勒上校走下讀經台,在棺材旁停下,舉手敬禮,然後回到他的座位。
風琴開始演奏,儀式又進行了幾分鐘。
埃姆斯牧師帶領哀悼者吟唱大家最喜愛的第23首贊美詩。
最後的祝福詞以“安息吧”結束。
風琴手演奏《
在預定的時間,福勒上校走上了讀經台緻悼詞。
福勒上校首先感謝死者親屬、朋友、同事和同伴以及米德蘭要員來參加葬禮。
他說:“我們選擇的職業,使我們更多地受到死亡的威脅。
年輕的朋友無時無刻不在冒着生命的危險。
我們對死亡并不無動于衷,我們對死亡并不漠然處之;相反,正因為我們知道并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軍人的特殊職責使我們更多地面對危險,所以我們更加珍視生命。
我們入伍宣誓的時候,就完全明白,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我們随時都可能付出生命。
安-坎貝爾上尉,在她接受軍事學院委任的時候,她明白這一點;在她受命去海灣的時候,她明白這一點;在她自願查看哈德雷堡是否一切安全的時候,也明白這一點。
而那個時候,正是人們在自己的家裡安全入睡的時候。
這完全是她自願的行動,與她的職責并無特别關系,是安沒受任何差遣而主動去做的事情。
” 我聽着,同時意識到,假如我不知内情,我會相信他的話。
有一位熱心的年輕女軍官,她主動執行夜間任務,主動出去查哨。
就在她做着這件好事時,卻被人殺害了,多麼悲慘。
事情并非如此,事實甚至比這更加悲慘。
福勒上校繼續說:“這使我想起《聖經-舊約》中的《以賽亞書》第21章第11節中的一句話——‘守夜人,夜晚怎麼樣?’”他重複了一遍:“‘守夜人,夜晚怎麼樣?’守夜人回答:‘黎明即将來臨。
’我們不就是守夜人嗎?為了他人能安然入睡,作為軍人,這是生命對我們的召喚,召喚我們每日每夜堅守崗位,召喚我們每時每刻都保持警惕,直到黎明來臨,直到上帝把我們帶進他的殿堂。
那時,我們将不必守夜,也不必害怕黑夜。
” 我不是個好聽衆,喜歡走神。
此刻,我又想起了安-坎貝爾半開的棺材、她的臉龐、她的佩劍、她握着劍柄的交叉的雙手。
我意識到這幅畫面有個地方有問題:有人把一枚西點戒指戴在了她的手指上,但那是她原來的那枚戒指嗎?如果是,又是誰給她戴上的呢?福勒?坎貝爾将軍?穆爾上校?肯特上校?這戒指又是哪裡來的?但是,此刻這東西有什麼重要意義嗎? 福勒上校還在繼續講着,我收回了思緒。
他說:“安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認識了她——一個早熟聰明、精神飽滿、任性調皮的小家夥。
”他的臉上露出微笑,教堂裡響起一陣輕輕的笑聲。
他收起笑容,繼續說:“安是個美麗的姑娘,無論外貌還是心靈,都非常美。
她是上帝鐘愛的女兒。
我們所有認識她、愛她的人們……” 福勒盡管口齒伶俐,卻依然無法回避這裡的雙重含義。
他停頓片刻,相信隻有那些與她有過親密關系、十分愛她的人才會注意到這一短暫停頓。
“……我們大家都會深深地懷念她。
” 福勒上校的許多聽衆開始抽泣流淚。
現在,我明白了坎貝爾夫婦請他念悼詞的一個原因。
當然另一原因是因為福勒上校與死者沒有一起睡過覺,這使他成為有資格緻悼詞的少數幾個人之一。
我又在玩世不恭了。
福勒的悼詞令人感動。
死者遭受了極大的不幸,她不該這麼早就離開這個世界。
我又感到自己像個廢物。
福勒上校沒有提到安是怎麼死的,但他确實這麼說了:“在現代軍事術語中,戰場被描繪成一個充滿敵意的場所,通常這種描述當然沒錯。
如果我們把戰場的涵義擴展一下,隻要有戰士工作和戰鬥的地方都稱為戰場,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說,安倒在了戰場上。
”他擡起頭環視他的聽衆,最後說:“我們隻有把她當做一位光榮殉職的優秀戰士,而不是一個受害者來懷念才是恰當的。
”他看着棺材,說:“安,我們一定會這樣懷念你。
”福勒上校走下讀經台,在棺材旁停下,舉手敬禮,然後回到他的座位。
風琴開始演奏,儀式又進行了幾分鐘。
埃姆斯牧師帶領哀悼者吟唱大家最喜愛的第23首贊美詩。
最後的祝福詞以“安息吧”結束。
風琴手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