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前愆力贖射臂阻惡 一怒難犯折柳懲頑
關燈
小
中
大
人很感驚異地答道:“一個孤零零的婦道人家,怪可憐的,有什麼可疑之處?!
至于她的為人,倒也和順能幹,就是稍缺禮規。
“玉大人:”近來外面頗有流言,說有個碧眼狐躲藏在我府裡……“ 玉夫人被驚呆了,不等玉大人說完,忙以手台掌,連念了聲“阿彌陀佛”後,說道:“天啦,難道我們府裡出了狐妖不成?!” 玉大人苦笑了笑,說:“夫人,我說的不是真狐,而是一個人的綽号。
就是陝西行文緝捕的那個耿六娘。
” 玉夫人這才明白過來,也不禁失笑道:“府裡哪來耿六娘!我早說過,高師娘哪能會是耿六娘。
” 玉大人:“人言可畏!戰陣之上,難防暗箭,官場之中,最忌流言,還是多多留神為好。
夫人可向嬌龍仔細查問一下,也找鸾英商量商量,如能給高師娘找個妥善去處,送她遠離京城就好了。
” 玉大人和夫人又商談一陣,直至深夜方才安寝。
再說玉嬌龍自從那晚在狀元墳墳台失手誤傷蔡九緻死以來,她真是悔恨交集,整個心魂都有如被打入陰山一般。
蔡九獻技時那滿身風塵和忍苦含辛的面容,以及他受傷時大張着那雙驚詫的眼睛;蔡幺妹那純樸而又略帶腼腆的模樣,那對天真而又好奇的眼神,總是不時閃現在她眼前,常常使她通夜不能合眼。
她知道,自己已經鑄成的這一過錯,是再也無法彌補的了,但她還是希圖盡量去予以彌補。
她也曾帶着深深痛悔的心情,流着真誠愧疚的眼淚,咬破中指,寫下忏悔的血書,帶上身邊所能拿出的金銀,甘冒不測親自乘夜送至蔡幺妹的房裡。
她這樣作,心想縱不能取得蔡幺妹的寬恕,也略可減輕一些良心上的負擔。
結果是蔡幺妹被驚醒了,她自己也受了一場虛驚。
玉嬌龍所承擔的還不隻是良心上對蔡幺妹父女的負疚,還要承受着對高師娘的憎恨和厭惡。
而這種心情還隻能隐藏在心裡,決不能輕易地顯露出來。
她知道,高師娘是隻狼,是隻豹,甚至比狼豹還要陰狠。
高師娘又是那種喜人過失的魑魅,她這一過失,又等于讓高師娘在自己的頸項上架了把利刀,套了圈繩索,她又多墜入一層孽障了。
玉嬌龍盡管在内心裡裝滿了無從訴說的痛苦,可在表面上她仍似平時一般雍容娴靜,每天總有好幾番來到房外走廊上,伏靠欄杆,以手托腮,望着遠處出神。
誰又能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呢? 還在西疆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習慣,也是這樣的身姿,也是一樣的神情。
香姑已經察覺出了她隐藏在眼神裡的微妙變化。
一天,玉嬌龍正坐在書案旁掩卷出神,香姑捧着一懷熱茶來到她身邊,說:“小姐,你在想什麼?” 玉嬌龍擡起頭來看了看香姑,漫不經心地笑了笑,說:“沒想什麼,我有些倦了。
” 香姑已從她那漫不經心的一笑中,觸到一絲凄然的神色,便滿懷關切和憂慮地問道:“小姐,你心裡一定擱着什麼事情,我已經看出來了。
” 玉嬌龍仍然是淡淡地笑了笑,沒開腔。
香姑說:“你不說我也知道。
多半是為着高師娘來。
” 玉嬌龍:“高師娘怎麼啦?” 香姑:“高師娘平日很少上樓來,這些天老往小姐房裡跑,且都背着我。
幾次她下樓時我都碰着她,滿臉陰氣,一對眼睛綠閃閃的,就像貓頭鷹,叫人害怕。
我總覺不是好兆頭,不知她和你說些什麼來。
” 玉嬌龍笑了。
笑得那樣開心、溫和。
她拉着香姑的手,親切而好奇地反問道:“你先說說,高師娘曾和你說過什麼沒有?”香姑想了想,說:“高師娘這些天來性情變得更古怪了,對府裡的任何人都不順眼,連趙媽房裡都不去了。
兩天前,她突然沒頭沒尾地對我說:”香姑,你不要以為高老師走了我就沒有親人了,就在這京城裡我也還有親人。
要是哪一天我不明不白地死了,就會有一99lib.net 場好戲看了!‘我覺得她這話說得奇怪,便問她:“高師娘,你為何說出這等話來?’她鬼頭鬼腦地笑了兩聲,說:”不知為啥,我近來老想到死。
其實,我哪裡含得死啊!玉小姐待我這樣好,我還想親眼……‘“香姑說到這兒便把話停住了。
玉嬌龍不忙不迫地問道:”說下去。
她想親眼怎麼樣?“ 香姑:“想親眼看到小姐嫁個如意郎,她還要給小姐當伴娘哩。
” 玉嬌龍沒有羞澀,也沒有愠意,臉上卻泛起微微的紅暈。
她笑了笑,隻說:“休要聽她胡言。
” 玉嬌龍從香姑口中聽來的這些話裡,已經掂出了高師娘那幾句話的用意和份量。
她心裡明白,高師娘已經成了自己身邊的一顆釘子,成了自己身上的一個癰。
以自己的本領,要拔掉這顆釘,割除這個癰,簡直易如反掌。
但自己不能這樣做啊!這種蓄意殺人的行動,豈是正人所為。
誤殺了蔡九,已經使自己在良心上負下一筆孽債,堕入了一層地獄,如再殺了高師娘,自己簡直就成了一個兇犯。
再說,自己對于高老師,已經負疚很深,若再除掉高師娘,就未免太絕情義了,玉嬌龍倒是起過這樣的念頭:最好是高師娘走來對自己下手,自己盡可先讓幾刀,然後,隻需幾劍便可将他了結。
這樣,既可除掉這個隐患,又可減輕自己一些良心上的重負。
但這隻是一種妄想。
因她諒定高師娘是決不敢來對她下手的。
何況,高師娘正賴她庇護,哪能自毀屏依。
玉嬌龍這些日子來,真鹹自己有如被火燎爐烤,翻覆的心。
偌大一座玉府裡,盡管父母愛愛她似明珠,兄嫂疼她如骨肉,仆婢敬她若天仙,但她卻不僅滿腹心事無處傾訴,身遇憂患無人與共,面臨危難無可求援,反而使她日夜都處于惴惴不安之中,對人人都得提防戒備一二。
她真感到比隻身跋行在草原和沙漠上還要孤獨。
玉嬌龍這時不由得又想起羅小虎:那個全身都聚蓄着力量、履險如夷,無所畏懼的漢子,要是這時能在她身邊,那正
“玉大人:”近來外面頗有流言,說有個碧眼狐躲藏在我府裡……“ 玉夫人被驚呆了,不等玉大人說完,忙以手台掌,連念了聲“阿彌陀佛”後,說道:“天啦,難道我們府裡出了狐妖不成?!” 玉大人苦笑了笑,說:“夫人,我說的不是真狐,而是一個人的綽号。
就是陝西行文緝捕的那個耿六娘。
” 玉夫人這才明白過來,也不禁失笑道:“府裡哪來耿六娘!我早說過,高師娘哪能會是耿六娘。
” 玉大人:“人言可畏!戰陣之上,難防暗箭,官場之中,最忌流言,還是多多留神為好。
夫人可向嬌龍仔細查問一下,也找鸾英商量商量,如能給高師娘找個妥善去處,送她遠離京城就好了。
” 玉大人和夫人又商談一陣,直至深夜方才安寝。
再說玉嬌龍自從那晚在狀元墳墳台失手誤傷蔡九緻死以來,她真是悔恨交集,整個心魂都有如被打入陰山一般。
蔡九獻技時那滿身風塵和忍苦含辛的面容,以及他受傷時大張着那雙驚詫的眼睛;蔡幺妹那純樸而又略帶腼腆的模樣,那對天真而又好奇的眼神,總是不時閃現在她眼前,常常使她通夜不能合眼。
她知道,自己已經鑄成的這一過錯,是再也無法彌補的了,但她還是希圖盡量去予以彌補。
她也曾帶着深深痛悔的心情,流着真誠愧疚的眼淚,咬破中指,寫下忏悔的血書,帶上身邊所能拿出的金銀,甘冒不測親自乘夜送至蔡幺妹的房裡。
她這樣作,心想縱不能取得蔡幺妹的寬恕,也略可減輕一些良心上的負擔。
結果是蔡幺妹被驚醒了,她自己也受了一場虛驚。
玉嬌龍所承擔的還不隻是良心上對蔡幺妹父女的負疚,還要承受着對高師娘的憎恨和厭惡。
而這種心情還隻能隐藏在心裡,決不能輕易地顯露出來。
她知道,高師娘是隻狼,是隻豹,甚至比狼豹還要陰狠。
高師娘又是那種喜人過失的魑魅,她這一過失,又等于讓高師娘在自己的頸項上架了把利刀,套了圈繩索,她又多墜入一層孽障了。
玉嬌龍盡管在内心裡裝滿了無從訴說的痛苦,可在表面上她仍似平時一般雍容娴靜,每天總有好幾番來到房外走廊上,伏靠欄杆,以手托腮,望着遠處出神。
誰又能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呢? 還在西疆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這樣的習慣,也是這樣的身姿,也是一樣的神情。
香姑已經察覺出了她隐藏在眼神裡的微妙變化。
一天,玉嬌龍正坐在書案旁掩卷出神,香姑捧着一懷熱茶來到她身邊,說:“小姐,你在想什麼?” 玉嬌龍擡起頭來看了看香姑,漫不經心地笑了笑,說:“沒想什麼,我有些倦了。
” 香姑已從她那漫不經心的一笑中,觸到一絲凄然的神色,便滿懷關切和憂慮地問道:“小姐,你心裡一定擱着什麼事情,我已經看出來了。
” 玉嬌龍仍然是淡淡地笑了笑,沒開腔。
香姑說:“你不說我也知道。
多半是為着高師娘來。
” 玉嬌龍:“高師娘怎麼啦?” 香姑:“高師娘平日很少上樓來,這些天老往小姐房裡跑,且都背着我。
幾次她下樓時我都碰着她,滿臉陰氣,一對眼睛綠閃閃的,就像貓頭鷹,叫人害怕。
我總覺不是好兆頭,不知她和你說些什麼來。
” 玉嬌龍笑了。
笑得那樣開心、溫和。
她拉着香姑的手,親切而好奇地反問道:“你先說說,高師娘曾和你說過什麼沒有?”香姑想了想,說:“高師娘這些天來性情變得更古怪了,對府裡的任何人都不順眼,連趙媽房裡都不去了。
兩天前,她突然沒頭沒尾地對我說:”香姑,你不要以為高老師走了我就沒有親人了,就在這京城裡我也還有親人。
要是哪一天我不明不白地死了,就會有一
其實,我哪裡含得死啊!玉小姐待我這樣好,我還想親眼……‘“香姑說到這兒便把話停住了。
玉嬌龍不忙不迫地問道:”說下去。
她想親眼怎麼樣?“ 香姑:“想親眼看到小姐嫁個如意郎,她還要給小姐當伴娘哩。
” 玉嬌龍沒有羞澀,也沒有愠意,臉上卻泛起微微的紅暈。
她笑了笑,隻說:“休要聽她胡言。
” 玉嬌龍從香姑口中聽來的這些話裡,已經掂出了高師娘那幾句話的用意和份量。
她心裡明白,高師娘已經成了自己身邊的一顆釘子,成了自己身上的一個癰。
以自己的本領,要拔掉這顆釘,割除這個癰,簡直易如反掌。
但自己不能這樣做啊!這種蓄意殺人的行動,豈是正人所為。
誤殺了蔡九,已經使自己在良心上負下一筆孽債,堕入了一層地獄,如再殺了高師娘,自己簡直就成了一個兇犯。
再說,自己對于高老師,已經負疚很深,若再除掉高師娘,就未免太絕情義了,玉嬌龍倒是起過這樣的念頭:最好是高師娘走來對自己下手,自己盡可先讓幾刀,然後,隻需幾劍便可将他了結。
這樣,既可除掉這個隐患,又可減輕自己一些良心上的重負。
但這隻是一種妄想。
因她諒定高師娘是決不敢來對她下手的。
何況,高師娘正賴她庇護,哪能自毀屏依。
玉嬌龍這些日子來,真鹹自己有如被火燎爐烤,翻覆的心。
偌大一座玉府裡,盡管父母愛愛她似明珠,兄嫂疼她如骨肉,仆婢敬她若天仙,但她卻不僅滿腹心事無處傾訴,身遇憂患無人與共,面臨危難無可求援,反而使她日夜都處于惴惴不安之中,對人人都得提防戒備一二。
她真感到比隻身跋行在草原和沙漠上還要孤獨。
玉嬌龍這時不由得又想起羅小虎:那個全身都聚蓄着力量、履險如夷,無所畏懼的漢子,要是這時能在她身邊,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