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三十五章 襄陽恨

關燈
也沒有心情顧及此事,令軍中士卒敲響催戰鼓,鼓聲隆隆,響徹天地,想要掩去琴聲,可是那琴聲便如清風過隙,流水浸沙,雖是若隐若現,卻始終不曾斷絕,聲聲入耳,陸燦心中生出頹意,隻覺得仿佛眼前這片天空盡在那彈琴之人的網羅之下。

     這時候漢水之畔,兩個身影默然立在那裡,遠觀那如火如荼的戰事,其中一個男子,白衣如雪,劍眉星目,風姿飄逸,負手而立,神情淡漠,另一人則是一個黑衣青年,英姿飒爽,神色冰寒,他手中捧着琴囊,目光炯炯,望着血花飛濺的戰場,周身上下洋溢着濃厚的戰意殺機。

     那雪衣青年聽着琴聲,沉吟良久,才道:“若論彈奏技巧,随雲遠在我之下,可是他的悟性卻是這般出衆,不需倚靠外力,便可以深入心魂,縱是雷霆鐵壁,也難以阻絕遮掩,我也是兩年前才達到這般境界,想不到他竟也能夠彈出這樣的琴音。

    淩端,拿琴來,我要和随雲一曲。

    ” 淩端一撇嘴,雖然如今魔宗也已經是大雍臣民,但是對于淩端來說,那個江哲仍然是最可恨的仇人,并非是因為那人設下的計策,讓自己最尊敬的譚将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本就是譚忌夙願,也不是因為那人利用自己害死了石将軍,雖然知道石英之死乃是大雍陰謀,但是對于石英的惡劣印象并沒有消退,對他來說,始終念念不忘的便是李虎,那個魯莽的笨蛋,卻因為那樣可恨的緣故被江哲殺了,自己這些小人物的性命在江哲心中,大概就連蝼蟻都不如吧?這些年來,他随着四公子見過江哲數次,卻是一句話也不願和他多說,甚至刻意避開那人,隻怕自己忍不住質問那人關于李虎的事情。

     雖然心中惱恨,卻不敢違背秋玉飛之命,恭恭敬敬遞上“洗塵”古琴,秋玉飛盤膝坐下,将古琴放在膝上,輕撫琴弦,一縷孤絕的琴聲從指下溢出。

    琴聲宛似奇峰淩雲,清絕激昂,卻又和谷城之上傳來的琴聲拍拍相合,兩縷琴音一若行雲流水,一如嶙峋孤峰,流水繞奇峰,其中有清商,雖然分明聽出兩縷琴音的不同,卻又覺得流水孤峰山水相互輝映,交融一處。

     此時此刻,不論是城上的雍軍,還是城下的楚軍,都仿佛失魂落魄一般,沉醉在琴音之中,戰場之上的殺伐之聲漸漸消散,戾氣也化為祥和,陸燦在楚軍陣中不由搖頭長歎,今日楚軍再無戰意,一曲古琴,散去七萬楚軍鬥志,這等事情當真讓他有苦難言,黯然下令鳴金收兵,免得己方被城中雍軍所乘。

     楚軍聽得鳴金,都是滿臉的不舍,卻不敢有違軍令,漸漸退去,軍中部将正欲簇擁陸燦離去,陸燦一咬鋼牙,揮手令親衛遞上自己的神弓,縱馬出陣,會挽雕弓如滿月,一箭向谷城城樓射去,他所站的位置距離城樓足有五百步之遙,那一箭卻是見光不見影,瞬間穿越漫長的距離,射向城樓上撫琴的江哲咽喉。

    城上雍軍看到陸燦張弓射箭,開口欲呼,那一箭卻是已經到了江哲面前丈許之處,隻是那箭矢卻也沒有更進一步的機會,一隻宛似冰雪美玉調成的素手擋在箭矢之前,手指輕彈,那一支勢如雷霆逸電的鷹翎箭已經被彈落在地,小順子面如嚴霜,眼中露出無窮的殺機。

     陸燦本是雙臂神力,上陣殺敵之時,常以弓箭射殺敵将,雖然不如大雍長孫冀等人的神射,但是五百步之内也是箭無虛發,隻是後來他身為大将軍,鮮有親自上陣的機會,又因為他頗通經史,有儒将之譽,所以勇武之名反而漸漸被人淡忘。

    不過陸燦這一箭卻非是想要洩憤,或是要取江哲性命,他自然知道江哲身邊有人可以攔下此箭,這一箭不過是表示師徒絕決之意罷了,所以一箭射出,他就連結果也不看一眼,便策馬奔入軍中,被親衛簇擁着遠去了,不論是城下楚軍還是城上雍軍,凡是看到這一箭的,都是黯然,師徒反目,故人長絕,本就是人生憾事。

     城樓之上,江哲卻是微阖雙目,隻顧撫琴,似乎根本沒有留意到方才險些被箭矢射殺。

    琴聲一變,便如海浪退潮一般,重重疊浪,正迎合着楚軍退兵之勢,而那從漢水之畔傳來的琴聲也是随之一變,便如海浪之中千年屹立的巨礁,縱然狂風海浪消磨,依舊傲立狂瀾之中,亘古不變,青山綠水化作碧海礁崖,卻是一般的絲絲入扣,親密無間。

     當楚軍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之内的時候,兩縷琴聲似有默契一般地嘎然而止,我推琴而起,淡淡道:“玉飛若是來了,琮兒請他到縣衙見我。

    ” 霍琮聞聲不由道:“先生,陸将軍那一箭并非是真的要殺先生。

    ” 我眼中閃過一絲怅然,道:“他就是真心想要射殺于我,也沒有什麼不對。

    ”說罷,我轉身向城内走去。

     霍琮望着江哲的背影,眼中透出淡淡的苦澀意味。

     過了些許時候,秋玉飛帶着淩端已經到了谷城之下,隻是敵軍不知何時來攻,城門卻是不能輕開,城上放下繩索竹籃接兩人入城,秋玉飛和淩端都是熟知戰事的人,自不會以為是輕辱,秋玉飛便讓淩端坐在竹籃中,不多時上了城頭,那些軍士正要再放下竹籃,卻見眼前白影一閃,一個雪衣青年已經站在他們面前。

    那些軍士目瞪口呆,古城城牆雖然不甚高,也是高約十餘丈,竹籃隻能承載一人,這雪衣青年卻是不需借力,便這樣輕輕巧巧的上了城樓,不由慶幸這人非是敵人。

     霍琮卻是絲毫不曾驚慌,他自己雖然隻是略略學了些尋常武功,卻是曾經見識過小順子的本事,秋玉飛的身份他十分清楚,魔宗嫡傳弟子有這樣的武功也不奇怪,上前一揖道:“霍琮拜見四公子,先生在縣衙等候四公子。

    ” 淩端聞言冷笑道:“江先生真是客氣,還記得遣人相迎,當真看得起故人。

    ” 霍琮能夠察覺出淩端話語中的敵意,他也略知淩端之事,微笑道:“淩兄言重,我家先生與四公子琴音相酬,知己于心,四公子乃是世外之人,素有林下之風,先生不曾親迎,一來是因為尚有公務待理,二來也是不願用這些世俗禮數來辱沒四公子。

    ” 淩端想要出言争辯,連張了幾次嘴,卻都想不出該說些什麼,隻得啞口無言,忿忿不平地站到了一邊。

     秋玉飛原本含笑看淩端和霍琮說話,琴音相和,彼此心照,他自然不會誤解江哲輕視于他,淩端借題發揮,他卻也不阻止,隻是想看看霍琮如何應對,這少年他雖然不認得的,但是魔宗消息靈通,江哲身邊最心愛的弟子是誰,他怎會不知,隻看霍琮相貌氣度,便已知道他的身份。

     雖然知道江哲弟子必是才俊,但是霍琮輕描淡寫的幾句言語就令淩端铩羽,卻也令他動容,仔細瞧去,這少年雖然相貌尋常,但是氣度神采卻有五分頗似江哲,隻是少了幾分懶散狂放,多了些凝重端厚,隻是多看了幾眼,秋玉飛又是眉頭一皺,這叫霍琮的少年的面上竟有心氣郁結之相,顯然心事重重,江哲精通醫術,怎會看不出來,又怎會讓自己的弟子苦恨如此。

    但是他隻是暗暗記在心中,笑道:“好了,淩端不要亂說話了,霍琮帶路吧,随雲想必還在等我呢。

    ” 霍琮引着兩人走向縣衙,縣衙這時已經是楚國侯江哲的官邸,戒備森嚴,四周守衛的皆是身着黑衣黑甲的虎贲衛,三人剛走入縣衙之門,淩端目光閃動,打量着周圍地勢,這卻是他的習慣,誰知目光一閃,卻看到了一個黑衣大漢立在階下,淩端霎時間目瞪口呆,幾步奔到那大漢身前,結結巴巴地道:“李虎,你怎麼還活着?你怎麼成了虎贲衛?” 那大漢神色迷糊地摸了摸腦袋,道:“淩小子,是你啊,怎麼你不知道我還活着麼?” 淩端氣得大罵道:“我怎麼知道你還活着,當初你被莊大人帶走,不是說已經被滅口了麼,怎麼現在你還活得好好的,既然活着,這麼多年怎麼不知道給我傳個消息,難道患難之情你就一點沒有放在心上。

    ”罵到後來,淩端已經是怒火叢生,方才見到故人的狂喜也消退了幾分。

     李虎眼中閃過迷惑,道:“什麼滅口啊,當初我和那些兄弟都被押到了别處,做了一年多苦役就被放出去了,兄弟們多半都領了銀錢回鄉了,我也沒有地方可去,正不知道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