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召。
如果不是全世昌提出要搞經濟調整,幾次去煤礦拜訪,他是無論如何不會離開那裡的。
在那麼一個現代化大型企業,他已經幹了八九年,工資又比地方上高好多倍,憑什麼要半道改嫁,來當這麼個破經委主任呢?為了讓他走官場正途,老父親和他吵了多少架,但他始終很清楚,自己也許是一個高超的業務幹部、高明的企業經理,卻絕不是一個玩政治的高手。
由于家庭的因素,他從小就對政治十分厭惡,總覺得那裡面波詭雲谲,太不好把握也太沒成就感。
老母親當年幾上幾下,也曾是全省風雲人物,最後不是一直病病歪歪躺在家裡?老父親沉穩雄健,官做得也夠大了,卻一夜之間什麼也不是了,平日天天圍着父親轉的那些人都哪裡去了?甚至連原來的秘書都極少登門,似乎生怕被畫了什麼線,沾了什麼晦氣,看看都令人傷心……還有姐夫魏剛,當年也曾是市委大院的政治新星,不是也一下“夕貶潮州路八千”,成了一個忙死忙活的小商人?所以,當全世昌真誠地請他出山時,韓東新頗費了一番躊躇,并明确提了幾個要求:一是同進同退,除了你全世昌,我不侍候别人;二是有話講在當面,不要到時你和我也玩起政治手腕來;三是如果什麼時候你認為我不稱職、不好用了,你就提出來,我絕不會屍位素餐。
全世昌當時哈哈大笑,一張口全答應下來。
然而怎麼也沒想到,僅僅一年多時間,他和全世昌的關系就好像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 自從齊秦當了區委書記,全世昌好像就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回避他,見了面總是匆匆握一下手,就立刻走開了。
他多次找全世昌彙報工作,全世昌也總是說,他現在正忙着,有事先向市長講,那眼神閃閃爍爍不知在看什麼地方,這又是為了什麼? 要說沒競争上古城區委書記,最遺憾最生氣的其實是趙廣陵,對于我韓東新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
如果全世昌以為我會為這個和他吵鬧,也太小瞧我韓東新了。
聽人們講,任命下達的第二天,趙廣陵就獨自來到一家小飯店,獨自一人喝了一瓶子悶酒,然後便天天把自己關在家裡,電話不接,手機不開,傳呼不回,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他老婆雲迪,一向活潑的她也臉兒灰塌塌的,好像病了似的。
後來,說起趙廣陵這檔子事兒,雲迪一下子變得怒氣沖沖,不僅大罵全世昌,大罵齊秦,甚至連自家男人也大罵不止,把趙廣陵描述得一無是處,典型的書呆子,跟着他似乎是天大的委屈,弄得韓東新也十分尴尬,隻好逃也似的離開了她…… 不論男人女人,怎麼一沾上政治這個邊,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樣看來,找閻麗雯算是找對了。
齊秦上任之後的第二天,閻麗雯一回了家,就一臉深情地對他說: 東新,我覺得你選的對。
區委書記那種熱位子,鬧好了是個台階,鬧不好是個染缸,本來是好人也會變壞的。
此話怎講? 韓東新驚奇地望着她,不知老婆何以會這樣說。
就是嘛!你看齊秦,好像一下就變了個人。
你見到他了? 沒有……閻麗雯嗫嚅着:不過我總覺得,齊秦這個,遲早要出事,而且要出大事的。
在許多問題上,女人的感覺是很敏銳的,有一種超乎尋常的透視本領。
自從與閻麗雯結了婚,他總是愈來愈強烈地感到了這一點。
在她那一個精緻的小腦袋裡,似乎總裝着許多不被人知而又千奇百怪的神奇念頭和想法。
這些年來,韓東新身後總是圍着一堆又一堆女人,但是他總覺得,這些女人一個個都頭腦簡單,愚蠢而又淺薄,但又出奇地虛榮,沒有一個不是沖着他家的地位和他的職務的,隻有閻麗雯這女人,卻根本不為這些所動,是一個真正有情趣的活脫脫的女人,一個純粹的從裡到外充滿女人味的女人。
真奇怪,這樣一個好女人,趙廣陵居然會消受不起,樂颠颠地和那個雲迪結了婚。
女人就是女人,地位職業家庭等等,那純粹是扯淡! 閻麗雯的說法完全是對的。
這些天來,齊秦已經變得愈來愈狂妄自大,似乎他那個官兒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了。
所謂利令智昏,不栽跟頭才是咄咄怪事呢!為了紡織廠技改項目的事兒,他已經和這位書記大人弄僵了,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個幾千萬的項目,大大小小進了六七個工程隊,而且不少都是資質很低的農建隊,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其中的奧妙。
韓東新做了調查,其中有幾家工程隊,拐來拐去都是齊秦的關系戶,這正常嗎?自從和齊秦吵架之後,老侯和幾個包工頭兒、廠領導就紛紛找上門來,有拿紅包的,有拿煙酒的,也有拿各種貴重物品的……這種行為,真的令人憤慨!後來,姓侯的把魏剛也搬了出來,氣得他把姐夫也大罵一通,魏剛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真是難堪極了。
這天夜裡,全世昌突然打來電話,讓他無論如何過去一下,書記如此謙和,親自來電話相邀,這可是很不尋常的。
韓東新也正想彙報一下紡織廠的事兒,囑咐麗雯和孩子早點休息,就迅速趕到了全世昌家。
全世昌家沒有搬來,市委為他準備的小洋樓也不住,獨自在裡仁巷借住了一個偏僻的小四合院,院裡遍植枝葉披拂的垂柳,倒是挺幽靜的。
裡仁巷是古城碩果僅存的古巷子了,旁邊就是那座遠近聞名的大鼓樓。
一到傍晚,鼓樓上大雁翩飛,成千上萬,蔚為大觀。
當他走進客廳,全世昌正披着一件睡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
看到他進來,全世昌指指旁邊的沙發,又把一盒中華煙扔到他面前: 最近聽到什麼議論沒有? 議論很多,而且都比較難聽。
在全世昌面前,韓東新曆來有甚說甚,毫不拘謹。
是嗎,你給我說說。
我想,還是不說的好。
韓東新故作欲言又止。
為什麼? 我怕您承受不起。
你說什麼?! 全世昌果然有點動怒,呼地坐了起來。
韓東新卻不理會他的反應,忽然換個口氣說: 咱們說别的吧。
您是博導,大學問家,我想請教一個問題,什麼叫色厲内荏? 這……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
前些日子市委開會,您在會上大發雷霆,就當前人們痛恨的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現象,說了許多措辭激烈的話,如果我沒記錯,這是您來古城之後第一次發這麼大火。
我旁邊坐的一個幹部,用指頭在桌子上寫了這麼四個字,後來又擦了。
您知道,我是學的理科,文字功夫不深,所以特意向您請教。
韓東新還要往下說,全世昌的臉色已有點難看起來,手不自覺地捏成了拳,韓東新便就此打住,不說了。
說,再說下去! 全世昌似乎平靜下來。
好吧。
我個人認為,光發火是沒有用的,關健是看行動。
馬克思當年就講過了,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沓綱領。
而且,馬克思還講過,曆史一般都是重複兩次,隻不過第一次出現時是悲劇,而第二次就變成了喜劇。
我的意思是說,在單龍泉時代,古城買官賣官成風,但單龍泉自己也總是逢會必講,逢講必罵,您可不能再重複他的路子了。
這一下,全世昌再也忍不住了,像一頭暴怒的獅子在地上走來走去。
但他顯然是一個自制力極強的人,從始至終沒有爆發出來,如果換了單龍泉,早和韓東新吵起來了。
一直走了好一會兒,全世昌狂暴的内心似乎又一次平靜下來,依舊微笑着: 東新啊,我和你是有約在先的,所以你說什麼都可以,我不會生氣的。
況且,生氣是無能的表現,生氣也是在用别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在一塊如此特殊的環境下,也許我注定要承受許多許多。
其實,這些傳言我也聽到不少。
用了一個齊秦,就引來很多的流言蜚語,有人甚至傳得神乎其神,說齊秦給了我二十萬。
對于這種無稽之談,你韓東新相信嗎? 這個嘛……如果說實話,我是既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因為齊秦的使用,的确比較特殊。
有什麼特殊的!當時投票,齊秦排名第一,這可是群衆選出來的。
真的? 當然真的。
對于這個結果,韓東新一直很困惑,魏剛和姐姐她們更是根本不信,一口咬定那純粹是個幌子。
對于眼前的這個人,韓東新也有點困惑起來,因為他顯得那樣誠懇那樣實在,而他講的内容又與現實差距那麼大,與許多幹部私下的議論截然相反。
是大家都誤會了,還是這個人太會作僞了?虛僞,如果虛僞到如此真誠的程度,那就太令人可怕了。
韓東新始終注意捕捉着金絲眼鏡後那深潭般的眼睛,捕捉着眼睛裡的每一絲波紋,卻始終什麼也看不出來……他忽然覺得自己真愚蠢,下級怎麼能跟上級較真呢,隻好低下頭不吱聲了。
全世昌忽然嚴肅地說: 不要再閑扯了,現在咱們言歸正傳。
今兒我專門請你來,是要和你談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這就是對于齊秦和古城區的工作,我們就是要堅決支持。
在這一點上,不管外面人怎麼說,我的态度始終是不變的,也希望你們正确對待。
韓東新心裡不由得冷笑不已,原來這樣,想要封我的嘴,彈壓我?我韓東新偏不吃這一套!立刻大着膽子,把有關區紡織廠改造的前前後後向全世昌彙報了一次,最後以同樣嚴肅的口吻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已經無能為力了,希望市委和全書記能夠幹涉、過問。
如果到時候出了問題,可别怪我言之不預。
聽着他不動聲色又言之鑿鑿的彙報,全世昌的臉色明顯地難看起來,隐藏在金絲眼鏡後面的那雙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好像要吃了他似的……等他說完,全世昌已似乎憤怒到了極點,好半天才冷笑着說: 我已經講了,對于古城區的工作我們都要堅決支持。
這件事,我可以問問齊秦。
但是,我相信齊秦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今後你就不要再管這件事了! 話已至此,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在失望與憤怒的交織中,韓東新似乎終于明白齊秦之所以那樣忘乎所以的真正原因了,再沒說一句話,轉身就走。
一直走到陰幽的院子裡,才扭頭丢下一句話: 既然如此,你免了我吧。
11 馮慧生又站起來,興奮地對他說:其實,你老弟對我這個人一點兒也不了解,我這一段雖然走了背運,但是從内心講并不怨你。
要恨,我隻恨古城曆史上就是一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地方,所謂國有工業,都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辦“小化肥、小水泥、小鋼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這些年撤縣建市,城市擴大了好幾倍,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到處都在大興土木,但是工業項目沒上幾個,支撐古城經濟的依然是這些小企業,按報表統計足有五十多個,但真正運轉的不到三分之一。
自從當了經委主任,韓東新一直就在琢磨如何加快這些小企業的改革、改造步伐。
方案拿出來了,報告也打上去了,然而他現在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像同風車作戰的唐·吉诃德那樣可笑,一點手段和辦法也沒有了。
坐在冷冷清清的辦公室裡,手捧着那一堆材料、報告,真的非常沮喪。
國情就是這樣,如果主要領導不支持,作為一個部門負責人,他幾乎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不知怎的,他和全世昌吵架的事竟很快在幹部們中間傳播開來,許多人說得有鼻子有眼,似乎他們就在現場一般,許多關系好點兒的紛紛打電話,問他是不是真的要辭職?有人甚至斷言,他現在已經辭職了,隻等着市委常委會批準呢。
一上班,他的辦公室門口就圍滿了人。
一問才知,原來都是幾個正在改制的企業職工代表。
在目前的改制中,一些原來的廠長、經理被撤了職,企業正在召開代表大會,選舉産生新的領導班子。
一聽說他已經辭職,都有點後怕起來。
韓東新費了好大口舌,這些人才将信将疑地離去,但是根據搜集來的情況,這些企業的改革已完全停頓下來。
連久不露面的馮慧生,也興沖沖地來上班了。
此人在古城可真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物,單龍泉執政的那幾年,在經委幾乎是一手遮天。
老主任幾乎什麼事兒也不管,有人來請示工作,都推給馮慧生了。
韓東新上任之後,立即組織了一次機關财務審計。
一個小小的市經委,違紀金額高達數十萬元,而且有十幾萬純粹是打的白條子。
馮慧生隻在條子上極其潦草地寫了個名字,大筆大筆的資金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目前,市紀委調查組還沒有撤走,他怎麼就興頭起來了? 一見面,馮慧生就興沖沖地告訴他,有一個企業老闆,準備投資十萬元,拯救目前陷入困境的古城傳統劇種——古城梆子,事情已經談妥了,惟一的條件是希望能和他們夫妻一塊兒吃頓飯。
一個什麼企業家? 對于這位面和心不和的人物,韓東新自然十分警惕。
建築企業,省十九工程局。
一個建築企業,怎麼會有興趣搞這種事兒? 這你就不知道了。
這位李經理原來也是學藝術的,半道出家才搞了建築,有一次聽說目前古城梆子都要絕種了,演員們都流失到社會上了,李經理就十分傷心,想當年他還編過一個梆子劇本呢,所以非要贊助不可。
況且這也是一種投資,文化投資嘛,目前的企業都很注重這一點,你比我清楚得多。
他說,隻要在每次演出前冠上他十九工程局的名兒就行,天下還有比這更簡單的嗎? 這事我不去,韓東新依舊興奮不起來:閻麗雯的事兒我不管,要去你們直接找她去好了。
這……這……你不是成心讓我們難堪嗎? 馮慧生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顯得很沒面子,一屁股坐下不吭聲了。
就在這時,麗雯的電話也打來了。
聽着麗雯電話裡焦急的聲音,韓東新猶豫片刻,隻好對馮慧生說:好吧,既然如此,參加也好。
不過咱有話在先,範圍可不能大了。
那當然,隻有我們幾個。
齊秦這個人,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小人。
想當年單書記對他那麼好,他居然還在背後捅單書記的刀子。
如果不是他在省委調查組面前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單書記根本就不會受處分,市紀委怎麼會來調查我的問題? 對,這話你算是說到根子上了!韓東新一下子對馮慧生頓生好感,覺得這個人其實還是挺單純的,并不是想象的那樣陰。
至于那些白條子,按照他的說法,全是市委、政府領導要出門花錢,他無可奈何才報賬的。
如果他陰險過人,也就不會無所顧忌地把那麼多白條子入賬了。
人人都有優點,人人也都有缺點,關鍵是别像齊秦那麼陰,對不對? 中午這頓飯,吃得很開心也很漫長。
大家一見如故,都很動感情。
韓東新本來就容易激動,受了這種熱烈氣氛的感染,更是情緒高漲,一杯接一杯勸酒,說了許多動感情的話,也說了許多比較出格的話。
比如對于齊秦的品評,似乎就有點太過分,而且他表示,如果齊秦再一意孤行,他就要到上面告他,非把他整倒不可。
酒醒之後,自然非常後悔,但是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益了。
閻麗雯當時也很感動,不僅喝了很多酒,還破例為大家清唱了一曲拿手的“走西口”小調……一直鬧騰到三四點鐘,人們還嚷着不散,隻好又去了歌舞廳,人人清唱了幾首
如果不是全世昌提出要搞經濟調整,幾次去煤礦拜訪,他是無論如何不會離開那裡的。
在那麼一個現代化大型企業,他已經幹了八九年,工資又比地方上高好多倍,憑什麼要半道改嫁,來當這麼個破經委主任呢?為了讓他走官場正途,老父親和他吵了多少架,但他始終很清楚,自己也許是一個高超的業務幹部、高明的企業經理,卻絕不是一個玩政治的高手。
由于家庭的因素,他從小就對政治十分厭惡,總覺得那裡面波詭雲谲,太不好把握也太沒成就感。
老母親當年幾上幾下,也曾是全省風雲人物,最後不是一直病病歪歪躺在家裡?老父親沉穩雄健,官做得也夠大了,卻一夜之間什麼也不是了,平日天天圍着父親轉的那些人都哪裡去了?甚至連原來的秘書都極少登門,似乎生怕被畫了什麼線,沾了什麼晦氣,看看都令人傷心……還有姐夫魏剛,當年也曾是市委大院的政治新星,不是也一下“夕貶潮州路八千”,成了一個忙死忙活的小商人?所以,當全世昌真誠地請他出山時,韓東新頗費了一番躊躇,并明确提了幾個要求:一是同進同退,除了你全世昌,我不侍候别人;二是有話講在當面,不要到時你和我也玩起政治手腕來;三是如果什麼時候你認為我不稱職、不好用了,你就提出來,我絕不會屍位素餐。
全世昌當時哈哈大笑,一張口全答應下來。
然而怎麼也沒想到,僅僅一年多時間,他和全世昌的關系就好像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 自從齊秦當了區委書記,全世昌好像就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回避他,見了面總是匆匆握一下手,就立刻走開了。
他多次找全世昌彙報工作,全世昌也總是說,他現在正忙着,有事先向市長講,那眼神閃閃爍爍不知在看什麼地方,這又是為了什麼? 要說沒競争上古城區委書記,最遺憾最生氣的其實是趙廣陵,對于我韓東新來說真的算不了什麼。
如果全世昌以為我會為這個和他吵鬧,也太小瞧我韓東新了。
聽人們講,任命下達的第二天,趙廣陵就獨自來到一家小飯店,獨自一人喝了一瓶子悶酒,然後便天天把自己關在家裡,電話不接,手機不開,傳呼不回,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他老婆雲迪,一向活潑的她也臉兒灰塌塌的,好像病了似的。
後來,說起趙廣陵這檔子事兒,雲迪一下子變得怒氣沖沖,不僅大罵全世昌,大罵齊秦,甚至連自家男人也大罵不止,把趙廣陵描述得一無是處,典型的書呆子,跟着他似乎是天大的委屈,弄得韓東新也十分尴尬,隻好逃也似的離開了她…… 不論男人女人,怎麼一沾上政治這個邊,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樣看來,找閻麗雯算是找對了。
齊秦上任之後的第二天,閻麗雯一回了家,就一臉深情地對他說: 東新,我覺得你選的對。
區委書記那種熱位子,鬧好了是個台階,鬧不好是個染缸,本來是好人也會變壞的。
此話怎講? 韓東新驚奇地望着她,不知老婆何以會這樣說。
就是嘛!你看齊秦,好像一下就變了個人。
你見到他了? 沒有……閻麗雯嗫嚅着:不過我總覺得,齊秦這個,遲早要出事,而且要出大事的。
在許多問題上,女人的感覺是很敏銳的,有一種超乎尋常的透視本領。
自從與閻麗雯結了婚,他總是愈來愈強烈地感到了這一點。
在她那一個精緻的小腦袋裡,似乎總裝着許多不被人知而又千奇百怪的神奇念頭和想法。
這些年來,韓東新身後總是圍着一堆又一堆女人,但是他總覺得,這些女人一個個都頭腦簡單,愚蠢而又淺薄,但又出奇地虛榮,沒有一個不是沖着他家的地位和他的職務的,隻有閻麗雯這女人,卻根本不為這些所動,是一個真正有情趣的活脫脫的女人,一個純粹的從裡到外充滿女人味的女人。
真奇怪,這樣一個好女人,趙廣陵居然會消受不起,樂颠颠地和那個雲迪結了婚。
女人就是女人,地位職業家庭等等,那純粹是扯淡! 閻麗雯的說法完全是對的。
這些天來,齊秦已經變得愈來愈狂妄自大,似乎他那個官兒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了。
所謂利令智昏,不栽跟頭才是咄咄怪事呢!為了紡織廠技改項目的事兒,他已經和這位書記大人弄僵了,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個幾千萬的項目,大大小小進了六七個工程隊,而且不少都是資質很低的農建隊,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其中的奧妙。
韓東新做了調查,其中有幾家工程隊,拐來拐去都是齊秦的關系戶,這正常嗎?自從和齊秦吵架之後,老侯和幾個包工頭兒、廠領導就紛紛找上門來,有拿紅包的,有拿煙酒的,也有拿各種貴重物品的……這種行為,真的令人憤慨!後來,姓侯的把魏剛也搬了出來,氣得他把姐夫也大罵一通,魏剛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真是難堪極了。
這天夜裡,全世昌突然打來電話,讓他無論如何過去一下,書記如此謙和,親自來電話相邀,這可是很不尋常的。
韓東新也正想彙報一下紡織廠的事兒,囑咐麗雯和孩子早點休息,就迅速趕到了全世昌家。
全世昌家沒有搬來,市委為他準備的小洋樓也不住,獨自在裡仁巷借住了一個偏僻的小四合院,院裡遍植枝葉披拂的垂柳,倒是挺幽靜的。
裡仁巷是古城碩果僅存的古巷子了,旁邊就是那座遠近聞名的大鼓樓。
一到傍晚,鼓樓上大雁翩飛,成千上萬,蔚為大觀。
當他走進客廳,全世昌正披着一件睡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
看到他進來,全世昌指指旁邊的沙發,又把一盒中華煙扔到他面前: 最近聽到什麼議論沒有? 議論很多,而且都比較難聽。
在全世昌面前,韓東新曆來有甚說甚,毫不拘謹。
是嗎,你給我說說。
我想,還是不說的好。
韓東新故作欲言又止。
為什麼? 我怕您承受不起。
你說什麼?! 全世昌果然有點動怒,呼地坐了起來。
韓東新卻不理會他的反應,忽然換個口氣說: 咱們說别的吧。
您是博導,大學問家,我想請教一個問題,什麼叫色厲内荏? 這……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
前些日子市委開會,您在會上大發雷霆,就當前人們痛恨的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現象,說了許多措辭激烈的話,如果我沒記錯,這是您來古城之後第一次發這麼大火。
我旁邊坐的一個幹部,用指頭在桌子上寫了這麼四個字,後來又擦了。
您知道,我是學的理科,文字功夫不深,所以特意向您請教。
韓東新還要往下說,全世昌的臉色已有點難看起來,手不自覺地捏成了拳,韓東新便就此打住,不說了。
說,再說下去! 全世昌似乎平靜下來。
好吧。
我個人認為,光發火是沒有用的,關健是看行動。
馬克思當年就講過了,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沓綱領。
而且,馬克思還講過,曆史一般都是重複兩次,隻不過第一次出現時是悲劇,而第二次就變成了喜劇。
我的意思是說,在單龍泉時代,古城買官賣官成風,但單龍泉自己也總是逢會必講,逢講必罵,您可不能再重複他的路子了。
這一下,全世昌再也忍不住了,像一頭暴怒的獅子在地上走來走去。
但他顯然是一個自制力極強的人,從始至終沒有爆發出來,如果換了單龍泉,早和韓東新吵起來了。
一直走了好一會兒,全世昌狂暴的内心似乎又一次平靜下來,依舊微笑着: 東新啊,我和你是有約在先的,所以你說什麼都可以,我不會生氣的。
況且,生氣是無能的表現,生氣也是在用别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在一塊如此特殊的環境下,也許我注定要承受許多許多。
其實,這些傳言我也聽到不少。
用了一個齊秦,就引來很多的流言蜚語,有人甚至傳得神乎其神,說齊秦給了我二十萬。
對于這種無稽之談,你韓東新相信嗎? 這個嘛……如果說實話,我是既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因為齊秦的使用,的确比較特殊。
有什麼特殊的!當時投票,齊秦排名第一,這可是群衆選出來的。
真的? 當然真的。
對于這個結果,韓東新一直很困惑,魏剛和姐姐她們更是根本不信,一口咬定那純粹是個幌子。
對于眼前的這個人,韓東新也有點困惑起來,因為他顯得那樣誠懇那樣實在,而他講的内容又與現實差距那麼大,與許多幹部私下的議論截然相反。
是大家都誤會了,還是這個人太會作僞了?虛僞,如果虛僞到如此真誠的程度,那就太令人可怕了。
韓東新始終注意捕捉着金絲眼鏡後那深潭般的眼睛,捕捉着眼睛裡的每一絲波紋,卻始終什麼也看不出來……他忽然覺得自己真愚蠢,下級怎麼能跟上級較真呢,隻好低下頭不吱聲了。
全世昌忽然嚴肅地說: 不要再閑扯了,現在咱們言歸正傳。
今兒我專門請你來,是要和你談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這就是對于齊秦和古城區的工作,我們就是要堅決支持。
在這一點上,不管外面人怎麼說,我的态度始終是不變的,也希望你們正确對待。
韓東新心裡不由得冷笑不已,原來這樣,想要封我的嘴,彈壓我?我韓東新偏不吃這一套!立刻大着膽子,把有關區紡織廠改造的前前後後向全世昌彙報了一次,最後以同樣嚴肅的口吻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已經無能為力了,希望市委和全書記能夠幹涉、過問。
如果到時候出了問題,可别怪我言之不預。
聽着他不動聲色又言之鑿鑿的彙報,全世昌的臉色明顯地難看起來,隐藏在金絲眼鏡後面的那雙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好像要吃了他似的……等他說完,全世昌已似乎憤怒到了極點,好半天才冷笑着說: 我已經講了,對于古城區的工作我們都要堅決支持。
這件事,我可以問問齊秦。
但是,我相信齊秦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今後你就不要再管這件事了! 話已至此,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在失望與憤怒的交織中,韓東新似乎終于明白齊秦之所以那樣忘乎所以的真正原因了,再沒說一句話,轉身就走。
一直走到陰幽的院子裡,才扭頭丢下一句話: 既然如此,你免了我吧。
11 馮慧生又站起來,興奮地對他說:其實,你老弟對我這個人一點兒也不了解,我這一段雖然走了背運,但是從内心講并不怨你。
要恨,我隻恨古城曆史上就是一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地方,所謂國有工業,都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辦“小化肥、小水泥、小鋼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這些年撤縣建市,城市擴大了好幾倍,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到處都在大興土木,但是工業項目沒上幾個,支撐古城經濟的依然是這些小企業,按報表統計足有五十多個,但真正運轉的不到三分之一。
自從當了經委主任,韓東新一直就在琢磨如何加快這些小企業的改革、改造步伐。
方案拿出來了,報告也打上去了,然而他現在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像同風車作戰的唐·吉诃德那樣可笑,一點手段和辦法也沒有了。
坐在冷冷清清的辦公室裡,手捧着那一堆材料、報告,真的非常沮喪。
國情就是這樣,如果主要領導不支持,作為一個部門負責人,他幾乎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不知怎的,他和全世昌吵架的事竟很快在幹部們中間傳播開來,許多人說得有鼻子有眼,似乎他們就在現場一般,許多關系好點兒的紛紛打電話,問他是不是真的要辭職?有人甚至斷言,他現在已經辭職了,隻等着市委常委會批準呢。
一上班,他的辦公室門口就圍滿了人。
一問才知,原來都是幾個正在改制的企業職工代表。
在目前的改制中,一些原來的廠長、經理被撤了職,企業正在召開代表大會,選舉産生新的領導班子。
一聽說他已經辭職,都有點後怕起來。
韓東新費了好大口舌,這些人才将信将疑地離去,但是根據搜集來的情況,這些企業的改革已完全停頓下來。
連久不露面的馮慧生,也興沖沖地來上班了。
此人在古城可真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物,單龍泉執政的那幾年,在經委幾乎是一手遮天。
老主任幾乎什麼事兒也不管,有人來請示工作,都推給馮慧生了。
韓東新上任之後,立即組織了一次機關财務審計。
一個小小的市經委,違紀金額高達數十萬元,而且有十幾萬純粹是打的白條子。
馮慧生隻在條子上極其潦草地寫了個名字,大筆大筆的資金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目前,市紀委調查組還沒有撤走,他怎麼就興頭起來了? 一見面,馮慧生就興沖沖地告訴他,有一個企業老闆,準備投資十萬元,拯救目前陷入困境的古城傳統劇種——古城梆子,事情已經談妥了,惟一的條件是希望能和他們夫妻一塊兒吃頓飯。
一個什麼企業家? 對于這位面和心不和的人物,韓東新自然十分警惕。
建築企業,省十九工程局。
一個建築企業,怎麼會有興趣搞這種事兒? 這你就不知道了。
這位李經理原來也是學藝術的,半道出家才搞了建築,有一次聽說目前古城梆子都要絕種了,演員們都流失到社會上了,李經理就十分傷心,想當年他還編過一個梆子劇本呢,所以非要贊助不可。
況且這也是一種投資,文化投資嘛,目前的企業都很注重這一點,你比我清楚得多。
他說,隻要在每次演出前冠上他十九工程局的名兒就行,天下還有比這更簡單的嗎? 這事我不去,韓東新依舊興奮不起來:閻麗雯的事兒我不管,要去你們直接找她去好了。
這……這……你不是成心讓我們難堪嗎? 馮慧生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顯得很沒面子,一屁股坐下不吭聲了。
就在這時,麗雯的電話也打來了。
聽着麗雯電話裡焦急的聲音,韓東新猶豫片刻,隻好對馮慧生說:好吧,既然如此,參加也好。
不過咱有話在先,範圍可不能大了。
那當然,隻有我們幾個。
齊秦這個人,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小人。
想當年單書記對他那麼好,他居然還在背後捅單書記的刀子。
如果不是他在省委調查組面前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單書記根本就不會受處分,市紀委怎麼會來調查我的問題? 對,這話你算是說到根子上了!韓東新一下子對馮慧生頓生好感,覺得這個人其實還是挺單純的,并不是想象的那樣陰。
至于那些白條子,按照他的說法,全是市委、政府領導要出門花錢,他無可奈何才報賬的。
如果他陰險過人,也就不會無所顧忌地把那麼多白條子入賬了。
人人都有優點,人人也都有缺點,關鍵是别像齊秦那麼陰,對不對? 中午這頓飯,吃得很開心也很漫長。
大家一見如故,都很動感情。
韓東新本來就容易激動,受了這種熱烈氣氛的感染,更是情緒高漲,一杯接一杯勸酒,說了許多動感情的話,也說了許多比較出格的話。
比如對于齊秦的品評,似乎就有點太過分,而且他表示,如果齊秦再一意孤行,他就要到上面告他,非把他整倒不可。
酒醒之後,自然非常後悔,但是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益了。
閻麗雯當時也很感動,不僅喝了很多酒,還破例為大家清唱了一曲拿手的“走西口”小調……一直鬧騰到三四點鐘,人們還嚷着不散,隻好又去了歌舞廳,人人清唱了幾首